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

开漳圣王,也称陈圣王,圣王公。姓陈名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唐显庆二年(657年)生。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百二十一载:“陈元光,字延炬,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父政,当(唐)高宗时,统岭南行军总管,进屯梁山外之云霄镇渡云霄江。……卒官,元光代领父众。中宗嗣圣三年(686年),疏言:‘周官七闽,宜增为八,请建一州泉、潮间。’得旨建漳州漳浦郡,令元光世守刺史。元光疏部曲许天正、马仁等干略,请授为司马等职,从之。乃率仁等剪除荆棘,营农积谷,奏立行台,四境无枹鼓之声。后以讨潮贼蓝奉高,战死。” 陈元光因对漳州造福极大而被漳州民崇拜,死后漳州民也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省,在台湾省亦立庙奉祀。开漳圣王成为福建漳州及台湾省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其信仰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中占有重要地位。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开漳圣王虽仅及于漳州,泉州并未涉及,但今日台湾省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省乡土神明之一。” 一、 武能平疆:厉兵秣马 少年英雄战南蛮 唐朝初期,福建、广东地区属于原始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云沉古树,断崖啼猿,蛇虎丛区,椎髻卉裳,尽是妖氛,所以古时称为南蛮之地。那时古代劳动人民在此处开垦土地,常常会遭到畲族蛮寇的劫掠与 ... 害,生活十分艰难。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粤贼寇的势头日益增长,在泉潮之地引发动乱,一下子震动了全朝野。于是朝廷下诏,命玉铃卫翊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开漳圣王之父)领兵前往闽地,开屯建堡。陈政时年五十五岁,高宗对陈政说:“不要因病而辞别,病了朕给你医治,也不要因死而辞别,你死了朕会去埋葬你。”高宗对陈政礼待很是隆重。陈政为了解除国忧,毅然挂帅南征,仅仅率领了府兵三千六百名,将士一百二十三员。当时正是五月,由皇都长安到临绥区域很远很远,绵亘数千里,沿途中又多是崇山峻岭、幽谷深壑,加上当时交通极不方便,可以说是遇到山便要开条路以便翻越,遇到和便要架桥以便通行。如此艰辛,历经数月,才终于进入南蛮地区。 此时唐军正是劳顿疲累之际,蛮贼趁机聚集众寇,大举反噬,逼得唐军不得不退守九龙山。蛮酋因熟悉当地地形,打起了”游击战“,对唐军构成极大威胁,陈政无奈请求增援兵力。朝廷便命陈政的兄弟陈敏、陈敷二人领军校五十八姓前往支援。行至浙江县时,陈敏、陈敷相继病逝,随行的陈元光祖母魏氏果断代领五十八姓之众,日夜兼程前往闽地。唐军在得到增援后,军威大振,继续向南挺进。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在一次战役中陈元光大胜,斩获五千馀人,蛮酋雷大王等被 ... ,从此南蛮部队投降归附大唐。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广东山贼陈谦勾结福建娘子洞蛮贼苗自成、雷万兴等人聚众打家劫舍,后来又联合起来进攻潮阳,当地守城将帅御敌失败,导致城池沦陷。陈元光知道后,立即以轻骑潜袭战术,平定了动乱,并且惩治了暴徒,下令禁止了暴动行为,保障了南疆一带的安定。从此数十年南疆再无烽火。 历经八载寒暑,陈政终因积劳成疾,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去世于任上,享年六十二岁。而此时陈元光年二十一岁,雄姿英发,满腹精纶,扛下了重任。掌握兵权后,陈元光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大显统帅之才华,恩威并济,并定下七戒:惧、惰、骄、慢、怂、奢、贪,以整军风,从此军伍壮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二、 文可兴邦:知人善用 一代儒将拓南疆 南疆平乱胜利后,将周官所定七闽,增为八闽。在泉潮之间,另创了一个漳洲府为行政中心,来颁布行政命令。朝廷任命陈元光为首任刺史。于是陈元光选贤举能,荐举贤才,颁任要职。带领众人一同建设漳州。 圣王就任漳州刺史以后,还亲自率领部曲及五十八姓军民在本地落下户籍。他勤于吏治,更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政治上,陈元光广建学府,开科取才,量才擢用。自此风俗转淳,文风鼎盛。奖励与少数民族通婚,从此胡越百家渐少仇隙,抚平了民族间的创伤。他以德育化黎民百姓,同时打击豪强,励行法治,开屯建村。 农业上,陈元光引进中原生产及灌溉技术,亲自开恳漳州之北(今云霄火田),上行下效,开拓荒地千里,多了许多良田,仓禀充足,曾经被称做南域乐土。 ... 上,他又在州内设三十六堡,立五行台于四境,一年四季巡逻以便监临边境,防止盗贼突起。 陈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载,最终实现了“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 三、 功垂千秋:开漳创业 圣王英名驻人间 陈元光死于征战之后,初葬于漳浦,后移葬今址——漳州市郊浦南镇石鼓山。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纪念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 陈元光所创建的开漳文化暨开漳创业精神,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成为开漳后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千三百年来,随着开漳将士后裔之繁衍与迁徙,身居闽、台、粤、浙及东南亚与欧美等地的五千多万河洛儿郎,慎终追远,继往开来,报效家国,告慰先贤。并在海内外建庙宇数百座,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至今香火不替———史铭其功,民颂其德,岁月悠悠,丰碑长存。 在闽台,多年来人们为“开漳圣王”立庙奉祀,香火如昔。在漳州和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开漳圣王”的威惠庙、燕翼宫、州主庙等有百余座。在台湾省奉祀陈圣王的威惠庙、照惠庙等有81座,其中以宜兰、桃园、台北数量香火为最。在东南亚各地陈圣王庙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故园有祠,闽台有庙,历经沧桑而香火不绝。时至今日,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之日,更是乡亲云集,盛极一时。近年来,闽粤人和海外侨胞到将军祠拜谒先王、缅怀先贤,寻根问祖。“开漳圣王”已成为联系闽台与固始的重要情感纽带,形成台湾省同胞“访祖到福建”的“根文化”现象。 (本文由道教之音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六成福建人祖先来自河南固始,闽南话也由河南而来,有什么依据吗

