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代天文学成就有多高?他们的理念是啥?从一次太阳黑子观测说起

对于天文学,每个人都抱有好奇心。喜欢的是痴迷其中,就算是不感兴趣的,听到一些天文方面的东西时也并不会不耐烦。这说明每个人心中都对神秘保持着一定的探索心理。我们现代人的观测已经很方便,除了各种大型天文台,个人在家也是可以观测的。 相对应的,古人对天上的事儿好奇心并不比现代人少,可他们的观测工具就差多了。在一些人心里,古人想观测就要难多了,因为他们没有望远镜,也缺乏相对应的知识,所以古代人对天空的认知都是迷信的。 这完全是信口开河。我们现代的天文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继承的古人,他们只是被时代而局限。他们早在古代时就已经对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了解。汉朝是一个大爆发期,所以今天我们就说汉朝。 汉朝时,有关的记载是非常多的,《史记》里有「 ”天官书”,《汉书》里有「 ”天文志”和「 ”五行志”,《淮南子》中有「 ”天文训”,张衡有「 ”灵宪”。比如在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下之下》篇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是观测到了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在那个时候被看到并且记录了下来,这让我们现在看来不由得瞠目结舌。那么,那时候主要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的天文学理念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观测的呢? 一、关于理念 汉朝时,其天文学理念自成一派,但这些汉代古籍中的天文篇,基本上都秉承了一个跟天文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创造出来的理念,那就是哲学家、大儒董仲舒的道教思想,天人感应论,也就是天人合一。当然了,这个理论的基础并不是董仲舒的发明,因为在《尚书》中已经有这样的理论。但董仲舒给具体和完善化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 董仲舒认为,宇宙是个大包容器,而人存在于这个大包容器中,但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器。换句话说,人体的构成和宇宙的构成其实是一样的。所以,人是可以感应到天上所发生的一切的,天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这就叫天人感应,也叫天人合一。 这个影响太大了,不管是张衡这样的专业天文学家,还是用以史书传世的司马迁和班固,在天文篇中所用的基础理论就是这个。 比如张衡在《灵宪》中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混沌的鸡蛋,而地球和星星月亮包括太阳同样也是,在宇宙中分化中,混沌元气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以称为水,这些水包裹和托着这些鸡蛋,所以星星和月亮能在空中悬浮。 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 张衡的说法我们初看时有着一定的迷信思想,毕竟其基础理论带有一定的神学论。可假如我们仔细去想这件事的话,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物质运动演化论,而物质演化就会带来改变,所以宇宙也是会一直发展和变化。这跟现代宇宙演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假如你们把这些所谓的混沌元气换成现代宇宙物质,那就是现代宇宙学。 所以,我们看这些古人的智慧时,真的会被震撼。他们生于遥远的古代,一切靠自己的观测和探索,他们的想法虽然有一些错误和迷信,可是在研究这些事物时,他们的智慧是无限的,也基本上触摸到了事物的本质。 同样,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是同样的理念,他的天文训开篇是这样说的: 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和别的记载都大同小异,这再一次证明了汉朝的天文学基础理念就是这样的。有人可能对这个天地混沌,后来分开有点不意为然,觉得这纯属迷信。可是,现代宇宙形成学上说宇宙来自于一次大爆炸。这个学说从本质上来说,跟天地一片混沌而后又分开形成了日月星辰有什么不同呢?研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不能在那个时候就让他们说出这样的爆炸论吧?想想那个时代,也就理解了他们的难度和成就。 所以,当时的理念其实来源自董仲舒的哲学理念,而董仲舒的哲学理念带有一定的神学味道,受神学论影响很深。 二、关于成就 当时的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天象、分星宿和制定历法和节令。 1:观天象 观天像方面,汉朝的成就,对于月亮的认知,对于日食和月食都已经有了全面而科学的认知,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天狗吃月亮,他们明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有时神学理论上来时,也会归类为要降灾。