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代因果报应录(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现代因果报应录(一)三生石上话前因 >

锺石磐

唐朝代宗时候的京都,河南洛阳城内,有一佛寺名叫惠林寺,原先是已故光禄卿李憕的府第,由其子李源捐献而成为佛寺。唐朝因安禄山叛变,东都洛阳被陷,李憕据守府中,不肯降贼,因寡不敌众而被 ... 死。他的儿子李源年少的时候,以贵族子弟,生活豪奢,交游甚广,嗜好音乐,善於歌唱,在当时很有点名气。但是自从他的父亲李李憕死节之後,他心中非常悲痛愤慨!於是发誓:不做官、不娶亲、不吃肉,独身居住惠林寺中五十多年,成为一个在 家修行 居士。寺中住持圆泽禅师,善於经营寺产,且懂音乐,与李源成为知己好友,两人整天相对交谈,总是说个没完,人家亦不知道他们谈些什么?

有一天,他们两人相约去游历四川的峨嵋、青城二大名山。李源要经由湖北乘船从水路溯江而上,进入四川;圆泽要取道陕西的长安与斜谷,经陆路入川。二人意见不同争持了半年,李源的心事,圆泽能知道,而圆泽的心事,则李源不知,可是圆泽又不便讲出来,结果李源坚持他的意见,而且振振有词的说:「我已经发誓不做官,断绝与官场中人来往,现在怎么可以再去京都长安呢?要是遇见那批官场中人怎么办?他们还以为我改变了主意了。」圆泽听了他的这一段话,半天才叹口气说:「一个人的行动是不由自主的啊!」(意思是业力不能改变了)只好依照李源的话,向湖北进发。

船儿行到南浦地方,因为要准备上滩,於是天不黑就靠岸停船,从船舱望见岸上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肩负著瓦瓮到河下来取水,圆泽一见她就流著眼泪说:「我不肯走水路就是因为怕遇见她哟!」李源不了解而又很吃惊的问:「我们一路上看见的女人不少,为何您就怕看见她呢?」圆泽哭丧著脸说:「这妇人姓王,我应该做她的儿子,她已经怀三年了,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就很久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见了,那就不能再逃避,只好去投胎了。希望您以符咒相助,催生快产,请您在这里多留几天,帮忙料理我的身後事。到了三朝日,请您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过後十三年的中秋月夜,再请您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们还可以再度相见。」李源听完这一段话,心中非常後悔而又很难过,一边流著眼泪,一边为圆泽准备沐浴,更换衣服,一切完毕之後,到了傍晚的时候,圆泽当真死了。

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妇人很快而又平安地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圆泽的第二生了。等到三朝日李源去王家访问说明来意,要求抱出婴儿一见,王家立刻许可,当李源抱婴儿在手时,果然一笑,李源却不禁泪流满面,便将详细情形告诉王家,王家也就拿出钱来将圆泽安葬於山下。

李源亦无心独自游川了,於是转回洛阳,抵达惠林寺时,才知道圆泽早写了遗书,叫他的徒弟交给李源,交代後事。李源等著到了第十三个年头,便南下向杭州西湖出发,准备赴 八月十五日 中秋夜在天竺寺外相会之约。李源先到寺外等候,那晚月光明亮,忽然听到葛洪井旁传来歌声,只见一个十几岁的牧童头上挽了双髻,身穿短衣,骑在牛背,手持竹棍敲著牛角口唱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①」李源一听到这只歌,知道牧童就是圆泽,便大声的说:「泽公您好!」只见牧童远远答话:「李公真有信用,这么远来辛苦您啦!不过您的俗缘还没有完了,请你不要过来,你我前途不相同,不能接近,如果您能精勤修行而不坠落的话,将来我们还有相见的机会,珍重!」牧童带转牛头,口唱山歌而去,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②」牧童的歌声渐渐远了,也不知他往何处而去,这牧童便是圆泽的後身。

李源於是转回洛阳,仍然居住惠林寺中,两年之後,有大臣李德裕向唐代宗保奏:李源为忠臣之子,很是尽孝,请予以官职。代宗准奏,封李源为谏议大夫。这便是李源所未能了脱的俗缘,但是,李源确实已经看破世情,淡泊名利,不肯就职,竟然老死在惠林寺中,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岁了。

注释:

①牧童唱词第一首「三生石上旧精魂」,三生石,据说在杭州,说明因果贯通三世。精魂,灵魂,第八识。它经历三世,所以称「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说自己不是来西湖赏玩风景的。「莫要论」,即不用说。「论」,读伦。「惭愧故人远相访」,感谢老朋友远道来访问。「此身虽异性长存。」「此身」,指躯壳,虽然改换,前世是法师,今生是牧童。可是本性并没有变。

