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

   每年的4月13日是泼水节,泰语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在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时间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在一般傣历的四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第一天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欢乐的日子。

节日庆典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地区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节日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诸葛亮)。

节日活动


  泼水祝福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祝福,尽情的泼向每一个你想祝福的人。

  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 ... 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 ... ……

  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

  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放高升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 ... 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 ... 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孔明灯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微笑国度的大国野心:近代泰国的扩张梦

    泰国一向以微笑国度的面目示人,提起泰国,绝大部分中国人想到的是碧海白沙,可能还有人妖表演。

  2. 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边境城市,位于云南省,它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哈喽,各位小伙伴好呀!中国幅员辽阔,与十四个国家接壤。

  3. 傣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4.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哈萨克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5.花街节:又叫“热水塘花街节”。云南省元江一带傣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节期一天。否则会被认为触犯寨鬼,寨内将有疾病或其他灾害。

  4. 民间故事: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的故事

    “孔雀公主”是西双版纳地区流传的傣族民间传说,源于傣族叙事诗《召树屯》。讲述了“孔雀公主”兰吾罗娜与傣族王子召树屯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孔雀国王和孔雀王后是两位慈祥的老人,他们共同生育一七个女儿,被称为孔雀七公主。孔雀七公主长得一模一样,每隔七天,她们便要告示别父母,飞到金湖里洗一次澡。孔雀七公主哪里知道,盗走羽衣的不是天神,而是勐板加王子召树屯。

  5. 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的故事

    孔雀国王和孔雀王后是两位慈祥的老人,他们共同生育一七个女儿,被称为孔雀七公主。孔雀七公主哪里知道,盗走羽衣的不是天神,而是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孔雀公主牢牢记住丈夫的话。这突然降临的灾难,令孔雀公主南穆娜十分伤心,她并不怕死,但决不能被冤枉而死。但召树屯一生只爱孔雀公主,不会再娶加外的女人。

  6. 泼水节的由来

    在缅甸、泰国等国都有过泼水节的习俗,而我国每年的4月中,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也要欢度泼水节,这是他们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民对火魔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消灭它。火魔接连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gs5000浓香趁火魔醉得酣然大睡时,乘机从火魔头发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下来了。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打败妖魔的胜利。

  7. 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

    傣族《召树屯》故事在云南傣族地区妇孺皆知,深受傣族人民喜爱。第三种观点认为《召树屯》故事原型源于印度。蒋述卓先生将《六度集经》中《明度无极童》所载王子神女的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藏族《诺桑王子》故事进行比较后认为《召树屯》、《诺桑王子》故事同源于印度佛本生故事。造成这一奇异的文学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与印度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弘扬有关:与《召树屯》故事在傣族地区的传播媒介及载体有关。

  8. 文字传说与贝叶经

    文字传说与贝叶经傣族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已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它是何时产生、由何人创造的,还不态清楚。至于傣族文字的载体,沿用至今的除了民间用近代的纸书写外,抄写佛经的主要是用“棉纸”和“贝叶”。受到启发,他把文字刻在那种棕榈的叶片上,虽经多天的传递,字迹也完好如初。傣族利用贝叶保存和发展了他们的文化,西双版纳以前有佛寺500多座,保存的贝叶经多达50000多部。

  9. 《中国贝叶经全集》背后的人物故事

    关于《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第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是胡廷武。2005年4月起,政企合作,得到人民出版社及昆明某经贸公司的支持,《中国贝叶经全集》各卷陆续出版。在《中国贝叶经全集》的翻译整理过程中,祜巴龙庄勐大长老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力。《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不但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大事。

  10.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

    每年的4月13日是泼水节,泰语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孔雀舞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放高升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孔明灯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

随机推荐

  1. 婚礼适合演奏的钢琴曲 婚礼适合演奏什么钢琴曲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婚礼适合演奏的钢琴曲,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 【类见】的意思是什么?【类见】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类见lèijiàn1.古礼名。

  3. 梅丽尔·斯特里普简介

    她还获得了31项金球奖提名,8次获奖,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演员。斯特里普凭借在《克莱默与克莱默之争》中的角色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并凭借在《苏菲的选择》和《铁娘子》中扮演玛格丽特·撒切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斯特里普特别以能准确地模仿各种口音而闻名,包括波兰语、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语。

  4. 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是月十六日夜,土木之变徐有贞、石亨等引军千余潜入长安门,急奔南宫,毁墙破门而入,掖英宗登辇,自东华门入宫,升奉天殿,并开宫门告知百官太上皇已复位。

  5.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之梦的故事11

    卫官遵照御令,立即率手下兵卒,闹哄哄地赶到后宫公主的闺房中,见公主和阿特士太子早已哭作一团。国王点头表示同意,马上传令刽子手及其助手上殿。刽子手按照国王的指示,扯着公主的手臂,拉她下臂。刽子手只好按国王说的,一把揪住公主的头发,使劲一拽,她跌倒在地,被死命地拖到刑场。原来阿特士太子离家之后,迟迟未归,且音讯杳无,令父亲赛夫·阿扎目很是牵挂、担心。

  6.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共8篇)

    程红和其爱人建立家庭已有32个年头,现一家5口人。参考材料三: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熊润香一家,家庭人口共4人,全家人遵纪守法、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禁赌禁毒,男女老少,和谐发展,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平安家庭”。

  7. 可爱的句子说说心情-感人的情话

    六、妹妹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每天要喂它吃绿草。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著脖子看我的镁光灯。是公的还是母的。

  8. 中秋节祝福语_企业单位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企业单位中秋节祝福语。祝您中秋节快乐!中秋佳节到,祝福我的客户朋友们,喜上加喜,喜上眉梢;福上添福,福如东海!

  9. 冯跋的后妃 冯跋最宠爱哪个妃子

    冯跋的后妃>王后:孙氏。>冯跋最宠爱哪个妃子>太平二十二年九月,在冯跋去世时,史书只提及到他最宠爱的妃子宋夫人,而再没有孙王后的记载了。>孙氏是何地人,已无处可考,我们只知道她早年嫁给十六国时期北燕建立者冯跋,很受冯跋喜爱。冯翼的性情文弱仁厚,他听从宋夫人的话,退位返回东宫,每天三次去看望父亲冯跋。冯弘亲自率领几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士,闯进后宫。冯弘逼迫冯翼自尽,将冯跋一百多个儿子全部...死。

  10. 第5集 - 欧洲移民和印第安人的冲突

     第5集 - 欧洲移民和印第安人的冲突  VOICE ONE:  This is Rich Kleinfeldt.  VOICE TWO:  And this is Ray Freeman with the MAKING OF A NATION, a VOA...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