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中国驻军朝鲜?纯属子虚乌有 韩国官员曝料“纯属子虚乌有” 1月15日,韩国三大报章之一的《朝鲜日报》发表独家报道,称“中国军队入驻朝鲜东北部的罗先特区”。 报道描绘说,五十多辆中国装甲车和战车从中国三合渡...
中国驻军朝鲜?纯属子虚乌有
韩国官员曝料“纯属子虚乌有”
1月15日,韩国三大报章之一的《朝鲜日报》发表独家报道,称“中国军队入驻朝鲜东北部的罗先特区”。
报道描绘说,五十多辆中国装甲车和战车从中国三合渡过图们江,进驻朝鲜罗先地区,而中国军用吉普车则进入朝鲜新义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报道引述韩国外交通商部国际安保大使南柱洪的话说:“中国最担心的是,北朝鲜(朝鲜)剧变时大批脱北者流入中国,导致东北三省陷入混乱。以派军驻扎罗先为契机,有事时中国有可能以保护本国国民为由派遣大量兵力干预韩半岛(朝鲜半岛)问题。”
南柱洪大使与韩国高层关系密切,他是韩国亲美派的重要人物,2008年李明博初任韩国总统时,南柱洪就曾出现在内阁成员名单上。
但韩国官方否认了南柱洪所披露的消息。“南柱洪大使的发言不代表韩国 ***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李钟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们也注意到了相关报道,但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1月17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辟谣,称有关报道谈到的情况“纯属子虚乌有”。
“驻军涉及到国家的 *** 问题,而朝鲜对 *** 问题特别敏感。”中央党校学者、朝鲜问题专家张琏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中国正式派驻军队的可能性很小。韩国媒体报道这条消息有两种可能:或者是为确认某种消息制造的阴谋,或者纯粹为制造轰动效应。”
事实上,有国际媒体分析,朝鲜开发区距离中朝边界不足100公里,中国军队即便驻扎在中国境内,也能保证随时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所以根本无须驻军境外。
“朝鲜要发展经济了”
这不是韩国媒体第一次报道中国在罗先特区的活动。事实上,2010年年初以来,中国与朝鲜在边境的经贸合作就已受到关注。
2010年3月,延吉图们江地区的圈河-元汀口岸跨境大桥开始加固,中国企业将在桥对岸罗津港长期租借码头的消息已经在坊间流传。同时在丹东,类似的消息也陆续披露。
2010年12月31日,中国 *** 在丹东举行了修建第二座跨鸭绿江大桥的开工仪式。尤其是去年底,新华社报道,少量东北地区的煤从罗津港转运到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这两个消息,普遍被国际媒体解读为“向国际社会释放信号”。
据本报记者了解,近日,朝鲜官员将赴丹东与当地企业商谈有关事宜,将鸭绿江上与中国邻近的威化岛和黄金坪开发为经贸特区。
持续释放的信息都指向一个判断:中国与朝鲜正筹备开展经济合作,促进两国边贸跨越式发展。考虑到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封锁以及朝鲜半岛一年来的紧张局势,上述动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也不令人意外。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中朝边贸发展互相呼应,而某种意义上,恰恰是国际社会的压力为朝鲜向中国开放提供了条件。
2009年春夏之交,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坚持走有核道路,引起更为严重的国际制裁,外汇渠道受阻。2010年,朝韩两国先后出现两次军事冲突,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据韩国《中央日报》、《朝鲜日报》等媒体分析,外界压力迫使朝鲜需要重新检讨建立2012年强盛大国的目标,并更多依赖与中国的合作,建设面向中国的经济特区。而中国则在如何解决朝鲜半岛局势的问题上与美、韩、日三国产生分歧,为朝鲜背负了巨大的外交压力。
1月15日,朝鲜颁布了“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目标。张琏瑰称,朝鲜确立新的远景目标是为了通过开放给世界造成一个印象,即朝鲜要发展经济了,从而使世界减少对它的制裁。
据张透露,朝鲜国家财政目前仍然主要投入军事工业和发展武器上。
“最大难处是朝方政策”
“外国媒体对中朝合作的看法偏高,不过他们都没看到我们的难处。”延边大学教授金强一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据金强一介绍,目前中国与朝鲜边境经贸合作并不顺利,中朝在罗先特区的合作“还处在筹备阶段”。
1993年3月,朝鲜对外经济协力促进委员会曾发布“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开发规划”。原计划第一阶段任务是使罗津、先锋地区成为国际货物中转基地而整备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措施。不过,近18年过去了,目前圈河口岸至新罗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最大的难处是朝方的政策问题。”金强一认为,“朝鲜的政策环境有问题,有时候上面想干,下面执行政策的力度不够,有时候下面想干,上面不给政策。”
张琏瑰也提及在朝鲜的投资风险。尽管在1990年代初朝鲜开始制定《外国人投资法》、《外国人企业法》以及与自由经济贸易地区相关的一系列法律,但“执行效果并不好”。
一名要求匿名的常年从事边贸生意的中国商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罗先地区的中国商人并不需要来自中国的军队保护,而是需要来自朝鲜的法律保护。”
“就贸易、经济合作而言,朝鲜应该在政策环境上多下一些功夫。”金强一说。
不过,丹东华商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亭戈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朝鲜开放特区基本是共识,“由此走出经济困境, *** 各个基层都是认可的”。
王介绍,朝鲜在全面调整政策,规范政策,“风险会降低,条件会改善”。
本报记者从上述匿名商人处了解到,朝鲜在边境地区开放上正在筹备重大动作。而去年年底,延吉地区也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2011年二三月间,中朝边贸或可能有重大变化。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朝鲜合营投资委员会和中国商务部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决定从2011年开始的五年内,共投资35亿美元开发罗先港。
“中国大量投资朝鲜的这个做法,究竟是好是坏,需要历史来证明。”张琏瑰说。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