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白话翻译

  晋侯又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是虞的屏障;虢亡,虞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可引发,敌人不可轻忽,一次已经过分了,怎可再一次呢?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正是在说虞虢啊!」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宗,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大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大伯不在太王身边,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做过文王的卿士,对王室有功,盟府有记载。晋将要灭虢了,又哪里爱惜虞呢?而且虞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如果晋爱惜他们,桓叔、庄伯的子孙有什么罪?结果全被晋侯杀了,不就只因怕两家强大会侵逼公室。对于侵逼公室的亲族,尚且加以杀害,何况是国家呢?」

  虞公说:「我祭祀的供品丰盛又洁净,神一定依从我的。」宫之奇回答说:「臣听说,鬼神并非实际亲近哪个人,只是依从有德的人。所以《周书》上说:『皇天无私亲,只辅助有德的人。』又说:『黍稷不算馨香,美德才是馨香。』又说:『人民不能改变祭物,只有德行足以充当祭物。』照这么说,那么没有德行人民就不和谐、鬼神不会接受祭祀的。鬼神所依从的,就在德行了。如果晋占领了虞,而且用美德以做馨香来祭祀鬼神,鬼神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而答应晋国使者的要求。宫之奇带着族人离开虞国,说:「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在这一次,晋国不必再发兵了。」

  冬,晋灭了虢。军队返国,驻扎在虞,于是袭击虞,把虞灭了,捉了虞公。

古文观止卷一‧宫之奇谏假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欧阳修10篇 苏洵4篇 苏轼5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

  2. 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古文观止第18篇 蹇叔哭师)

    鲁僖公三十二年,秦国进袭郑国,秦大夫蹇叔极力劝阻秦穆公,蹇叔认为劳师袭远,秦国必败,秦穆公非常恼怒,甚至中伤蹇叔,说出「”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恶毒之语。后来秦穆公兵败崤山,验证了蹇叔的预言。蹇叔神奇的预言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留守在郑国的大夫杞子掌管郑国北部,他鼓动秦穆公偷袭郑国,争霸诸侯。秦穆公求教于秦国大夫蹇叔,蹇叔当时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烛之武也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晋文公也是六十多岁才当上诸

  3. 一起学!古文观止上册卷一左传第十二篇《子鱼论战》

    《子鱼论战》原文:楚人伐宋以救郑。

  4. 东周列国故事之唇寒齿亡

    第二天杜氏预备些酒菜,替男人送行。哪儿知道果然不出蹇叔所料,虞君为了爱小便宜,连国也亡了。宫之奇拦住他,说:“不行,不行!虢国跟咱们贴得那么近,好像嘴唇跟牙齿一样。俗话说‘唇亡齿寒’,就因为两个小国相帮相助,还不至于给人家灭了,万一虢国给人家灭了,虞国一定也保不住。”宫之奇知道虞国一定灭亡,就偷偷地带着家小跑了。

  5. 假途灭虢的故事

    因为虞国与虢国领土接壤,又同宗同姓,关系素来友好亲密,如果贸然攻伐其中一国而遭到两国联合抗击的话,晋国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荀息心里虽然在笑,嘴上还得给晋献公做思想工作:“等我们灭了虢国之后,要再干掉虞国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大王那些宝物相当于只是寄存在虞公的仓库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收回的。”在虞军的配合下,晋军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重镇下阳,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

  6. 荀息借道取虞虢

    荀息这时对晋献公说:“现在可以攻打虢国了,不过,我们最好不要让虞国去援救它,我们可以给虞公送一份厚礼,向他借条路去讨伐虢国。这样一来,虢国就会恨虞国,虞国也就不会帮助虢国了。”>荀息到了虞国,向虞公献上一匹千里马和一对最名贵的玉壁,说:“虢国老侵犯我们晋国,我们打算跟他们干一仗。今向贵国借一条道儿,让我们过去。如果打赢了,所有战利品都送给您。”

  7. 国学精粹《古文观止》中的六大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8. 蹇叔与百里奚 合则留,不合则去的

    话说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创建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大国,最早强大基业的君主,是秦穆公。而秦穆公的最得力辅臣,是百里奚和蹇叔。当初百里奚从故乡虞国辞别贤妻幼子,出游求仕,首先来到齐国。当时齐国君主是齐襄公姜诸儿,百里奚因无人荐引而不能如愿,穷困到讨饭的地步。一天,百里奚流浪到...

