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因为爱情,颠沛流离,却屡被抛弃

在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民国才女中,萧红的名气远远不如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人。是文学水平不高吗?非也,她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女弟子,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称为「 ”文学洛神”。 萧红并不美,她只活了31岁,先后爱过四个男人,却一直都不停地被抛弃。更令人觉得狗血的,是她和现任男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怀着前任的孩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候,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和端木在一起的时候,又怀着萧军的孩子。 她追求爱,渴望被爱,却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幸福。除了萧红,没有哪位女作家能把苦难与悲哀描写得那么动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了,才有足够的笔力去叙述。 萧红 在冬天一个清冷的早晨,萧红在街头偶遇弟弟。在咖啡馆喝咖啡时,弟弟劝她:回家去吧!别流浪了。她却回答弟弟:「 ”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 在萧红眼里,「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所以母亲早逝后,她与父亲之间,只有疏离和冷漠,继母能给予她的也只有打 ... 和诬陷。 祖父,是萧红童年时期唯一温暖的记忆。但祖父给她再多的疼爱,这对于极度缺爱的萧红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灌注其一生。所以在长大后,萧红穷尽一生都在追寻爱,乞求爱。 萧红 萧红骨子里,是叛逆、顽皮、坚强又敏感的,她不缺主见,不缺自我意识,所以1930年,才19岁的萧红,毅然逃离封建父亲为她安排的包办婚姻,和热烈追求她的表哥陆哲舜私奔,来到北平的女师附中读书。而那时的陆哲舜有妻子,萧红也有未婚夫,当地一位将军的儿子汪恩甲。 倔强的萧红不肯听从父亲,她要追寻真正的爱情。 然而,「 ”贫贱夫妻百事哀”,更何况两个没有经济来源的青年学生呢?在双方家庭都不给予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十分窘迫,逐渐无以为继。陆哲舜是个受时代影响严重的青年。他思想新潮,举止浪漫,却并没有多少成熟与担当。在现实的重压下,他选择逃回自己的妻儿身边。他抛弃了萧红。此时的萧红饱尝了被抛弃和背叛的滋味。因为与表哥私奔,她的声誉已损,如今又惨遭抛弃,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萧红 她返回家中后被父亲软禁,不久之后又逃回北平。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这个男人就是她的未婚夫汪恩甲。 虽然萧红选择了逃婚,但是汪恩甲还是很喜欢萧红,不愿意舍弃自己的这个未婚妻。于是他千里迢迢追到了北平。他的良苦用心让萧红再次迷失。一番思想斗争后,她决定随同汪恩甲回乡。但汪家怎可能还愿意接纳萧红,汪恩甲大哥汪大澄出面解除了两人的婚约,并威胁汪恩甲,如果继续和萧红在一起,就不再给他一分钱。 汪恩甲还是选择了萧红,他们逃到哈尔滨,并且同居在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中。不久,萧红怀孕了。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在萧红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他们已经欠了旅馆巨额的房钱。临产期近时,汪恩甲不告而别,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怀孕的萧红独自面对无力偿还的债务。萧红,被她倾心所爱的男子,再次抛弃。她被店家关进仓库里,终日只能在幽闭狭小的空间中孤独度日。店家甚至计划将她卖给妓院。 一个孕妇,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不过,萧红是聪慧的,身临绝境,她写信给《国际协报》的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同情萧红的处境,就托人带着几本书去看望她。这人就是萧军,一个即将在她生命里占据大幅篇章的男人。 他们的第一面,就在那个逼仄阴暗的仓库中。萧军后来回忆第一次看到萧红:「 ”一张近乎圆形的苍白色的脸幅,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的眼睛,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他没有用蓬头垢面来形容初见时萧红的狼狈,也许就是因为当时他恰巧看到了萧红放在桌子上的诗,她的才华让他的这段回忆得以美化。 萧红和萧军 他们一见如故,一番畅谈后,萧红问萧军如何看待爱的哲学,萧军说:「 ”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真是一语成谶。他们相爱了,两颗年轻的心,因为仰慕彼此的才华而在一起。但这并非悲剧的结束,反而只是另一场悲剧的开始。 他们依然不幸。生活始终贫穷窘迫,靠微薄的收入和朋友的救济艰难度日。他们居无定所,到处寄人篱下。他们三餐不继,时常饥肠辘辘。他们一无所有,只有萧红对萧军不顾一切、竭尽全力的爱。当年为了赴鲁迅先生的宴请,萧红特地花了「 ”七角五分钱”从「 ”大拍卖”的铺子里买了一块布,为萧军缝制了一件新外套。对此,萧军回忆道:「 ”她几乎是不吃、不喝、不休地在缝制着,只见她美丽的、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在上下穿动着……”不到一天的时间,「 ”一件新礼服”缝好了。萧军感叹说:「 ”我们那时的物质生活虽然是穷困的,但在爱情生活方面,却是充实而饱满的啊!”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 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同志,又是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 为了留住萧军,生下汪恩甲的孩子后,萧红不看一眼就将孩子送了人。她知道萧军喜爱她的才华,她就拼命写作,想要以此维持自己在萧军眼中的魅力。但萧红并没能如愿。萧军本就是个浪子,出轨,成了萧红不得不接受的萧军的常态。 萧军对萧红的才华,也从一开始的欣赏,演变到了嫉妒。他的大男子主义让他在察觉到这一事实的时候,变得疯狂、暴戾。他无视萧红的痛苦与挣扎,甚至还屡次对萧红进行家暴。他是学武出身,又当过兵,下手很重,毫不留情。朋友看到萧红脸上的伤,关心询问怎么回事,萧红为他欺瞒,他却满不在意大声地说那是自己动手打的。自卑的男人,总是用这样的方式宣示自己的 ... ,以此彰显自己的强大。 萧红和萧军 1938年,萧军在一次争执中提出分手,萧红答应了。尽管此时的她,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离开萧军后,萧红已是遍体鳞伤。爱情,将她伤得体无完肤,一颗心也是千疮百孔。但尽管如此,她依然相信爱情,对爱情抱持近乎愚昧的简单与执着。 她最后一个男人,是端木蕻良。他们举行婚礼时,萧红说,她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但端木对萧红是不够爱的。他只是爱慕萧红的才情,赞美她的文章。 因为惺惺相惜,而引来流言蜚语,在端木老年的回忆里,朋友们的指责,加上萧军逼迫他娶萧红,使他觉得如果不明确他和萧红的关系,将使萧红处于尴尬境地,所以他娶了萧红,接纳了怀有萧军孩子的萧红。 言下之意,端木表明自己是迫于无奈而不是因为爱。所以,当抗战局势紧张,需要逃难的时候,他拿走了唯一的一张船票独自逃往重庆,抛下了挺着大肚子的萧红。哀莫大于心死,萧红默默接受,她没有过多责怪端木,而是自己挺着肚子艰难逃亡。与端木会合之后,他们一起去了香港。 萧红躲过了战乱时纷飞的炮弹,却还是没能躲过注定的死亡。长期奔波逃难,加上经年累月营养不良,萧红染上了重病。在医院最后的时光,端木常不见踪影,陪伴她的,也只有一个朋友骆宾基。 对萧红而言,爱,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为了爱,她可以义无反顾。 所以她才会落得众叛亲离,她的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 ”逃亡”,每一次爱情,像是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因为爱情,颠沛流离,却屡被抛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2.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

