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缪钺:谈谈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封建史书「 ”二十四史”中的一部。《三国志》有它的长处,但是也有缺陷及应当批判的地方。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公元二三三至二九七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在蜀汉时,作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蜀汉灭亡之后,出仕晋朝,为佐著作郎、平阳侯相、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官,又曾兼任本郡中正。 公元二八年,晋灭吴。自汉末以来,分崩离析,三国鼎峙,至此复归统一。这时陈寿四十八岁,他开始整理三国史事,著魏、吴、蜀三书,共六十五卷,称为《三国志》。当时人很重视这部书,「 ”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而张华认为司马迁、班固都比不过他(《华阳国志·陈寿传》),则未免称赞太过了。 《三国志》记述汉末黄巾大起义之后,一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事,前后九十多年。书中诸纪传,照顾的方面很广。凡是汉末、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 ... 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者,陈寿几乎都网罗其事迹,写在书中,又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或立专传,或用附见。不过,也有遗漏。例如华佗和张机(仲景)都是汉末建安中的名医,陈寿为华佗立传,而忽略了张机,因此,今天我们对于这位名医的事迹知道得很少。又如魏马钧是「 ”天下之名巧”,陈寿也没有给他立传,幸而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采录了傅玄一篇记述马钧的文章,我们才知道他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少数民族,陈寿认为乌桓、鲜卑在这个历史时期很重要,都立了传,这是对的;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如西方的氐、羌,西域诸国,蜀汉境内的「 ”西南夷”,吴国的山越,则都没有专篇记述,只在有关的各传中零碎提到。因此,我们今天要想了解这个时期的氐族和西域诸国,只能根据《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魏略·西戎传》;要想了解蜀汉时期的「 ”西南夷”,还有《华阳国志》的《南中志》;而对于山越,就找不到系统记述的史料了。 纪传体的史书,自《史记》、《汉书》以来,其内容除去纪传以外,还有表与志,而志尤其重要。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都可以在志中做有系统的论述。陈寿作《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没有志。三国上承两汉,下启两晋、南北朝,正是一个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政治制度也有许多因革。但是陈寿对这些都没有系统地记载,使后世治史者研究这些问题时要费很多工夫去钩稽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关于陈寿修史的态度,《晋书·陈寿传》中曾对他提出讥弹,说他常因为个人的恩怨,在记述历史人物时,取舍褒贬,有失公平,并举出两个例证:陈寿向丁仪、丁廙的后人要贿赂,没有如愿,就不为丁仪、丁廙立传;陈寿的父亲在蜀汉作官,受到诸葛亮的惩罚,所以陈寿贬低诸葛亮,说他「 ”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清代学者朱彝尊、杭世骏、王鸣盛、赵翼等都为陈寿辩诬。他们认为,丁仪、丁廙在历史地位上并不重要,无须立专传。陈寿作《诸葛亮传》,推崇备至,并没有因为私憾而废公论。至于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当时人即有这种说法,也并非陈寿一人之私言(《十七史商榷》卷三十九《陈寿史皆实录》条、《廿二史札记》卷六《陈寿论诸葛亮》条)。总之,如果说陈寿因私人恩怨而对于历史人物褒贬不公,还找不出什么证据。但是,陈寿困维护司马氏的统治利益而对于历史人物褒贬不公,倒是有的,下文将要提到。 陈寿修史时,对于史料的选择去取,就封建史家的标准来说,还算是谨严审慎的。所以赵翼说,陈寿作《三国志》,「 ”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廿二史札记》卷六《三国志书事得实》条)。兹以《诸葛亮传》为例,加以说明。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与 ... 家,关于他的史料,文献记载与口头传说都相当丰富,有的甚至于夸张溢美,把诸葛亮说得很神奇。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虽然也很推崇他,但是对于那些过于夸张溢美的传说,都屏弃不取。例如所谓七擒七纵孟获是不合情理的,所谓「 ”南人不复反”也是不合事实的,陈寿一概不取(后来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采录了这些传说)。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诸葛亮北伐,屯于阳平,遣大军东出。司马懿率二十万人来到城下,城中兵少力弱,将士失色,想不出办法,诸葛亮意气自如,命军中卧旗息鼓,大开城门。司马懿疑有伏兵,不敢入城,引军北去。西晋人郭冲说诸葛亮五事,此为其一(《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王隐《蜀记》)。这个传说既不合事实,也不合情理。