但更多的是冷静观测后,根据这些制定出来的十二生肖、十二时辰、一年多少天等等。但这样直观的说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咱们来看看《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这些是怎么记载的: 太阴在四钩,则岁星行二宿,二八十六, 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 这里说的十二年运行二十八星宿一周,这也是十二生肖的由来,为什么生肖是十二个?不能是十三个十五个呢?这是有根据的,有观测的。而岁星一天运行十二分之一度,这是十二时辰的由来。每十二年环绕一周天,得出一年运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这是一年为什么是365天的由来。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时就会明白,我们现在有的,是以前的人经过多少代的观测和记录才确定下来的,后面又经过了无数代人的完善,而且他们的观测并不错,这就是他们的成就。 2:分星宿 上面说这个二十八星宿啥的,可能有人觉得迷惑,这个二十八星宿是啥啊?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为四个方位,每个方位七个星宿,每个星宿又包含无数颗星星,而这四个方位的星宿就叫二十八星宿。 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的一种分星法,在汉朝时得到了大完善,天上分星,地下分野,地下分的野对应天上的星宿,这是汉朝在分星定野上的一大发明。但分星尚有科学可言,定野则又沾上了神学理论。因为我们知道,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建筑物什么的是没有关系的。当然了,汉朝的分星绝不仅仅是这二十八星宿这么简单,事实上非常的复杂。《淮南子·天文训》中是这样说的: 天分成九个区域,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小区,离大地五亿万里;天上还有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以及紫宫、太微、轩辕、咸池、四守和天阿等。 这些观测得来的记载在我们现代看来仍然非常的复杂和头疼,再想想他们那个时候的工具和难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责怪他们动不动沾上点神学理论呢? 3:制定历法和节令 想要制定历法和节令,天文学观测必不可少,因为所有的历法和节令都是跟天体运动相对应的,必须要先观测这些天体运动,然后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历法和节令去让人们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劳作。 在历法上,汉朝的时候确定了一年是365天,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太初历》,但这个历法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提议人是司马迁,后来制定的过程中,他也有参与,但主要制定人并不是他。而是邓平、唐都等人 ... 的。《汉书·律历志》中记载: 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以造《汉太初历》。 由于《太初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使用了一百多年后,西汉末年的刘向和儿子重新整编后又 ... 了《三统历》。虽然使用年限上并不太多,但对后世的历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书·律历志》中说: 至孝成世,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 历法和节气是相互对应的,所以汉朝的节气也制定得非常完善,24节气就是在汉朝得以完善的。其推算的节气和时令跟现在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从汉朝完善了24节气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改变过,一直尚用到了今天。但这个有关记载咱们在别的文章说过,所以这里不再重复举例。 我们看到成就时就会感觉震惊,在那样的时代,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些的?他们用什么工具观测天象以及分星定野? 三、当时的天象观测工具 当时最牛的观测工具,当属张衡发明的「 ”漏水转浑天仪”,分浑象和壶漏两个部分,浑像上刻有二十八星宿、南北极、24节气等等,水动力驱动,壶漏控制水流来带动浑像的转动,以观测各种天体运动规律。不过这个浑天仪不是张衡的首创,早在西汉时,修订过《九章算数》的耿寿昌是第一个发明人。 但张衡的漏水转浑天仪影响深远,宋朝苏颂等人造的「 ”水运仪象台”也是根据他的基础造出来的,虽然水运仪象台更加的复杂和功能齐全,但如果没有前期的制造,后面至少会走不少的弯路。 这样的成就不止让我们震惊,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在当时那个时代,汉朝的成就是世界领先的。那还是在遥远的古代,古人在一片片空白的领域不懈的观测和探索,然后留下了他们的感悟、认知和发现。后世人不断的向着他们探索的道路前进,于是就有了一项又一项的天文学成就。汉朝已经灭亡,但这些人的探索精神必定会永世长存!

