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朝官员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他是怎么做到的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平均年龄一般很低,在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提到,夏商时期人均寿命只有18岁,当然那个时候人口少,又不稳定,各族之间发生战争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导致人均寿命很低。 可到了清朝,我国人均寿命还是只有33岁,直到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才提高到57岁。可见古人长寿是很罕见的事,像康熙、乾隆这样的,已经算极其长寿的老人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均寿命不高的年代,明朝有一位官员,他活到98岁才寿终正寝,98岁别说是明朝,就算放在现代,也算是高寿了。这位官员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他是如何赢得明朝代代皇帝的尊敬,如何从官场的尔虞我诈中逃生,如何历经九朝而屹立不倒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 魏骥,字仲房,生于洪武七年,浙江萧山人。直到永乐三年,魏骥才因中了举人,后又过了会试,从而走上仕途。 不久之后,魏骥奉命参与纂修《永乐大典》工程,纂修结束以后,他被推荐为太常博士。宣德时期,魏骥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正统年间,魏骥更是多次升官,这时候他向明英宗提出想告老还乡,可是遭到明英宗的拒绝,此后又申请,再次被驳回,可见明英宗十分依赖他。 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魏骥向朝廷献策对付瓦剌,被采用。这时候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魏骥同样受到重用。魏骥再次提出告老还乡,明代宗终于同意,于是77岁的魏骥回到故乡,直到98岁寿终正寝。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既让皇帝信任,又不被权臣记恨,最终还能高寿的呢?我想和这些原因有关。 一、为官清正廉明 魏骥是个正直的人,他出入仕途的时候,官职非常低,但他并不因此而整天想着升官,他除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还常常鼓励学子们。他见学生们夜夜苦读,便会半夜给他们送米粥,见有的学生十分贫穷,他就会出钱资助而不计回报。 后来他受到明朝历代皇帝的重用,许多人都想着来巴结他,但是都被魏骥给拒绝了。有的官员给他送来礼物,他都一一退回去。有人想请他卖个人情,让自己犯罪的亲戚得以保释,仍然被魏骥拒绝,并且依法对犯罪之人定刑。 景泰元年,魏骥向明代宗提出辞职,这时他的学生,当时的大学士陈循对他说,让他不要急着回去,等朝廷为他加官进爵再说,并主动要求为他疏通关系。结果魏骥一听十分生气,训斥了学生一顿,然后愤然回到家乡。 到了家乡之后,魏骥还对别人说:「 ”我这个学生办公事存在私心,将来不会有好结果。”他每次想到自己教出这样的学生,心中都感到十分惭愧。 一般人退休之后,肯定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安度晚年。可是魏骥不一样,虽然回到家乡,可心里仍然牵挂百姓。看到乡民因为水患饱受苦难,他便多次提出水利方案,还亲自主持水利修建。看到有富豪强行征地,魏骥便带头呼吁官府出面解决。 到了成化年间,明宪宗听说魏骥在当地的功绩,对他很是敬重,便派人赏赐他一些东西。只可惜使者还没有到,魏骥就已经去世了。明宪宗知道后很遗憾,下令厚葬魏骥,并对其追谥「 ”文靖”。乡民为了纪念他,更是在当地为他建立了祠堂。 明宪宗对魏骥的评价是: 「 ”尚书魏骥,年及百龄,兼有德望,朕甚嘉悦。” 「 ”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 77岁的魏骥告老还乡,但他一刻也没闲着,继续为家乡发展效力20年,可谓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正是因为魏骥受重用时,不想自己能否加官进爵,告老还乡时,也不带走朝廷一点好处,所以才会受到历代皇帝的敬重。 二、忍常人所不能忍 要说魏骥的性格,可以得到皇帝喜爱,也能获得百姓爱戴,但是朝中的权臣或是小人,一定会视其为眼中钉,因为魏骥正直的态度,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明朝宦官干政比较严重,在明英宗时期,太监王振就深受信任,魏骥就十分看不惯王振的作风,那为何他没遭到王振报复? 那是因为魏骥是个聪明人,他虽然看不惯王振这帮宦官平时耀武扬威,但他知道,得罪这群人没有好处。所以魏骥虽不能对王振心悦诚服,可看在明英宗的份上,魏骥还是很给王振面子。 就是因为这样,王振对魏骥十分尊敬,他认为连魏骥这样的有才之人,都愿意站在自己这边,自然就不会去报复魏骥。既然王振都对其十分尊敬,那其他人就更不敢得罪魏骥了。这就是他不会被权臣记恨的原因。 三、心系田园,视权势为过眼云烟 既能得到皇帝重用,又能受到权臣尊敬,魏骥可谓是人生赢家,可他最令人羨慕的,还是活了98岁高龄。魏骥33岁开始当官,77岁退休,此后还为家乡效力20余年,可见这时候他的身体还十分硬朗,还能亲自主持水利工程。那他的高寿秘诀又是什么? 首先是心态好,就以王振来举例,他的所作所为,遭到很多大臣的诟病,人人都气愤英宗为何会信任他,但是敢怒不敢言。魏骥也讨厌王振,但是他不计较,毕竟皇帝如此信任的人,你硬要和他赌气,只能是自己吃亏,所以魏骥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心态一平和,病自然就来得少了。 其次,魏骥不把权势放在心上,他将心思全部放在百姓身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百姓过得更好。对于自己升不升官没关系,死后有没有荣誉也没关系,所以回乡之后,他才会默默帮助乡民谋福利,要不是有人将此事告诉明宪宗,他所做的一切,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最后一点最重要,就是魏骥心系田园生活,他曾多次向明英宗请辞,可都遭到拒绝。其实他早就想回归故里,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这样呼吸着新鲜的田园气息,做一些农活锻炼身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想不长寿都难。 魏骥的一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一、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到头来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二、不要把权势看得太重,有权势不是坏事,但没必要为了追求而不择手段。三、凡事心态要放好,心态平和了,才能使身体更健康。 (参考文献《明史》)

