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关键词:汉代;女性;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82-02>   >    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力推行“与民休息”的政治措施,随着铁农具的增多,牛耕的普及,水利灌溉的发展,施肥、耕种、新型纺织工艺等生产技术的改进,汉代的社会生产力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生产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女性也广泛地参与了各项经济活动,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一、农业>    农业是汉代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史书中不乏女性从事农业的例子,如《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后汉书·王良列传》记东汉初王良虽为大司徒司直,但他的妻子“布裙曳柴,从田中归”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同书《承宫列传》记载承宫和妻子一起“之蒙阴山,肆力耕种”。《逸民列传》则记载了高凤“妻尝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庞公在田间劳动时“妻子耕于前”,夫妻协力,共同劳作。夫妇共同在田间劳动是最平常不过的农村劳动场面,这一点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多有反映。四川成都西郊出土的画像砖上,共刻有男女六人,其中两人手执镰刀,顺次收割,三人弯腰随后拾稻,一人肩挑手提餐具,刚走近田边,为收割者送饭。收割者裙式装束,似皆为妇女[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战乱,男子外出服兵役、徭役等,妇女更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如东汉后期,为了进行讨伐诸羌的战争,几乎所有壮年男子都上了战场,致使国内出现了“麦多委弃,但有妇女镬刈也”,“小麦青青大麦枯,谁言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 [2] 正是对妇女承担沉重农业劳动的生动写照。除了直接参与耕田收割这样的田地劳动,汉代很多女性还从事和粮食加工有关的劳作,如嘉峪关3号墓5号墓砖上就有农妇持连枷打场的画面。向仓库送粮也常常有女性常常参与,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上仓图”即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头顶盛放谷物的器具,正向粮仓走去[3]。河南密县打虎亭发现的东汉墓中画像石也有女子参与交租的场面[4]。加工粮食的劳动是非常繁重的,被称为“舂”。死后,其宠姬戚夫人就被吕后“髡钳衣赭衣,令舂”[5] 。>    二、纺织业>    “男耕女织”这种生产模式,是封建经济在形成过程中按性别形成的自然分工,也是中国数千年不变的传统生产方式。从桑园到蚕房,从纺车到织机,到处都是女性忙碌的身影,她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汉代纺织主要有三种生产形式:>    1.官营纺织业。汉时有东、西织室,设在京师长安,由“织室令丞”主管,规模很大,每年费用达5 000万,是“主织作缯帛之处”,生产出来的织物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另外,纺织中心齐郡临淄设服官之所,称为“三服官”,三服即指春、冬、夏三季所需用的丝织品[5]。据《汉书·元帝纪》记载,元帝时三服官“做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逄振镐先生推算,齐三服官后和之前相比,工人大约增加了500倍左右,一年耗费约增加了数百倍。说明了汉代纺织业的长足发展[6]。除了一部分管理和辅助人员外,东西织室里均为训练有素、身怀技艺的纺织女工和有技艺的女刑徒,如《史记·外戚世家》就记载,文帝母薄姬曾是魏王豹后妃,在其失败后被“输织室”。>    2.私人作坊。私人作坊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主庄园内的手工作坊,所生产的纺织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田庄内部的消费需要,剩余部分才出售求利。另一类是商业性质的私人作坊,如《汉书·张汤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穿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张家拥有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纺织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从记载来看,其产品基本上不是自给消费,而是面向市场的求利商品。《汉书·货殖列传》也说:“通都大邑,酤一岁……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答布、皮革千石。”这说明在当时的商业贸易中、帛、絮、布等纺织品是市场上非常活跃的商品,也说明市场上这些大批量的商品,除了部分是小农家庭纺织自用后的剩余品外,一定还有大量的个体手工业者和私人经营的手工业作坊存在,这些作坊的丝织品都是为了盈利而作为商品来生产的。显然,在这样的手工场中,所雇佣的纺织者也应是有一定技艺的民间纺织女子。>    3.作为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纺织业是汉代民间分布最广的家庭手工业,亦是家庭经济的一大支柱,家庭成员的衣服开销,国家租赋的交纳都赖于此。当时一匹缣的价格为六百一十八钱,一匹绢的价格为五百钱,而精美的纺织品价格则更加昂贵。相对来说,当时粮食的价格比织物要便宜得多,文景时,粮价每石粟为十余钱至数十钱,“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即使不吃不喝,不纳国家田租,把粮食全部出卖,也仅得千余钱。可见,女子的女红收入有时甚至超过男子的收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7]。