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贵州历史600年大事记(清代以前)

距今50-60万年前,贵州已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黔西县的观音洞文化(早期);桐梓人(中期);水城人(中晚期);兴义县猫猫洞遗址及兴义人(晚期);普定县穿洞遗址(晚期)。新石器时代:威宁的中河、赫章的可乐、毕节的青场、平坝的白云等遗址。 贵州省在古代的地域名称,大范围可追溯到殷至周初,具体指前十四世纪初至前十二世纪初。今贵州是鬼方的主要部分。殷武丁三十二祀,「 ”出师次荆代鬼方。三年克”。 春秋时期,今贵州地为荆州西南裔,泛称南蛮或荆蛮。今贵州境内分属黔中、巴、鄨、鳛、蜀、牂牁等国邑,其中牂牁国最大,其北部辖地占今贵州一半,政治中心叫夜郎邑(今安顺),建立该国的是土著濮人(今仡佬族先民)。 布依族与「 ”骆越”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大约在战国时,古越人在五岭以南建立许多部落,其中「 ”骆越”一支在今红水河流域。汉以后,「 ”骆越”等名称消失,史书中常以濮或僚、番等称呼布依族。明代学者认为,侗族也是「 ”僚人”一支发展而来。 仡佬族是贵州古老民族之一,古称僚(音「 ”老”)或鸠僚、葛僚、革僚、仡佬等。「 ”僚”字最早出在《后汉书》。僚是古代百濮的一支。 苗族的先人,大约在秦汉之际,已在今湘西及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地区居住,史称「 ”五溪蛮”。宋以后,文献开始以「 ”苗”做为苗族的称谓,有的史籍也把苗族做为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水族是从百越、僚等族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 约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中期,牂牁国顺从齐桓公号令。 约公元前476年-前475年,春秋末、战国初,牂牁国势衰,夜郎国兴起。 战国时期,今贵州地区包含两部分:一是从沿河至榕江以东,仍为楚国的黔中地,一度曾为秦国的黔中郡;一是其他地方都属大夜郎国范围(春秋末年牂牁国衰落后,濮人兴起,占领其领土,定国号为夜郎国,其区域占今贵州的3/4,今云南的1/4,今广西西北一小部分,今四川重庆少许地方,缺今贵州东部)。 约公元前361年(战国楚宣王九年以前),楚有巴、黔中地。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秦略定巫、黔中地始置黔中郡。 公元前277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黔中地复归楚,楚将庄蹻领兵溯沅江西征,打到滇(昆明),控制夜郎诸国。 秦统一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通西南夷以前,共86年。今贵州绝大部分在汉代属古夜郎国范围。 秦代贵州主要是巴郡的一部分(今贵州北部、西北部,下设鄨县)、象郡的大部分(今贵州中部和南部,象郡占今贵州面积一半以上,下设夜郎县、且兰县、毋敛县、汉阳县、镡成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重置黔中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前),遣常頞略通五尺道,在大夜郎境置鄨、汉阳、且兰、夜郎、毋敛五县,以鄨县属巴郡。在黔中郡南境置镡成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南越,置象郡。以先置之汉阳、且兰、夜郎、毋敛、镡成五县属之。 公元前207年(秦末),夜郎诸国复兴,脱滇控制。 汉代时,今贵州境内主要属牂柯郡(包括云南一部分),北部边缘区域属巴郡,东部一部分区域属武陵郡,西部极小区域属犍为郡,南部极小区域属郁林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派唐蒙通南夷,从巴郡符关(今四川合江)南下进入大夜郎国,见夜郎侯多同,约置吏。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元光五年),以鄨、鳛、莫地及广汉郡之一部置犍为郡。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置牂柯郡。夜郎侯入朝,受封为夜郎王,保领且同亭地。 从公元前651年东周时期,古牂牁国出现在齐桓公葵丘会盟时(存在时间应更早),到公元前111年设置牂柯郡,经过540多年。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部刺史督察郡县。犍为郡、牂柯郡隶益州,武陵郡隶荆州。 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牂牁等地三万余众反汉。 公元前28年-公元前25年(汉成帝河平中),牂柯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兴等,历时二百余年的夜郎国亡。古夜郎从最初见于文献(春秋末年),到夜郎国消灭,有250多年。 公元14年(新莽天凤元年),西南各族人民反王莽,先后 ... 大尹周钦、程隆。 公元17年(新莽天凤三年),王莽镇压钩町民反。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封牂柯谢暹为义郎。 公元47年(汉光武帝建成二十三年),相单程率瑶民起义,大败汉武威将军刘尚兵。 公元158-166年(东汉桓帝延熹年间),毋敛人尹珍历任尚书丞郎、荆州刺史。 