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宗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二)

宗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二)

  北京出土的元青花束莲纹碗质量上乘。两朵盛开的莲花耐人寻味:在佛教的华严世界中有一朵名叫“光明蕊香幢”的大莲花,里面包藏着一个巨大的时空系统,包容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佛国(南北朝时便有著名的青瓷莲花尊),“人心本净,从处浑浊无瑕疵,犹如日月不与冥含,亦如莲花不为污泥所玷污”(《文殊师利净律道门品》)。莲花由于“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历来也颇受“文人”的钟爱,周敦颐(1017—1073),仕途失意后便隐居在“莲花峰”创立了廉学(周敦颐爱莲经常出现在青花瓷纹饰上)。当元代文人真的远离官场倾轧而需要淡泊时,“仁以为己任”甚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学入世思想便充分体现出来。他们既认为“以佛治世”的现实不堪入目,却又希冀能有“儒佛”(两朵莲花)共享天下的未来。明永乐时“官样”纹饰中莲花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五朵莲花,显然以皇权为主(四朵小莲花簇拥着一朵大莲花),儒、佛、道、 ... 四教为宾。民窑由于不能仿效“官样”,索性便只画一朵莲花,似有对“专制”的愤懑之情。元代饱受欺凌的儒家学子的希望,最终在明代也未能如愿。及至成化之后“五朵莲花”才出现在民窑纹饰中。自元至清各种形式的莲花纹饰,无不彰显出佛儒交融的痕迹。

  明太祖朱元璋曾于至正五年(1345年)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的涅日)落发蒸顶,遁入佛门。当年他托钵流浪期间的其他寺庙中是否有元青花供器,现已无从考证。然而,这一时期恰好是“至正”型青花瓷的成熟期,他有可能与青花瓷谋面,并且是他倡导使用青花瓷的原因之一。甚至于“大明”与佛教六字真经—俗称“大明咒”有某种联系(现一般认为“大明”取自摩尼教),值得进一步考证。佛教徒的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成为朱元璋文化根基中的唯一精神支柱,《明太祖御制文集》中收有十篇关于佛教的文章,并在《御制龙兴碑》上津津乐道:“龙兴寺(于觉寺)乃于皇旧寺也。”《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卷六》。帝王的身世,文化、好恶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隋文帝杨坚曾由僧尼抚养过13年,登基后大兴佛教,,何况朱元璋本身便有做“和尚”的经历。

  佛教教理中的止恶向善、净意修德、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它演绎出设供祈福并借以修德禳灾。洪武元年(1368年)立“善立院”并在南京蒋山寺聚集各大寺院名僧“为国乞福”。由朱元璋莅临指导的每年一度“为国乞福”,随之便成为明早期青花瓷创始期内底心福字款的根源。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明”款,它与同类“福”字款折腰盘相似,此前它们均被定为“洪武”,经其实证后应定为永乐前后。也就是说景德镇民窑瓷器早期的断代理应推后至少20年以上,青花瓷的真正崛起是在永乐之后。

  皇家倡导即时尚,福作为内底心的主题,盛行了约半个世纪(其间龙泉窑、磁州窑类似的福字款往往与其同时出土原生垃圾层中)之后,演变为碗外底心的款识。明末,天下大乱,倘如能像春秋时的伍子胥那样“吹箫乞食”便已经是“福”了。据说,中国人过春节贴“福”字,亦自朱元璋始,不知然否?

  景德镇瓷器上的黄釉,始自明建文前后。此类器曾在南京北京均有出土,景德镇官窑窑址尚未见报道。它们均与“洪武”釉里红的质量相似,胎质相对粗糙, ... 亦不规范。朱元璋曾告诫:“国家的任务在于养民,哪能以个人的口腹去累民的道理”(《明太祖实录》卷86)。饮食衣服贵乎有常,常情之外的逐求会带来无穷的祸害(《明太祖实录》卷41)。他充其量不过提出“服色所尚,于赤为宜”,可能是出于红巾军起家及自己是“朱”姓的缘故,红色自此成为中国人的吉祥色。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相器皿等物,需要定夺制样,计称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这里可以明确看出洪武沿袭元代“有命则烧,无命则止”的传统。关键词“供用器皿”“定夺制样”尤其是“计算人工物料”,很像嘉靖时期的“官搭民烧”。因而,质量欠佳便在情理之中。

  上述官窑“供用器”均为佛莲为主题辅助纹饰,或“佛莲”“变形佛莲”作为主题纹饰。其后无论是在官窑、民窑均一直沿用不衰,这与佛经被称为莲花经,佛座被称为莲花座,寺院被称为莲舍等密切相关。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封 ... 释迦也夫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成化时给扎巴坚参的封号字数高达35个,因而以藏文、梵文作主题、或边饰的瓷器明显增多。自明早期开始单独以“八宝”为主题的佛教纹饰屡见不鲜。至清早期,“莲花八宝”的纹饰中加进了“寿”字,表现出佛道相濡以沫的关系。

