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母亲念佛的几则感应故事

亲宗法师:母亲念佛的几则感应故事我的母亲李淑贞居士,法名圣珍,今年63岁,家住辽宁省营口市郊区。归依三宝十多年,诚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安养。每天课诵《阿弥陀经》《普门品》及大悲咒等,礼佛二百拜。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零下20多度,由于佛堂里没有取暖设备,她的手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母亲从未因此间断功课。在九四、九五年那段时间,家里的一只刚下过崽的母狗因误食毒药,药性发作无法忍受跑了,两天没回来。看着狗娃嗷嗷待哺的可怜相,母亲虔敬的在佛前上香,跪拜默祷:“求阿弥陀佛保佑,求观世音菩萨保佑,让狗妈妈早日回来喂养小狗。”母亲一边祈求,一边念着阿弥陀佛的圣号。当天晚上,母狗真的回来了,也不知在何处滚了一身的湿泥巴,好像是掉进过泥坑一样。一回来就径直去喂“小宝宝”们了,看着这一切,母亲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时我家在村里承包了几亩稻田,每年都需要培育稻苗。一次,由于肥料调配不当,刚长出来的稻苗死了一多半。重新育苗来不及了,母亲想起《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世音菩萨发的殊胜十二大愿及大悲咒的威神之力,于是每天念诵加持大悲咒水浇灌稻苗,边洒边唱:“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除衍,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的结果出现了,到插秧时,我家的稻苗长得青绿茁壮,比别人家的要高一寸多,众邻里都啧啧称奇。从此,母亲学佛念佛的信心更足了。学佛伊始就专修净土,也常劝母亲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她宣讲专修的好处。但母亲常常是口头答应,背地里《药师经》《地藏经》《普门品》及大悲咒等,今天读这,明天诵那,一天到晚非常勤奋,还总说时间不够用,但感应很少。后来我请了一套敬亭山弘愿寺出版的《念佛感应录》二本寄给母亲,此书的事例多数是讲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殊胜利益。母亲看了非常高兴,给我打 ... 说:“我把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了。” 2003年,母亲不幸染患乙肝。因家中条件困难,母亲只吃了两个月的药就没有能够继续治疗,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那段时间,我经常在 ... 里劝她放下包袱,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有空就看《念佛感应录》。这次,母亲真的很听话。这场病,使她对人生无常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开始了专精念佛的修行。由于虔诚精进,一天晚上,母亲正念佛时,忽然发现光明满室,远非平常的荧光灯能比,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母亲寻找光源,原来是《念佛感应录》第二集封面的圣众接引佛像放射出的光芒。我对母亲说:“这是阿弥陀佛在给您授记,将来一定来接引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在给一切信佛念佛人授记,上大愿船,往生成佛!”有一次在梦中,母亲见到有三位穿白大褂的医生给她治病,她伸着胳膊,觉得有一些液体顺着胳膊缓缓地流下来。梦里的境相非常清晰,醒后,母亲非常高兴,她知道一定是佛菩萨帮她治好了病。果然,到医院复查了两次,肝病全好了。母亲念佛愈病等几则感应,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弘誓愿力摄受救度,现生令安稳,临终生极乐,真实不可思议。南无阿弥陀佛!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母亲念佛的几则感应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老成练达是什么意思?

    【拼音】lǎochéngliàndá【解释】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秋明《春秋传》。”【例子】我如今老成练达,计出万全,不是从前卤(鲁)莽了。清·李渔《怜香伴·随车》【相关】百度“老成练达”

  2. 婚礼开场音乐一览

    《圣母颂》舒伯特《温馨的佳节》《求婚》《第八号小提琴协奏曲》-《Iswear》westlife贝多芬第八交响曲DJ版《喜欢您现在的样子》黄韵玲《梦中的婚礼》钢琴曲《今天您要嫁给我》陶吉吉/蔡依林《爱》蔡琴《亲密爱人》杜德伟、梅艳芳梦中的办婚仪式成婚举行曲办婚仪式举行曲GIVEMEYOURHANDSayyes甜美蜜WAYYOULOVEME喜乐年华掀起你的盖头来欢愉新娘子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

  3.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世间积极的人,就象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都是亮,所以总有光明照亮他们的出路。人生要有好的出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只要具有了积极的心态,也就拥有了积极的思路,自然也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出路。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

  4. 关于青春的qq说说伤感短句-感人的情话

    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灵的体验,与物质和环境并无太大关系。二十六、感情久了,就不是爱了,而是依赖。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二十八、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5. 老照片|动荡时期枣庄煤矿工人的生活场景,时光已过八十载

    本期,带来一组拍摄于日伪时期的枣庄老照片,这组照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和城市风貌。侵略者占领枣庄地区后,为了实现永久占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枣庄人民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1940年,日军在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合影。

  6. 包公斩国舅(上)

    有人悄悄告诉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老包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给庞国舅背纤吧!”老包来到湖边一看,果然有十条大官船一字儿排开,桅杆上挂着“庞”字大灯笼。原来,庞国舅是当朝的一个大奸臣,他仗着是皇上的亲戚,无恶不作。还有寿州城里的糕点,都是誉满全国的食物。庞国舅讨了这份职务,就带着儿子下来了。

  7.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为什么不出山,介子推与清明节的关系

    晋国人介子推的简介 介子推不言禄的故事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对于介子推简介历史书籍很少记载,自传什么的也没有,不过关于他大名鼎鼎的典故还是有很多的。介子推舍命爱国的故事,让后人格外的铭记。同时,...

  8. 健康观点,运动不仅燃脂还能提升骨质

    研究结论是,运动能减少骨头里的脂肪,从而改善骨骼厚度,提升骨质。看见没,锻炼,不仅燃脂,还能强身壮骨。还有研究指出,过度的骨髓脂肪会增加骨折和其他问题的风险。但是,实证研究给出了新观点,运动燃脂过程中,骨髓脂肪也会参与。这项研究结论,告诉大家,运动,不仅可以燃脂,还可以强化骨骼。最后总结咱们的结论,肥胖可以入骨;运动不仅燃脂,还可强骨;理想的燃脂强骨方式是跑步及其他承重运动。

  9. 昭武上将军 北洋 ... 高级将领姜桂题简介

    姜桂题,字翰卿,又作汉清,清代安徽亳州人,北洋...高级将领,陆军上将。1914年6月30日特授昭武上将军。光绪二十四年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隶属于荣禄,为北洋五大军之一。9月,姜桂题参与张勋、倪嗣冲等联名通电,要挟解散国会。该会的目的是巩固北洋团体,反对南方...势力。5月22日,张勋召开第四次徐州会议,提出解散国会的要求。6月4日,姜又附和张勋,致电黎元洪要求解散国会,并宣称将赴京进行调停。

  10. 十堰掌故:文峰塔的来历

    文峰塔距离县城有20多里山路,却在县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楚看到文峰塔;换句话说,文峰塔鸟瞰着整个竹山城。关于该塔的来历是清朝嘉庆十年,竹山有七名秀才一起中了皇榜。因此定名“文峰”塔。但传说一无形中损伤了竹山人名誉,传说二则证明了竹山文化人的志气。2007年十堰市高考,文科与理科状元都是竹山的娃子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