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关注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和饮食过于精细、久坐不运动、热量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旧的说法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隐匿、起病缓慢。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在于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够,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等量的胰岛素未发挥相应的降糖效应。

#关注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和饮食过于精细、久坐不运动、热量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 2型糖尿病,旧的说法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隐匿、起病缓慢。如果不主动体检空腹血糖或者出现并发症,一般不容易被发现。这也正是其危险的地方,因为长期血液中血糖偏高会损害肝肾功能、血管弹性,引发心脏病、脑中风等。 而2型糖尿病,如果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便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在发病初期,甚至终生都不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而存活,甚至不需要服用降糖药物,而且终身不会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失明、肾衰竭等。 如何控制血糖更有效? 1、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需要通过生活方式来治疗。 a、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即BMI为18.5~23.9,肥胖和超重人群需要减脂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 b、饮食上遵循以下要点:主食选择粗粮、每天至少一斤新鲜蔬菜、每天不超过200g水果、增加优质蛋白摄取尤其是鱼和大豆类、限制红肉摄取、采取五餐制。 c、每天适量运动,尤其是餐后散步20分钟。 2、微量元素要充足,主要包括锌、硒、铬。 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在于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够,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等量的胰岛素未发挥相应的降糖效应。 而不论是糖尿病人,还是健康人,体内可以起到降糖作用的唯一激素就是胰岛素。这三种微量元素,对于胰岛素分泌和发挥作用必不可少。 锌 锌对于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锌主要存在于胰岛β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一个胰岛素分子中结合了2个锌原子、同时锌促使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并提高胰岛素的稳定性。缺锌会导致胰岛素容易失去生物活性,使胰岛素生成下降,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 高含量食物(每100g食物中的锌含量):生蚝(71.20mg)、海蛎肉(47.05 mg)、山核桃(12.59 mg)、扇贝(11.69 mg)、鱿鱼(干)(11.24 mg)、螺蛳(10.29 mg)、口蘑(9.04 mg)、松子(9.02 mg)、香菇(8.57 mg)。 铬 铬参与合成葡萄糖耐受因子,是胰岛素的一种协同激素,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每一个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消耗两个铬原子,当铬缺乏时,会引起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发生。 高含量食物(每100g食物中的铬含量):海产品(45.8ug)、坚果(42.8ug)、奶类(38.8ug)、谷类(34.6ug)、豆类(27ug)、肉类(18.7ug)、蛋类(18.2ug)。 硒 糖尿病人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现象,葡萄糖和糖基化蛋白会自动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诱导产生脂质过氧化,导致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能力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而硒是合成抗氧化酶的重要原料,硒通过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稳定性,缺硒会诱发胰岛素抵抗。 高含量食物(每100g食物中的硒含量):魔芋精粉(350.15μg)、猪肾(156.77μg)、松蘑(干)(98.44μg)、牡蛎(86.64μg)、白蘑(干)(78.52μg)、鲜贝(57.35μg)、鸭肝(57.27μg)、小黄花鱼(55.20μg)、蘑菇(干)(39.18μg)、带鱼(36.57μg)。 3、案例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5周岁,身高160cm、体重65kg, 初发现糖尿病时空腹血糖9.8,餐后2小时血糖18.6,因眼结膜出血而发现。 采用生活方式控制和膳食补充剂(锌、硒、铬)后一个月,空腹血糖将至6.2、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5。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健康养生内分泌血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