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深受美国革命鼓舞的德国画家伊曼纽尔·鲁茨1851年赠给美国的名画《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画长期作为美国“爱国主义”象征,被民间广泛印制于各种生活用品中。但美国漫画家却很不严肃地经常结合时事解构此画,有人把它改画成“尼克松横渡特拉华河”,有人改画成“里根横渡加勒比海”,有人改画成“女权主义者横渡卢比孔河”。历史研究者更是指出此画有很多元素并不符合事实与常识:一、当时美国还没有这面国旗;二、根据当时的气象资料计算出河流速度,相当湍急,华盛顿以这个姿势站立于船头会被晃到河里去;三、当时的大陆军没有这么好的军服和气色,因为缺吃少穿极严重,并且屡战屡败,士气低落。
  1783年春天,英美从上一年9月开启的谈判仍在进行当中,离终结美国独立战争的《巴黎和约》签署还有半年多时间。不用等到和约签订,有很多人已预料到,美国独立将大功告成,一个新的国家会在北美诞生。
  仍在英军控制中的纽约十分热闹,约3.5万人云集此地,有不识字的农民,有打零工的匠人,有刚从哈佛毕业的学生,亦不乏律师、医生、富商、官员和教士,有些人的祖先还能追溯到“五月花号”;当中以白人为主,也有不少黑人和印弟安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和各个阶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将在祖国军队的指挥下,实施一次大疏散,目的地是加拿大。
  他们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分享建立新国家的喜悦与荣耀?不,这恰恰是他们离开伤心故土的原因,他们要躲避的正是即将诞生的美利坚。
  这个群体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效忠派”,而与他们相对立的另一个群体叫作“爱国者”,当然这是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如果站在英国立场,前者叫作“帝国英杰”,真正的“爱国者”,后者却是一群数典忘祖的“英奸”。更可气的是,他们还勾结大英帝国的宿敌法国、西班牙、荷兰对付自己祖国,确是不折不扣的“叛乱份子”。
  不幸的是,“美独份子”赢了,变成了一个新国家的“爱国者”,他们中的核心领军人物都成了“开国元勋”,几乎个个青史留名;最为著名的那个“美独头目”在中国家喻户晓,名字叫华盛顿。
  中国人的美国历史观其实比美国人还要统一,无论解读独立战争还是南北战争,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是北美资产阶级为了扫除或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而引发的冲突;民间非官方的思想家常常给我们讲,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各种高大上的普世理想。
  美国人至今对南北战争的态度比中国人显得多元化,除了“南北战争”这个较为中性的称谓外,其它称呼可说体现了使用者的不同政治倾向:“北方侵南战争”、“二次独立战争”、“二次革命”、“南美利坚独立战争”、“废奴战争”。
  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争取独立的过程也叫“美国革命”,美国学界对引发革命和取得胜利原因仍在不断讨论,严肃学者早就抛弃了道德分析法,也不受早年带有传奇色彩的文艺史学叙述的影响,大胆对各种事件和人物去魅。总体来说,今天的美国人对独立战争的态度,共识远远大于分歧。
  美国没有对效忠派进行刻意丑化,但在主流历史叙述中,与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富兰克林这些爱国者领袖们鲜亮光辉的形象相比,他们并非显得黯淡,而是常常被遗忘。
  雅各布•贝利,一位虔诚、善良的北美清教徒传教士,当他正在缅因州蛮荒之地传教之时,他的哈佛同学约翰•亚当斯正在声色俱厉发表演讲谴责英国,推动美国独立运动,亚当斯最后成为开国元勋,第一任副总统和第二任总统。
  贝利可没有亚斯当幸运,一场暴风雨正向贝利袭来,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贝利不支持独立运动,不愿背叛对国王宣下的忠诚誓言。他为了坚守誓言,多次拒绝为“美独份子”祝福,仅在1778年,因为政治态度,他就遭遇两次殴打,两次枪击,四次提审,三次驱逐,他在对手无数次威逼之下仍未屈服,最终带着家人千辛万苦逃亡到了忠于英国的加拿大新斯科舍。
  “感谢上帝指引我和家人来抵达了安全与自由之地,逃脱叛乱者们残忍的暴政”。贝利才华横溢,擅长写作,他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撰写成散文,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贝利不是一个人在“坚守”。吉米•里文顿1762年来到北美,他是美洲第一个连锁书店业主,成功创办了《里文顿纽约公报》,在战争爆发之前,他的报纸公平地给两方同等版面阐述自己观点。列克星敦枪声响起后,他对“叛乱份子”已忍无可忍,不再走理中客路线,直接把报纸更名为《保皇公报》,但也不过是心平气和阐述观点,并未对爱国者进行谩骂。可还是捅了爱国者群众的马蜂窝,他的模拟像在街头两度被焚烧,印刷所两度遭打砸,1776年被逐回英国,直到1777年才再度返回北美。
