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徐复观徐复观原名徐秉常,熊十力给他改名复观,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是新儒家代表人物、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徐复观简介>徐复观,湖北浠水人,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徐复观与胡适的轶事>1961年,“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胡适发表此生最后一次英文演讲,重申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应自我批判的观点。

徐复观 徐复观原名徐秉常,熊十力给他改名复观,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是新儒家代表人物、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徐复观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两汉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论集》《中国艺术精神》等作品。他和胡适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徐复观简介>徐复观(1903-1982),湖北浠水人,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8年赴日留学,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先入明治大学,后就学于日本士官军校。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提前返国。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战,亲身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1943年,任军令部联络参谋,派驻延安。数月后返回重庆,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擢升少将。>1944年谒熊十力先生于重庆北碚勉仁书院,并拜入其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1949年,徐复观迁台,定居台中,并历任省立农学院、私立东海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58年元旦,徐复观与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9年赴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继任教席。1982年4月,徐复观因胃癌在台湾省逝世,享年80岁。>
徐复观与胡适的轶事>1961年,“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胡适发表此生最后一次英文演讲,重申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应自我批判的观点。>作为海外新儒学四大家之一(另三人为唐君毅、牟宗三和张君劢)的徐复观与胡适观点不同,立刻撰文挞伐,胡适因病回避,殷海光出于义愤,与徐激烈论战。>1962年2月24日,72岁的胡适主持中研院第五次院士会议的酒会,他说:“……25分钟的话,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对我进行文字围剿。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体。我挨了40年 ... ,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酒会结束时,胡适突倒地,当晚7点10分去世。去世前一个月,胡适曾感叹:“徐复观的文章,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徐复观得知噩耗,立刻收回全部批胡文章,并写了悼文:“我深切了解在真正地自由民主未实现以前,所有的书生,都是悲剧的命运……正因为他(指胡适)是悲剧性的书生,所以也是一个伟大的书生。”>徐复观是懂胡适的,只是尘世间大多数人难拒绝骄傲、愚昧、浮名的诱惑。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徐复观胡适国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