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以文字符号变更为例,浅析埃及本土文化的转变

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于公元前5450年开始成形,奴隶制社会于公元前3200年就建立了,其文化的绚烂程度世人皆知。距离古埃及文明灭亡的2000多年后,世人仍在孜孜不倦的探索。 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灭亡,宣告着整个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在此之后,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但是在五、六百年后,被不同种族、国籍的人轮次占领后,这片土地逐渐诞生出了新的生机。 一.文字符号的变更 一个国家文明的形成,文字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们有意识的想要记录自己的语言、行动乃至历史,它是一种文明形成的标志,一种语言成熟的标志。古埃及文明于公元前5450年成形,文字则于公元前3300年出现。三百年后,开始出现了大篇幅的文本记录。 古埃及王朝的成型时间比古中国早了近一千多年,且王朝更替频率相对来说较高,因此,它的语言的变更也是频次较高的对。 现代学界一般认为古埃及语言的更替分为五个阶段:古埃及语(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100年)、中埃及语(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新埃及语(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00年)、世俗语(公元前600年——公元5世纪)、科普特语(公元1世纪末——11世纪)。其字体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从圣书体到祭祀体、世俗体、科普特体。 圣书体文字使用时间最长,其主要使用时间从公元前3300年一直贯穿到公元394年长达近3700年。 前四种语言都是古埃及的本土语言,是一个国家、一片土地上的人们随着文明发展而产生的正常的演变,其语法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国被灭国后,罗马人登上这片大陆,希腊语以强势的姿态加入到了本土语言中。希腊语的长期影响,使得埃及人在希腊语中加入了埃及世俗语的六个字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全然不同的语言——科普特语。 公元四世纪初,科普特语就逐渐作为一种发展成熟的语言在埃及作为普遍语言使用,一直使用到公元1000年。到了六世纪,基督教在埃及拥有了大量的信徒,于是科普特语成为了当时基督教徒们使用的语言之一。 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埃及就已经逐渐被其他文明统治——利比亚人、埃塞俄比亚人、亚述人,而后在希腊人统治的时期( 公元前332—前30年) ,希腊语已经作为埃及的官方语言进入了埃及本土。公元3世纪末,为了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拉丁语在罗马皇帝戴克里的改革政策下成为了埃及的官方语言(根据文献看来,改革后埃及地区的主要官方语言仍是希腊语)。 到了公元六世纪,拉丁语在其他一系列的外力协助下,终于在埃及的官方语言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公元六世纪,拉丁语与科普特语是埃及的主要语言,希腊语地位直线下降,而本土的语言文字,已经基本消亡了。 语言文字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精神意识的消亡。而古埃及最终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其自身发展的能力不足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二者相结合后的结果。 尽管本土语言经过发展最终成型已经较为完善,但是符号多、语法结构复杂,到了后来的世俗语时期,尽管是最发达的新王国时期,具备读写能力的古埃及人甚至还不足总人口的2%~5%。这样的弊端也导致了世俗语并不被外来文明的统治者接受。 二.宗教信仰的变更 埃及本土的宗教——一神教对于埃及民众的渗透十分彻底,这种精神上的影响——或者说是控制——并不受王国更替、统治者变换的影响。但在罗马人统治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埃及传统宗教被严格限制,基督教在埃及的传教得到了机会。 公元1世纪基督教进入埃及,公元2世纪基本上占据了主要地位。此后两百年间,基督教在埃及土地上稳步发展,甚至进入学校。亚历山大城教理学校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学校,它的建立者、第一任校长以及之后的历任校长,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基督教领袖。 但同样,两百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罗马驻埃及的统治者十分反感、并屡次对埃及的基督教徒实施迫害。长期的迫害,使得基督教徒已经从最开始的惊惧、无所适从,慢慢适应并且被磨砺出了更加坚定的宗教信念。为了躲避这种毫无道理的迫害,部分教徒寻求清幽的环境隐修,使得埃及对基督教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修道制度诞生。 公元311年,罗马皇帝结束了对基督教徒的大迫害;313年,君士坦丁因为在争夺皇权的战争中受到了基督教徒的支持,于是签署《米兰敕令》,基督徒得到了自己被剥夺的自由、财产、人身权利。此后,除朱利安外,几乎所有的罗马皇帝都是基督教徒。 而此时,基督教已经成为了埃及的主要宗教,每十个埃及人中就有九个是基督徒。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的地位在埃及提升到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后,开始了对异教徒的迫害。罗马皇帝官方宣布,埃及传统宗教为非法宗教。于是曾经发生在基督教徒身上的迫害重演甚至更加过分地加诸在了传统教徒身上。 神庙被关闭、宗教作品被焚毁、禁止神职人员再使用传统世俗语、所有与基督教不同的节日被强行转变为工作日……到了公元6世纪末,近两百年的「 ”大屠 ... ”令基督教取得了在埃及的彻底胜利:乡村居民大多数归顺了基督教,城市的异教徒再也不敢公开并实践自己得到信仰。 不论传统宗教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事实是,传统宗教的消失,意味着最后得到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在此之前,尽管人们的语言被改变、大部分人的信仰被改变,但是仍有少部分传统的埃及人,将古埃及文明小心翼翼地保存了数百年。在此之后,古埃及文明彻底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许有那么一星半点的漏网之鱼,但到了现在,也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难以重现世间。 三.结语 语言文字的消失,意味着一种文明的脊梁的弯折;信仰的彻底毁灭,则带走了人们对这种文明的最后记忆。在外族人的不断侵蚀与漫长统治下,埃及人彻底丢失了自己历史、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荣耀。 我们必须得承认,这种王朝与统治的更替、文明的灭亡与诞生,才是真正符合历史进程的演变。但我们也发自内心的痛恨,如此辉煌、强大、久远的文明,却以这样悲惨、凄凉的形象落幕,未免太过令人伤感。 无论立场与时代,文明的消亡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道伤疤。 参考书目: [1] 乔安·弗莱彻:《埃及四千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 [2]乔治·罗林森:《古埃及史》,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

