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玉石之路(六)

玉石之路(六)

  第六章 玉石人家

  在和田考察期间,我们见到了这次科考中的第二位奇人。

  他是由当地有关部门帮我们找到的一位收购玉石的老人。他叫肉孜·买买提,今年六十多岁,干了四十多年的玉石收购工作,其祖父、父亲和儿子都是当地有名的玉石收购专家。四代传人,可谓玉石世家。

  肉孜像所有热情好客的 ... 尔族人一样,刚见面就领我们去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的名字用维语翻译过来叫“伟大的父亲”,为什么叫这名字,当地人也说不清。这个小山村有一条山涧,绕村而过,是出产籽料的白玉河的一个支流。拾玉采玉,就是这个小山村的主要生活来源。进了村,我们发现,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放着一堆码得齐齐整整的石头,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更多的是绿色。肉孜老人告诉我们,这石头就像是商店的招牌,说明这里有玉石可卖。

  有肉孜老人的帮助,科考队如虎添翼,很快熟悉了这里。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向他打招呼,而他也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很随便就推门而进,大声嚷嚷几句,又退了出来,带我们向下一家走去。村里收玉的人对我们这些“外来户”十分慷慨,拳头大小的玉石,随意拿走,分文不收。这情景与和田集贸市场的斤斤计较场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很快就发现了重要线索,村里一位老人带着肉孜来到一个深宅大院,所谓“深宅”,就是院子很大,进去都是葡萄架搭起的走廊,曲曲弯弯的进了一处门又一处门。 ... 尔人的房子很有特色,向阳的一面,几乎都是大敞着,没有门窗,连墙也没有,就像内地会馆里的古戏台。这家主人是个十分魁梧的中年人,他领我们进到最里面的一个院子,只见院里有一块半米见方的东西,用布和铁丝围着,松开铁丝,把布一层一层揭开,里面露出一块青绿色的大玉石,估计大约有两吨半重,是典型的山流水。这么大的山流水是非常少见的,这家主人让家人取来一桶水,一瓢一瓢地把玉石从头淋到脚,在水的滋润下,玉石变得光彩晶莹。几位玉石专家饶有兴致地围着玉石,古方等专家说,从这块玉石的纹理和形状看,是上好的雕琢用料。

  “是真的玉吗,多少钱?”我们小张第一个问价,看来他的“毛玻璃阴影”还没有散尽。

  “二十万元。” 玉石的主人开了价。

  古方等专家纷纷感叹,“咱们没有大卡车,要是有车拉回北京,一出手最少也值两百万元,雕成器物就更值钱,怎么也值近千万。”

  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痒痒得,一个个直发呆。看来是在盘算着用这笔钱能干什么吧。

  村里的老乡告诉我们,他们在山里发现这块玉之后,扎了一个木排,下面放了八个汽车轮胎,顺着山水一共费时二十五天才运到村里。

  老乡介绍,过去如果从山里捡到比较大的玉,为了防止玉石被碰撞破损,就先 ... 一头驴,用驴皮将玉石包裹起来,外面捆上多道绳子,经官方的采玉人鉴定后,原封不动地运到京城。由于采用新鲜的驴皮包裹玉石,上面的血迹会沿着玉石的一些缝隙浸到里面去,京城负责采购玉石的官员看到浸有血色的玉石,就会认定为玉石完好无损。后来,许多玉石玩家也往往将玉石包裹在被宰 ... 的狗或驴的皮里面,把它埋在土中数年,让血色更好的沁入其内。据说,这种带有血色的玉石,价值连城。

  我们在老乡家看到的玉石是一块质地纯净的墨玉,重达两吨半,像这样大的玉石,在村里我们一共看到了三块,另外两块虽说没有第一块那么大,但也是足有两吨左右的大家伙。玉石的主人们把它们宝贝似得放在院子中心,每天还要给它们浇水,让玉石保持润泽。

  收藏第二块大玉石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全家三十几口人的生活都靠儿子们从山上或水中拣回的玉石。这几年玉石的价格上涨,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盖了许多新房子。我们看到,他家的门窗上刷的漆都十分鲜艳,看来这也是新房。

  新一轮的和田玉收藏热的确兴起了。我们曾经参观过一家和田玉专卖店,店员告诉我们,近几年来,和田玉器的销量每年都有近50%的销售量增长,各种品质的玉器价格也逐年攀升,以羊脂玉为例,1990年1公斤顶极羊脂玉价格只有180元人民币;十年后,1公斤顶级羊脂玉的价格则达到了20万元。十年间里,价格涨了1111倍!

