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马上又要到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三伏天”了。每年「”三伏”期间,都是传统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许多人每到冬天天气寒冷时,身上的老毛病往往突然发作或加重,如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中医称之为「”冬病”,即冬季好发的虚、寒、里、阴病症,具体多为肾、肺、肠胃、鼻、关节等病症。而「”夏治”则是指夏天借用自然之「”热”、「”温”而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能

马上又要到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三伏天”了。 每年「 ”三伏”期间,都是传统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许多人每到冬天天气寒冷时,身上的老毛病往往突然发作或加重,如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中医称之为「 ”冬病”,即冬季好发的虚、寒、里、阴病症,具体多为肾、肺、肠胃、鼻、关节等病症。 而「 ”夏治”则是指夏天借用自然之「 ”热”、「 ”温”而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的防治措施。这时候用穴位贴敷、 ... 艾灸等 ... 来治疗这些「 ”冬病”,能起到事半功倍、去根治本的作用。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 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 ”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三伏天”)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一般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细辛、干姜,川芎等药物,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膏药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以达到通络温阳散寒的目的。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 ”伏天儿”,就是指农历「 ”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 ”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9年三伏天从7月12日开始 8月20天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三伏贴主要适合哪些人群 三伏贴也有适应症,对于患有下列疾病的人群有很好的效果。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2、体虚怕冷易感冒、脾胃功能低下等。 3、胃肠道疾病:胃肠功能低下、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4、疼痛性疾病:风湿与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等。 5、皮肤病:冻疮等。 6、虚寒型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等。 三伏贴不适宜人群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不适宜贴敷。 温馨提示 1、贴敷后不久会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局部发痒、发热,一般每次贴敷3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2、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3、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 4、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中医呼吸道疾病健康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