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香条是什么?香条简介 贴香条是寺庙进香、绕境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也是开启活动序幕的先行庶务工作,具有通告沿途信众与随香客的重要功能,一般多张贴于进香、绕境活动的起点、终点与沿途经过的重要寺庙与路口。台湾民间所见的香条,通常以长条形的黄纸或红纸制作,常见的尺寸约长100公...
香条是什么?香条简介
贴香条是寺庙进香、绕境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也是开启活动序幕的先行庶务工作,具有通告沿途信众与随香客的重要功能,一般多张贴于进香、绕境活动的起点、终点与沿途经过的重要寺庙与路口。台湾民间所见的香条,通常以长条形的黄纸或红纸制作,常见的尺寸约长100公分、宽15公分,纸面上书「某地某庙某主神(有时会加上同祀神祇)涓某月某日往某地某庙进香合境平安」,或是「某地某庙某主神涓某月某日出巡绕境合境平安」等,传统上多见手工书写后加盖寺庙或神祇名号之印信而成,或是以木版墨印方式制作,晚近许多年例固定举行进香、绕境活动的寺庙,由于香条的需求量大而有采取网版印刷、列印方式制作者。当代也有寺庙为了恢复传统风貌,用木刻版沾墨印制香条,也成为珍贵的宗教艺术文物。
台湾寺庙在举行绕境、进香等活动时,贴香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活动的日期、时间与活动的性质,其目的主要是公告给沿途的信众与寺庙周知,告示说明某一寺庙或神祇将于某月某日,因为举行绕境、进香等庆典或仪式要经过此地,希望寺庙或信众摆设香案迎接,让信众能如期接驾以尽地主之谊。
台湾地方寺庙的进香、绕境等活动蓬勃,祭典执行人员在策办活动时都要审慎地规划行进的路线以及停驾、休息的地点,在活动路线确定之后即将路线制成图表称为「路关」,并先行发放给沿途所经之寺庙及信众,然后在正式举行活动前,即根据路关进行张贴香条的工作。贴香条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活动前十天至半个月左右进行,通常会派专人沿进香、绕境路线张贴。
早期寺庙贴香条每逢入庄、出庄都要进行,张贴的地点除了起点的寺庙与终点的目的地寺庙之外,沿途凡遇有转弯处或是经过的寺庙都要张贴,只要有香条的地点,迎神队伍就必须抵达,因此是相当慎重的工作。贴香条的方式主要有直贴和斜贴两种,也可显示进香、绕境沿途的方向以及停留的地点。香条直贴表示该地点为神祇停驾、休息或参拜的点,而香条斜贴则表示神祇会路经此地,也有指示方向的功能,如香条若采右上左下方式斜贴,即香条脚斜向左方,表示进香、绕境队伍将由右向左行进,反之亦然。
故只要看香条的张贴方式即可了解进香、绕境的神驾如何行进,以及将在何处停驾休息或进行参拜。活动中所张贴的香条,依照规矩必须等到最后一顶神轿过去之后才可撕去。晚近由于长途的进香、绕境活动多有以车代步的情形,沿途经过的地点并未停留,致使香条的功能也大为降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