以文字符号变更为例,浅析埃及本土文化的转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牧羊人发现一洞穴,里面有几个破陶罐,竟装着耶稣时期的手抄圣经

    这位牧羊人将完整的三卷收回,拿到当地市场出售。死海古卷的发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中世纪定本之前近700年的《圣经》真容大白于世后,许多当年教廷定本中的篡改和欺骗,也大白于天下了。唯灵论为基督教奠定了哲学基础,耶稣基督的独一性和神性为基督教奠定了神秘主义基础。

  2. 以文字符号变更为例,浅析埃及本土文化的转变

    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灭亡,宣告着整个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在此之后,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一.文字符号的变更一个国家文明的形成,文字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精神意识的消亡。罗马驻埃及的统治者十分反感、并屡次对埃及的基督教徒实施迫害。罗马皇帝官方宣布,埃及传统宗教为非法宗教。

  3. 两种宗教信仰的碰撞:罗马帝国为何要迫害基督教?

    在整个帝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基督教的舆论,这种舆论无疑增长了罗马帝国臣民的偏见,这使得在迫害基督徒的行动中,罗马皇帝总能得到相当的舆论支持。

  4. 11位犹太运动员被 ... ,以色列反应令人意外,10年后才发现他们高明

    1972年9月5日清晨,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代表团的两位犹太籍教练和九位犹太籍运动员,正在奥运村以色列公寓内熟睡。为即将到来的赛事,他们已磨炼了整整四年。

  5. 「 ”你们看着办吧”:一场不公正的世纪审判何以让耶稣「 ”竖子成名”

    17世纪,英国法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余定宇先生说,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已开始相信: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其败亡的原因之一,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由一桩极端残忍和极其不公平、不正义的审判引起。而在这场不公正审判的受难者,却有一个在全球妇孺皆知的响亮名字——耶稣。传说在公元30年,在罗马帝国占领时期,有一位自称为「

  6. 中世纪时为什么基督教能独霸欧洲?全凭这7点

    基督教也是这样。基督教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这个传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而且成制度化的被固定。这种金字塔型的网状的结构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志能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调一致的行动。

  7.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圣·保罗

    在所有的基督教作家和思想家中,他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千古犹存。耶稣死后,早期的基督教徒因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受迫害。保罗曾一时参加过这种迫害活动。从此他改变了宗教信仰,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这位曾一度是基督教的反对者,摇身变成了新的宗教的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支持者。保罗对犹太人的说教远不如早期一些基督教徒那么成功,事实上他的举止常常引起极大的仇视,连生命也有几次遭到威胁。

  8. 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 ”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

    题/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文/调命者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法国481-870版图变化动图)法兰西源自于法兰克帝国,843年秃头查理与自己的两个兄弟三分了祖父查理曼大

  9. 洛克忌日 | 约翰·洛克其人其思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01.故乡与生平从伦敦出发,西行不远,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巴斯。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1632年8月29日,洛克诞生于布里斯托尔市郊威灵顿村。洛克父亲名字也叫约翰·洛克。1647年,15岁的洛克在父亲的好朋友,一名国会议员的资助下,前往伦敦就读西敏中学。伯爵抱恙,洛克日夕在侧,悉心治疗,使伯爵的病情得到好转,同时也获得伯爵的信任。因伯爵的热诚邀清,洛克成为伯爵的秘书兼私人医生。

  10. 中世纪的欧洲真的是 ... 的「 ”文化荒漠”吗?