②牧童唱词第二首「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前世今生的事是那样渺茫,不愿意再提说,会触景伤情。「吴越山川寻已遍」,江苏、浙江的山水已经游遍了。「却回烟棹上瞿塘。」打算回舟沿江上行归家去。烟棹,烟波中的小船。棹,音赵,划船的桨。瞿塘,瞿塘峡。这里泛指三峡地带,当时属荆州管辖。

《蜀中净土》编者按:

这一公案,说明自力了生死难,在娑婆了生死难。圆泽禅师的修持境界很高,能知过去、未来,能任意坐化。但也出不了轮回,了不到生死。如果他修净业,仗佛力,必能带业往生,一生成就。这就说明仗佛力了生死易,生净土了生死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 农历四月初五日 ),庐山东林寺《净土》专访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法师的一篇题为《为法忘躯》的专访报道,本焕老法师为禅门耆旧,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现年九十七岁。当记者问及当代净宗的弘扬与修持、禅净二宗的关系时,老法师特别讲了《印光法师文钞》所载圆泽禅师这个故事。并说:「为什么印光老法师讲这个故事?一个出家人已经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但他还要来这个世间上放牛。印老讲这个故事就是说我们要好好念阿弥陀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就算是下品下生,也不会堕落,到时候还会见阿弥陀佛,这是印光法师为了度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叫大家好好念佛。我已经九十七岁了,我看这娑婆世界越来越糟,斗争坚固。我现在也念佛,也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闻佛说法,证无生法忍,然后乘愿再来,普渡众生,这是我们学佛将来要成佛的根本。」

读本焕老法师这段开示,可见一位老修行,深知仗自力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不易。正如宋代死心禅师所说,参禅如果未能大彻大悟,应兼仗佛力往生净土,见佛闻法,更为稳当。当年圆泽禅师如果见到这点,也就不会再来放牛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代因果报应录(一)三生石上话前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唐传奇故事:圆观和尚躲了3年后转世

    「”轮回转世”就是说轮回转世后再次投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甚至有人竟然能够清楚的记得前世发生的事情。有修炼有素的高僧,甚至明确知道自己的转生去向和转生的人家。唐代袁郊编撰的《甘泽谣》中有一篇《圆观》,说唐朝大历末年,洛阳惠林寺有个叫圆观的和尚,会耕种田地,有很多粮食和布匹。他除了研究佛学之外,对音乐也很精通,当时人们都叫他富和尚,但不知道他的来历。谏议大夫李源,本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天宝年间,他整天吃

  2. 德育故事:《二十四信》【三集卷四】

    三集卷四《二十四信》信篇一、荀息为傅。周晋奚齐卓子者。生者不愧乎其言。初、献公造九层台。臣能累十二棋子。公造台三年不成。其中一个叫奚齐、一个叫卓子的。晋献公很宠爱骊姬。假使死去了的人。受着他托付的人。周晋丕郑之自秦反也。盖谓人以信为本。且将不齿于人类。可以立起世人之信心。共华虽亦里丕之党。伍员终受属镂之赐。包胥不受救国之功。其胜于伍员多矣。楚国的申包胥在楚国做了大夫官。我一定要到楚国来报仇。

  3. 《印光大师说故事》:自力警策类

    陆、自力警策类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至唐百丈怀海禅师座前表明其事,始得脱去。而虽以要命之威力胁之,令行邪淫,宁肯舍命,终不依从。自后西湖水臭,不堪食用。因兹出示,多来船舫,围而打之,则是铁铸之秦桧,与其夫人,并金兀术。两人意见不同,各有所以。后入京会试,俱见二人,遂说前生为僧事。至十二月三十夜,将点灯时去世,恰满八十岁。

  4. 佛教因果故事集一

    >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女人很快而又平安地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圆泽的第二生了。等到三朝日李源去王家访问说明来意,要求抱出婴儿一见,王家立刻许可,当李源抱婴儿在手时,果然一笑,李源却不禁泪流满面,便将详细情形告诉王家,王家也就拿出钱来将圆泽安葬于山下。

  5. 三个轮回的小故事

    三个轮回的小故事>1、三声石上话前因唐朝代宗时候的京都,河南洛阳城内,有一佛寺名叫惠林寺,原先石已故光禄卿李登的府第,由其子李源捐献而成为佛寺。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妇人很平安的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园泽的第二生了。李源亦无心独自游川了,于是转回洛阳,抵达惠林寺时,才知道园泽早写了遗书,叫他的徒弟交给李源,交代后事。

  6. 圆泽禅师转生的公案

    圆泽禅师转生的公案宋朝的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写的《僧圆泽传》,这个故事发生于唐朝,距离苏东坡的年代并不远:唐朝的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7. 高僧转世,笑对旧友(图文)

    《宋高僧传》原文只提到圆观法师转世后唱竹枝词,后世流传版本则连歌词都有,其中第一首是:“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代宗大历末年,圆观法师结识李源,两人成为忘形好友,交情深厚。李源于是前往女子家中,授以符咒之水。李源仔细打量,发现牧童正是圆观法师转世,面相表情几乎一致。