阳平在汉中,诸葛亮北伐屯于阳平,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即魏明帝太和元年,司马懿正作荆州都督,镇宛城,并未在关中抗御诸葛亮。况且司马懿也是对于 ... 很有经验的人,不至于这样幼稚可欺。因此,陈寿对此事也不采录。这些都足以说明陈寿审查、选择史料时的矜慎态度。 修史者记载历史人物时,常要选录一些他们所作的文章,这里面也需要有个分寸。《史通·载文》在批评史书中选录文章过多过滥的弊病时说,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在这方面尤其「 ”秽累”,而陈寿的《三国志》则「 ”颇从简约”。这个意见有相当的道理。《三国志》中所选录的文章,大概都是有关政事的。著名的文人如曹植、王粲等传中,都没有选录他们的辞赋;汉魏易代之际许多假称「 ”禅让”,粉饰篡夺,虚伪的官样文章,亦一概不载。所选录的文章中,如魏杨阜谏明帝营宫室疏、高堂隆谏明帝营宫室疏、吴骆统谏征役繁数疏、陆凯谏徙都武昌疏、论孙皓不遵先帝疏、贺邵谏孙皓疏、华覈谏孙皓疏,都能反映民生疾苦,揭发当时君主的荒淫奢侈,残虐人民,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陈寿是封建史家,当然要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封建统治;他作《三国志》是在西晋时,所以特别要维护司马氏的统治利益。《三国志》,就书名来看,对魏、蜀、吴三国是平等看待的,而在实际的叙述中,却是以曹魏为正统。书中对于魏国的君主如曹操(曹操自己没有作皇帝,曹丕建立魏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曹丕、曹睿等,都列为武帝、文帝、明帝诸纪,而对于吴、蜀的君主如孙权、刘备等,则立为传,以见正统之在魏。因为司马氏是承继曹魏政权的,所以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以司马氏的晋朝为正统。陈寿书中对于司马师废齐王芳、司马昭 ... 高贵乡公,也都作了隐讳回护。关于这些,前人多已指出。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陈寿也是为司马氏的统治服务,因此常有所歪曲。刘放、孙资本不是好人,当时人对他们的批评很坏。但是由于魏明帝临死时,刘放、孙资力荐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对司马氏「 ”有功”,所以魏元帝咸熙年间,司马昭执政时,还封赏孙、刘二人的儿子。因此,陈寿在《刘放、孙资传》中虽然也略加讥弹,但他接着就说:「 ”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这就为孙、刘二人作了辩护和开脱。这也足以说明,陈寿修史时,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是为司马氏的统治利益服务的。 本来,封建史书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不过,封建史家的思想有进步与落后的不同。有进步性思想的封建史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揭露封建统治的 ... ,司马迁《史记》之所以卓绝,这也是重要的一点。《三国志》在这方面很有逊色,陈寿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作了许多隐讳、曲笔。 魏晋时期,大土地所有制有了发展,地主阶级中最上层的世族日渐兴起,垄断政权,所以陈寿修史时,也要维护世族的利益。关于这一点,白寿彝先生在《陈寿、袁宏和范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 ... 年第一期)一文中说:「 ”陈寿也是一个正宗史家,他同样要宣传有神论和封建伦理,他跟班固、荀悦不同的地方,在于后者从维护皇朝利益出发,而他从维护世族利益出发。”白先生又说,陈寿对于曹操、刘备、孙权的取得政权,都称赞他们是天命所归,宣传皇权神授的思想。朝代的更替或敌对国家的兴亡,这里都有一个神意,只要顺从这个神意,就不能说是不对,因此对于那些前朝旧臣而出任新朝的人,如钟繇、华歆、王朗等,都称赞为「 ”俊伟”。这是符合世族的政治利益的,因为在朝代变化频仍的时候,世族可以进退裕如。陈寿品评人物时,对于人物的品量才识特别有兴趣,又喜欢以容貌论人,这也反映了世族的风尚。白先生这些意见都是对的。 我国古代史家很注意写文章。例如《左传》、《史记》,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散文杰作。陈寿《三国志》文章的长处就是简练,叙事写人都很爽洁,使人读起来有水净沙明之感,但是在描写历史人物的生动传神方面做得还不够。总的说来,陈寿所作的《三国志》,记述了汉末黄巾大起义之后一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前后九十多年的历史,搜罗广博,去取审慎,剪裁得法,文笔简净,是一部比较好的史料书。后人要想了解或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应当读《三国志》。不过,作为史料来看,《三国志》也有缺点,上文已经指出。特别是就史观论,陈寿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晋朝司马氏的统治利益,维护世族的利益,宣传君权神授论,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不符合事实,这些都是应当批判的。《隋书·经籍志》史部正史类序说:「 ”巴西陈寿删集三国之事,惟魏帝为纪,其功臣及吴、蜀之主,并皆为传。”可见《三国志》原本标目本有纪传之名,今本无纪传之名,大概是宋以后人所删,而对于曹魏的君主仍然系以帝名,则是删除未尽之迹。 陈寿以曹魏为正统,曾引起后世封建史家习凿齿、朱熹等人的非难,他们主张应以蜀汉为正统。按所谓「 ”正统”之说,完全是为封建王朝的统治利益服务的,其中的是非之辨,在今天看来,并无意义,可以不必去管它。这里仅是指出,陈寿以曹魏为正统,是为司马氏的统治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1965-09-17