《东观汉记》卷十八《范丹传》载,东汉莱芜县令范丹去官后,其妻“纺绩以自给”。《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乐羊子妻以纺织来养活家人,供丈夫读书,可见纺织的收入不菲。因此,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妇女劳动是极端辛苦的,“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东汉荆州秭归县许多人家的女儿终身不嫁,被幽禁在家里,埋头纺织以供给朝廷。直至,这一带仍称呼进贡的布帛为“女子布”。在两汉史籍中,描写自耕农“温衣饱食”“布帛充用”“百姓充足”之类的赞誉之辞数不胜数,虽有溢美的成分,但妇女纺织在家庭收入中占相当比例,是毋庸置疑的。>    三、商业>    周代就已经出现了女子经商的情况,《周礼·地官司徒·司市》记载有朝买夕卖的“贩夫贩妇”。汉定天下后,商业就开始活跃起来,在商品经济的 ... 下,趋利求富遂成为一种风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必然也对包括女子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影响。《西京赋》说到长安商业的发达,“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何必昏于作劳,邪赢优而足恃。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其中所谓“裨贩夫妇”、“肆人之男女”都说明在商业领域中女性的活跃。女性商人在史书上多有出现,如朱“少孤,母尝贩缯为业”。馆陶公主男宠董偃之母是一位贩卖珠宝的商贩,经常出入公主及上层贵妇家中兜售珠宝。在出土文物中也有关于女子经商的记载,如汉简《侯粟君所责寇恩事》22.1—36简册,就是一份完整的关于商业债务纠纷的诉讼案卷。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案中,粟君并没有参与实际的商业经营,而是其妻参与整个商业过程,与人一道去外地贩运、收债等等[8]。一些当时的法律诏令也说明了女子经商的普遍性,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王杖诏书令》简册[8],其中有关于老年女子经商有所优待的条文:“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鲲。女子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寡。贾市毋租,比山东复。”即女子年60 岁以上,如果没有儿子,可以享受经营商业, ... 不征收市租的优惠,可见当时颇有老年妇女经商的情形。同篇“夫妻俱毋子男为独寡,田毋租,市毋赋”也宣传了大致同样的政策。不过,总起来看,女性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与巨贾较少,大多是沿街叫卖或上门兜售的小商贩,或是开小店铺的店主。东汉冯衍在他的信中提到一种“贩糖之妾”,即卖糖的女子[2]。可以看出,汉代女性在商业领域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    汉代女性经营酒店业的也为数不少,《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这里的王媪、武负,都是以卖酒为业的女老板,她们经营的酒店,应该都在“泗水亭长”管辖范围之内,《史记·正义》云:“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酒店在最基层也极为密集,更不要提繁华的都市了。也说明汉代女子经营酒店是一项比较普遍的职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也载:“相如与之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这是汉代著名才女卓文君当街卖酒的记载。汉乐府中也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的诗句。《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吕母“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沽者,皆赊与之”,虽然吕母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是少年多有来沽者,说明女子经营酒店,当时应是一种普通行为,所以吕母才能以此为掩护,收买人心,为子复仇。四川彭县出土的“汉代女子当垆卖酒”画像石,以实物证实了史料的记载。>    总之,汉代女性在当时主要的经济生产类型——农业、纺织业、商业中均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在职业类型上,其劳动形式已经多样化,她们的生产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女性从事职业的广泛性、重要性使得她们在社会活动中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相应地具有较重要社会地位。>   >   参考文献:>   [1] 何浩天.汉画像砖与汉代社会生活[M].北京: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9:49.>   [2] [汉]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03-3281.>   [3] 林声.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所反映的西汉滇池地区的奴隶社会[J].文物,1975,(2).>   [4] 安金槐,王与刚.密县打虎亭汉代画像石墓和壁画墓[J].文物,1972,(10).>   [5]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58-3937.>   [6] 逄振镐.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J].齐鲁学刊,1983,(1):53.>   [7] 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49-244.>   [8] 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 王玉妹]