  8. 三生石旧精魂(白话文)

    三生石旧精魂唐朝李源,因安禄山起兵造反,父亲驻守东都洛阳不力,被朝廷降罪问斩。两人意见不同,各有原因。突然,远处依稀传来歌声,声音渐渐清晰,猛然看见一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扬鞭敲着牛角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说着,放牛娃爬上第三块石头,脸朝外坐下;李源靠着第二块石头根坐下,两人面对面,距离十分近,原来这两块巨石的根部是相连的。

  9. 轮回故事:三生石上话前因

    文/锺石磐唐朝代宗时候的京都,河南洛阳城内,有一佛寺名叫惠林寺,原先是已故光禄卿李憕的府第,由其子李源捐献而成为佛寺。李源使用催生符咒,使王氏妇人很快而又平安地生下一男婴,这便是圆泽的第二生了。李源等著到了第十三个年头,便南下向杭州西湖出发,准备赴八月十五日中秋夜在天竺寺外相会之约。--------------------------------------------------------------------------------注释:①牧童唱词第一首「三生石上旧精魂」,三生石,据说在杭州,说明

  10. 三生石的传说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三生石”。“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所以,“三生石”应该是有的。

随机推荐

  1. 伯仲之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ózhòngzhījiān【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例子】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唐·杜甫《咏怀古迹》诗)【近义词】不相上下【反义词】天渊之别,天壤之别【相关】百度“伯仲之间”

  2. 没出家轮回六道91劫

    当时,有二千位阿罗汉,发心各尽神力,要驱逐龙王阿利那离开国界。一千位罗汉使出自己最大的柙力,震撼大地的力量,五百位罗汉放射强烈的光明,五百位罗汉造人襌定,运用襌那的定力。正当大家苦恼着,来了一位尊者祇夜多,祇夜多尊者到龙池边,同龙王三弹指喝道:“龙,命你出去,不可再居留此地!”降伏龙王阿利那后,尊者祇夜多带了弟子,向更北方继续他的云游。

  3. 由出生日看你身边贵人多还是小人多

    人一生都会遇到贵人、也免不了被小人陷害。今天,郑博士特别说说从出生日看你贵人多不多,也即“化敌为友”的特征,注意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1日生:特别重视事业的成与败,但常常把身边的“敌人”冷落,我行我素特征严重。从位理学来看,你的住宅情况和你的办公室情况也会影响你的遭遇“小人”的几率和“化敌为友”的能力。运势不好、小人多的朋友,需作相应的调理化解。

  4. 成算在心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chéngsuànzàixīn。

  5. 长虎牙的女人面相分析_看相大全

    长虎牙的女生好可爱有任性,面相虎牙,有些女孩刁蛮任性起来很不讲理,你跟她越是争论,她就愈凶,原来一个人的是是非非都是离不开口舌,而口舌的门户就是牙齿,牙齿尖又露出嘴外的女孩,就会说话轻薄、动辄发脾气、偏爱挑起争端。因此男女之间的相处需要多点互相关怀及尊重,如果你真的具有虎牙面相特征,只要你发小姐脾气前想一想对方的感受。面相虎牙分析古相法云:“豹牙赤目,为人阴险”,“豹牙”即俗称的小虎牙。

  6. “四句箴言”指导一日三餐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专家说,“三高”患者均是冠心病的“后备军”,而以上三种疾病均与饮食有密切关系。高胆固醇饮食会直接导致高血脂。因此,“三高”人士可将“白肉”作为动物类食品的首选食物。

  7. 人的命运自己造-易学大师说因果

    人的命运自己造-易学大师说因果人的命运是人体科学研究的核心,但遗憾的是,人类还没有意识到研究命运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佛教《三世因果经》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长期以来,人类因不了解人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误认为命是天定的。因果报应循环规律因果报应循环规律,《三世因果经》里讲得很清楚。

  8. qq说说伤感一句话语录-感人的情话

    缘分,不论早晚,倾心,能相知;牵念,无论远近,倾情,才能唯一。一种爱,是心的默契,一种情,是心的守望。人生最遗憾的是,彼此深爱却不能在一起。谁都无法拒绝悲伤来袭,但是,有句古话说的好,心宽量大。一砖一瓦拼图,建造的,是自己有的依附。

  9. 赵桓有多惨?听说自己要当皇帝,吓晕当场?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听说自己要当皇帝,吓晕当场?宋钦宗赵桓的悲惨一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帝,九五之尊,万人之上,谁不想能坐上皇位,万民朝拜,独享后宫。>>宋钦宗赵桓,他是宋朝的第九个皇帝。宋徽宗展现了其果断的一面,立马把赵恒叫来,,说要把皇位传位于他。为悲惨的还是在年过半百之后,一场混乱,死在了群马践踏之下。

  10. 备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备”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备位充数——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备多力分——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备尝辛苦——备:尽、全。受尽了艰难困苦。备而不用——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