    顾维钧小传:还我山东的民国第一外交官,被国共两党通缉的战犯国庆期间热播《外交风云》,全景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3.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4.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5.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6.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7.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8.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9.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10. 伯邑考惨死之谜:他真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还被父亲姬昌吃下?

    剧中的伯邑考被塑造成了一个天下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还是个大大的孝子。因为拒绝了苏妲己的投怀送抱,而遭到打击报复,被妲己陷害,遭至剁肉之刑,甚至还被做成肉丸子,送给父亲姬昌吃下。可次子姬发继承了西伯侯,说明当时伯邑考已死,但具体的死亡之谜,笔者前面分析过,不可能是商纣王残忍...害,那他的真实死因,可能是那几年姬昌征伐戎狄的过程中,伯邑考战死沙场的。你认为伯邑考是怎么死的评论区交流一下~

随机推荐

  1. 梦见洗手洗脸

    周公解梦梦见洗手洗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洗手洗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语故事_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为:做。炊:烧火做饭。原指巧媳妇没有米做不出饭来。比喻缺少必要条件,事情就做不成。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晏景初是宋朝的一位尚书,有一次外出晚归,无奈前去一寺庙投宿。 这座寺庙很是破旧,里面依稀闪烁著几点烛光。晏景初举手叩响庙门,不久一个...

  3. 此人当年多次背叛刘邦和项羽,最后却得以善终!

    刘邦从沛县起兵,可以说沛县是他的大本营。第一次的背叛总是最难忘的,因此刘邦非常讨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他点名批评。刘邦率军打下第一座城池丰邑后,便将此当成根据地,并让雍齿留守。雍齿的这一举动,给刘邦终生留下难以消弭的伤害,以至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后来天下征伐不断,刘邦、项羽互相攻伐。但刘邦再没给他背叛的机会,每次出征,雍齿仅是副将。

  4. 梦见软弱无力代表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软弱无力是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倒是一个女学生给校党委写了一封信,批评了我们思想战线上软弱无能的现象。”梦中觉得自己手脚虚弱,做任何事情均力不从心,表示你的职业不顺心以及心理上的愁闷。做这个梦之后,应寻求如何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梦见X光照片、伦琴放射线意味着什么–周公解梦

  5. 也说汝窑

    也说汝窑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河南汝州而得名。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终于在与临汝县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为宫廷烧造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官窑之谜。宝丰县宋时也属汝州,从历史地理沿革来看,也是符合叫汝窑的。为了区别宝丰和临汝两地产品,现称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为汝窑或汝官窑,而后者称为临汝窑。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

  6. 梦见自己头发被剃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头发被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头发被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养肾没那么复杂,简单3个 ... 帮你调理肾虚

    祖国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之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可见,冬季养生,首当养肾。

  8. 梦见别人穿婚纱_周公解梦梦到别人穿婚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别人穿婚纱好不好

    做梦梦见别人穿婚纱好不好?梦见朋友穿婚纱,会有不幸的消息。梦见别人穿婚纱,能体现自己的一种心情,在梦中你要注意别人穿着婚纱的情绪,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梦见穿婚纱,预示梦者大喜将至,很快就会有一些好消息传来。男人梦见穿婚纱,这是婚姻不顺利的预兆,可能结婚的对象并不是自己所爱之人,只是为了完成某个承诺而结婚。

  9. 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

    如果升任地方官,也有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省通判、知府。对于知县而言,能够直接提拔为知府,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知府是朝廷中层官员,位居四品,将来升迁后,可以得到更多磨砺的机会。清朝行政区又是省府州县为级别划分,知县跟知府,本就属于上下级关系。虽然全国知县以相同标准考核,可知县辖区不同,对考核结果和仕途升迁,有较大影响。

  10. 人生感悟的经典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六、最爱你的人,往往离开的时候最决绝。因为心里住了一个不可能的人,身边坐着一群不合适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