缪钺:谈谈陈寿的《三国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随机推荐

  1. [专家点评] 战国 三兽铜啄

    [专家点评]战国三兽铜啄战国三兽铜啄,高18.5厘米,江川李家山出土。其刺细长,后端呈菱形,前锋为六边形。椭圆形銎横向装置,銎部装饰有双旋文、齿文及太阳文图案。銎背上铸有3只首尾相接的圆雕小兽。这是滇国青铜器中很少见到的抽象动物形象,他们或长尾曳地,或长尾上卷,垂头四处探觅,不知是在寻找食物,还是寻找同伴的去向。

  2. 梦见四季豆长虫子

    周公解梦梦见四季豆长虫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四季豆长虫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近乡情怯是什么意思?

    【拼音】jìnxiāngqíngqiè【解释】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出处】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例子】【相关】百度“近乡情怯”

  4. 愀然不乐是什么意思?

    【拼音】qiǎoránbùlè【解释】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例子】大家开怀畅饮,独有卢爷有些愀然不乐之状。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八回【相关】百度“愀然不乐”

  5. 究竟谁是豆中之王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豆浆是众多营养学家的建议。人体如果缺少蛋白质,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的症状。吃黄豆补蛋白,可避免吃肉胆固醇升高的问题。多吃黄豆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此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黄豆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有效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6. 弄斤操斧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nòngjīncāofǔ【解释】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弄斤操斧”

  7. 何家驹晚景凄凉终身未娶 死前就剩下了几百元存款

    何家驹因为经常在港片中扮演恶人,所以被观众称为“四大恶人”,并且排在首位。他晚景凄凉,一生未娶,死前就剩下了几百元存款!>在这些作品中,何家驹参与拍摄的电影都把凶徒展现的淋漓尽致,受到了非常多的观众肯定。>>(何家驹)>何家驹晚景非常凄凉,因为一生没娶,没有子融,享受不到平常人的天伦之乐。2015年1月27日凌晨4时53分,何家驹病逝,享年66岁。

  8. 梦见盖红色被子

    周公解梦梦见盖红色被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盖红色被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中国女物理学家王明贞简介 她的生平经历是什么样子的

    王季同对子女非常严厉。王明贞立即报考金陵女子大学,并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在3年级的班上,有一个同学常常要王明贞给她解释物理课上的难题。这是王明贞的全“A”成绩上留下的唯一一个“B”。这两件引人注目的事深受物理系研究院师生的赞扬。>进入第三学年,王明贞开始做博士论文,她的导师是古德斯密特的好朋友乌伦贝克教授。

  10. 成语不拘小节的意思 成语故事不拘小节的主人公

    成语不拘小节的意思 成语故事不拘小节的主人公  不拘小节的主人公——虞延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扌干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