    文/马里奥·T·努尔米宁「”...的欧洲中世纪”在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刻板印象,虽然这个说法在相当程度上是事实,但对整个时代的概括过于粗暴,促使许多朋友用一种漫画式的眼光看待欧洲中世纪,认为那是一个因为宗教而...反智的时代。其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直试图调和基督教神学与希腊罗马自然科学、哲学遗产的关系,是非常讲究逻辑的,其成就也是不容小觑,对近代欧洲的形成也具有显著的推动力。本文欢迎转载。基督教中世

随机推荐

  1. 梦见啤酒、喝啤酒

    周公解梦梦见啤酒、喝啤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啤酒、喝啤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夏季养胃养生----预防胃癌

    绝大多数胃癌是由胃病长期演变而来的,炎炎夏季,对胃的养护尤为重要。秋冬如何养胃,一些养胃的食物可帮助胃病患者做好饮食保养。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以减轻胃的负担。夏天的养胃食物:1、牛奶。"《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金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无论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均宜用金橘煎汤喝或泡茶饮。

  3. 精辟的句子一针见血

    12、一天八遍镜子照,也不等于容貌美;一天九遍讲空话,也不等于实干家。擅长虚夸的人,是穿着一件不遮的纱衣!

  4. 赵佗简介 南越国的创建者南越武王赵佗生平

    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南越王赵佗无疾乐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王中第一大寿者。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始,历93年,世传五代南越王,共计赵佗称王称帝67年,其后代共26年。

  5. 唐太宗亲手终结与魏征的君臣佳话

     唐太宗亲手终结与魏征的君臣佳话  有人说魏征曾让史官褚遂良看过自己的谏诤文章,这一点更是触犯了太宗的神经(由于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太宗对国史的编修非常看重且亲自过问),于是,太宗一怒之下,先是废除横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随即又下令扑倒了自己手书的魏征碑,亲手...

  6. 二战美军飞行员这么猛?吊着降落伞,用 ... 打下日军战机

    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观众,显然不会忘记其中最为「”奇葩”的一幕:M1911...竟然可以打爆虎式!?其实,这只是一种「”断章取义”。在真实的历史中,11.43毫米的M1911是根本不可能击穿虎式这种庞然大物。至于「”打爆虎式”的段子,也是美军航空兵的功劳罢了。然而,笔者发现,虽然没有用...「”击毁”过坦克的记录,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位用M1911揍下日军飞机的记录!那么,究竟是何人创造了如此「”

  7. 魏冉与芈月是什么关系

    提到芈月不得不提魏冉,魏冉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与姐姐相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来说,魏冉的童年是凄惨的。芈月生母向夫人向妃备受秦威王宠爱,秦威王对向妃的宠溺,让王后十分不悦,王后怕得势的向妃动摇了自己在宫中的势力,这颗对自己和太子极其危险的眼中钉,在她看来是非除不可了,于是秦威王死后,向妃受到威后的严重打压及报复,王后借故把向妃逐出宫,逼迫向妃嫁给了一个市井小人,此人姓魏。向妃与此人生的孩子,即为魏

  8. 「 ”国宝”张澜受邀北上与 ... 共商建国大计

    1949年的一天,住在香山双清别墅的...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李银桥,给他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因为他要接见一位很有威望的民主人士。李银桥挑了又挑,也没找到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新做已来不及,...只好穿了一件整洁干净的补丁衣服站在双清别墅门口等着访客的到来。李银桥派人下去接客人的时候,...又专门交代,一定要把车开慢一点、稳一点,他是「”国宝”,千万不能把珍贵「”文物”碰坏了。话没说完,他自己

  9. 炎帝的小女儿精卫的故事 精卫填海神话

    炎帝的小女儿精卫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妙龄少女,一次贪玩的经历使她葬身于东海之中。她死后,灵魂化作了一只美丽的小鸟,而这只平凡的鸟儿却有着远大的抱负,她将夺去自己生命的汪洋大海当作敌人,发誓要将东海填平。她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10. 夏朝君王姒槐是怎么死的 解析夏朝君王姒槐的死因

    杼子,杼病死后继位,夏朝第八位帝王。而历史上夏朝君王姒槐是怎么死的,姒槐的死因是什么?>姒槐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姒槐的祖父是夏王朝六任王姒少康,父亲是七任王姒杼。。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国势日益强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奴隶犯罪的不仅要对本人处以残酷的刑法,还要株连亲属和族人。>夏朝最辉煌的时代是在夏帝姒槐的时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