汉代天文学成就有多高?他们的理念是啥?从一次太阳黑子观测说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又是谁算出来的呢?

    答:其实,出处不详,很有可能是古希腊人。

  2. 砖家解读: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古人的宇宙天文认知

    《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在《天学真原》第一章「”绪论”中,第一句就说:「”‘天文’一词,今人常视为「”天文学”的同义语,以之对译西文astronomy一词,即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但在古代,‘天文’并无此义。”古籍中较早出现「”天文”一词者为《易经》。并根据《易经》明确古代中国之所谓「”天文”,「”既用以指天象,又引伸出第二义,用以指仰观天象以占知人事吉凶之学问。……‘天文’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其

  3. 另眼看历史:八卦并非伏羲一个人创立的

    上一期讲了伏羲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生产力的特征。既然伏羲不是一个人,那么,伏羲创立八卦之说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当然,八卦总得有个来路,就算是外星人创立的,那也应该有个被地球人接纳过程的说法。

  4. 汉代天文学成就有多高?他们的理念是啥?从一次太阳黑子观测说起

    对于天文学,每个人都抱有好奇心。我们现代人的观测已经很方便,除了各种大型天文台,个人在家也是可以观测的。相对应的,古人对天上的事儿好奇心并不比现代人少,可他们的观测工具就差多了。我们现代的天文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继承的古人,他们只是被时代而局限。他们早在古代时就已经对天上的星空有了一定的了解。汉朝是一个大爆发期,所以今天我们就说汉朝。

  5. 许振东:胜芳张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④

    所以,寻找清末民初时胜芳的张家大院,应该进入到当时文安的人文脉系和史志圈中。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曾风云一时,名播海内外的著名人物——顾维钧,他字少川,是江苏省嘉定县人,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摄行大总统职,又任国民...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退休后定居美国。

  6. 古人心中宇宙是怎样的呢?历史上人们有哪些奇思妙想的宇宙图像?

    本期我们聊一下古人认为宇宙是怎么样的。首先先来讲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的宇宙图像是怎么样的。

  7. 董仲舒在计算秦朝黔首的力役负担时为什么不会「 ”算数”?

    讨论秦汉...史,传世文献中最「”知名”的基础史料就是《汉书·食货志》中引用董仲舒上疏中的一段论述:(1)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2)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3)汉兴,循而未改。这段话,描述了三个时代的政策,一个是所谓「”古者”,一般认为是周朝,一个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秦朝,一个是汉兴之后。请注意第二条,在过去近一个世纪

  8.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枯木《怨篇》张衡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我闻其声,载坐载起。同心离居,绝我中肠。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南阳西鄂人,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职,于永和四年逝世。张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

  9.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出现了「 ”汉朝法律儒家化”现象

    由于秦帝国的滥用民力,致使爆发陈胜、吴广大起义,起义引燃了黄河两岸、长江上下各处的反抗之火,战乱四起,连年不断,社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10. 宇宙如何起源的?除了「 ”大爆炸”外,还有两种惊人理论

    自人类有意识以来,有一个极其困难问题就一直在脑海盘桓,那就是「”我们究竟从哪来”。随着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进,最初的「”我们究竟从哪来”这个问题,开始慢慢地延伸成为「”我们和我们所在的世界究竟从哪来”。虽然很明显,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太过于深奥,但是人们并没有就此停止思考。在西方世界以古希腊为代表,当时的先贤们将这个问题归结为「”本源”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四元素理

随机推荐

  1. 此人的改革被史书大肆褒奖,在当时却葬送掉了国家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历史教科书中饱受肯定和称颂。宗法太庙中,“烈祖”一向低于“太祖”和“高祖”,因此拓跋珪这个开国皇帝,在北魏帝国历史长期也仅仅被视为继统之君。此举使得身为拓跋珪子孙的近支皇族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他们原本就在帝国军政舞台处于相对重要位置,自然对此乐见其成,大力支持。虽名易于本,而品不异昔。

  2. 孕妇梦见自己打死蛇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自己打死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自己打死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高官尊爵是什么意思?

