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前文讲了商灭夏之前的六世,从上甲到示癸,是商汤的直系先祖。商人祭祀的以十日为名的祖先,分为先公时期和先王时期两个阶段。在上甲之前的先公,则尚未以日为名。从卜辞来看,上甲无疑是商王最为重视的先祖。他做了些什么事?跟随真知堂来看看吧。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前文讲了商灭夏之前的六世,从上甲到示癸,是商汤的直系先祖。商人祭祀的以十日为名的祖先,分为先公时期(从上甲到示癸)和先王时期(从大乙到帝乙)两个阶段。在上甲之前的先公,则尚未以日为名。 从卜辞来看,上甲无疑是商王最为重视的先祖。上甲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商人这么重视他呢?跟随真知堂来看看吧。 学者郭沫若曾经指出:「 ”殷之先世,大概自上甲以下入于有史时代,自上甲以上则为神话传说时代。”上甲,我们前文已经说过,在甲骨文卜辞里,他是商汤的六世祖。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从上甲开始的先公次序是无误的,而上甲之前的先公,除了王亥可以肯定是上甲之父以外,商人的先祖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从上甲到商汤之父示癸,一共有六位先公受到后世商王的祭祀。他们的祭名分别是:上甲,匚乙,匚丙,匚丁,示壬,示癸。 这个世系,除了个别顺序有误以外,司马迁写的没有错。不过由于传抄错误的原因,他把匚写成了报,示写成了主。因此,匚丁变成了报丁,示癸变成了主癸。 我们知道商王世系,是因为民国时期发现了殷墟窖藏的甲骨文卜辞,但司马迁时代,距离商朝灭亡已有900多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大环境下,他是从什么渠道得知商代先公名号和次序的,这就真成了一个秘密。 闲话少说,说正题。 上甲到底是谁呢?我们先来看看甲骨文中对于上甲的祭祀卜辞: 「 ”自上甲用羌。”(武丁时 金459) 商王武丁是商后期盘庚迁殷之后商朝最伟大的君主,他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公元前1250-1192年前后。此时距离商朝开国已经有350多年了。前面三个字好解释,那么后面两个字”用羌「 ”怎么解释呢? 「 ”羌”就是羌人,也就是殷商时代居于西方高原地带的羌族。 此族长期和商王朝对抗,甲骨文中被称为「 ”羌方”。 羌的含义就是牧羊人,所以,羌方又被称为「 ”羊方”。由于殷商长期和羌方作战,所以俘虏的羌人都被商人当做祭祀用的牲畜宰 ... 。这种行为就叫做「 ”用羌”。用羌是商王祭祀中最高的等级,高于用牛。 「 ”翌乙酉口伐于五示,上甲咸大丁大甲且乙。”(乙2139=6719=7016=7201=7509;丙41) 翌,又做翼,祭祀的意思。伐,亦为祭名。意思是用砍掉祭品的头颅。 这段卜辞的含义就是说:在乙酉这一天用砍头的方式祭祀五位先祖(示),分别是上甲,咸(咸即商汤之名),大丁,大甲和祖乙。 商汤,大甲,大丁分别是商朝开国的第一、二、三位先祖,祖乙号称商代中兴之主,他们受到商王特别重视很正常,上甲为何却是商先公中唯一和四祖合祭的一人呢?这要从王亥说起了。 按照《国语》的说法,上甲,名微,是能率领商人的人,故商人祭祀他。 「 ”上甲微能率契者也,商人报焉。”《国语 鲁语》 契,就是商人的始祖契。从契开始到上甲,一共八世,商族虽然出了相土,冥等有名的先公,却是直到上甲微开始,才真正的变得强大起来。上甲对于商人的贡献,就好像后世周族的古公亶父一样。 那么,上甲做了些什么事强大了商族呢?还得从他父亲王亥说起。 王亥,《史记》中名为振。关于他的事迹,司马迁一个字也没写。但在《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 天问》等古籍中,却保留了王亥的事迹。 据说王亥是畜牧业的始祖,他驯服了野牛,叫做「 ”王亥服牛”。 