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黄远生反对党争,差点被袁世凯揽在旗下

民国初年,北京报界有“三怪杰”,他们分别是黄远生、丁佛言、刘少少。“三怪杰”当时都服务于民初立宪派的《亚细亚报》,三人均号称是“报界之骄龙”,其中特别是黄远生,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的职业记者是从黄远生开始的,其人“年少多才,好露锋芒,善击人痛处”,他的通讯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别具一格。1915年12月27日,避匿于美国的黄远生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 ... 于住宅内,殒命时年仅30岁。>远生其人>黄远生,原名为基,字远庸,远生系笔名。1885年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文彩秀发”的书香世家。曾祖黄凤楼系道光年间的进士,做过安徽歙县、铜陵、当涂等县知县、太平府同知等职。三个叔伯父均为举人。父亲黄儒藻也系秀才出身,在宁波办过洋务。黄远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启蒙时期不但广涉经史子集,而且家里还特地请了一位外籍女教师教他学习英语,再加上远生天资聪慧,过目成诵,被家人视若掌上明珠。他在浙江吴兴南浔公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 ... 运动,表现出心系国事族业,“为人当独立自尊”的高远志向。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远生考取秀才,同年秋季又考中江西省第7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中进士。这是清王朝最后一次会试,同榜进士中有沈钧儒、谭延、叶恭绰等知名人士。这是中国最后一批进士,而黄是其中最年轻的,周岁不满20。>黄远生中进士后心怀远大抱负,不愿按清廷惯例接受官职,而决定赴日本留学,入中央大学学习法律。6年后归国,任邮传部员外郎、派参议厅行走兼编译局纂修等职。这时李盛铎以北洋五大臣之一赴西欧考察 ... 归国,对黄远生说:“西洋方面那些熟悉近代史和国际情况的,大都是报馆撰述人员,你如果干这一行,将来一定是位名记者。”黄远生深感清廷 ... ,仕途不彰,作官之意顿消,并接受建议,投身于新闻界。>黄远生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功夫驰名海内外,不但文章流利畅达、幽默敏锐,深受读者欢迎,而且其工作量之大、创造力之盛也十分惊人。他先后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过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和北京《亚细亚报》特约记者,同时为《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据李传梓《反袁之勇士报界之奇才》一文统计,从他留下的《远生遗著》所收239篇文章看,他的通讯几乎对每一个时期民众瞩目的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重要人物涉及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袁世凯、黎元洪、唐绍仪、陆征祥、赵秉钧、熊希龄、段祺瑞等等。重要事件如宋教仁被刺、袁内阁两次倒台、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唐绍仪被迫下野、陆征祥不再理政等,他都能抓住全国各阶层广大读者的心,将真相告白于天下。>反对党争,差点被袁世凯揽在旗下>和许多自由主义者一样,黄远生非常迷恋法制。他万分渴望推翻皇权统治之后的中华民国能效法欧美尽快建立法制秩序,从而逐步实现他心中梦寐以求的自由主义理想。他还一度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深信袁世凯是可以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民主法治和繁荣富强的救星。>黄远生反对“党争”,在内心里极端鄙视“党派之见”,曾发誓要做一个“超越党派”的清洁知识分子。他在《铸党论》中认为:“共和最大的危险在于政党政治,民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党争不息。”但他又相信解决党争的办法是威权统治,这样一来,他竟陷入了悖论式的人生抉择中——即信仰法治下自由,又相信权力下的法治,终至被袁世凯所利用,而背离了自由主义原则。>1915年秋,袁世凯看中了黄远生这位名满海内的名记者,要设法将他罗列门下。袁世凯先是邀请黄远生担任他御用的上海《亚细亚报》总撰述。接着又向黄表示,如果能为自己撰写赞成帝制的文章,将酬谢10万元,并给他一个 ... 的位置。黄远生开始想延宕不作,面对袁世凯的压力,他只得以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搪塞。但袁氏极不满意,派人逼他重写。> >此时,袁世凯要当皇帝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黄远生选择了不合作。1915年9月3日,他偷偷踏上了逃亡之路,到上海避祸。在抵达上海前,黄远生在《申报》头版刊登了反对帝制的启事,明确表示“此次筹安会之变更国体论,实难赞同一日”。抵上海后,他在好友戈公振和吴贯因的帮助下,逃亡美国躲避。>旧金山的枪声>1915年12月27日。林志均先生听到一个消息,他的好友,被尊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的黄远生在美国被暗 ... ……>消息传来,国内新闻界、政界与文化界的同道者与爱国人士大为震惊,深感痛失了一位才华横溢、刚直不阿的“报界之奇才”。黄远生的好友、一度担任过《民国报》记者的梁漱溟,听此噩耗后大受 ... ,陷入了痛苦的矛盾之中,于是开始写作《究元决疑论》一书,试图从佛教出世思想中寻求“人生之苦”与人生真义,思想情感由此发生了极大转变。远生之死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黄远生>1916年初,远生的遗骸由当时我国驻美公使顾维钧运回上海,并在上海开了颇为隆重的追悼会。据参加追悼会的远生长子黄席群回忆,遗骸安放在一具小型棺材内,外面是一层蓝色丝绒,后来在上海加了一个木质的椁。事后,亲属将其骨灰运回九江,安葬于庐山区莲花乡桂家垅之殷家坳山。墓丘背山面垅,环绕青松,墓碑中竖刻“故显考黄公远庸府君之墓”,右竖黄远生简略生平,左竖刻“男席棠,群、椿奉记”。墓前有拜台,呈半月形。>谁是 ... 害黄远生的真凶,袁世凯还是孙中山?凶手一直未获,究竟是谁下的毒手?多年来众说纷纭。直到1986年,当年刺 ... 黄远生的凶手刘北海临死前道出了真相。他执行的刺 ... 竟是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指使,由后来任国民 ... 主席的林森直接指挥,刺 ... 的命令来自当时的中华革命党党魁、中华民国的 “国父”孙中山。>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他有铁肩担当,无党派意见。正是因为如此,30岁的黄远生倒在了枪口之下。但他的思想和实践,却并没有随着他的生命而终结。在后来的自由主义报人眼里,黄远生永远都是一面耀眼的旗帜。无论对错得失,我们在历史上可以清晰地掂测出他的分量和高度。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远生反对党争,差点被袁世凯揽在旗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3.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4.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5.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6.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7.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8.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9.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10.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随机推荐