公元176年(汉灵帝熹平五年),南中人民起义,强迫原益州太守雍陟参加。 两汉时期的文化。舍人,汉武帝时犍为郡鄨邑(今贵州遵义)人,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著有《尔雅注》三卷。盛览(字长通),汉武帝时的「 ”牂柯名士”,曾向司马相如学辞赋。尹珍(字道真),东汉时毋敛县人,是当时贵州一带的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在当地讲学,传播儒家经学和文字学。 三国时期,今贵州归蜀汉管辖,主要属牂柯郡,其余少部分地区属武陵、涪陵等郡。 221年(三国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改巴东属国涪陵郡。 223年(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元年),益州豪帅雍闿、牂柯郡丞朱褒等反。 225年(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牂柯二郡地置兴古郡。 233年(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牂柯、兴古等地僚民反蜀汉。 两晋和南北朝刘宋时期,今贵州主要划为牂柯郡(辖地较原来大范围缩小)、夜郎郡、平蛮郡、西平郡、武陵郡管辖,部分属涪陵郡、朱提郡、江阳郡辖地。 283年(西晋武帝太康四年),牂柯等地人民反,攻郡城。 313年(西晋愍帝建兴三年),武陵五溪人民起义。 333年(东晋成帝咸和八年),牂柯太守谢恕保境为晋。 450年(刘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荆、湘、江、豫四州之地置郢州,武陵郡隶郢州。 南北朝南齐时期,今贵州主要划为南牂柯郡、夜郎郡、西平郡、平蛮郡、东牂柯郡、武陵郡管辖,少部分区域归南朱提郡、兴古郡、涪陵郡、东江阳郡、南广郡管辖。 485年(萧齐武帝永明三年),分武陵郡中南部置东牂柯郡,隶郢州。 南北朝梁陈及北周时期,今贵州主要划为南牂柯郡、夜郎郡、东牂柯郡、平蛮郡管辖,少部分区域归齐熙郡、戍夜郎郡、南阳郡、涪陵郡、东江阳郡、沅陵郡管辖以及南宁州土著豪族、东爨乌蛮区域。 548年(萧梁武帝时候景乱后),划武陵郡与东牂柯郡之间地侨置夜郎郡。宁州郡县为土著豪爨瓒占据,遥降于北周。 564年(北周武帝保定四年),涪陵豪长田思鹤附周,周遥置奉州。 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改奉州曰黔州。 578年(北周宣帝宣政元年),招慰僚王,遥置费州。 隋朝时期,今贵州境内的行政区划,较为稳定的有七个州郡:牂州牂柯郡、辰州沅陵郡、黔州黔安郡、巴东郡、泸川郡、明阳郡、始安郡。 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置牂柯州。炀帝时改曰牂柯郡。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东、西爨首领爨震、爨鳛降附隋。 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改黔州曰黔安郡。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黔安蛮田罗驹起兵反隋。 唐代在贵州设有州(郡)县,州郡互用,用郡16年(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即742-758年),此外前后288年用州作为中级行政区。州分经制州、羁縻州,还有化外之州,称某某蛮、某某夷、某某部、某某国。唐代在今贵州设立的行政区相对稳定的有黔中道(下设黔州黔中郡、思州宁夷郡、锦州卢阳郡、叙州潭阳郡、奖州龙溪郡、费州涪川郡、夷州义泉郡、播州播川郡、溱州溱溪郡、南州南川郡、牂州、充州、应州、抚水州、庄州、琰州、蛮州、矩州、其他羁縻小州)、剑南道(泸州泸川郡、盘州、三个羁縻小州)、岭南道(环州整平郡部分、融州融水郡部分)、牂柯国。 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牂柯谢龙羽受封夜郎郡公。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于今贵阳地置矩州。名为贵州的起源。 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东爨蛮首领谢元深入朝,西赵夷子蛮遣使入朝。 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于黔州设黔州都督府,监督黔州等经制,兼领充州等羁縻州。 643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西赵首领赵磨率万余户内附。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元勋长孙无忌流放黔州。 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置黔中道亦治黔州。 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牂柯首领赵君入朝。夷州刺史杨叡洲放古州。 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陇右节度使皇甫帷贬播州太守。 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东爨乌蛮叛附南诏。 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李林甫党羽卫包贬夜郎尉。 