王亥在牧牛的过程中,和有易之君绵臣发生了争执,结果牛被夺取,人被 ... 害。王亥的儿子就是上甲微。他即位后发誓报仇。由于自身实力不够,他从河伯处借兵灭有易国,拓展了土地,强大了自身实力。 「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 ... 王亥,取仆牛。”《山海经,大荒东经》 「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楚辞 天问》 《楚辞 天问》里的「 ”该”,就是亥,「 ”有扈”,就是有易。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在《天问》里说到王亥牧牛于有易的事情,可见在战国时期此事流传极广,当非虚言。而甲骨文卜辞中屡屡出现的王亥,则证明王亥此人确实存在,并且是商王的直系先祖。 「 ”翌辛亥酒王亥九羌”(龟1.9.1;通237) 「 ”王亥祟我”(京 1144) 祟,就是我们熟悉的鬼鬼祟祟的祟。庄子有言曰:「 ”其鬼不祟”,「 ”王亥祟我”意思就是王亥保佑我。由此可见在商人心目中,王亥乃是有神威之祖先。 王亥发明了畜牧业,那么商族是不是就是游牧民族呢?这个,还真不好下结论。 王亥牧牛被 ... 的有易国,一般认为在渤海湾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山东一带。这也是部分学者以为商人来自东夷的根据之一。 上甲是怎么灭掉有易的呢?《史记》中没有提到,但《竹书纪年》里却保存了全过程: 夏王泄十二年,殷侯子亥,也就是甲骨文所说的王亥,赶着牛羊来到了有易国所在的草原。王亥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靠自己的双手降服了力大无穷的野牛,因此受到族人和有易国人民的崇拜。 有易的国君,名叫绵臣,也是大夏国所封的诸后之一。 王亥开始带着部众放牧到有易的时候,绵臣是欢迎的。这就好像蒙古草原上来了贵客一样。但盛宴之后,绵臣发现,王亥带领的部众似乎不想走了。鹊巢鸠占,这事绵臣可受不了。时间长了,有人给绵臣出了个主意:「 ”要不我们 ... 了他,还可以吞并他的牛羊和部众?” 绵臣听了这话,沉吟半响,终于说到;「 ”就怕有人说闲话呀!” 「 ”无妨!我们可以制造一个意外!群龙无首,他的部众和牛羊就都归大王您了!” 「 ”那他的儿子怎么办?不能也 ... 了吧?”绵臣问到。 「 ”我们可以把他赶走!就这么个屁大的孩子,能有什么后患?” 「 ”就这么办!”绵臣终于下了决心,在这一年的冬天除掉了子亥,赶走了王子殷! 失去父亲和部落的子殷,孤身远行。他经历了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 四年后,殷侯子殷从河伯处借兵伐有易,灭掉了有易国,并且 ... 掉了国君绵臣。 「 ”帝泄 。。。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 ... 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泊之师伐有易, ... 其君绵臣。《竹书纪年》 也就是从灭掉有易后开始,上甲意识到:「 ”要想保持部落的强大,必须拥有军队!” 从此,商部落开始走向武力建国之路。历经六世的努力,终于在夏桀执政时期,商汤灭夏,成功的从一个小国变成了华夏大地的新霸主。 「 ”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记 殷本纪》 商的先公上甲微,在父亲被害,部众丧失的困境下,是怎么说服河伯借兵给他成功复仇的?这事已经无法考证了。 下一篇文章为你讲诉从商的始祖契到高祖王亥的故事,敬请关注。 参考资料: 《史记》 《竹书纪年》 《国语》 《楚辞》 《山海经》 《殷商史》胡振宇 胡厚宣著 《中华远古史》王玉哲著 本文引用甲骨文资料来由《殷商史》一书。
本文标签:商王神话传说甲骨文竹书纪年王亥商汤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