  独立战争最后一场陆上大战约克镇围城战役之后,里文顿做出妥协,放弃了批评口吻,很中性地报道华盛顿在纽约的新闻,但那些爱国者激进派不依不饶,1783年新年那天,曾焚烧他模拟像的家伙们再度找上门来,查封了报社。与其它效忠派不同的是,里文顿未选择离开美国,1802年逝世于纽约。
  其它的效忠派报人们亦度日艰辛,《纪事报》的米恩,《晚邮报》的弗利特,模拟像不仅被挂上绞架,还多次在街头遭到殴打,这两家报纸与《邮童报》、《新闻信》一样,遭围攻后被迫停刊。
  零星的中文史料曾少许提到过效忠派,但使用了“阶级分析法”定性,说这些人全由特权商人、大地主、大官吏构成,他们的对立面——爱国者大多数是劳动阶级。这种说法可比美国爱国者的看法还要苦大仇深,就算美国爱国者历史学家听了也会捧腹大笑,不会承认如此简单的二元历史观。
  当年效忠派的身份构成与爱国者并无多大差别,遍布于各种职业甚至各种族。效忠派只是个泛称,他们没有统一组织和统一纲领,这是与爱国者最大的区别。当时北美十三州约有250万白种人口,效忠派估计约占20%—30%,绝大多数是托利党的支持者,爱国者约占40%—50%,其余的自然是“观望派”。
  并非所有效忠派都像贝利、里文顿那样因为道德与观念走上“反革命”之路,也有不少人基于切身利益做出选择;当然爱国者阵营亦同此理,既有写作畅销小册子——《常识》的潘恩那种激愤的理想主义者,也有很多人加入美独运动是想赖掉拖欠英国银行和商人的债务(种植园主居多)。
  效忠派不乏北美名人和精英,原本他们也可成为开国元勋,(美国历史 www.lishirenzhi.com)但却选择了抗争和流亡之路。约瑟夫•盖洛韦曾以宾夕法尼亚议员身份参加第一次大陆会议,他提出的美洲议会与英国议会合并提案被激进派否决,从此成为效忠派的精神领袖。
  富兰克林的儿子小富兰克林,与父亲选择了迥异的政治道路。老爹成为开国元勋,儿子流亡英国。
  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则与父亲选择了迥异的道路,也是效忠派的领军人物,1782年流亡英国,在那里一直生活到逝世。贝内迪克特•阿诺德曾是华盛顿麾下的将军,屡立战功,因对大陆会议不满,最终投奔了英军,从“带路党领袖”华丽转身为“自干五头目”,成为爱国者阵营最大变节者。
  贝内迪克特•阿诺德,华盛顿麾下才能出众的将军,屡立战功,因对大陆会议不满,最终投奔了英军,从“带路党领袖”华丽转身为“自干五头目”,是爱国者阵营最大变节者。
  很多效忠派也不似贝利、里文顿那么敦厚,而是拿起枪杆子与“美独份子”战斗。有2万多效忠派武装起来协助平叛,5000人直接参加了英军,而华盛顿在战争初期手中实际能作战的军队不过五六千人。纽约是效忠派聚集地,参加英军的人数远多于参加大陆军。
  开战后,弗吉利亚总督邓莫尔勋爵解散了支持爱国者的议会,但却遭到“独派”种植园主们的 *** ,他们置总督权威不顾,自行召开会议。邓莫尔逃至切萨皮克湾一艘英国军舰,把这当为司令部,发布了著名的“邓莫尔宣言”:“在此我再一次宣布,所有的契约奴、黑奴和其他人员……都自由了,可以自愿拿起武器。”
  蓄奴制在英国本土从未获得合法地位,1872年更是正式宣布为非法,承诺给予人身自由,加上英国是反对蓄奴制的国家,自由黑人自不必说,多站在了英国一边,各地黑人逃奴也源源不断云集到英军麾下,差不多有2万黑人参加了英军,成为北美英军中的第二大族裔;与此同时,只有5000黑人加入大陆军。
  独立战争期间,不管英军还是大陆军,所到之处都碰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况,也都吃过“闭门羹”,就看当地是效忠派占优势还是爱国者占优势。有些地区谁来了都欢迎,这是典型的骑墙派地盘。
  英军和效忠派内外呼应,势如破竹,鉴于情况之急迫,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后即着手成立“公安委员会”,通过剥夺出版权、结社权和财产权,全力压制效忠派。
  美国独立战争若单纯只是英国与北美十三州“独派份子”的较量,那其实是老虎与兔子毫无悬念的博弈。当法国罗博尚伯爵率7800名法军,华盛顿率9000名大陆军把8500名英军围在约克镇,并最终迫使康华利投降时,英国作战信心已受到动摇,因为它早已感到,这根本就是一场欧洲几大列强针对英国的全球战争,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华盛顿率领的“常败军”,而是法国、西班牙、荷兰这几大帮凶。
  如果再打下去,北美十三州都不重要了,垂涎欲滴的三个帮凶将可能危害到英国本土安全,侵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利益。
  美国的诞生,迫使英国造就了加拿大,同时导致法兰西帝国自爆,路易十六倾尽国力支持美国独立却使自己财政崩溃,被迫召开三级会议并引发法国大革命,欧洲政治生态迎来剧变。
  若做一个假设:效忠派胜利了,还会有今日美国吗?也许美国不会像今天这般强大,但那里也绝不会成为二流地带,加拿大——这个效忠派构成的国家就是一个案例,后来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当然也是效忠派的典范。
  美国独立后,效忠派大部分留下来继续低调生活,但共有7万人出逃,这当中包括黑人和印弟安人,少部分去了英国,大部分移居加拿大。最重要的印弟安部落——易洛魁六大部族联盟的领袖约瑟夫•勃兰特也率族人移居加拿大,大英帝国为奖赏他们的忠诚,不仅赠与土地,还补偿了战争中的损失。而一部分自由黑人又从英国移居塞拉利昂,揭开当地历史新篇章。效忠派名流继续在新天地发挥着“帝国英杰”作用,重新过上了详和的生活。
  两派人数众多,阶层分布广泛,两个阵营既有各怀鬼胎的投机客,也有品德败坏的 *** ,还有很多高风亮节的君子,无法在道德上分出明显高下,恶捧一派贬损一派似无必要,双方的佼佼者,其才能和学识也在伯仲之间。
  当今很多美国历史学家评论两派时都会说,他们的区别无非是:一个赢了,一个输了!