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李白长流夜郎,三年赦回。 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秦州刺史韦伦贬务川尉。御史中丞毛若虚贬牂州宾化尉。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第五琦长流夷州。河中尹赵惠伯贬费州多田尉。 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向子琪率溪州人民起义。 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辰、溆、锦三州人民起义。 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乌蛮鬼主阿佩以明州地内属。 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唐封阿佩为罗甸王。 873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南诏攻陷播州。 876年(唐僖宗乾符三年),杨端应募复播州,留镇,子孙世领播地。 唐贞观年间,遵义县城北三十里建金鼎(顶)山寺。沿河县的官舟在唐代建有永佛寺。黄平州在唐代建有相宝寺。 907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朱温令文武官奉使朝贡,并限期到京,黔、桂等地限二十日。 926年(后唐天成元年),明宗李嗣源贬宰相豆卢革为费州司户参军。 927年(后唐天成二年),以左卫上将军乌昭远充入蛮国信使。宋朝化等入朝。 928年(后唐天成三年),李承约为黔南节度使,安抚诸夷,劝农桑,兴学校。 939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溪州刺史彭世愁领人民反。 宋朝时期,997年划全国为15路,后有增有减;第二级行政区为府、州、军、监;第三级为县(县下设关、城、砦、堡)。涉及今贵州的行政区划有:夔州路(绍庆府、思州、播州乐源郡、南平军、羁縻小州、矩州等)、潼川路(沪州泸川郡)、荆湖北路(沅州、靖州)、广南西路(融州融水郡)。 974年(宋太祖开宝七年),矩州土著首领贵乞内附,宋廷就其土音敕有「 ”惟尔贵州”语句,是为「 ”贵州”名称见于文献之始。(戡误:「 ”贵州”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在现在广西境内) 99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南宁州龙汉骁入贡,宋廷封为归化王。 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杨晟台起义。 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思州土著首领田祐恭入朝乞内附,宋廷以其地置思州。 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播州杨氏向宋廷献地。宋廷在其地置州及遵义军、遵义县。 1133年(宋高宗绍兴三年),置市马司于罗甸。 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卢阳僚民杨添起义。 1228年(宋理宗绍定元年),升黔州为绍庆府,领羁縻州四十九。 1242年(宋理宗淳祐二年),冉氏兄弟在钓鱼山等地建城十余座,以抗蒙古军。 1260-1275年(宋理宗景定元年至宋恭宗德祐元年),思州、播州等地人民抗击蒙古军。 元朝时期,京师置中书省,称腹里,全国置11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平章政事,其中涉及今贵州省的有三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下设行政区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顺元路军民宣抚司、管番民总管府、金竹府、定远府、九安抚司、三长官司)、播州宣慰司(播州宣抚司、黄平府、绍庆府、乖西府)、思州宣慰司(思州宣抚司、镇远府、黎平府)、新添葛蛮安抚司、庆远南丹安抚司、普定路、普安路、乌撒乌蒙宣慰司。 1278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封水西阿榨为安抚使,是为贵州土司制开始。 约13世纪末(元初), ... 徙入贵州。 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设八番罗甸安抚司。罗施鬼国阿榨反。 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罗施鬼国阿榨受招降。 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讨平九溪十八洞。设顺元蛮夷官。 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并顺元、亦奚不薜、八番罗甸三宣慰司为一路,曰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兼都元帅府。 1298年(元成宗大德二年),八番桑柘蛮王二万等起义。 1301年(元成宗大德五年),宋隆济起兵,水西奢节响应。 1302年(元成宗大德六年),阿永蛮雄挫起兵于赤水河。 1310年(元武宗至大三年),乖西土官阿马起兵。 1313年(元仁宗皇庆二年),贵州始设书院(文明书院)。 1360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农民军之一部至湖南,思南、思州二田氏归附朱元璋。 