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无门关》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无门关》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着・2000.11禅文化研究所出版)《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年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所谓“一转语”是只一句便脱迷而悟的话。“不昧”是不暧昧,不弄虚作假。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在讲坛上面向修行僧说法时,总有一个老人安静地坐在后面听法。说法后,老人总和修行僧们一起离开。但有一次,老人没有离开留下了。百丈和尚觉得很奇怪,问到:“你到底是谁?”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很久以前,在迦叶佛时代是这个寺的住持。有一次,一个修行者问我:“不断修行,大彻大悟的人到底受不受因果报应呢?”我马上回答:‘不受因果报应。’正因为这个回答,我堕入500世(500次转世)的狐狸道,无法脱身。请您大发慈悲,代我做一正确的回答。”老人恭恭敬敬请法:“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和尚马上答道“不昧因果(对因果不暧昧,不弄虚作假)。”老人当下大悟,超脱狐身。老人为什么回答“不落因果”而堕野狐之身,而闻“不昧因果”能脱野狐之身呢?在佛教中,产生事情的直接原因为“因”,间接原因即附加于“因”之上的事情、条件为“缘”,由此产生的结果为“果”。在此过程中,由“因”而“果”的力量为“业”。例如有一粒豆的种子,这是“因”,耕田、播种、浇水、施肥,这些叫做“缘”,发芽结果,这就是“果”。“缘”是否到位,与“果”关系甚大。即使是恶因,但如有良缘,就能得到善果。良因如果加上恶缘,就会得出恶果。而且,果也不会终于果,果还会成为因,加上缘又生出果。这不单单是豆的种子问题。我们的存在都遵照这一法则。我们一件一件的善行或是恶行累积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的现在。而且这还没完,那些行为都会成为“因”,当然又会形成“果”,这就是“因果报应”。大修行人绝不可能免于“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因为不是“不落因果”,所以老人堕入野狐之身。那么百丈和尚回答的“不昧因果”是什么呢?处于“因果报应”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于其状态,一语道破就是“不昧因果”。在百丈和尚的“眼”里,既没有堕入野狐身这回事,也没有脱野狐身这回事。“因”只是一时之位,“果”也是一时之位,这就是全部的存在。野狐就是野狐,是绝对的存在。老人因为执着于因果报应而又妄想不受因果报应,想办法要脱离野狐之身,而五百世都不得解脱。听闻百丈和尚一语道破“不昧因果”,悟到野狐就是野狐之时,反而能脱五百世野狐之身。有一个关于一休禅师的有意思的故事。在一次旅途中,一休求宿于一农家。这时附近传来一阵悲泣声,询问其由,得知因为那家主人亡故。禅师很同情,于是特意布施。家人一边哭泣致谢,一边倾诉自己的烦恼:“我家很穷,只有一点点田地,养不活七口人。因此,明知不好,丈夫还是去捕鱼狩猎,这才得以填饱肚子。丈夫得病后很为此事烦恼,认为是犯了 ... 生之罪所以才得了这个病。他非常烦恼死后是否能进入极乐世界。”禅师开导说,只要忏悔了自己的罪业就行了,肯定能进入极乐世界。可是那家人还是不能首肯。于是禅师说“如果你们实在担心 ... 生罪孽,那我就给你画一个极乐世界的保证书吧”。于是在一张纸上写上几笔,认真折好放在逝者胸前,“这样肯定就能进入极乐世界了”,说完就离开了。因为一休禅师是当时有名的大德,所以那家人以为他一定写了什么难得的话,结果偷偷一看发现是一首狂歌。造孽如有须弥般阎王如何记得过若 ... 生罪孽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以至不能去极乐世界,阎王肯定也有漏记的时候,所以放心吧。我们既然活着,就一定因何种“因缘”而造“业”,因此要受“果”。太受制于“业”就不能活下去。想开了,坦然地面对“业”,承认它就是自己的责任。农夫的苦恼是“不落因果”,一休禅师说“阎王也有漏记的时候,放心吧”,是“不昧因果”。古来人们将没有真正悟达禅境却自以为因果者,称作“野狐禅”, 盖由此公案而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无门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明成祖朱棣去世前的几个小故事,体现了大人物的小情怀

