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代抓犯人通常要在专门的地方贴上「”通缉令”,但是我们仔细看,上面画的跟罪犯本人根本一点儿也不像,甚至电视剧里的罪犯,还敢跑来亲自看一看自己的通缉令,靠着这样的通缉令能抓到人就怪了。那么真正的古代通缉令也是这样吗?捕快能抓到罪犯吗?答案竟然出乎意料。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判断,最早的通缉令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自己荒淫无度,国家逐渐衰败,却怀疑太子「”外交诸

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代抓犯人通常要在专门的地方贴上「 ”通缉令”,但是我们仔细看,上面画的跟罪犯本人根本一点儿也不像,甚至电视剧里的罪犯,还敢跑来亲自看一看自己的通缉令,靠着这样的通缉令能抓到人就怪了。 那么真正的古代通缉令也是这样吗?捕快能抓到罪犯吗?答案竟然出乎意料。 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判断,最早的通缉令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自己荒淫无度,国家逐渐衰败,却怀疑太子「 ”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导致伍子胥一家人被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中。 伍子胥从楚国逃去吴国,做了吴王阖闾的大臣,相当于叛国者,但是这一路可不容易,无数次差点被抓住。话说当时楚平王非常生气,于是找人画了伍子胥的画像,张贴到全国各地,动员全国寻找他,并且给出了丰厚的悬赏。这是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我国第一张通缉令的观点。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张通缉令的模式已经和后世里的通缉令很相似了。第一,有目标罪犯的画像和姓名;第二,设置了丰厚的奖金。不过看这张「 ”通缉令”中的画像,就算让伍子胥站在它面前,都不见得大家能认出来。 然而就这样的「 ”通缉令”,竟然让伍子胥逃亡路上困难重重,亏的是遇到了很多人帮助他,不然根本跑不掉,因为不管去哪里都很快被捕快追上。史料中这样写道,当年追兵已经追到 ... 后面了,伍子胥拼命跑,结果遇到了一条大江,此时一位老渔夫刚好路过,就把他渡过大江。 感动的伍子胥要把祖父传下来的宝剑送给渔夫,渔夫说:「 ”楚王为了捉你,给出了五万石米作为赏金,还要封告发者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赏金也不贪图爵位,怎么会贪图你的宝剑呢?”伍子胥终于逃出楚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张通缉令就已经知道设置巨额奖赏了。 然而那么简陋的通缉令,如此简单的画像,古人是怎么做到分分钟追到罪犯的呢?原因有三。 第一可怕的连坐制。连坐制起始于西周,秦朝时期商鞅变法对它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 ... 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5家为伍,10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10家连坐。这你要是犯了事儿跑了,10家人都不会放过你,加上罪犯自己也不好意思连累那么多人,所以通常就自首了。 第二身份证件制度,这个又和商鞅有关系。由于连坐制度的展开,每个人都得有户籍,方便朝廷查询到人,这种凭证比户籍详细多了,上面写了姓名和职业,并且画着持有人的画像,最后盖上公章。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姓名和职业都能造假,画像就更别说了,你都不认识我,看了一点儿也不像的画像有用吗?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了,古代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远行、外出的,要拥有这个凭证得专门去办理,都有登记。比如当年唐僧去取经,是不是去哪里都要用到「 ”通关文牒”,这就是古代人的护照,它也是凭证的一种。 当时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人,秦孝公一去世,他失去了靠山,所有人都想 ... 掉这个变法之人,公元前338年,秦惠王上位,立马下令逮捕商鞅。商鞅一路逃命,到了边关,好不容易要逃出生天了,结果他要住宿的地方,主人拒绝了他,因为商鞅没有带凭证,当时收留没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最后被迫回到封邑商,被秦惠王打败而战亡。 这就是古代的身份证件制度,和今天的身份证已经很相似了。即使画像粗糙,画师还是会把主要特征描绘出来,再加上三更半夜一个外地人跑来投宿,老板们都会多留心眼。 第三点想必聪明的朋友们已经猜到了,就是巨额赏金,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攒不出一锭金元宝(大约等于10000枚铜钱),再给你个大官当一当,这诱惑力实在太大,当时还衍生出了类似「 ”赏金猎人”的人,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结合这3点,古代那看似粗糙的通缉令,其实效果非常好,追捕速度快到让逃犯怀疑人生。
本文标签:伍子胥历史商鞅战国时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