宋元时期,南宋绍兴年间,在今沿河县建有銮塘书院;宋初在今遵义设学校;1244年,安抚使杨文在播州建孔子庙;1313年,贵阳城东顺元路建文明书院;1317年,普定路军民总管府判官赵将仕在普定立学校。宋时遵义冉从舟,瓮安犹道明,以及杨震、李敏之、白震等,先后被录取为进士。宋代著名寺院有桐梓的鼎山寺、黄平的宝珠寺(一名岭卡寺)、沿河的沿丰寺、铜仁的回龙寺、遵义的桃源山寺、开阳的灵泉寺、贵阳的大兴寺。 明代全国大行政区有13个,叫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称省。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于1413年二月(明成祖永乐十一年)设置,今贵州省正式建立,今贵州大部分地方不再分隶于邻近各大政区,结束了过去的零散状况。全国 ... 机构有15个,叫都指挥使司,贵州都指挥使司于1382年正月(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立。全国监察刑法机构13个,叫提刑按察使司,贵州提刑按察使司于1414年(永乐十二年)设立。在贵州等民族关系复杂的地区,土、流并治,利用土著大姓,同时设立宣慰使司进行管理统治。贵州宣慰使司设于1371年(洪武四年)。 贵州全省的行政、 ... 、监察、民族四种机构,治贵州城(贵阳)。 布政司下军政区有府和直隶州,府又分军民府和府,军民府兼管军政、民政,府 ... 民政。贵州布政司1413年辖8府,1602年时辖10府。与府相应的 ... 机构有军民指挥使司或卫。贵州都指挥使司辖18卫。府或直隶州所辖政区为州和县,贵州布政司范围有9州14县。与州、县相应的 ... 机构叫守御千户所,贵州都司范围有21所。 明代在贵州省设立的相关机构有:贵州宣慰司(境内有贵州卫、贵州前卫、龙里军民指挥使司、新添军民指挥使司、威清卫、平坝卫、敷勇卫、镇西卫)、贵阳军民府(新贵县、贵定县、定番州、广顺州、开州)、安顺军民府(镇宁州、永宁州、普安州、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安庄卫、安南卫、普安卫)、都匀府(麻哈州、独山州、清平县)、平越军民府(黄平州、余庆县、瓮安县、湄潭县、清平卫、兴隆卫)、镇远府(镇远县、施秉县、偏桥长官司、邛水五洞蛮夷长官司、臻剖六洞横坡等处长官司)、黎平府(永从县)、思州府(倚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府西都素蛮夷长官司、府北施溪长官司、府东北黄道溪长官司)、石阡府(石阡长官司、西北苗民长官司、西南葛彰商长官司、龙泉县)、思南府(安化县、婺川县、印江县、府北沿河祐溪长官司、府东北朗溪蛮夷长官司)、铜仁府(铜仁县、府西南省溪长官司、府西北乌罗长官司、府西提溪长官司、府南大万山长官司)、贵州都指挥使司所辖诸卫(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湖广布政司、都指挥使司所领县、卫(天柱县、镇远卫、清浪卫、偏桥卫、平溪卫、铜鼓卫、五开卫)、广西布政司所领县、卫(荔波县)、四川布政司所领军民府(遵义军民府:遵义县、桐梓县、真安州、绥阳县、仁怀县;乌撒军民府)。 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王乃领导布依族人民起义。 1378年(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吴勉领导侗、苗人民起义。始于贵州屯田。 1382年(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统一贵州全境。开关索岭古道。 1381-1384年,贵州水西安氏等农奴主欲叛乱,水西安氏代表奢香夫人与朱元璋达成协议, ... 明都督马晔,保持了贵州政局稳定。1391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奢香袭贵州宣慰使,奢香组织开通贵州到云南、四川的九个驿站,1396年奢香去世。 1413年(明成祖永乐十一年),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习称贵州省。 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兴隆卫韦同烈起义。 1508年(明武宗正德二年),阿贾等领导人民反抗水东统治。 1508-1510年(明正德二年至五年),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驿。 1568年(明穆宗隆庆二年),移程番府入贵州布政司城。次年改名贵阳府,是为「 ”贵阳”名称之始。 1597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建甲秀楼于贵阳府城南。 1599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播州杨应龙反。 1605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以阿万、阿皆等为首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水西安邦彦反。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政权时,杨氏据有播州已传至21世杨铿。1372年,杨铿归顺明朝。1572年(明神宗万历元年),杨应龙世袭播州统治,明朝授以宣慰使。杨应龙极为残暴,生 ... 任情。朝廷及贵州、四川两省欲对问罪杨应龙。1599年五月(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起兵造反。四川巡抚李化龙前往镇压。