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反革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廷主动划租界给英美,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还要请示华盛顿

    宫慕久和英国人于1845年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叫《上海租地章程》,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走了,与其谈判签约的英国领事巴富尔是文官,没有英国军队参与。天津美租界也是清...自愿,甚至主动划割给美国的。一开始,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举棋不定之下,发电报向华盛顿请示。华盛顿正忙于南北战争,无暇回复,美国领事又不敢贸然放弃,只好暂时接管。1902年,美国领事无奈之下,将租界转送给英国,并入英租界。

  2. 美国独立战争还有3个「 ”参战国”?它们在战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而美国的独立是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所实现的。美国独立战争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内因当然北美独立战争能够胜利,根本原因还是北美土生白人对英国不满,确实希望独立。所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上的巨大矛盾是美国独立战争能够发生并持续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华盛顿等军官虽然有些已经退役,但其身经百战的经历都是不会改变的。

  3. 在美国有座塔,它的第10层,摆了块中国石碑,内容颠覆了我的认知

    每当我们提到清末,对于那时的中国文人都是一脸的嫌弃,认为他们没能睁开眼睛看世界,是对世界全然不知的「”无知之人”,然而这真的是全部事实吗?从美国的一件中国清末文物可知,中国文人阶级可能存在有一群人装睡,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个「”圣贤书”,但是也不缺将2个眼睛瞪的大大的,用虚心的心,打量全地球的中国读书人。证明清末中国文人并非全部睡着了的文物,是一块来自浙江宁波府的小石碑。而它的放置地点很特殊,

  4. 她守寡46年,却用善良培养儿子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样的道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而对于守寡46年的玛丽·鲍尔·华盛顿而言,她将这句话的意义无限放大,因为在她的培养下,美国迎来了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历史学家曾经这样描述玛丽·鲍尔·华盛顿:贪婪、文盲、以自我为中心,不修边幅,忠诚者,一个特别无情的奴隶主,她儿子成功的障碍。

  5. 华盛顿卸职时对美国人提出了三点要求,现在美国做到了几点?

    1796年9月17日,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第二任任期期满。华盛顿当时的美国主要面临三个问题:其一,联邦...刚刚建立,地位尚不稳固,各州...都有着很强的离心倾向。实际上,华盛顿卸任不久,美法之间就开始了武装冲突为美国操劳了一辈子的华盛顿,对此定然是忧心忡忡。这些期望是针对美国面临的困难而提出的。首先,华盛顿指出,他希望所有美国人共同努力,一起维护联邦...的统一,避免国家分裂。

  6. 「华盛顿纪念碑」上,为何会有中文碑刻?