    明成祖朱棣画像公元1424年农历四月,永乐皇帝朱棣已经64周岁,因为蒙古的阿鲁台部不听话,朱棣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依然再次决定率师北伐。这时,朱棣可能失望了,也可能想通了。七月初,朱棣的车驾来到了一个叫清水源的地方,朱棣看到路边有高达数十仗的石壁,于是命令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将朱棣御驾亲征路过此地的事情在石壁上刻下来,以便后世之人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这样的大人物,竟然还有这样的小心思,真是太有趣了。

  2. 【买地券】的意思是什么?【买地券】是什么意思?

    【买地券】的意思是什么?【买地券】是什么意思? 【买地券】的意思是:买地券mǎi dì quàn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用石、砖、铁、木等刻写。内容是记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价钱、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买地券》:「今人造墓...

  3. 静待时机,桓温如何一步步成为最终赢家?

    桓温以司马氏女婿和庾家女婿的双重身份静观庾亮和王导的斗争。庾亮几乎掌控了整个东晋的上游军事重镇,准备来一次北伐。庾亮可能是同时代的人里给桓温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庾亮、庾翼的相继去世却给了桓温机会,他接替庾翼成为安西将军,都督荆州、梁州等四州军事。桓温发现,庾氏的相继失败是因为他们太依赖北来的流民将领,而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队伍。现在,桓温要做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经营荆州。

  4. 结束一段感情的句子 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感人的情话

    ]二十七、关系再好也别触犯一个人的禁忌.二十八、那天那晚那句分手二十九、我经常损你,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关系三十、有些事其实我早就知道了我只是在等你亲自告诉我我才会相信三十一、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三十二、有些人留不住你就让他走吧何必把自己当条狗时时缠着人家哦呵你也不是狗何必找只狗三十三、我喜欢干净的东西,不要老把脏了的给我。

  5.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不久,王妃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廷内外为她举行一场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的时候,因为王家的种姓是“嘎希”,而这女孩又天生丽质,秀美非凡,故取名为“嘎希美女”。他们各自派信使到鹿野苑梵施国王处,表明希望能联亲,迎娶他的女儿。这时,梵施国王及眷属们也目睹这一切,他们半信半疑地尾随嘎希美女,想知道是真是假?佛陀欣然答应,并找来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亲自把嘎希美女交付给她。

  6. 想要降低胆固醇?小熊智慧药箱教你如何控制胆固醇水平

    控制胆固醇水平最重要的是限制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如黄油,红肉和全脂饮食,可以提高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水平。限制这些食物来源,选择健康的饮食将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而且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7. 济人利物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ìrénlìwù【解释】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济人利物”

  8. 孕妇梦见刮大风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孕妇梦见刮大风,预示著近期你的运势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会得到改变,是吉兆。孕妇梦见刮大风把房屋掀起,预示着你近期可能因为孕期的原因,肠胃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建议你要多加注意孕期的营养,注意宝宝的健康。孕妇出行的人梦见刮风下雨,建议平顺,可出外。孕妇梦见刮风下雨,预示生男,胎儿壮,分娩时小心护照。

  9. 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 他为什么将东西放在正大光明牌子上

    >这个雍正皇帝自己亲身亲历了皇子夺嫡的战斗,虽说他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样,雍正就把自己的盒子放到了正大光明之后,他挂了之后,打开一看,原来是乾隆爷啊。

  10. 面相解析:眼细长又喜闭眼者,多疑_看相大全

    这种人多疑且处处提防别人,使人丝毫无法占到自己的便宜。有此相的人为阴险相,应多加留意。有人喜欢闭着眼但偶而又睁得大大的且眼神非常的锐利,这种人多为诈欺或喜欢扯别人后腿之相。额部光滑整齐命运好_看相大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