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提起铁血宰相,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德国宰相俾斯麦,其实在法国还有一位铁血宰相,他就是黎塞留,著名的黎塞留级战略舰,正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对于法国人民来说,国王是精神领袖,而黎塞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在世时,黎塞留是所有欧洲强国最忌惮的对手,而他去世以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亦奠定了法国称霸欧陆两百多年的基础。黎塞留全名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他在1585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一个贵族家庭。黎塞留的
提起铁血宰相,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德国宰相俾斯麦,其实在法国还有一位铁血宰相,他就是黎塞留,著名的黎塞留级战略舰,正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对于法国人民来说,国王是精神领袖,而黎塞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在世时,黎塞留是所有欧洲强国最忌惮的对手,而他去世以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亦奠定了法国称霸欧陆两百多年的基础。黎塞留全名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他在1585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一个贵族家庭。
黎塞留的父亲、叔叔等长辈都是宫廷官员,对王室和国家忠心耿耿。黎塞留的童年十分不幸,他五岁时父亲在宗教战争中去世,母亲只能带着五位孩子寡居。尽管黎塞留家是贵族,但由于长期战乱,民生凋敝,百姓无力交租,黎塞留家生活十分拮据。国王得知以后,资助黎塞留家,将黎塞留的父亲安葬。
黎塞留在家中排行老四,不是长子,不过他的舅舅看他天资聪慧,性格坚韧,于是资助他上学,先后攻读神学、哲学与 ... 理论。黎塞留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而就在他准备投身军界重振家风的时候,家中却出现变故。黎塞留的兄长失去担任吕松主教的资格,而这对黎塞留家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黎塞留找到教会高层,通过他的才能,说服教会高层,最终被任为吕松主教。
在当时,吕松教区是法国最穷最小的教区,到处都是流民与乞丐,治安十分混乱。黎塞留就任以后,立刻修缮教堂,裁撤渎职教士,救济穷人,维护治安。在黎塞留的治理下,吕松有了极大的改善,教众百姓对黎塞留十分爱戴。而在黎塞留担任吕松主教时期,法国正处于危难之际,面临内忧外患。
雄主亨利四世被刺身亡以后,路易十三继位,玛丽太后摄政。玛丽太后宠信孔契尼,让他主持朝政,然而此人不学无术,他执政期间,法国政治 ... ,贪腐严重,外交局面陷入窘迫,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哈布斯堡王朝趁虚而入,它控制的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法国虎视眈眈,想要将法国谋而分之。国内贵族自然无法接受这种局面,农民们也无法忍受残酷的剥削,法国国内顿时烽烟四起,起义不断。
路易十三 1614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黎塞留被选为教士代表。在会上,黎塞留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支持王室。玛丽太后注意到了这位教士代表,于是将他留在王都,让他主管外交事务。黎塞留终于走上官宦仕途,然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路易十三不满玛丽摄政,发动政变,将玛丽太后驱逐,黎塞留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南部小城。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不久以后,玛丽太后准备聚拢力量进行反攻,路易十三不愿母子相残,不想发动战争,于是召回黎塞留,让他与玛丽太后谈判。在黎塞留的斡旋下,路易十三与玛丽太后重归于好,黎塞留也因此受到路易十三重用,很快进入内阁,官至首相,独揽法国大权。不过刚刚上位的黎塞留,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的法国。外敌哈布斯堡王朝、国内叛乱的贵族以及农民起义军、封建王权的摇摇欲坠,这些都亟需黎塞留解决。
黎塞留先是腾出手来将胡格诺教派镇压,随后一改之前对待叛乱贵族的柔和政策,铁血镇压国内的叛乱,处死或流放一大批贵族,并削弱了贵族的自 ... ,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封建王权。在玛丽太后摄政时期,法国对西班牙采取联姻的外交政策,这使得英国、荷兰、瑞士等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国家对法国十分不满。法国多芬省的总督列斯底盖耶不满法国对宿敌哈布斯堡王室的妥协政策,于是擅自出兵,帮助萨伏伊抵抗西班牙。黎塞留对列斯底盖耶进行安抚,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同时派出使节前往英国等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国家,说明联姻不会影响法国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政策和立场。
就这样,黎塞留赢得英国等国对法国的支持,同时减少与西班牙和德意志的战争。德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是当时最为强大的王朝,他们通过婚姻外交的方式,赢得许多盟友,吞并大量土地。在十七世纪以后,法国处于哈布斯堡王室控制下的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包围,随时有被吞并的危险。黎塞留是天主教的红衣主教,不过他将法国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从法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与信奉新教的英国、荷兰等国家联合,反对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室。
在哈布斯堡王室势力掀起宗教战争以后,德意志和西班牙不断强大,对法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然而此时的法国无力出兵,于是黎塞留在外交上针对哈布斯堡王室进行打击。1625年,在黎塞留的劝说下,丹麦、荷兰、英国结成联盟。在法国的支持下,丹麦出兵德国。
1629年,黎塞留调停瑞典与波兰的战争,同时怂恿深受德国威胁的瑞典出兵德国。而在此期间,黎塞留在国内也没有闲着,他在稳住局势以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封建王权,发展海军与陆军,兴办学校。到1636年时,法国已有63艘战舰,13万陆军。19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宣战,参加「 ”三十年战争”。
法国的参战顿时使战争局势发生改变,哈布斯堡王室势力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在1648年,哈布斯堡王室失败,法国与瑞典赢得三十年战争的胜利。不过黎塞留看不到法国的胜利了,在1942年的寒冬,这位法国的铁血宰相溘然长逝,而在临死前,他依旧在向国王交待国事。对于法国的新教徒以及农民们来说,黎塞留是一位恶魔,他生性残忍,冷血无情,诡计多端,手中沾染着无数人的鲜血。
然而对于法国来说,黎塞留是真正的中流砥柱,他奉命于危难之间,带领着法国从濒临亡国的绝境走向富强,他的国策即使在他死后依旧继续施行,并奠定法国称霸欧洲大陆两百多年的基础,西方将他誉为「 ”现代外交学之父”。黎塞留的一生,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一样:「 ”百年之前,你的血腥 ... 戮会让每个人瑟瑟发抖,千年之后,史书之上人人都会歌颂你 ... 伐果断,这就是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