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夷陵之战后,蜀汉精锐尽丧,诸葛亮受先主刘备托孤之重,殚精竭虑,六出祁山,不曾想最终却还是落得个「”星落秋风五丈原”的结局。遥想当年诸葛丞相在五丈原瑟瑟的寒风中,面容枯槁、须发皆白,目光中尽是悲戚和遗憾,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深深的嗟叹。难道……夷陵之战后,蜀汉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小编以为并非完全如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究竟在何种情况下诸葛丞相的北伐能够出现一线转机?一、蜀汉与曹魏对比分析蜀汉总人口约9

夷陵之战后,蜀汉精锐尽丧,诸葛亮受先主刘备托孤之重,殚精竭虑,六出祁山,不曾想最终却还是落得个「 ”星落秋风五丈原”的结局。遥想当年诸葛丞相在五丈原瑟瑟的寒风中,面容枯槁、须发皆白,目光中尽是悲戚和遗憾,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深深的嗟叹。 难道……夷陵之战后,蜀汉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小编以为并非完全如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究竟在何种情况下诸葛丞相的北伐能够出现一线转机? 一、蜀汉与曹魏对比分析 蜀汉总人口约98万,全国实际兵力约10万人,即使是诸葛亮励精图治第一次北伐时的鼎盛时期,总兵力也不超过15万,而这些人马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分出一些来驻守各地,所以蜀汉的实际机动兵力始终保持在10万人的规模。 曹魏总人口约360万,全国常备兵马60余万,这四十万人主要分为三个军团,其中有防备西南蜀汉的关中陇西兵团,总兵力约在15万人左右;有驻守荆州的南线兵团,总人数约15万人;驻守东线的淮南兵团,这是抵御东吴的主力部队,所以规模在20万人左右。 从整体实力对比来看,曹魏单纯依靠关中陇西兵团便足以和蜀汉抗衡,而且整体实力还会占据优势,而且这还是短期的状况;若是从长远来看,蜀汉更不可能与曹魏对耗,双方的差距只会是越拉越大,所以无论是长远还是短期,蜀汉都不可能与曹魏抗衡,这是绝对的差距! 二、蜀汉要胜利必须削弱曹魏 前面说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远,蜀汉都不具备与曹魏抗衡的实力,那么诸葛亮的北伐就一定是劳而无功了吗? 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把曹魏削弱到一定程度,那么蜀汉依然是有机会的。曹魏的强大是不容置疑的,当初刘备与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哪怕是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也必须要等到曹魏发生巨变之后,方才可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那么这个巨变究竟是什么? 当然是曹魏内部的大事,足以造成曹魏在一段时期呈现极为虚弱状态的巨变。今天我们就把这种巨变一一罗列出来,而且都是曹魏历史上发生过的: 一是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借着曹爽陪着曹魏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扫祖坟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最终这场兵变以曹爽交出兵权和平解决,随后司马懿开始大肆屠 ... 曹魏宗亲。这里我们再做一个主观臆想,若是曹爽没有交出兵权,双方暴发内战,那曹魏是极有可能分裂的。 二是兴势之战。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在汉中死守各处隘口,阻挡曹魏十多万伐蜀大军,然后派遣部队穿插敌后截断敌军归路,大破魏军主力。致使曹魏之后近十五年不敢再度犯边,延续了蜀汉国祚。 三是淮南三叛。这是在司马家族在夺取曹魏政权后,忠于曹氏的势力以淮南军团为基础发动的三次最大规模的叛乱。其中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叛乱,乱军越二十万,东吴出兵增援十万,曹魏出兵平叛达三十万,其牵连之广,几乎让曹魏整个东南方面局势陷入糜烂。 四是石亭之战。曹魏和东吴围绕着合肥长期进行着反复争夺。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引诱曹休率10万大军深入吴地,却遭到陆逊所部三面夹击,大败魏军主力部队。 上述四件大事都对曹魏政权有着极为深远的大事,但是任何单一的一件事情都不足以为蜀汉提供绝对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逻辑线把这三件事都串起来,让三件事在一个时间段内接连发生,那么对曹魏的影响就非常恐怖了。 三、兴势之战、高平陵之战、淮南三叛、石亭之战同时诱发的逻辑 首先,诸葛丞相并没有贸然北伐,而是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长期在汉中屯田积蓄国力,当然也没有秋风五丈原的事情发生。而曹魏大将军曹爽与司马懿争夺朝中大权,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决定率领大军15万讨伐蜀汉。 诸葛老丞相以逸待劳,在汉中发动兴势之战,以老丞相的才能当然有可能打得比王平还要好,甚至干脆是全歼曹魏大军,如此一来陇西关中军团彻底被蜀军打残了,这是第一步。 紧接着,曹爽逃回魏国之后威信大跌,司马懿则趁此机会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逼迫曹爽交出兵权。曹爽没有妥协,而是带着曹芳逃到洛阳举兵与司马氏对抗。在这同时,东南方面王凌等终于曹氏的势力策动淮南兵团集体叛乱,支援曹爽与司马懿打内战,这是第二步。 这个时候,东吴趁机发兵北向进攻合肥。淮南军团无心东顾,而前来增援的荆州军团在陆逊的设计之下出现类似石亭之战的重大损失,这是第三步。 当这三步棋全部成功之后,曹魏在东西两线的防御全部陷入崩溃,可以说面对吴蜀两国算是「 ”空门大开”,而国中的两股势力又在进行着长期内战……这才是诸葛丞相北伐的天赐良机! 四、北伐 采取第一次北伐的战术,以赵云为疑兵出箕谷郿县吸引魏军主力,而诸葛亮亲率大军攻取陇右,直接夺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然后兵临渭水,威慑长安。此时此刻,陇西关中军团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再也没有当初张郃偷袭街亭,魏明帝曹睿引关中精锐亲自守长安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蜀汉极有可能收复关中全境,东吴也有可能占据淮南、徐州等地,曹魏即使最终没有分列也只能保有河北、中原地区,则三国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先是两弱一强,曹魏只需要耗到最后,吴蜀两国一定输,但是现在却成为三国真正的势均力敌,谁胜谁败犹未可知。 当然……这一切终究还是假设,小编只是心中感叹诸葛丞相一生鞠躬尽瘁,却终究没能赶上天时,没有得到北伐的最佳机会。在五丈原寒风中那个悲戚绝望的身影,终究还是让人感叹不已……
本文标签:诸葛亮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与诸葛亮三国历史曹魏曹爽关中东汉汉朝军师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