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商灭葛国,宗主国夏朝为何不援救?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NO.82 商国灭葛 文/图/辑|寒山忆雪 话接上回,夏王癸十年(公元前1572年左右)的中原地震,次年的有緍氏叛离,让夏王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商王国得以趁机恢复实力,并在公元前1567年前左右,在商王大乙的率领下,从帝丘南下,攻占夏王国的东部边境,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东部的杞县一带。 这就是《竹书纪年》上记载的「商侯履迁于亳」的历史背景。商侯履,就是其他史料中记载的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和甲骨卜辞中的高祖「大乙」(又称天乙、太乙)。 而「亳」,并不是现在的亳州。「亳」的含义本是高处的住宅,一是指高大的房屋,二是指建在高处的房屋。 在无力建造堤坝的上古时代,丰水季节时,河水肆意漫流,人们往往把村社、城邑建在地势较高的岗丘之上。其中,尤其是生活在南北黄泛区的古夷人,除了利用自然的岗丘之外,还会在平地上人工堆筑面积巨大的高台,也称作「丘」,并在丘上建立村社或者城邑。 考古发现,在龙山文化时代以及夏王国时代,北起濮阳、南至亳州的豫东、鲁西南地区,分布着很多这样人工堆砌的土丘,考古学上称之为「堌堆」。 「亳」最初的含义,便是指黄泛区的古夷人在土丘上建造的村社、城邑。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商族人与东夷人不同的语言习惯,亳的含义便逐渐改变,开始专指商族人的中心城邑,也就是都城。 这个亳,我们可以理解为「京」,正如后世周朝的丰京、镐京,北宋的东京、西京,今天的南京、北京一样,先商时代,也有很多个亳,比如北亳、南亳、景亳、西亳等等。 显然,公元前1567年左右,商王大乙所迁的亳,也是众多亳中的一个。因为这个亳位于此时商王国的最南部,我们姑且称之为「南亳」。 商迁都南亳之后,夏王国并没有率军前来围堵。一方面是因为中原地震让夏王国实力被削弱,暂时无力征讨商国,另一方面,则是夏王国有更加紧急的情况需要处理。 这个紧急的情况,就是岷山氏叛离了。 这个岷山可不是今天陇西高原南部的岷山。在那时,即便夏王国于陇西高原齐家文化下的古西戎人存在交流,也不可能越过他们的领地,去征讨古西戎人南侧的岷山。 况且,如果是远在陇西南端的部落方国叛离了夏王国,那么对夏王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夏王癸不可能放着王都东大门外100多公里的强敌不管,而去征讨西方七八百公里外对夏王国没有威胁的方国。 所以岷山氏的位置,很有可能就在洛阳盆地周边,它的叛离对夏王国来说,属于心腹大患。因而,即便商族人南侵夏王国的东部领土,夏王国也必须先解决岷山氏的威胁。 事实上,单个的方国并不足以威胁夏王国。岷山氏叛离的同时,还联合了有洛氏、荆等部落。和前文的道理一样,荆可不是现在湖北的荆山,而是秦岭东端的某个地区,今天河南灵宝县境内就还有荆山一名。而有洛,顾名思义,是洛水流域的部落。考虑到洛水的下游就是夏王都所在的洛阳盆地,这个有洛氏,可能位于洛水上游的山谷中。 《竹书纪年》中,把征讨有洛氏和荆的军队记载为「商师」,也就是商国的军队。而此时的商王国,与豫西南山区之间隔着淮上平原,这里仍然是夏王国的领地,昆吾、韦、顾等方国镇守在此,商国的军队不可能越过淮上平原,征讨豫西南山区的「叛夏」势力。 所以这里的记载,很可能是误载。如果确实存在这场战争,那么主角也应该是无力东顾的夏王国的军队。 在夏国军队征讨岷山、有洛、荆等叛离部落时,商王国不仅在南亳(今杞县鹿台岗一带)站稳了脚跟,还与东方的古夷人逐渐结成了联盟。 当然,夷商联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迁都南亳后,商王畿的东面分别与嬴姓葛国、风姓古辛国相邻。商王大乙分别向两国示好,最终结果却大不一样。 古辛国选择与商国交好(这也意味着古辛国叛离了夏王国),并与商国联姻。辛国的公主嫁给了商王大乙,甲骨卜辞称之为「妣丙」。商初最有权势的卿相——伊尹,就是来自于古辛国的贵族。 而葛国则拒绝了商王国的「好意」,坚定的站在夏王国一方。于是商国在与辛国联姻之后,便出兵将葛国攻灭。这便是史载中商王大乙九次征伐中的第一征,灭葛之战。 后世的文献中,葛国被描述成不讲礼义的国家。其中记述了葛国缺少牲畜祭祀,缺少粮食耕种,商国都予以援助。但援助的牲畜和粮食都被葛国人吃掉,所以「商汤」也就是大乙,率领「仁义之师」攻灭葛国。这很明显是后世士人的附会,也有可能是商王国对葛国的抹黑。 商国灭葛之战发生在夏王癸十五年到二十二年之间,也就是商王大乙元年到八年之间,大约是公元前1567-1560年前之间。 在这之后,夏王国平定了王畿附近的「叛乱」,得以将目光重新转移到东方。 事实证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经历了中原地震、有緍氏叛离、王畿附近大规模叛乱,回过头来的夏王国,依然做到了一件事,《竹书纪年》记载为,「商侯履来朝,命囚于夏台」。 翻译成白话就是,商王大乙前来朝觐夏王癸,夏王癸把大乙囚禁在夏台。 等等,商国不是开始灭夏了吗?不是南下豫东,建立南亳,联姻辛国,攻灭葛国了吗?怎么又去朝觐夏王呢? 侵占了夏王国东部的领地,挖走了夏王国的一个小弟,又砍死了夏王国的另一个小弟,在这种情况下,商王大乙还去找夏王拜码头,这不摆明了找砍吗? 更贴近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后方安定,腾出手来的夏王国,回过头来将商国暴揍了一顿,并俘虏了商王大乙,甚至把商王囚禁了起来。 新的疑问又出现了。不是说可能拥有家马和马车的商军,战斗力甩出其他军队一大截吗?不是说夏王国因地震而实力削弱吗?怎么会出现商王被俘虏的结果呢? 更奇怪的是,夏王国已经俘虏了商王,却为什么在一年之后,又将商王释放,放虎归山呢? 其中原因,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

