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夏天,是生发的季节。老人、小孩和上班族,是不是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大自然的气机都开始生发了,是不是也应该出出汗了?可是有的人说了:我气虚,本身就元气不足,体表的固摄之力不够,在这个气机上浮、阳气外越的季节里,就算不运动也出很多汗。其实出点汗也没啥,就怕汗出得多了,津液还跟着受牵连。所以,我怕会出现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等气阴两虚的症状。

夏天,是生发的季节。老人、小孩和上班族,是不是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大自然的气机都开始生发了,是不是也应该出出汗了? 可是有的人说了: 我气虚,本身就元气不足,体表的固摄之力不够,在这个气机上浮、阳气外越的季节里,就算不运动也出很多汗。其实出点汗也没啥,就怕汗出得多了,津液还跟着受牵连。所以,我怕会出现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等气阴两虚的症状。 有的朋友不明白,给详细解释了一下:「 ”这肺主皮毛,暑又易伤肺气,卫外一旦失固,津液就会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古代医家的书里叫做生脉散,或者是生脉汤。一般认为此药是出自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一书,后来张元素的学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也里面记载了此方,并且还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所以一般认为张元素和李东垣都是这个方子的创立者。 此方只含有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三味药。其中,人参是君药,可以起到大补元气和生津止渴的作用,然后麦冬的特性是甘寒,能够养阴、清热,并且还能润肺止咳,这两者放到一起,能够让益气养阴的功效更加突出。最后方中还加入了五味子,五味子既能辅佐人参补固正气,还能配合麦冬收敛阴津。无论是治疗温热、暑热伤气耗阴证还是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效果都很好。 还有什么情况可以用生脉饮呢? 生脉散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所以这药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以前在清宫里面,打乾隆开始,皇帝们是都服用人参的,其中乾隆服用得非常的多。有些日子,乾隆几乎是每天都服用,据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记载:「 ”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这样算来,他每日约进人参三克之多!但是人家这么吃,就是不上火,这是因为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就是生脉散。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其中麦冬的清凉,克制了人参的热性,所以药性平和,并不会上火。 还有一些情况也可以使用生脉饮,比如发汗药发得太过,损伤了心阳。例如吃麻黄剂以后感觉心悸,就是心脏跳动很明显,生脉饮可以用。另外感冒已经好十几天,人却仍在微咳时,生脉散搭补肾药是很好的收工药,一般生脉饮搭八味肾气丸两三克就可以。如果咳嗽会漏尿,搭真武汤几克也很有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生脉饮的一些小知识。希望大家可以活学活用,毕竟眼瞅着天气就要热起来了,大家白天适当出出汗,晚上合理补补气也是很有必要的。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生脉饮气阴两虚心慌气短人参麦冬中药生脉散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