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几千年来,...建立的中原王朝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武力强大,让周边少数民族有一种神之迷恋,为之向往。但...中原王朝和少民边疆政权之间除了和平交往,爆发的战争也不少。别的今天咱不说,单说晚唐时期最严重的边患——南诏。晚唐时期,大唐可谓多灾多难。位于西南的南诏国也不让人省心,与先后唐朝爆发了三次大战,唐朝先败后胜,终于按住了南诏。

几千年来, ... 建立的中原王朝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武力强大,让周边少数民族有一种神之迷恋,为之向往。 但 ... 中原王朝和少民边疆政权之间除了和平交往,爆发的战争也不少。当 ... 中原王朝被打败时,许多 ... 工匠、官吏、知识分子被俘虏到少民边疆政权,结果反倒促进了当地的全方位发展…… 别的今天咱不说,单说晚唐时期最严重的边患——南诏。 晚唐时期,大唐可谓多灾多难。 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武将造反,吐蕃入侵,把大唐折腾的奄奄一息。 位于西南的南诏国也不让人省心,与先后唐朝爆发了三次大战,唐朝先败后胜,终于按住了南诏。 明代万历年间的云南总兵邓子龙,看到南诏埋葬唐朝将士的「 ”万人冢”,感慨万千,赋诗一首:「 ”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南诏也曾多次打败唐朝,攻入唐朝疆域,掠夺人口和财富。 公元756年,南诏攻陷巂州,夺取了大量人口、牲畜和各类物资,「 ”子女玉帛,百里塞途,牛羊积储,一月馆谷”。(《南诏德化碑》)其中就包括巂州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郑回。 公元830年,南诏王劝丰佑的军队攻陷成都,大掠子女、百工数十万人…… 好,我们这篇文章主人公的祖宗出现了…… 郑回,河南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天宝年间中举明经,任巂州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 巂州沦陷时,郑回被南诏大将王乐宽所俘。王乐宽收郑回为义子,改姓王。 因为郑回是唐朝官员,儒学典籍知识丰富而且有从政经验,所以王乐宽把他推荐给南诏王阁逻凤,非常看重他,给他改名叫蛮利了,任命他为王室教师,负责教育王室子弟。 不过讲真,郑回(王蛮利)的文化水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因为他中举是中的是明经科。 唐代学子们有句话,叫:「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明经是相对容易考的。明经考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考生只需背熟儒家经典,很容易就考上了,所以三十岁考上明经就已经是老考生了。而考进士的内容是诗词歌赋,又多又难,所以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考上的比较早的。 阁逻凤的孙子异牟寻即位后,任郑回(王蛮利)为南诏清平官(宰相),《旧唐书•南诏传》载,「 ”异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无论大事小事全都向郑回咨询。 《资治通鉴•唐纪》载:「 ”清平官者,蛮相也。凡有六人,而国事专决于回,五人事回甚卑谨,有过则回挞之。” 郑回不仅官居宰相,而且「 ”专决(南诏)国事”,一言九鼎,威势显赫。 大约是在这个时候王蛮利又改回原名:郑回。 如果异牟寻知道自己这一任命,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国家,还让自己的子孙被灭族的话,恐怕当时就把郑回砍成几千几万段吧…… 在人才济济的大唐,郑回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到了蛮夷之国南诏,陡然升任宰相。 郑回以一个县令的才能,掌管一个国家,还做的有声有色,真应了李斯的那句名言:「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生际遇啊…… 从郑回被被俘到升任清平官这二十几年中,南诏不断对外扩张,版图达到极盛。 但如何管理这以武力打来的江山,是摆在阁罗凤等人面前的大难题。 而郑回对阁罗凤、异牟寻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之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制定典章制度,决定内外政策,治民理财,使得南诏终于消化了扩张的成果,成为西南的强国。 不仅如此,郑回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南诏和吐蕃被唐朝名将李晟打的惨败后,吐蕃迁怒于南诏,极力奉劝南诏与吐蕃断交,重新归附唐朝, 异牟寻听从劝告,重新归唐,南诏和唐朝联军大败吐蕃,摆脱了被吐蕃剥削压迫的地位。 郑回被俘时大约30岁,享年大约70岁。 今剑川石宝山石窟王者像中,异牟寻左右各雕文官一人,其中戴纱帽、穿大袖袍端坐者,即为郑回。 郑回去世后,大理白族的百姓将其立为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本主祭祀,并延续至今。 在白族文化中,本主相当于帝王的谥号,可见郑回在云南大理受拥戴之深,地位之高。 郑回的后代子孙世世代代世袭清平官,到了他的第七世孙郑买嗣时,觉得清平官当的太久了,该当皇帝玩玩了。 干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南诏侍臣杨登 ... 死南诏王隆舜,扶植隆舜之子舜化贞为傀儡,并伪造遗诏,成为掌握国家大权的「 ”国老”。 自此,郑买嗣完全掌握了南诏的大权。 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见时机成熟,便起兵 ... 死南诏王舜化贞和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自称皇帝,建元安国。 大长和国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部,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温江以东、老挝北部等地,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从756郑回被掳到南诏,到902年郑买嗣对南诏谋朝篡位,郑家共经历了7代人,差不多150年。 郑买嗣在位期间,喜 ... 戮,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 909年,郑买嗣病死,庙号圣祖,谥号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葬处不明。其子郑仁旻继位。改元始元。 914年,郑仁旻发兵渡过大渡河,进攻前蜀,妄图在五代十国的乱世种捞一把,结果被前蜀王建打的大败。 郑仁旻在位期间毫无建树,发动对外战争惨败,又迷信方士,服食丹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嗑药太多神经错乱,经常胡乱 ... 人。 926年郑仁旻卒,谥号肃文皇帝。其子郑隆亶嗣位,年号天应, 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和清平官赵善政造反, ... 死郑隆亶,赵善政自立为大天兴国皇帝,郑隆亶谥号恭惠皇帝。 大长和国自902年立国至928年灭亡,共传3代,计26年。 短暂的大长和国既没有文治,也没有武功,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929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 930年,杨干贞即被其弟杨诏(杨明)篡位。杨诏发觉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白族人)有帝王之相,惊怒之下派兵追 ... 。段思平逃走。 937年, 段思平(白族人)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造反,杨诏兵败 ... ,杨干贞逃走后被擒。 段思平建大理国,建元文德,定都大理。 长治久安的大理,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也因后世武侠小说而广为人知。
本文标签:白族云南大理唐朝历史南诏国郑买嗣异牟寻东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