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黄河水患的深远影响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相信对于抗战史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个「 ”黄泛区”的概念。当年老蒋为了抵挡日军南下,将郑州以北的花园口大坝炸开,以至于黄河以南的位于黄淮流域的,豫皖苏3省44个县成为黄泛区,其影响一直到长江以北。 对于老蒋的这种行为,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做的,在随后的历史解读中我们还会看到有人在他之前做这样「 ”以水为兵”的事。当然,从人道的角度来看,政治家和 ... 家这样做是要承担很大的道德风险的。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所需要清楚的是,人为制造黄泛区在历史上毕竟是少数。而在历史上黄河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口改道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仅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史书第一次记载黄河改道以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这2500多年间,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30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两个华北平原地区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 黄泛区示意图(花园口决堤后) ▼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黄河泛滥的历史记载只有2500多年,就认定在此之前黄河是一条安静的河。在此之前黄河对原始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比后来小。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河下游的走向,也仅仅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此之前的历史当中,黄河无数次的以山东丘陵为中线,上下摆动。时而于山东丘陵的北部流入渤海湾,时而又南下覆蓋淮海,并反客为主「 ”夺淮入海”,流入黄海(可怜的淮海现在被搞得只能流入洪泽湖,而没有出海口了)。 黄河这样的反复无常在地缘上所造成的后果有两个,一是使得华北平原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使得在整个华夏文明史上,治理黄河都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成败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另一个后果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上所带下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入海口处,使得华北平原的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这一进程至今仍在进行中。 我们可在大致勾勒出广义上的黄河流域所覆蓋的区域。这与现在所认定的黄河流域的区别主要在下游地区。目前我们习惯于将黄海以水的华北平原称之为「 ”海河流域”,以南的区域称之为「 ”黄淮流域”。不过在历史上,这两条黄河的小弟弟却无数次被这个喜怒无常的大哥鸠占鹊巢。这也让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也被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所覆蓋了(主要是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地区)   (黄河流域示意图(广义) ▼ 附一张「 ”黄河故道图”供大家参考一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上面仅仅是标注了6次 比较著名的改道事件,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大禹所治的那条「 ”禹河故道” (黄河故道分布图) ▼ 说到华北平原的水患,以及东亚文明的初始,我们就必须先解释一下当时的气候情况了。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大规模降温的情况,地质学家们称之为「 ”冰河期”。目前的证据表明,最后一次冰河期大约在1万年前结束了。随后气温开始回升。从那时起,人类进入原始文明时代。 气温回升的高峰期在约8000——5000年前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东亚地区新石器发展的黄金时段,随后气温开始有所回落。直到3000年前的商周交替时期,气温大幅降低。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古中国核心地区,气候由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转变。其后又经历过几次波折。但大的气候已经无法逆转了。 黄河的水患在周以后,很大程度是由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过于严重,而造成下流的河床不断抬高。当河床高于两岸的堤坝时,河水就开始漫出,甚至决口改道。而在此之前,黄河(包括从发源于太行山,流经华北平原的几条河流),实际上也还是在不断的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带入华北平原,只是没有后期那么严重罢了。 这主要是由于黄土的特性决定的。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可以参看陕北那些「 ”光山”上的沟壑)。因此很容易流失。如果上层有植被覆蓋,情况还是会好很多。但可惜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黄土高原都是东亚人类活动的中心。这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在3000年以前,黄河流域还属于亚热带气候时,水患同样是存在的。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气温过高,以至于青藏高原的冰川加快了融化速度。使得黄河中下游的水量过大,在黄土高坡上的那段黄河,也就是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属于高原山地区,因此水量增大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不大。 但在华北平原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使得华北平原的大片土地长时间处在不稳定的沼泽状态,特别是在那个扇面冲击区内。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是黄土高原上的「 ”原始西羌”族,还是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 ”原始东夷”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大规模的向这一地区渗入,双方基本在各自的区域独立发展。这一情况大概持续到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时候。 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两大族群在此之前就没有过交流,毕竟阻隔双方的并非象白令海峡那样的天堑。只是由于地理的分割,双方尚不至于产生冲突,亦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融合罢了。 事实上关于「 ”原始东夷”的的族属问题,一直也是一个争论话题。从人类迁移的角度看,双方最初肯定是一源于一族,只是确定在什么时候分离罢了。从后期双方的融合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障碍。 因此双方很有可能就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时,也就是大约10000年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迁徙。这种迁徙并不限于东西两个方向。只是这两个区域所最终形成的族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直接起源地罢了。(最初是从哪里分手的,还是一个谜,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 END -