1600年六月,朝廷组织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浙江、湖广、云南等省军队20多万,分八路围歼杨应龙,最后攻破海龙囤,杨应龙兵败自焚而死。明朝平播之后,对杨应龙原据有的播州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其中遵义县、桐梓、仁怀、正安仍归四川统治(1727年,将这些地区即遵义府改隶贵州),湄潭、风冈、瓮安、余庆改隶贵州。 明代文化:1508-1510年(正德三年至五年),时任南京兵部职方主事的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今修文)驿丞,在龙冈书院讲学,写《五经臆说》。1509年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聘请,担任贵州书院(贵阳文明书院?)的主讲,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 ”知行合一”说,成为以后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1535年,建贵阳阳明书院。明代贵州各地创建的书院还有:程番府的中峰书院、正学书院,修文的龙冈书院、阳明书院,平越的石璧书院,偏桥的南山书院,石阡的明德书院,贵定的魁山书院,毕节的青螺书院,铜仁的铜江书院,镇远的 ... 书院,思南的斗坤书院,黄平的月潭书院,都匀的鹤楼书院和南皋书院等。1369年,明朝廷通令全国设立府、州、县学,此后,贵州学校陆续建立,建立行省后,各府、卫学校骤增。1597年(万历二十七年),明江东之建甲秀楼。安顺圆通寺建于1274年。明永乐到明灭亡,贵州地方志编修近40部(目前幸存不超过10部)。 清朝时期,1727年(雍正五年),划四川遵义府并所辖的遵义、绥阳、桐梓、仁怀、正安五州县隶贵州。清代前期贵州布政司共领12府、1直隶州、3直隶厅,其下再共领13州、31县、11厅、1卫:贵阳府、安顺府、都匀府、兴义府、大定府、遵义府、思南府、石阡府、铜仁府、思州府、镇远府、黎平府、平越直隶州、松桃直隶厅、仁怀直隶厅、普安直隶厅。 1647年(清顺治四年),孙可望、李定国率大西军入贵州。 1652年(清顺治九年),大西军接明永历帝至南隆所,改名安龙府。农军分三路抗击清军。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孙可望发动内战,兵败降清。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清军分三路进攻云、贵。 1664年(清康熙三年),安坤、安重圣反。 1665年(清康熙四年),以水西辖地置黔西、大定、平远三府。 1666年(清康熙五年),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叛清。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国号周,八月病死。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清灭周,吴世璠 ... 。 1726年(清雍正四年),贵州始行「 ”改土归流”。 1727年(清雍正五年),拨四川之遵义府及所辖一州四县隶贵州。黎平谬冲花苗起义。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阳明书院改称贵山书院。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古州包利、红银领导苗族起义。 1736年(清乾隆元年),古州苗民起义失败。 1741年(清乾隆六年),石金元起义于黎平。 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桐梓民变。 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天主教传入贵州。 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会党曾石保在桐梓老鸦窝反清。 1795年(清乾隆六二年),石柳邓领导苗民大起义。 1796年(清嘉庆元年),王囊仙、韦阿信领导布依族人民起义。清溪县会党起义。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开泰县马绍汤等起义拜三合会。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仁怀穆继贤、谢法真领导起义。 清代文化:1759年,天主教从四川传入贵州务川;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有成就的人物有郑珍和莫友芝二人;方志学编修兴起,数量可观,《遵义府志》为「 ”天下第一府志”。 中国历代地方区划统属简表 秦: 郡→县 汉: 州→郡→县 州→属国都慰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隋: 州→县 郡→县 唐: 道→经制州(郡)→县 道→羁縻州→县 宋: 路→府(州)→县(羁縻州)→关、城、砦、堡 路→军(厢军区) 路→监(矿务区) 元: 行省→路→府→州→县(流官,长官司) 行省→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土官,长官司) 明: 布政司→军民府(府、直隶州)→州(县)(流官,长官司、巡检司) 布政司→宣慰司(土官,长官司、土巡检司) 都指挥司→卫(军民指挥司)→千户所→百户所 清: 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州(县、厅) ——摘自周春元、王燕玉、张祥光、胡克敏著作