明朝官员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他是怎么做到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梦见美丽的嫦娥

    周公解梦梦见美丽的嫦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美丽的嫦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为什么刘邦能够夺取天下 而项羽却败得一败涂地呢

    为什么刘邦能够夺取天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反观项羽,出身高贵,勇猛好武,年少成名,起义之后一路屡战屡胜。这时候,双方的实力十分悬殊,谁胜谁负一目了然,但事实却迎来了翻转,之后刘邦一路高歌,优势尽显,步步紧逼,而项羽一方却渐渐倾颓,最终走投无路在乌江前自刎。>>为何刘邦最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却一败涂地呢?

  3. 一天的生活…威廉莎士比亚-作家。演员。粮食商人?

    百灵鸟,早晨的先驱,唤醒了威廉莎士比亚在他位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的豪宅的卧室里醒来。随着太阳升起,英国最著名的吟游诗人也开始了,他渴望利用白天的时间开始工作。清晨是写作的更佳时间,不受家庭、家庭和生意的干扰,在这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春天,莎士比亚渴望回到他的办公桌旁。一个晚上的休息让他对他的新剧充满了想法。这一年是1606年,虽然莎士比亚大部分时间都在伦敦,但今天我们在斯特拉特福德找到了他。瘟

  4. 梦见两个我

    周公解梦梦见两个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两个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举足轻重成语故事_成语“举足轻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举足轻重”这则成语是说只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用来比喻实力强大,地位十分重要,足以左右局势。 这则成语出自于范晔《后汉书·窦融传》: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东汉时,窦融家世代在河西当官。王莽当...

  6. 梦见老是梦见一个男人

    周公解梦梦见老是梦见一个男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是梦到一个男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豆制品中的精华-腐竹

    腐竹看起来只有薄薄的一层皮,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的豆制品,浓缩了大豆中的精华,可以算是豆制品中的营养冠军。如果拿我们日常最常食用的三种豆制品———豆腐、豆浆和腐竹相比较,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数据表明,每100克豆腐、豆浆、腐竹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1克、1.8克、44.6克;含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2克、1.1克、22.3克;而水分含量则是82.8克、96.4克、7.9克。

  8. 做梦梦见恐水症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恐水症一般是指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梦到别人的了恐水症,意味着你的工作会由于某个人的死亡而受到牵连。梦到的了恐水症的狗向你攻击,意味着你最亲爱的朋友也会被判你,你的许多丑闻会被揭发出来,从此名誉扫地。梦见身体虚弱代表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梦见很多条小蛇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条小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条小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我们碰到了一个值得尊重的可怕的对手!”美军三大“王牌”兵败 ... 战场

    然而,“王牌”的出现并未能挽救“联合国军”失败的命运,相反这些“王牌”或被全歼,或遭重创。这是中美军队在...的首次交锋。而美国人则惊呼:“我们碰到了一个值得尊重的可怕的对手!”12月6日,美军大难不死的各部官兵会合,随后又开始新的大溃逃。戴维斯少校是美空军“王牌”飞行员中的“王牌”。1952年2月10日清晨,美军出动飞机轰炸志愿军铁路运输线。张积慧所在的空4师立即出动34架米格-15战斗机紧急升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