黄河水患的深远影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康熙治国思想:家给人足,安生乐业,太平之世,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说:「”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世。”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在他在位的六十一年也是这样做的。康熙在位期间将这句话当成了他的治国目标,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的阐述这一个基本思想。康熙在顺治帝恢复民生经济基础之上,大力的整顿财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康乾盛世”确立了物质和制度的基础。一、农耕1、废除「”圈地令”所谓的「”圈地令”是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后,多尔衮摄政期间

  2. 他陷害死于谦,成奸佞之臣,但却有一策,福泽百万民众

    明朝可谓是一个争议众多的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朱棣时期可谓是恢复了汉民族的刚武雄健的民族风骨,朱元璋下诏先后八次北伐,更是以蓝玉攻灭北元,朱棣则迁都北京,五次御驾亲征,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让他圈粉无数,而清官海瑞,救世宰相张居正,挽大厦于将倾的于谦,抗倭英雄戚继光等等更是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光辉篇章,而正如镜子的双面,有白的地方自然有黑,大明王朝也有着一如王振

  3.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4. 七万战甲埋骨玉璧:南北朝的东西对决,不再函谷关而在并州高地

    历史即将在南北朝再次上演东西对决。此时形胜,则是并州高地与河北富饶。所以,雄踞关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并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资的高欢,则非常可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因为高欢是山西军阀,并州高地不仅俯瞰黄河而且集中了东魏的重兵集群。所以,从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5.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兰州游记,山水之城的魅力

    民国时期有不少有识之士西行游历,除了西安,兰州也是大家很想去了解的一个重要城市。机场北面,是兰州大营,营门筑着城堡,气象森严。所以到兰州来,名义上是繁华边界,实际上是到了中国的中央。所以兰州城里的摩登妇女,中山市场,是必须要到的。兰州商铺,民国这个边城,墨守古风,并无男女公共场合,也绝少男女同行的这件事。但是兰州官厅,怕腐蚀了原画,没有答应。

  6. 古人为什么叫长江、黄河为「 ”江”与「 ”河”?

    浏览地图,我们会发现,长江支流都叫「”江”,黄河支流都叫「”河”,因为在古代长江就叫「”江”,黄河就叫「”河”。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命名呢?这可有些讲究?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江”和「”河”都是形声字,三点水是表意的形旁,「”工”和「”可”则是表音的声旁,也就是说「”江”和「”工”「”河”与「”可”读音相同。其实在上古时代,不仅读音相同,连意义都一样,「”工”就表示长江,「”可”就表示黄河。按照

  7. 天下第一仓何以使用137年而不倒?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原来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因为关注义仓文化的缘故,近几年笔者曾多次到丰图义仓了解背后的故事,共同推动义仓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展。而且是迄今唯一一个仍在使用且发挥储粮功能的清代粮仓?丰图义仓内城正面图随着去的次数的增多,逐渐和丰图义仓守护者们以及周围老人了解的深入,逐渐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8. 黄河边墙之十四屯田的营城(三)

    第十三章屯田的营城岳占东三这种人烟辐轴桃红柳绿的生活场景真正降临到五花城营城,应该是在潞泽营建立以后。嘉靖四十年的那一次战争,让劫后余生的五花城更加变得千疮百孔,为了有效抗击黄河对岸经常出没的蒙古铁骑,明廷在邬家沟的南岸重新建立潞泽营,秋冬之际,调集潞州府和泽州府2000余名官兵驻守防河,而五花城从此基本变成专门屯田的营城。在大明帝国的历史上,屯田养兵自给自足是一项贯穿整个王朝的基本国策。