商灭葛国,宗主国夏朝为何不援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殷商古国——吕国,商的铁粉,商末反水,西周鼎盛时吕侯称王

    古籍记载吕族起源于姜水流域,故为姜姓,姜族后裔逐渐分化出四支族氏,被称为「”四岳”,吕族为其中一个大族。宋代《通志》记载:「”吕,炎帝之后,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吕国至少在夏朝时就已受封,进入商代,吕国又臣服于商,成为商王西部或西北部的边服之国。那么商代吕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卜辞中有「”(上工下口)方以敦吕”的记载,敦,即敦伐,(上工下口)方入侵吕国,(上工下口)方在

  2.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3. 殷商古国——刚国,刚器证明周初东夷叛乱时曾受到成王的奖赏

    《殷周金文集成》录有周初铜器「”刚劫尊”和「”刚劫卣”,证明西周初期有一个古刚国。古刚国则承续于商代刚方,卜辞中有提到。「”甲戌贞,王令刚裒(póu)田于赢。”意思是商王令刚去开发嬴地的农业。刚即为刚方,嬴地在哪?根据《左传·桓公三年》记载:「”公会齐侯于嬴。”公元前709年,齐鲁通婚,在嬴邑会盟。嬴邑在今山东济南莱芜区境内,春秋时是齐国边邑,历代为...重镇,汉初时韩信破齐曾在此激烈一战。陈絜《

  4. 斟寻还是安邑?夏桀都城到底在哪?学者:真相就在这本史书里

    二里头出土绿松石龙头部特写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最近,关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争论非常热闹。二里头无疑是夏朝一个都市性质的古代遗址,不过它到底是不是夏朝都城?这个确实存在争议。笔者前文探讨了周朝人对夏墟所在地的认识,山西汾河流域无疑曾经是夏朝统治的核心区之一。偃师二里头遗址能和历史文献对应得上吗?禹都阳城,桀都安邑,夏朝的都城有几座?

  5.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大量内容颠覆认知,专家:可能被司马迁骗了

    在我国过去的五千年历史中,每个朝代都会有专门的「”笔官”来记录或评价过去和当时的历史,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后,到了今天成为我们了解过去的主要「”证明”。然而这些历史资料并不一定会阐述百分百的实情,比如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大量内容颠覆认知,专家:司马迁可能骗了我们!《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这部书的作者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6. 除去欧美人,能让犹太人,全民族感激的非犹太人,只有他1人了

    截止201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这人口数字相对于全球已经超70亿的总人口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少的数字。

  7. 大禹治水的背后,是上古社会统治方式发生变革的端倪

    神话不能当做历史来看,但神话所透露出的基本信息却具有史料价值。

  8. 汉谟拉比并不英明神武,被迫抵抗进攻,依靠精准判断统一巴比伦

    汉谟拉比识破了埃兰的诡计,主动与拉尔萨王国建立了同盟,共同击退了埃兰人的入侵,而当埃兰人元气大伤撤退后,二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积攒的实力,加上汉莫拉比对形势的判断,巴比伦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征服了拉尔萨王国,于是曾经的阿摩利人城邦伊新和拉尔萨重新被巴比伦统一,而这也意味着,两河流域的下游,美索不达米亚的半部,被汉谟拉比所统一。

  9. 首里城深夜大火 琉球王国文明记忆的消殒

    位于日本冲绳的世界文化遗产首里城于10月31日凌晨约2时许发生火灾,火势从正殿蔓延至北殿,随后又从正殿向南殿蔓延,又及至首里城内多处建筑。此后450余年间,首里城一直是琉球王国都城所在地,也是琉球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在文物界人士看来,首里城融合了中国与日本筑城文化的独特建筑样式,拥有高超的石砌技术,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10. 被焚的琉球王宫:仿造故宫建造 承载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