  9. 《古文观止》不用全读,只需记住这些经典名句!

    《古文观止》不用全读,只需记住这些经典名句!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  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由此可以...

  10.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国学经典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中国传统开蒙教育书籍的首选。  明代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

随机推荐

  1. 隋炀帝为何拼到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杨广:今日不取,必为子孙患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当年隋炀帝不是拼了命三征高句丽,隋朝的统治不可能二世而亡。隋文帝预感到高句丽是个威胁,于次年派出30万大军,但爆发瘟疫,加上海上大军又遭遇风暴。尽管双方没有交战,可隋朝气势让高句丽大骇,后者请求罢兵。隋炀帝指挥失当,高句丽学会了扬长避短,他们善于守城。而隋炀帝拼到亡国,也要攻打高句丽,深究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2. 李子养颜促消化,还能保肝,但是再好,这三类人最好一口别碰

    说起李子,就会想起儿时的庭院前后都是,好大一片。李子花开的时候雪白一片,很是漂亮。5月又到了吃李子的季节,李子本身就很好吃,再加上小编的恋乡情结,总是要买很多的李子回家来吃。吃李子的好处也是非常的多,比如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效,我们先来看看吧:李子养颜促消化,还能保肝,但是再好,这三类人最好一口别碰!

  3. 黄永胜是谁?17岁参加革命,解放东北有功,却因一人前途尽毁

    黄永胜,本名黄叙钱。这使黄永胜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经受了锻炼。同时,这也成为黄永胜后来的革命资历的重要部分。当时,广西匪患严重,黄永胜又率部剿匪。>>建国后黄永胜因长期在林彪手下工作,在林彪的栽培和推荐下,地位一再上升,自然对林彪感恩不尽,加上黄永胜对林彪有某种崇拜心理,就认准一个理:紧跟林彪,唯林彪之命是从。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

  4. 苹果的妙用:苹果、苹果皮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

    可将新鲜的苹果皮放入祸中,加水适量,煮沸1刻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铝锅就会变得光亮如新。

  5. 梦见捡到玉器

    周公解梦梦见捡到玉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捡到玉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绿色闪光:美丽而难以捉摸的日落现象

    NigellaHillgarth)绿色闪光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太阳的一部分在大约1或2秒钟内突然变色。短暂的绿色闪光在日落时比在日出时更常见。几乎所有的绿色闪光都分为前两类。最罕见的绿色闪光被称为绿光。它是由朦胧的空气和异常明亮的次等、模拟或柔和的绿色闪光组合而成。有时,条件是如此完美,以至于可以观测到罕见的双绿色闪光。观看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闪光日落视频。

  7. 克父纹:刑克_看相大全

    如果天纹在小指和无名指中心,少年就会克死父亲而无依无靠。天纹,三才故中的第一条,居头一位,表示根基,即一个人生来的责贱高低。

  8. 今日寒衣节:勿忘祭祖送寒衣!

    寒衣节时间:10月28日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9. 棉花和瓦片

    父亲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问他:它们哪样更硬一些呢?年轻人不知道父亲想干什么,于是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瓦片硬了!父亲把瓦片和棉花举到同样的高度松开了手,只见瓦片落地后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则轻飘飘的落了下来。而不是像瓦片一样有棱有角,遇冷则冰,遇硬而碎,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你应该学习棉花,可以为别人抵御风寒,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

  10. 感情纠结的说说 我现在很累很烦很揪心很想你-感人的情话

    九、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