  1. 《人物志》释争第十二_看相大全

    是以在前者人害之,有功者人毁之,毁败者人幸之。是故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由是论之,争让之途,其别明矣。然则交气疾争者,为易口而自毁也。是故蔺相如以回车决胜于廉颇,寇恂以不斗取贤于贾复。是以战胜而争不形,敌服而怨不构。贤而尚人,二等。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什么面相的男人最疼女人_看相大全

  2. 捏活人

    >王君想了想,回答说:“要捏最好的人像,需用家乡特有的五色软泥,求老佛爷恩准小民回乡。”

  3. 刀头 ... 蜜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āotóutiǎnmì【解释】...: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例子】【相关】百度“刀头...蜜”

  4. 草鞋的重量

    李将军拍了拍脑门,笑道:“瞧我这记性,确实是我所言。传令下去,让所有战俘停止一切劳作,都去编草鞋,三日之内,编的草鞋重量要和其自身体重相当!”胖战俘指了指其中的一堆,李将军示意属下,将草鞋放进右边秤盘里,随着草鞋数的不停增加,胖战俘脚下的秤盘逐渐升了起来。李将军定睛一看,张兴已气绝,死因应当是失血过多。

  5. 明治时代的东京:下町和山手的两极对比

    东京是世界上最繁华的一座城市,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并不都拥有与之相称的生活品质,如今的东京是如此,明治时代的东京也是如此。明治时代的东京可以说被分为阴阳两极,就是下町和山手,前者代表的是官员和武士阶层,后者代表的是商人和庶民。无论一百多年前的明治时代或二十多年前的昭和时代,东京始终分成阴阳两半。

  6. 司马懿与柏夫人有后代吗?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新知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宠姬柏夫人,为他诞下一个儿子,曾纂位称帝,却惨遭毒...,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炎倒还算有所成就,他在位期间,灭掉了东吴,使三家归晋。司马伦的手下,有一个叫孙秀的人,害怕太子复位之后,会报复司马伦等贾南风党羽,于是劝说司马伦借他人之手,害死了司马遹。

  7. 楚汉传奇若姜简介 若姜嫁给了谁 怎么死的?

    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若姜是一个美女,跟虞姬非常要好。那么,若姜是什么样的女子?她喜欢谁?嫁给了谁?鸿门宴之后,项羽率兵进入咸阳城,屠戮居民,...死秦降王子婴,及秦室宗族,所有秦宫妇女,秦库货币,一古脑儿劫取出来,自己收纳一半,余多分给将士。想起了那些无头的楚国将士,想起了先祖的屈辱,项羽不能释怀,深恨这块暴秦的土地,遂将咸阳宫室,付诸一炬,无论什么信宫极庙,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统统燃烧成一个大

  8. 俭腹高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ǎnfùgāotán【解释】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俭腹高谈”

  9. 梦见自己鼻孔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鼻孔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鼻孔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唐朝亡国时有多惨?皇子、大臣全部横死,两任皇帝惨遭弑 ...

    但是,当唐朝面临亡国之时,它的惨烈也是后人难以想象的,哪怕千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段历史,也依然觉得悲愤难当。在当时,朝廷上下皆被血色覆蓋,皇子、大臣全部横死,接连两任皇帝惨遭弑...。唐朝剧照唐朝晚期,这个曾今的天下共主已经变得衰败不堪。为了挽救大唐的命运,他励精图治,对大臣以礼相待,希望能够恢复唐朝的国威,重新号令天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