    琉球从1372年到1879年日本派兵将尚氏王朝的第19代国王尚泰逐出琉球王宫,设立冲绳县以前,琉球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当新的琉球国王即位,都需要中国朝廷派员前往确认其合法地位。琉球王宫始建于15世纪初,历时100多年才最终完成。琉球王宫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九分之一。在中华文化中九为最大的阳数,代表着帝王,而琉球王宫的面积九分之一,正代表了琉球王国臣服中华,是...中的一分子。

随机推荐

  1. 历史上因为吃喝闻名的都有谁?

    曹植则不同,才华横溢,诗词闻名天下,而且胸怀大志。人间有味是清欢。袁枚《随园食单》康乾盛世著名才子,与纪晓岚齐名,天下第一吃货,集四十年吃遍天下美食之大成,写下这篇随园食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最系统的总结烹饪的著作,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指导,把饮食和烹饪文化上升到思想高度,也简化到一页食谱,孔子曰,君子远庖厨也,袁枚打破这一思想束缚,正大光明地作为一个吃货的形象站在文学史上。

  2. 博物馆为何少了私人捐赠

    博物馆为何少了私人捐赠13日起,广州博物馆史上最慷慨的捐赠者之一杨铨捐出的一批珍贵文物,在广州陈家祠与观众见面。广州文博专家黄淼章认为,博物馆应该更新观念,争取在私人捐赠者要求之间谋求一种双赢。徐湖平说,上海博物馆做得比较人性化,甚至为捐赠者已经贫困的后代购买房子、提供医疗费等。徐湖平认为,更多情况下,私人捐赠者需要一种人情的回馈。

  3. 赵德胜的子孙 赵德胜历史评价

    赵德胜是明朝开国将领,曾跟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参与龙湾之战,最终在1363年保卫南昌中战死,时年39岁。朱元璋追封其为梁国公,谥号武桓,得以配享太庙。赵德胜的子孙>从子(侄儿):赵麟,赵端之子,捕倭有功。>赵德胜历史评价>《明太祖实录》:友谅攻城,德胜于诸将中捍,御功最多。

  4. 梦见照相机梦到照相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照相机好不好

    做梦梦见照相机好不好?梦见照相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照相机的详细解说吧。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照相机是用于记录的设备。梦见自己使用照相机,表示你希望记住或正在关注某一事件。梦见镜子梦到镜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镜子好不好心理分析:你希望不要忘记还有哪些必须完成的事等著去处理。梦见照相机,一般说来,表明你的内心之中有探究人的心理的意味。

  5. 砂里淘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ālǐtáojīn【解释】从砂子里淘出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砂里淘金”

  6. 刘克明的刘克明的生平介绍_太监刘克明

    克明等恃功,将易置左右,自引支党颛兵柄。于时,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中尉梁守谦魏从简与宰相裴度共迎江王,发左、右神策及六军飞龙兵讨之,克明投井死,出其尸戮之。始,克明谋逆,母禁不许。

  7. 阿育王施阿摩勒果缘

    于是,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佛塔,并于每一佛塔中供养百千金。除了私有库存的财宝外,阿育王亦将夫人、婇女、太子、大臣等悉皆供养圣僧,并用四十亿金再赎回,如是前后共布施了九十六亿千金。后来阿育王得了重病,自知命将终尽。太子知道后,为了避免阿育王又如是供养,便将金器改为银器,甚至改为铜制食器。此时,阿育王手中拿着半颗阿摩勒果,悲伤地询问身旁的大臣:“到底谁是当今之主?”

  8. 痴情伤感的 ... 个性说说大全 世界上最勇敢的事情,莫过于听你们的-感人的情话

    14.总有一个人的名字让我立刻停下笑容15.爱爱爱爱能致命。

  9. 梦见存钱梦到存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存钱好不好

    做梦梦见存钱好不好?梦见存钱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存钱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去银行存钱,于是着生活中财运的增加,生活会越来越富裕。单身男女梦见存钱,会找到恋人。梦见贷款,经济会困难。梦见堵嘴梦到堵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堵嘴好不好梦见存钱、领钱表示你很想谈恋爱,或是渴望有...。学校如果你已出来做事而梦见学校,代表你现在正需要有一技傍身,需要进修。

  10. 魔术师与骗子

    杰克拜他为师,学会了许多骗术。有一天,杰克在机场向一位男子展示他的技艺。原来警察早已接到有人假借变魔术骗钱的举报,一直守在机场门口,终于顺利抓获了杰克。好友听了杰克的倾诉,说:“你为何要用魔术来骗钱呢?为什么不靠它来吸引观众,正大光明地赚钱?”回想起过去,杰克感慨地说:“魔术师和骗子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正当的,一个是不正当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