  玉石价格看涨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里都有了点钱,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当然也不能缺乏,于是就开始了对美的追求,而玉石恰恰迎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另外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真正上好的玉石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不过,尽管玉石上品越来越少,近几年还是不断有大发现。地质专家推测,目前已经开发的玉石资源尚不及玉石蕴藏量的万分之一,只是由于寻找和开采的难度太大,玉石才依然十分稀有。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立方米,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204.05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我国的玉之最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山西湖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的小石刀,估计为距今8000年前的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装饰用彩石玉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璜、珠、坠等,估计为距今6800-7000年前的玉器。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之玉器。营玉鳖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年-1644年)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镂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避邪。皆以和田玉制成。

  自古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件玉制品:《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故宫博物院宝馆,青白玉材质,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00多公斤,由清代扬州玉工 ... ,前后共用了十年时间完成。

  中国最早的大件玉器:元代《渎山大玉海》,现存北京团城玉弓亭内,重3500公斤,高0.7米,直径1.35米,椭圆形经围4.93米,底深0.55米,壁厚0.22米;酿酒三十余担,传为忽必烈酿酒器物。

  我国最著名的琢玉大师:明代末期的陆子冈。

  我国最早的一部金石学图录:吕大临编撰之《考古图》。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玉器目录:元代《古玉图》,成书于1341年。

  我国第一部古玉学术研究专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吴一薇编撰之《古玉图考》。

  中国最大的玉王:长7.55米,宽6.95米,高5.7米,体积106.8立方米,重量为267.76吨,为1984年辽宁岫岩县内所采掘,形状不规则,质地细腻,有深绿、绿、浅绿、红、黄、黑六种颜色,这是我国最大的一块玉石王,需要有15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围上。

  中国最大的水晶王:屹立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院内的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苏东海县房山镇拓塘村。

  肉孜老人手上有一块爷爷传下来的羊脂白玉,这块玉可谓传家之宝,从不轻易示人,只是由于考察队的到来,肉孜老人才把这个宝贝拿了出来。这块和田玉洁白如脂,是老人收购玉石的基准,无论多么好的玉,只要把它与收购的玉石一比较,优劣立判。按老人的说法,他收购的和田玉至今还没有一块能够比过这块羊脂玉的。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出产玉石,惟新疆白玉独占鳌头。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其中羊脂玉因色似羊脂,质地细腻,特别滋润光泽,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产品,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听说我们要去白玉河源头,老人告诉我们,去一趟实在是太难了。老人近四十年的收玉生涯,其中有二十年是在山上度过的。他告诉我们,有一次去白玉河的源头,突然暴雨狂风大作,干涸的山谷洪流遍野,他骑的毛驴也被山水冲走了。几个人全身贴在岩壁上,紧紧地扒住岩石,山水从袖口中流进,从裤管流出。山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所带的装备和食物全部被冲走。饥寒交迫中,他们在山路上泥泥水水爬行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山下,老人说起这些,至今还感到心有余悸。

  编辑:之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玉石之路(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蓝田玉是和田玉?从古籍记载和历史痕迹来看还真有可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玉偏爱有加,单单从汉字命名来看,凡是带王、玉的字基本上都和玉石有关,评价君子的时候也会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2. 西域一国,它是玉石之路的源头,还可能是西域自产丝绸的发源地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3. 英国这件文物长21厘米,所用材质证明,部分中国人有个认知是错的

    古迹背后的秘密第26期《说文解字》中提到「”玉”时,是这么说的「”石之美者,玉也”,给「”玉”赋予了「”美”的性质。正因如此,中国诗句每当要提到「”美丽”之时,玉的身影都会穿插其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忆起杨贵妃的倾世容颜,他写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用「”玉颜”代指贵妃「”风华绝伦”的美貌。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中,形容一个标志男子,也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可见在中国

  4. 玉器到了明代为什么会在民间大放异彩,以及陆子冈玉器的巧夺天工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代玉器,其实明代玉器可以用一个墓葬、一句俗语、一个人来简单概况。一个墓葬,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一个皇帝的墓葬被...允许发掘,谁的墓葬呢?这一时期上到皇帝贵族、下到黎明百姓都能鉴赏、把玩玉器。这定陵里的玉器正好在这一时期,有玉碗、玉带钩、玉佩、玉腰带、玉壶、玉爵杯等等。而这种玉质粗糙、呆板、没有灵气的缺陷正是明代玉器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5. 两汉时期佩玉风气形成与思想内容

    汉代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社会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都繁荣一时的汉朝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尚玉风气,自先秦以来流传下来关于佩玉的风气在汉代继续延绵并发展,并作为汉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而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6. 清朝官印用什么材料做的?有的用玉石有的用木头

