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

   每年的4月13日是泼水节,泰语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在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时间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在一般傣历的四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第一天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欢乐的日子。

节日庆典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地区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节日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诸葛亮)。

节日活动


  泼水祝福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祝福,尽情的泼向每一个你想祝福的人。

  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 ... 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 ... ……

  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

  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放高升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 ... 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 ... 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孔明灯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微笑国度的大国野心:近代泰国的扩张梦

    泰国一向以微笑国度的面目示人,提起泰国,绝大部分中国人想到的是碧海白沙,可能还有人妖表演。

  2. 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边境城市,位于云南省,它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哈喽,各位小伙伴好呀!中国幅员辽阔,与十四个国家接壤。

  3. 傣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4.巡田坝节: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哈萨克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5.花街节:又叫“热水塘花街节”。云南省元江一带傣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节期一天。否则会被认为触犯寨鬼,寨内将有疾病或其他灾害。

  4. 民间故事: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的故事

    “孔雀公主”是西双版纳地区流传的傣族民间传说,源于傣族叙事诗《召树屯》。讲述了“孔雀公主”兰吾罗娜与傣族王子召树屯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孔雀国王和孔雀王后是两位慈祥的老人,他们共同生育一七个女儿,被称为孔雀七公主。孔雀七公主长得一模一样,每隔七天,她们便要告示别父母,飞到金湖里洗一次澡。孔雀七公主哪里知道,盗走羽衣的不是天神,而是勐板加王子召树屯。

  5. 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的故事

    孔雀国王和孔雀王后是两位慈祥的老人,他们共同生育一七个女儿,被称为孔雀七公主。孔雀七公主哪里知道,盗走羽衣的不是天神,而是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孔雀公主牢牢记住丈夫的话。这突然降临的灾难,令孔雀公主南穆娜十分伤心,她并不怕死,但决不能被冤枉而死。但召树屯一生只爱孔雀公主,不会再娶加外的女人。

  6. 泼水节的由来

    在缅甸、泰国等国都有过泼水节的习俗,而我国每年的4月中,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也要欢度泼水节,这是他们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民对火魔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消灭它。火魔接连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gs5000浓香趁火魔醉得酣然大睡时,乘机从火魔头发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下来了。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打败妖魔的胜利。

  7. 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

    傣族《召树屯》故事在云南傣族地区妇孺皆知,深受傣族人民喜爱。第三种观点认为《召树屯》故事原型源于印度。蒋述卓先生将《六度集经》中《明度无极童》所载王子神女的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藏族《诺桑王子》故事进行比较后认为《召树屯》、《诺桑王子》故事同源于印度佛本生故事。造成这一奇异的文学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与印度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弘扬有关:与《召树屯》故事在傣族地区的传播媒介及载体有关。

  8. 文字传说与贝叶经

    文字传说与贝叶经傣族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已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它是何时产生、由何人创造的,还不态清楚。至于傣族文字的载体,沿用至今的除了民间用近代的纸书写外,抄写佛经的主要是用“棉纸”和“贝叶”。受到启发,他把文字刻在那种棕榈的叶片上,虽经多天的传递,字迹也完好如初。傣族利用贝叶保存和发展了他们的文化,西双版纳以前有佛寺500多座,保存的贝叶经多达50000多部。

  9. 《中国贝叶经全集》背后的人物故事

    关于《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第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是胡廷武。2005年4月起,政企合作,得到人民出版社及昆明某经贸公司的支持,《中国贝叶经全集》各卷陆续出版。在《中国贝叶经全集》的翻译整理过程中,祜巴龙庄勐大长老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力。《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不但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大事。

  10. 傣族泼水节: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

    每年的4月13日是泼水节,泰语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孔雀舞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放高升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孔明灯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

随机推荐

  1. 天理昭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iānlǐzhāozhāng【解释】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例子】今司马受戮,天理昭彰。(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相关】百度“天理昭彰”

  2. 崇祯最宠信的太监,害死名将卢象升,弃军逃跑投降满清

    朱元璋称帝后,为防止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命人铸造一块铁牌,上面明确刻着禁止宦官干政的字样,用来提醒子孙后代。王振不仅在京城为自己修建豪华府邸,还指使手下偷走朱元璋当年挂的铁牌,只因他看着不舒服,几乎所有人都清楚是王振做的,却无人敢说半个不字。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敌人掳走,罪魁祸首就是王振。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3. 梦里南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ènglǐnánkē【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宋·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轲一梦成。”【例子】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认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轲。元·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相关】百度“梦里南轲”

  4. 非主流浪漫语句 有了你

    七夕其实并不美丽,美丽的是和你共度七夕的那种感觉……亲爱的,我要让所有的阳光为你灿烂,所有的花朵为你绽放。因为在你的世界里,她有了任何人都看不到的优点,却有着只属于你的那份美丽。月上林梢头,人约黄昏后。七夕鹊桥见,情谊两绵绵。有了你,我不再作孤飞于蓝天的雄鹰,宁愿停歇在你门前的那棵树上,看着你,守护你。走上鹊桥的牛郎如今不愿再对织女说“我爱你”了,因为单调的重复再也诠释不了他心中那份狂热的爱!

  5. 雷峰塔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

    雷峰塔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雷峰塔轰然倒地。雷峰塔倒塌前的模样发掘中的雷峰塔发掘后的雷峰塔可是,作为杭州人,我们大多没见过它们的真容。11月27日,《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展览,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展,这是雷峰塔倒塌90年来,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将第一次集体亮相。所以,雷峰塔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工程。

  6. 深信因果轮回 生起真正的慈悲心

    无量的,没有分别的,对所有众生都一样,这是真正的慈悲心。有分别的、有量的慈悲,不是佛讲的慈悲心。如果你有了无量的、无漏的慈悲心,才能感化、感动他人。但是如果没有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念、贪着,也没有舍掉对仇人、敌人的怨恨、仇恨,就无法生起清净、平等的慈悲心。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无法能够生起慈悲心,无法能够生起菩提心。现在虽然都在刻意地发,刻意地想,但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心。

  7. 胡人和 ... 谁更能打?如果没有冉闵“ ... 胡令”汉家血脉是否会断绝

    还有人以魏晋南北朝为例,说西晋皇帝被俘虏,...丢了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冉闵搞了一个什么“...胡令”,...就要被胡人...光了云云。梳理十六国南北朝时的战争,其实胡汉双方胜负比,基本上是持平的。四是胡人的骑射技术是重要加成。>不管胡人...,能不能打并不是一言而决,而靠的是对自身优缺点的扬弃。但这也是为了让文明和国家正常发展的必要牺牲。

  8. 戳无路儿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uōwúlùér【解释】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戳无路儿”

  9. 狸花猫随主人远航,途中遭遇意外,和船上的雪橇犬永远留在了南极

    曾经有一只猫登上过南极大陆,虽然它并没有因此带给人类什么帮助,也没有对南极大陆上的生态平衡造成什么危害,甚至它的结局十分悲惨,不过这不影响它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猫爪印。主动踏上遥远的旅途南极对人类来说,曾经是一个无法轻易踏足的地方。英国著名的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20世纪初多次前往南极,并在1911年达成了人类第一次抵达南极的成就。

  10. 【鲁论】的意思是什么?【鲁论】是什么意思?

    相传为鲁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