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而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绣,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继之而出,如丁佩、沈寿等。沈氏三十一岁,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氏绣了佛像等八帧作品祝寿,获赐赠“福”、“寿”两字,因而改名沈寿。
[网上展馆] 名甲天下的清代刺绣
清 顾绣《花鸟草虫图册》之《海棠蚱蜢》 纵26厘米,横22厘米
清初 顾绣《五十三参图册》之十三 纵27厘米,横24厘米
清 刺绣松鹤延年中堂
清 刺绣四条屏
清中期 苏绣佛像册页两册
清 刺绣松鹤遐龄 237x137
清乾隆 如皋贴绒山水花鸟册页两册 每开:纵33.1cm 横23.6cm
清 刺绣百鸟朝凤图 直径37.5厘米
清 绣花鸟(镜心) 110x56.5cm
清康熙 顾绣《竹林七贤图轴》 纵130厘米,横44厘米
清乾隆 顾绣《渔樵耕读读书图》 纵112厘米,横45厘米
清十九世纪 松鹤图刺绣立轴 152×71cm
清 绣福禄寿(立轴) 190x103cm
清 绣海屋添筹(镜心) 132x42cm
清 粤绣安居乐业图绣片 高42cm
清中期 打籽绣福寿万图绣片
清中期 绣群仙祝寿 131x42cm
清 刺绣安居图
清代刺绣,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
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京绣、苏绣、蜀绣、粤绣、湘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而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绣,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继之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苏绣出现了创新作品。光绪年间,余觉之妻沈云芝绣技精湛,闻名苏州绣坛。沈氏三十一岁,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氏绣了佛像等八帧作品祝寿,获赐赠“福”、“寿”两字,因而改名沈寿。沈绣以新意运旧法,显光弄色,参用写实,将西画肖神仿真的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新创“仿真绣”,或称“艺术绣”,针法多变,富立体感。
刺绣最早多为实用,及至宋元广及书画之 ... ,渐乃成为艺术珍赏之用。台北故宫所藏之刺绣,多属此类。时代最早者为五代,而作品最多者为清代。经历代的创新发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几乎皆为精品,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深得书画精髓,且均裱装成册轴卷,使观赏者往往误以为书画,欣赏珍藏艺术价值极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