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梦见小孩袜子

    周公解梦梦见小孩袜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孩袜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运动会加油稿100字

    运动会加油稿100字参考一:致跳高户外员如海上的浪花,似浪花上的云燕。加油吧,让所有的人目击你们胜出的那刹那瞬间,让所有的人为你们而骄傲。那轻盈的步伐似飞鸟的翅膀,那清脆的枪声响彻天际,它粲然升起那跃动的渴望,起跑、加速、超越、冲刺,一步一步延向胜利的曙光。那是力的比拼,素质的较量,是石榴树上,跃动的心脏。英雄舍我其谁,胜利当仁不让,声声誓言浸透著健儿们的昂扬斗志。

  3.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六娘看似念经向佛,但她的心离佛却很远。我母亲活了88岁,无病而终,她不知佛,离佛很远,但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她是在做人中求佛,在生活中求佛,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宁。直到现在,我常对村人说,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必刻意求道求佛,你一心一意想坐禅那样成佛是不可的,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佛中,佛就在你我的交往之间,在你的言行举止之中,只要有心,佛就在眼前。

  4.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闻里,便给我整理东西。我实在钦佩这哥儿的同情心的丰富。从此我也着实留意于东西的位置,体谅东西的安适了。它们的位置安适,我们看了心情也安适。这就是美的心境。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5. 梦见死人是什么意思_周公解梦

    如果做梦梦到死人,而且死去的人是自己比较熟的人,这意味着做梦者和梦到的人,在沟通方面存在着问题。如果在做梦的时候,梦见自己抱着死人,死人已经腐烂、发臭,则意味着做梦者最近的事业运极佳,会财源广进。如果做梦梦见和死人像活着一样时说话,意味着做梦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波折临头,要小心避免。如果做梦梦见死人很难过,则意味着做梦者最近困难重重。

  6. 梦见“亭子”是什么意思

    亭子是自然中的房屋,又开放又遮蔽,可以象征心灵开放。梦者在梦中频繁会梦见风景区之中的亭子,预示在梦者的潜意识中,人生仿佛一次旅游,所以每个亭子可以代表人生的一个阶段。梦见亭塌了,年长的朋友可望对你提出有益的建言。梦见亭子柱子倒了差点被砸到,耐心比强硬更有用哦!原版周公解梦梦旌旗鹤雁降于亭。梦此,生子荣显。《梦林玄解》梦亭坏,主恩泽有份。

  7. 梦见向平静的水面眺望 梦见向平静的水面眺望什么意思

    梦见向平静的水面眺望是什么意思?梦见向平静的水面眺望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向平静的水面眺望的详细解说吧。平静的水面就如同你平静的生活,这些日子你的人际关系非常顺利。梦见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预示著自己将会被小人暗算,会有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失。梦见掉进结冰的湖里,预示著自己的事业会得到贵人的帮助。

  8. 性命关天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xìngmìngguāntiān。

  9. 狄仁杰和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武则天如此的信任狄仁杰呢

    武则天为什么那么信任狄仁杰呢?>>但是要说狄仁杰和武则天有这么一层关系就大错特错了,武则天上台时,狄仁杰也只是一个小官,根本就没机会见到武则天。>>在武则天执政后期,武则天在政事上更是离不开狄仁杰。武则天一直想立自己的侄子为皇位继承人,狄仁杰立正言辞对武则天好一顿开导,武则天这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

  10. 梦见修马路

    周公解梦梦见修马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修马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