  中国佛教集中全力宣扬的是没有痛苦,不会堕落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被书于碗底,然而,尽管有“东坡”相助和寺庙林立,却没有给大明带来丝毫希望之光。佛家寺院自古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最早建立的“白马寺”便位于山上,佛寺的大门亦称为“山门”。“五岳山人佳器”。“白云山房制”“瑞麓山房监制”应多为佛教徒之订烧器。有趣的是,清初“德馨堂制款”的主题人物有弥勒佛(契比和尚),而元代红巾军起义就是借弥勒佛降生传说而发动的,朱元璋曾严禁民间旧话重提,清初却又在大肆渲染,耐人寻味。

  佛教寺庙往往成为人们祈求现世平安和功名利禄的场所,因而烧香拜佛的人不一定是佛教徒(况且有些寺庙本身便是集佛、儒、道为一身的地方)。“进香”不但可以了却得志的儒生加官进爵或寻求某种梦想的愿望,也可以成为失败者的栖身之所。从苏东坡到董其昌都曾笃信“禅宗”;原本不屑仙释的儒家学者,李贽(1527-1602),毕生宣扬个性解放,在饱受打击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最终落发为僧;方以智(1611-1671),在明亡之后,流落岭南,不得已也遁入佛门;魏源(1794-1857)由于找不到变革社会的力量,晚年便热衷于佛学,以佛教徒生活而告终。这使儒家思想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景德镇瓷器纹饰很少找到的“孔门”痕迹的原因之一。

  来源:《艺术市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宗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昨天梦见自己怀孕了

    周公解梦昨天梦见自己怀孕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昨天梦到自己怀孕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带有瞩字的成语

    包含有“瞩”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著。站得高,看得远。远瞩高瞻——犹言高瞻远瞩。凝瞩不转——指目不转睛。惊心骇瞩——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3. 妈妈不让你上法庭

    女人与丈夫共苦多年,一朝变富,丈夫却不想与她同甘了。他提出离婚,并执意要儿子的监护权。开庭那天,男方说女人身体差,不宜带小孩,并拿出她以前的住院病历当物证。女人出示前几天由某大医院开具的体检结果,驳倒了男方。女人马上出示男方恶意转移财产、转嫁债务于自己的商务调查函,又一次越过了他的陷阱。激烈的唇枪舌战、拉锯式的辩论,女人一直占上风。女人掩面大哭,跑出了法庭。

  4. 梦见奠基_周公解梦梦到奠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奠基好不好

    做梦梦见奠基好不好?梦见奠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奠基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奠基,预示著新生活的到来。梦见...亭_周公解梦梦到...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亭好不好女人梦见自己盖房子,预示着你的运势将逐渐变好,建议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运势最好的时候取得最大的成效。孕妇梦见盖房子,预示著宝宝的身体十分的健康。

  5. 只有两个“神经元”的电脑就能学会骑自行车

    事实上,它只需要两个神经元——或者说,精确地说,是数字神经网络上的两个节点。仍然,库克能够很好地学会驾驶自行车。库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其他玩家对自己策略的描述,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节点网络,他觉得可以成功地学习骑自行车。网络中的第一个神经元感知自行车的世界和我奉命骑自行车。然后,神经元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第二个神经元,后者直接控制自行车,并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控制来实现精益。

  6. 梦见回老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我们经常会做梦梦见回老家,那么梦到回老家是什么意思?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回老家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回老家是什么意思梦见回老家,也预示著能获得意外之财或惊喜,或者会得到外出游玩的机会。老人梦见回老家,健康关注的重点转到呼吸系统。梦见回老家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7. 孕妇梦见猫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孕妇梦见拉屎孕妇梦见了一个男宝宝孕妇梦见墓碑孕妇梦见很多狗孕妇梦见小女孩孕妇梦见老同学孕妇梦见猫,预示会生女孩。孕妇梦到猫叫,孕妇在怀孕期间就要小心出行,最好有家人陪伴。孕妇梦见猫捉老鼠,则预示会生活泼可爱的宝宝。孕妇梦见马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好不好有什么征兆孕妇梦见赶走猫是吉兆,预示著会有好运气。孕妇梦见自已生了几只猫,则预示你最近心情忧虑,要注意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8. 【练染】的意思是什么?【练染】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练染liànrǎn1.煮练丝麻加以染色。

  9. 血战橄榄林:十字军骑士对拜占庭的康多罗斯大捷

    但拜占庭基层动员机制的破败,还是给了他们以很大便利。十字军的分队往往由骑士和他们的军士组成此后的南下之旅,对于这支小型法兰克骑兵军团来说是有惊无险。两军在名为康多罗斯的一大片橄榄林附近布阵,并随即发生了激烈冲突。大部分伯罗奔尼撒地区将落入亚该亚公国之手由于规模有限,康多罗斯橄榄林之战的名声并不响亮,但其结果还是让前拜占庭势力从伯罗奔尼半岛上大量撤出。

  10. 【六龙】的意思是什么?【六龙】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六龙」在《汉语大词典》第1796页第2卷52★「六龙」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六龙liùlóng1.谓《易》乾卦的六爻。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