    文章来源:隋风|短史记问:想问一下,美国华盛顿的方尖碑里,真刻有徐继畬对美国国父的盛赞之词吗?

  7. 中国为何短短几百年被美国夺去全球top?其实1799年征兆已经开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灿烂,在世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在汉唐时期更是达到了中华民族的巅峰时刻。特别是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强大举世瞩目,亚洲各国深受唐文化的影响。除了唐王朝自身具有极其广阔的疆域外,受唐王朝羁縻制度管辖的其他藩属国也是不胜枚举。

  8. 华盛顿居然和乾隆是同时代的人,乾隆是清朝落后世界百年之始

    首先第一点后人为什么会美化一个纵容贪官污吏横行的乾隆呢?

  9. 帝国的分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

    作者:郑非(上海政法学院)转自:爱思想网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哲学园鸣谢埃德蒙·柏克是十八世纪英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北美独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当然,现在他更多以保守主义先驱闻名),有一次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他愤然抨击道:「”个别人、甚至一伙人行为无状,因而扰乱国家的秩序,是事诚然有之;国民在重大问题上与...分歧,从而扰乱一庞大帝国的若干政区,也时时而有。但依我对这类事情的

  10. 对「 ”长江大侠”吕紫剑的几点疑问

    吕紫剑(1893年11月22日—2012年10月21日),是中国武术家,被誉为「”长江大侠”。曾与津门大侠霍元甲、关东大侠杜心武并称清末民初武林「”三大侠客”。2009年成为全球最年长者。吕紫剑先后出版了《中国武当内家拳法》、《八卦养生法》等著作,同时他还创编了「”八卦浑元养生功”。2012年10月21日,吕紫剑老先生仙逝,享年119岁。主要成就抵抗日本势力打死马歇尔第一保镖击败日本浪人领袖三井秀

随机推荐

  1. 谁使其然

    英国罗马天主教牧师德纳·诺克斯与科学家霍尔丹讨论神学问题。“先生,”诺克斯微笑着说,“如果伦敦的警察在您家的壁橱里发现一具尸体,您会对他们说:‘世界上有无数个壁橱,难道就不可能有一个壁橱里有具尸体吗?’我看警察一定要研究一下是谁把它放在里面的。”

  2. 高考毕业留言

    高考毕业留言1、拿出坚忍不拔的毅力,磨练出甘于清贫的性格,培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刻惜取少年时。

  3. 梦见抱着白猫

    周公解梦梦见抱着白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抱着白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不敢擦嘴

    常失言,某日客至其父告曰:吾与客人讲话不许你插嘴,违则饿你三日无食。为母见此状送巾于子曰:出去擦擦。

  5. 带有孑字的成语

    包含有“孑”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靡有孑遗——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殆无孑遗——殆:几乎;孑遗:剩余。单孑独立——单孑:单身一人。只身一人,独立自持。煦煦孑孑——指小仁小义。

  6. 栾巴追妖

    四川地方,有个道人叫栾巴。谁知他一去,那庙神不知躲到哪儿去了,栾巴心里立即明白,其中定有蹊跷。栾巴一路追来,到一个地方,便召来当地山神、土地、河神,追问妖鬼的踪迹。栾巴寻鬼多时,方知那妖物已逃到齐郡,还做了太守的乘龙快婿。栾巴追捕妖鬼的名声闹大了,鬼魅们都怕他。豫章本来妖鬼为患,尤其独脚,最是厉害,及栾巴从齐郡回来,仍然居住在豫章,一境的鬼魅都屏声敛迹,不敢兴妖作怪。

  7. 梦见母鸡梦到母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母鸡好不好

    母鸡既能下蛋又能孵小鸡,意味着生活安乐,事业成功。梦见母鸡,表示和家庭新成员之间愉快的团聚。梦见母鸡孵小鸡,意味着儿女健康孝顺。梦见藏羚羊梦到藏羚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藏羚羊好不好梦见自己的母鸡被人拿走,预示著家中会被小偷光顾。鸡出现在梦里,代表着具有实际才能的自我。公鸡是新的一天开始的象征,是思想上重视和警惕的象征。母鸡象征著谨慎、母性的关怀和繁殖。

  8. 想要别人爱你,前提是先好好爱自己-感人的情话

    女人犯的最大的错,就是将男人限制死。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正确的他到来之前好好爱自己。想要别人爱你,前提是先好好爱自己。

  9. 算无遗策,一言乱天下,三国顶级谋士贾诩的保命大法

    图片来自网络贾诩,字文和,是东汉凉州武威姑...。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陌生这个逆乱乾坤,搅动天下的关键人物。

  10. 曹操短歌行翻译

    曹操短歌行翻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