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攸簋铭文足簋是老三代比较常见的祭祀用器。上一期我们专门介绍了方座簋,这一期介绍三足簋。先看实物:这是一件典型的三足簋,名攸簋,于1973年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在器、盖内有同铭文3行16字并合文1。三足簋的特点是:在圈足簋的原型上再加上三足,目的是为了抬高器身使其圈足悬空,更便于使用。
[专家点评] 攸簋
铭文
足
簋(gui 音鬼)是老三代比较常见的祭祀用器。上一期我们专门介绍了方座簋,这一期介绍三足簋。先看实物:
这是一件典型的三足簋,名攸簋,于1973年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器型为圈钮盖,侈口鼓腹,兽首耳下方有象兽形珥;在器盖、腹均饰两面相对的大鸟纹,口沿下和圈足饰龙纹;圈足下三立虎形足,上端有兽头,下有象鼻状垂珥。在器、盖内有同铭文3行16字并合文1。该器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三足簋的特点是:在圈足簋的原型上再加上三足,目的是为了抬高器身使其圈足悬空,更便于使用。西周早期比较流行四足簋,然后慢慢过度到三足,在西周中晚期定型,同时还配有双耳,完全是按照鼎型器的耳足配置形式而 ... 的。
点评人:雅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