  9. 依河而兴的中华民族,古代水利工程大盘点,藏着先民无尽的智慧

    中华民族在生产发展和与自然灾害的搏斗中建立起来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灌溉水利系统,在沿袭先辈治水经验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了水利技术。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是哺育中华民族成长的母亲河。然而,天然的降水却不总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水和干旱两大灾害,从历史的开端就困扰着沿河而居的各个民族。

  10. 黄河边发现东岳庙遗址,专家看到碑文图片说:下面一定有重要文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随机推荐

  1. 梦见熊熊烈火飞奔我家

    周公解梦梦见熊熊烈火飞奔我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熊熊烈火飞奔我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经常初恋情人是怎么回事_周公解梦梦到经常初恋情人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经常初恋情人是怎么回事好不好

    梦见持刀...人后,被警察抓进监狱_周公解梦梦到持刀...人后,被警察抓进监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持刀...人后,被警察抓进监狱好不好历史新知:顾名思义,因为曾经有着太多的遗憾尚留心间,也许是你的内心深处在渴求一份完美的结局,不经意间,一份悄悄的思念如潮水般袭上心头,刻骨铭心的思念在你的内心残存,在你灵魂里深埋,貌似淡忘,却在你最苦最累的那一刻侵袭你的心头。

  3. 吝啬致穷

    从前有一个名叫伊利沙的富人,虽然家中很富有,但他生性十分吝啬。天帝释见这吝啬鬼实在太可恶了,就决定狠狠地惩罚他。看到昔日的吝啬鬼突然大发善心,人们震惊之余,都向他称颂,赞不绝口。伊利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家产都布施给了穷人,捶胸顿足,呼天号地,悲痛欲绝。佛说做人的道理吝啬到如同伊利沙,实在是少见。

  4. 牧野之战:标志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开始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牧野之战标志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开始在牧野之战中,陜西的周部落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国史的一个崭新起点。历史上对牧野之战的评价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5. 四件套包括什么 两分钟带你了解清楚

    四件套包括什么作为都市年轻人,生活在大城市中,想必对于睡眠肯定有很高的要求。那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了解床上四件套都有哪些吧。那首先床上四件套都是人们生活品味的反应,好不好看都是个人的审美问题,不存在高级或者低级的区别。那我们加下来就说说床上四件套包括哪些吧。床上四件套就是指摆放在床上,大家睡觉时所要用到的几件物品,其中主要包括了单人的枕套两个,一个被套和一个床单。

  6. 维多利亚战役的爆发

    1813年6月21日爆发的维多利亚战役,是世界...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举打败俄奥联军,使拿破仑所统治的帝国包括北意大利、亚得里亚海东岸、莱茵河以西的一切地方。这一事件,引起西班牙人民的强烈反抗。惠灵顿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乘法军之虚,采取积极攻势。他依靠准确的判断,于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境内的维多利亚城区对法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一举全歼法军,直插马德里,迫使法军放弃西班牙,逃回法国。

  7. 带有骥字的成语

    包含有“骥”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率马以骥——用好马带领马群。老骥伏枥——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蝇随骥尾——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托骥之蝇——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骐骥一毛——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同“牛骥同皂”。附骥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附骥攀鳞——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

  8. 梦见爸爸在睡觉

    周公解梦梦见爸爸在睡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爸爸在睡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碳水化合物会给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麻烦

    炎症性肠病涉及消化道的慢性炎症。两种主要的疾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约有300万成年人患有炎症性肠病。然而,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病人的症状可能与一种叫做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碳水化合物有关,他说。这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会引起腹部症状,但还不知道它们会对结肠造成损害,他说。研究只显示了一种联系;并没有证明碳水化合物会对IBD患者产生这些影响,Sheasgreen指出。

  10. 关于放弃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随着时间得到的,不仅是感情更是感动;在聚散中拥有的,不只是实意,更是真情。快乐的人放弃痛苦,高尚的人放弃庸俗,纯洁的人放弃污浊,善良的人放弃邪恶。聪明的人勇于放弃,高明的人乐于放弃,精明的人善于放弃。—王小波二十五、果断的放弃是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