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舟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子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安道邪?”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聪明伶俐喜好交游,性情豪放,生活十分浪漫。 有一回,在...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舟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子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安道邪?”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聪明伶俐喜好交游,性情豪放,生活十分浪漫。
有一回,在一个大雪初霁的夜晚,他见月色清朗,长空无云,不禁想起了一个会弹琴的朋友戴逵。他想:如果戴逵在身边,琴声伴月影,友人话衷肠,岂不美哉!他兴致勃发,不能自已,于是立刻乘小舟前往剡溪拜访朋友。由于路程较远,直至天亮才到。可是,到了戴逵的家门口,他却不进去,反而转桨而归。事后有人为此事问他道:“你深夜急急忙忙赶到戴逵家去,为什么到了门口又马上转身回来了呢?”王徽之极为潇洒地说:“我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逵呢?”
后人用“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表示凭著一时的兴趣或怀着某种希望兴冲冲地赶来,兴趣完了或感到失望就灰溜溜地回去。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