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清朝晚期,朝政权柄逐步由慈禧太后和...地方大吏所掌控,而在诸多地方大吏之中,尤其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胡林翼、彭玉麟六位并称为晚清中兴六大名臣。而这其中,尤其以张之洞显得无比特殊和突兀。

清朝晚期,朝政权柄逐步由慈禧太后和 ... 地方大吏所掌控,而在诸多地方大吏之中,尤其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胡林翼、彭玉麟六位并称为晚清中兴六大名臣。而这其中,尤其以张之洞显得无比特殊和突兀。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 ”帅”,故时人皆呼之为「 ”张香帅”。他本是清流派领袖,但同时在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又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正因为身兼多种身份背景,张之洞一生仕途顺畅,到了晚年更被慈禧太后调任为军机大臣,希望他能全力辅佐摄政王载沣。 其实,慈禧太后将张之洞调任军机处是蕴含着深远考虑的。当时清廷刚刚经过官制改革,准备着手加强中央皇权、削弱地方大吏的权力,改变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朝廷暗弱的局面。于是将地方督抚之中权力最大的张之洞和袁世凯调回北京中央,才能减少对地方收权的阻力。然而当1908年10月,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之后,摄政王载沣却立马翻脸,重用起了满清贵胄宗亲,企图借助亲贵的力量在打压地方的同时,也进一步排斥中央的汉官。 载沣的行为,无异于打破了慈禧太后先前的步骤。更为要命的是,由于袁世凯曾在戊戌变法之时出卖过光绪一方的帝党,引起了载沣等皇族宗室的忌恨。所以当载沣能够独掌朝政之后,便开始密谋诛 ... 袁世凯。他们给袁世凯安置的罪名是「 ”揽权跋扈,植党营私”。此事被张之洞知晓,他十分清楚袁世凯的能量,并且非常明白清廷自身的弱点和弊政,故而极力表示反对。 张之洞的态度,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当时曾有人询问他说,袁世凯手握重兵,堪称曹操、霍光,既然朝廷不能重用,为何就不能诛 ... 呢。张之洞答道,明朝崇祯皇帝也是勤政爱民的一代明君,却因对臣下过于严苛而导致朝臣离心叛逃,最终引发明朝覆灭。倘若摄政王在摄政之初就诛 ... 曾经被朝廷所倚重的大臣,可能会引发明末覆辙。 在张之洞眼里,清末和明末一样,朝廷处于内外交困的窘境之中,此时应当对各级有能力的朝臣施展宽仁政策,极力拉拢。否则一旦过于严厉,逼迫重臣叛乱,则朝廷将会无计可施。 基于此,当张之洞病重,摄政王载沣前来探望之时。他又一次嘱咐提醒摄政王要妥善安抚好朝臣百姓,然而载沣却浑然不觉的认为自己手握兵权,不用在意其他。 后来张之洞病故仅仅两年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之职,并于次年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本文标签:张之洞中国近代史爱新觉罗·载沣清朝历史晚清袁世凯摄政王八国联军清朝历史北洋军阀辛亥革命汉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