    六成福建人祖先来自河南固始,闽南话也由河南而来,有什么依据吗中华民族有着十分长的历史进程,因此也有过很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南北方的人口分布情况可以说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后来陈政的儿子陈元光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继续稳定闽南。而当初跟随陈政和陈元光到了闽南的士兵也多为河南人,在这次军队派遣的过程中,共有58姓转移到了福建。

  2. 人口大省河南的苦难往事,历史上屡次外流,这个省人是河南来的?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与现在有较大差异。唐朝以前一直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南北朝时,北方有近3000万人,而南方只有400多万。但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五代、宋朝以后,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而福建人口的变化,就是古代人口转移的一个经典案例。

  3. 戴姓迁徙_姓名测试

    戴姓向江南地区迁徙,最晚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大约在东汉末年,广陵戴氏有一支迁徙到江南。戴姓分布_姓名测试2.隋唐时期此期戴姓人口进入福建,并流向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据《漳州府志》记载:唐初,中原戴姓的一支迁居福建。从宋代开始,戴姓人大量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南迁到福建、广东、台湾省等地,有一部分人还进一步飘洋过海移居海外。

  4.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

    开漳圣王,也称陈圣王,圣王公。陈元光因对漳州造福极大而被漳州民崇拜,死后漳州民也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省,在台湾省亦立庙奉祀。开漳圣王成为福建漳州及台湾省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其信仰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朝廷下诏,命玉铃卫翊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领兵前往闽地,开屯建堡。陈政为了解除国忧,毅然挂帅南征,仅仅率领了府兵三千六百名,将士一百二十三员。

  5. 清末著名的日本汉学家井上陈政有哪些经历?