贵州历史600年大事记(清代以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订婚仪式用的音乐_求婚订婚

    有用订婚仪式用的音乐注意事项合适的订婚背景音乐能很好的为整个订婚仪式起到助阵的作用,而且新人在引来人生中最幸福动人的时刻也是少不了背景音乐的点缀的。合适订婚仪式的背景音乐能很好的为整个婚礼营造出一种甜蜜宜人的气氛,反之,如果选择的背景音乐不好的话,则很有可能会让婚礼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了。订婚背景音乐要适当考虑订婚仪式的氛围与订婚宴的形式。

  2. 我旳偏执,是你永远读不懂旳剧本-感人的情话

    承诺永远看不见。偏执,是你永远读不懂?《诉衷情》八、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我再怎么想你,还是见不著你摸不到你,只是用思念来折磨自己。这就是女人去努力的意义!!!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去打扰别人的小幸福,也不去嘲笑别人的梦想,只要他们都是真的投入其中。

  3. 刳心雕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表示强烈的情感。

  4. 梦见骑膊马

    周公解梦梦见骑膊马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骑膊马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宽大为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uāndàwéihuái【解释】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出处】【例子】我们更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已甚。(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七十一章)【近义词】宽宏大量,手下留情,豁达大度【反义词】鼠肚鸡肠,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相关】百度“宽大为怀”

  6. 【今日历史】5月20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97年5月20日杨晓霞捐献治疗余款22年前,1997年5月20日来京寻求医助的山东姑娘杨晓霞,签署了志愿书,把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疗的余款45万元捐赠给宋庆龄基金会。1902年5月20日古巴共和国成立117年前,1902年5月20日,1902年5月20日,古巴共和国成立,美国占领军撤出古巴。1978年5月20日日本东京成田机场正式开放41年前,1978年5月20日,日本东京成田机场正式开放。1991年5月20日安理会通过伊拉克赔偿科威

  7. 明朝疆域「 ”两京十三省”,一共分15块,为何地图上却画着16块?

    「”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樵史通俗演义》上面这是明朝遗民在明朝灭亡后怀念万历太平时节的文章,这里面有一个「”两京十三省”,大家可能多少都听过,这是明朝核心领土的正式行政区划,「”两京”指的是两个首都直辖区,也就是南北直隶,分别以首都北京和陪都南京为中心,北直隶大概是现在的河北及附近一片地区;南直隶就是苏皖两省加上海。那「”十三省”呢?先说明一些,这个省其实是民间俗称,

  8. 舍我其谁造句_舍我其谁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舍我其谁shěwǒqíshuí舍我其谁的意思和解释:舍:除了。舍我其谁的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舍我其谁的例子我嫡孙也,欲立太子,~!舍我其谁造句成为伙伴中诗人的,舍我其谁?有一种霸气叫舍我其谁。上帝造我,独特无伦;荣耀真神,舍我其谁。他们需要在比赛中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种霸气是目前大家看不到的。

  9. 束马悬车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ùmǎxuánchē【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出处】《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例子】【相关】百度“束马悬车”

  10. 梦见芝麻粉

    周公解梦梦见芝麻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芝麻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