    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民间发生经济...,必须以文契字据为根据;官场中的公事交往,则均以官印为根据。所以,有时候人们把当官称为「”抓印把子”。正因为官印的重要性,朝廷对官印的材料进行了严格限制。清朝时期,官印自上而下,分别由玉、金、银、铜、木等材料制成。最高级的官印,当然得是皇帝所用的御宝大印了。御宝大印使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玉石。乾隆皇帝一生共用了25块御宝大印,其中玉石大印有23块,

  7. 簋釜神工?来看看中国第一位女战神吃饭的家伙长什么样

    她不仅是尊贵的王后,还是能沟通天地的女祭司,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有了这些光鲜还不够,妇好还有一个中国第一的头衔,那就是第一位玉器收藏家。在出土的数百件玉器中,两只玉簋和一件玉盘格外引人关注。这件精美的白玉簋可能用于祭祀等盛大的礼仪活动,出土时内有骨勺、骨匕、贝形铜器各一件。

  8. 中国「 ”最憋屈”的国宝,用7000斤玉石制成,竟当了300年咸菜缸

    根据记载这个渎山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光是这上面的玉石就有7000斤,这个数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并且能够把如此贵重的玉打磨成如此精美,也确实是不容易的。可是这个渎山大玉海又是怎么沦落为咸菜缸的呢?

  9. 生坑玉器鉴赏:须掌握的三大要素

    生坑玉器,因为入土年代久远,旧化特征明显,往往为鉴定真赝提供了较为明确的证据。

  10. 酷爱皇家玉器的外国大藏家

    1902年去世之时,他将全部玉石藏品及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为比绍普捐赠的收藏玉器出版的目录手册多年前我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个展厅中看到了毕绍普先生藏玉的特展,深深感到了他的精神境界与无私的贡献。毕绍普先生大部分的藏玉也集中在这个时期,从而使之带有了清廷用玉的典藏特征。

随机推荐

  1. 统一不全是秦始皇功劳,是商周起三十六代人的努力,先祖养马发家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六国。一次,周孝王巡视牧场,秦非子的一位同乡死力介绍秦非子。后来,秦非子经由周孝王的一番考验,就被录用主管马匹。秦非子不负众望,短短的几年,马匹数量和质量都让周孝王赞不停口。于是,周孝王封给秦非子地盘,并御赐姓嬴。秦孝公时,首要功勋就是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这是秦始皇的先祖们为他奉上的最后一件大礼,此后今后,秦国的实力起头顾盼世界了。

  2. 别籍异财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biéjíyìcái。

  3. 食用油的鉴别 ...

    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静置24小时后所能下沉的物质,称为沉淀物。

  4. 赵高,三个步骤灭亡秦朝

    逼死扶苏,改立胡亥赵高亡秦的第一个“进献”,就是损坏了秦朝最高权力的顺利交代。审讯工作由赵高负责,他天然不愿放过这个可贵的机会,乘隙诬告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称他们与楚地起义师暗通往来。子婴被立为秦王,虽是秦始皇的孙辈,却并不称秦三世,秦国倒退回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赵高损坏了最高权力的交代,除掉蒙恬、李斯等重臣,逼走前方领军统帅章邯,从内部击垮了秦朝。

  5. 小六龄童的演艺经历是什么样的 他主要演过的作品有哪些

    演艺经历>小六龄童,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血泪荡》、《节振国》等中均有他出色的表演。小六龄童的表演艺术天真、淳朴、诙谐、幽默,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欢,为章氏猴王世家猴戏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中国戏剧艺术家辞典》誉为中国最有名的“戏曲小神童”,其艺术成就被载入多部中国名人传记。

  6. 黑匣子是什么颜色的?

    黑匣子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大。其实,这种金属...的“黑匣子”并非黑色。“黑匣子”并不是根据其本身颜色命名的,而是人们视它为空难的不祥之物,故定名为“黑匣子”。黑匣子现在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

  7. 关于爱情的简短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五、朋友说你快给我讲个笑话我于是就说了一个。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8. 衔环结草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iánhuánjiécǎo【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例子】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相关】百度“衔环结草”

  9. 望穿秋水造句_望穿秋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望穿秋水wàngchuānqiūshuǐ望穿秋水的意思和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望穿秋水的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望穿秋水造句看破红尘,望穿秋水,又能怎样?与此同时,金日成正对中国的援助望穿秋水。望穿秋水,还想和你在星巴克聊天。Lookthroughautumnwater,IwishtochatwithyouinStarbuckagain.不要再以儿、孙为生活重心,寻找自己的园地,才不致天天望穿秋水。

  10. 高陵君嬴悝简介宣太后儿子公子悝生平介绍

    高陵君嬴悝简介宣太后儿子公子悝生平介绍  高陵君嬴悝,即秦公子悝,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后。  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