    【拼音】gāoguānzūnjué【解释】显贵的官职和爵位。【出处】《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例子】无【相关】百度“高官尊爵”

  4. 侯马晋国遗址挖出中国最早的毛笔字,共5000余片,专家:镇院之宝

    侯马晋国遗址的出土自然是引起了山西文物局的重视了,为此当时经过慎重考虑,也是立即下了考古挖掘的批准报告。1965年,侯马晋国遗址正式开启了考古挖掘工作,别说在侯马晋国遗址中还是挖出了大量的文物,比如最为珍贵的自然就是5000多块玉片,也就是现今被收藏在山西博物院中的镇院之宝-侯马盟书。

  5. 历史上以情人众多所著名玛戈皇后 真实的她是什么样的

    >>玛戈王后,历史上以情人众多所著名。和本人的三个亲兄弟,和教会的其他男子,女子的亲昵。其中玛戈王后与俊秀的拉莫尔的爱情更是令观众向往和同情。这样的诗篇由于有了玛戈王后的放纵与真情才更让人恋恋不舍,魅力华服与性感暴露在玛戈王后的狂野言神间也稍显黯淡。以致在拉莫尔死后,玛戈下定决定取下他的头颅,悲痛坚决地坐上奔往异地的马车。她贵为皇后,却无法得到真爱。

  6. 春季养生:8个 ... 助你拥有优质睡眠

    长此以往,身心俱疲,下面,360常识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8个能让你们拥有优质睡眠的...,一起来看看吧。春季养生:8个...助你拥有优质睡眠8个...助你拥有优质睡眠1、吃点醋醋酸能中和导致人体疲劳紧张的乳酸,晚餐时吃点食醋,或洗完澡后喝点果醋,有助放松,帮助安眠。但要注意的是,洗澡水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0℃,否则会适得其反。秋冬季节注意披上外衣,以免着凉。因此,卧室必须要安静,还要保持...,气温在18℃至20℃左右。

  7. 400年后在哈德逊河上起航

    号是一艘17世纪荷兰船Onrust的复制品,在建造过程中,来自纽约金斯伯里的志愿者兰斯·拉坦特停下来,透过一丛弯曲的白橡树肋骨窥视着他和同事们他回忆说:“它看起来像一头搁浅的鲸鱼,骨头都漂白了。”。很明显,在一年内完成和下水52英尺,29吨的船将是一个挑战的志愿者建设者。但是努力工作和一点运气都有回报。6月6日,Onrust(发音为AHNroost)复制品加入了一支由大约15艘历史船只和数不清的私

  8. 巨大的熔岩流在惊人的新视频中坠入大海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称,熔岩流目前正从夏威夷大岛上的卡莫库纳附近的一处海崖流入海洋。当这条巨大的熔岩斜道撞击到下面凉爽的海水时,产生了爆炸性的蒸汽。随后在1月28日和1月29日发生的蒸汽爆炸将熔岩抛向高空,一些熔岩碎片被弹射到了海崖高度的两倍。是2017年1月28日和29日从夏威夷大岛的海崖喷出的熔岩消防水龙。这座持续喷发的小岛也在不断地生长,来自普奥火山口的熔岩流不断地在岛上形成新的岩石,并流入海洋。

  9. 三国蜀汉大司马蒋琬的简介 蒋琬和费祎谁更得诸葛亮的赏识历史名人

    蒋琬人物生平简介蒋琬字公琰,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宰相。其中蒋琬可以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在孔明死后,是由蒋琬来执政辅佐后主刘禅的。蒋琬和费祎谁更得诸葛亮的赏识蜀国建国后的十二年秋天,诸葛亮去世。蒋琬继任后,主要是维持蜀国安定,继续沿用诸葛亮联合东吴,养兵伐魏的方针。虽然费祎为后,但在蒋琬病死后,费祎收回政权,国家大事均由费祎统领。

  10. 钝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钝”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钝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