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一毛不拔 《孟子。尽心上》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而战国时候,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恰巧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孟子》书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两人思想的差别。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一切都是...
一毛不拔
《孟子。尽心上》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而战国时候,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恰巧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孟子》书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两人思想的差别。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打算,就算拔他身上的一根毛,而这根毛能够对天下有所帮助的话,杨朱都不愿意。然而墨子的兼爱主张,却是一种平等之爱,纵使是磨秃了头顶,走破了脚后跟,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事,他便会奋不顾身的去做。」
后来「一毛不拔」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演变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贡献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于形容人非常吝啬。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