    井上陈政发迹并活跃于近代中日外交开局之期,由于双方处于彼此试探的特殊时刻,因此井上前期的工作具有“间谍”色彩。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驻日公使,关注于日本的维新变化,与日本友人交游过从,因德能良介的关系,认识了井上。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井上不幸罹难,时年38岁。参考文献:1、郭墨寒:《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井上陈政稿本考述》,《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6期。

  6.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生平,陈元光的人物简介和人物事迹

    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陈元光治漳的第一步是发展生产。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

  7. 此人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可是正史中为什么不记载他呢

    陈元光为唐朝的安定和疆域扩大立下丰功伟绩,但是正史上却没有记载。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蛮獠”呢?指得是当地靠狩猎生活的土著民族,他们势力庞大,与唐民爆发了激烈持久的矛盾,事情震惊了朝廷,唐高宗李治命玉钤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镇守绥安故地。当时年仅13岁的陈元光随父陈政同往。>唐仪凤二年,陈政积劳成疾,病卒。

  8. 作为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井上陈政有哪些重要经历?

    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驻日公使,关注于日本的维新变化,与日本友人交游过从,因德能良介的关系,认识了井上。1882年,井上受印刷局派遣,随何如璋来到中国。>井上的身影数次出现在近代中日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中,因其学识渊博,对中国知之甚深,又长期供职外务省,处于中日接触、交涉的第一线,成为了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井上不幸罹难,时年38岁。

随机推荐

  1. 公孙瓒作战非常勇猛 为何最后会落到 ... 的下场呢

    公孙瓒为何落到...的下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白了,在小说当中,公孙瓒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基本上没有任何作为,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公孙瓒非常勇猛。

  2. 梦见鞋破了个洞扔了

    周公解梦梦见鞋破了个洞扔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鞋破了个洞扔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大英帝国遗址——威尔士的卡雷格塞纳城堡

    英国到处都是点缀着风景的令人惊叹的城堡。不幸的是,并非所有这些建筑都处于更佳状态。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由于昂贵的维护费用,它们存在于各种年久失修的状态中,有些甚至只不过是一堆石头,这些石头勾勒出了城墙和塔楼曾经保护住居民的地方。威尔士的卡雷格·塞内恩(CarregCennen)就是一个更好的例子。虽然不是完好无损,卡雷格·塞内恩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印象深刻,从布莱肯信标国家公园的绿树丛中突出,就像

  4. 漆饰家用器具

    漆饰家用器具漆器是中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在浙江余姚河姆源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发现漆器,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地区已经有漆器的存在。但由于工艺及原料来源所限,早期的漆器多为小型日用具。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漆木家具的木材所采用的是软木,如榉木、杉木、松木等。但是漆器用具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风化作用而老化开裂,保管不好就会断裂脱落,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很少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大型漆器家具的原因了。

  5. 专家提示常吃菠菜可有效保护眼睛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菠菜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而叶黄素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十分有效。同时,绿叶蔬菜还是维生素B2和β-胡萝卜素的好来源。维生素B2充足的时候,眼睛便不容易布满血丝;而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等症。吃青菜对于眼睛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吃蓝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6. 梦见瘫痪

    周公解梦梦见瘫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瘫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清朝官员级别 清朝官员有几个品级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旧读zòng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此外还有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都视为超品。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

  8. 两千多年前的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刀「 ”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在我国的十八般兵器中,尤以刀剑和斧矛历史最为悠久,早在史前时代,古人类之时,就有使用石头、兽骨等材料,打造而成的简陋样式。其中剑和斧、矛最开始是...、狩猎所用,和后世用于军阵类似,都是作为武器。据考证,在邳县大墩子的一座墓葬之中,墓主是手持石斧和石质短剑入葬,所以有考古学家认为,石斧和短剑是墓主生前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故此在死后也用其陪葬。

  9. 适合小学生玩的游戏

    适合小学生玩的游戏参考一:适合小学生玩的室内游戏1。照镜子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决定和快速反应潜质。教师在讲台上说出某种队列或体操动作,学生立即用特定的响应的手势予以表示。之后由这个同学指定别人担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主角,游戏重新开始。

  10. 原来有这么多具有护脑作用的食物

    维生素A是由胡萝卜素转变而成的。排名第二的“...高手”是芹菜,它有大量的胶质性碳酸钙,易被人体吸收,可补充双腿所需钙质,还能预防下半身浮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