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福建,是一个被山地割裂的省份。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福建人被迫对外扩张,他们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人向海洋讨生活的。福建人的海洋性格是极具海洋文明的开放与冒险的,是最不安分的。而此后无论是中国海洋文化兴盛的时代,如唐、宋、元,还是海禁高压的时代,如明、清,福建地区的人们总是表达着自觉的海洋文明个性。

福建,是一个被山地割裂的省份。虽然它山多地少,平原面积也被切割得非常碎片化,明显地势不利于经济建设和文化的传播。比如福建省内最大的漳州平原面积为566平方公里,仅仅和北京的某个区差不多大,城市拓展空间当然极为受限。即使在人口规模没有那么大的古代,生存空间过于狭小也会影响居民的定居意愿——生存空间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被挤压,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就是人口的流失,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 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福建人被迫对外扩张,他们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人向海洋讨生活的。福州大学苏文清教授曾表示福建原住民是一个善于航海的民族——唐代以前到福建的中原 ... 里,军人和一部分宫廷政变里的政治犯占了主体;历史上大量进入福建的海上民族的海洋文化个性也比较强;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福建人最早形成了海洋性格。福建人的海洋性格是极具海洋文明的开放与冒险的,是最不安分的。而此后无论是中国海洋文化兴盛的时代,如唐、宋、元,还是海禁高压的时代,如明、清,福建地区的人们总是表达着自觉的海洋文明个性。 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大家相对耳熟能详的福建民歌不是情歌,而是《爱拼才会赢》这种,这其实也是对福建人最真实的写照。天生相信「 ”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福建人,从没有因为地形的限制而困顿于此,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双脚去拼搏。他们不仅带动了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还主动走出故里在外开拓出另一番世界。 截至2018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41万人,实现GDP达到35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197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中国大陆31个省份中排名第6。不仅人均GDP超过了经济大省广东,而且增速也比广东高出接近五个百分点。 福建人不仅做到把本土经济做强做大,在海外的闽商也是不甘示弱,他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最直观的数据可以参考前福布斯、胡润富豪榜,每每这些榜单发布的时候都会有人发出「 ”闽商接管东南亚”的感叹。因为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这四个东南亚国家,最近10多年的首富均由祖籍福建的海外华商把持。 那如此个性鲜明,敢拼敢搏的闽商,或许会有人说他们在外打拼久了是不是就没有那么严重的家乡情结,会不会已经淡忘了传统的家族思想? 并不会,他们虽然骨子里就带有沿海地区人民的海洋文明特征,但同时他们又是保守的,保持着传统的家族观念。 如果经常有关注电影的人观察细心一点就会很容易在各个电影看到福建元素——比如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预告片就可以中看到福建土楼的身影。 福建土楼是什么?土楼是中国客家人在明代由北方迁往东南沿海后兴建的防御性建筑。最大的土楼可以容纳800余人居住,一家族的人都可以在土楼里面安居乐业。可以说福建土楼是福建人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包括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工作的福建商人,其实看起来走南闯北,好像经常和外界的人打交道,但是在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抱团打拼,更倾向于信赖「 ”自己人”。所以这也会造成一个弊端就是外人难以融入闽商的环境。 不得不承认的是,闽商的确有自己发展的套路。但是闽商还可以突破自己的圈子做到更好吗? 福建经济虽然看起来势头如此强劲,但是还是后续反而会不会有短板阻碍发展? 福建的营商环境该如何改变?福建商人该如何进一步扩张世界? 恩次方赵旭州生将会在本周《旭述》节目具体同大家梳理福建省的多山少平原环境下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营商环境、人文生态状况以及对福建未来发展的适当建议。更多内容明天会以大视频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本文标签:福建人海洋文明经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