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有一件堪称镇所之宝的重器:辽代的黄金面具。辽代金面具——陈国公主墓出土科尔沁博物馆藏.jpg该面具采用捶揲工艺...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这是一件为墓主人量身定制的黄金面具。它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有一件堪称镇所之宝的重器:辽代的黄金面具。 辽代 金面具——陈国公主墓出土 科尔沁博物馆藏.jpg 该面具采用捶揲工艺 ... 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 这是一件为墓主人量身定制的黄金面具。那么这件神秘面具的主人是谁?它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神秘青砖,掀开千年辽代古墓的面纱 1985年的夏天,在内蒙古的奈曼旗,这个地方有个青龙山镇,当时这个地方正在修水库,开挖时,人们挖挖挖,「 ”哐当”一下,就撞到了一块青砖上,当时刚好有人认得,就说这砖叫「 ”墓砖”!于是施工队就赶忙跑到当时的奈曼旗博物馆上报,后经考古人员的勘察,确定这是一座辽代的古墓。这座墓葬的规格,也是王侯级别的。墓主人是谁呢? 墓门 神秘的墓主人,与舅舅成亲的陈国公主 根据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墓主人是辽景宗的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与她合葬的则是他的丈夫,同时也是他的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 合葬墓中的两具古尸 这座墓与我们传统合葬墓不同,我们社会中的墓葬基本上都是以男人为主,女人为辅的。但这墓葬不是以男的为主,是以女子为主。 这位陈国公主也很奇怪,没名儿,她只有封号,历史上只知道她姓耶律,如果你非得记住她叫什么,你可以叫她耶律太平。 16岁公主,为何嫁给年长自己十多岁的舅舅? 陈国公主是萧太后(辽景宗的皇后)的孙女,这位公主16岁的时候,嫁给了年长自己十多岁的驸马都尉,叫萧绍矩。陈国公主与驸马其实是侄女与表叔伯的关系。你现在一听像是 ... ,但这在辽代很普遍。墓志中关于驸马的介绍并不多,但查阅《辽史》可知,萧绍矩死时年仅35岁。岁数不大,官职也不大,驸马都尉。 (萧太后画像) 辽代皇族规矩很严格,婚姻只能在耶律氏和萧氏两族之间进行,所以我们有一个词叫「 ”皇亲国戚”,就在这个圈子里,你出不去。为了保证血统纯正,但人的质量就可能不断地下滑。 神秘的黄金面具 辽代贵族奇特的丧葬文化 经过考古人员的清理发掘,合葬墓随葬品共3227件,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 ... 而成。其中有辽白瓷、有河北的定窑白瓷、越窑青瓷、绿釉瓷器。当时的越窑盘子非常漂亮,北宋初年的越窑隐约还带有唐风呢。 出土的金冠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文物就是这件黄金面具。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保持完整,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有损主人的生前形象。那么,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金面具厚有0.05厘米,就是半毫米厚,是依据公主的脸型用薄金片捶击成形,它是半浮雕状。脸型圆润,双眼圆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抿唇,呈现安详、平静、端庄之态。 面具周全有33个小孔,作为连缀网络之用。公主死时候不大,年仅18岁,这件面具尽可能地表现她的年轻。眉、眼局部捶錾, ... 精细,将她那面庞丰圆、上额舒展的特点表现无遗。过去辽墓中曾发现过银面具、铜面具、鎏金铜面具,都不如这件纯金面具珍贵。 有种金属工艺,今天叫捶揲yè,过去老古玩行都叫它捶揲dié,这捶揲是没有模子的,手艺人看见你长什么样,直接照着就捶出来了。 锤揲工艺图 你们就想,当时这样一位工匠,没名儿,看着陈国公主年轻的面容不断地捶打,捶打出如此精致的金面具,我们真的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工匠,正是因为他的手艺,才让我们目睹了年轻美貌的陈国公主。 部分出土文物:
本文标签:陈国公主金面具考古文物公主头文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