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国古代玉饰文化的演变

我国古代玉饰文化的演变

  夏商周的玉饰清新简洁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由于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五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装饰用玉器历来是玉器艺术中品类最为丰富,造型和纹饰最为多样的一类,夏、商 周三代是中国玉饰文化的起源时期,玉器虽然都受到象征主义的控制,但还是各有不同,目前,夏代考古尚处于探索阶段,所出土的最精的一件玉饰为柄形器,有着浓郁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响。夏代偃师二里头文化出土的玉柄形饰,通体分十节,纹饰精美。

  陶寺文化晚期年代为公元前2200年~前2000年,分布于晋南地区出土的组合头饰等,多为礼制性玉器,玉色以青白色为主,晋南地区是古史传说中尧、舜、禹活动的范围,其遗迹和遗物与中华文明的诞生有密切关系。

  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妃,她同时又是一位 ... 指挥官,南征北战,为巩固殷王朝的统治作出贡献,她的墓葬1976年发现于河南安阳,此墓除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骨器象牙器之外,还出土了多件玉器,这是迄今所发现殷玉最多的一个王室墓,其中发掘装饰玉426件,玉料有地方玉及和田玉,和田玉的数量相当多,约有200余件,从时代上分,绝大部分是殷玉,也还有早于殷的,如红山文化玉器和石家文化玉器,约早于妇好1000多年,可以说,妇好是迄今已发现的最早古玉和时作玉的收藏家。

  出自妇好墓的玉凤,通长13.6厘米、厚0.7厘米,呈黄褐色,浮雕成侧身回首状,头饰花冠,圆眼,短翅,长尾舒展地扬起,翅上雕琢剔地阳文羽翎,胸前两孔,腰间有一突起的圆钮,上有小孔,可佩戴,凤身上的小孔反映出商代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镂空,钻孔,抛光等琢玉技术。镂空不仅有器身内部的全封闭式技法,还巧妙运用半封闭镂空在器身边缘制造独特的装饰效果。钻孔主要是捏钻与管钻两种,捏钻为单面钻,多施用于为佩戴而设的小穿孔,管钻为两面对钻,多用于较大玉制品的掏心取料,玉器的抛光技法也比较成熟,应是用兽皮或丝织品蘸水并羼和细砂精心打磨而成,《山海经》中有“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的记载,可见凤不仅是高贵无上的象征,也是仁义德顺的化身。

  西周时期,玉文化沿着殷商的轨迹发展,在佩饰上出现了新变化,比如,西周晋侯玉佩饰,串饰形式多样,长度加大,贵族玉佩多以璜为主件,杂以珠管,也有以多种形式的玉片配以管珠制成,西周玉器中玉璜甚多,说明西周时期盛行玉佩。这是因为西周玉器受“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社会思潮影响所致。

  虢国是西周晚期重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姬姓粱国之女嫁给虢国国君虢季为妻,是为同姓通婚,出土的梁姬夫人内棺之中。极尽奢华,粱姬丈人贴身覆盖和佩戴的玉器密密麻麻,令人目眩神迷,只见她头有发饰,耳上有挂玉、颈戴项饰、身佩组佩 腕戴腕饰、手握玉管、足踏玉圭。头下枕玉,口中含玉,腰下垫玉,足下踏玉、身旁散布着许多动物类肖生玉,几乎动用了当时所有种类的玉器,梁姬夫人胸腹间所佩的是五璜联珠组玉佩,为虢国墓地所罕见。

  君子是指才德出众,爱国爱民 高尚正派的文人,并非确指帝王,他们的出身成分和地位也不划一,这个社会知识群体在早于孔子生活的年代中,已经找到玉作为自己象征的物质,以标榜自己是德行高尚 文质彬彬的正人君子,所以孔夫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见《礼记•;聘礼》),于是,君子必佩玉在身,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不遇凶丧之事不能将佩解下来,当时玉佩以玉璜(圆弧形玉器)为主,所用之玉多为片状小件,用粗细两种阴线对衬的手法装饰图案,给人以清新、简洁的艺术享受。

  战国时期的现实主义玉饰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玉器发生变化,以小件为主,装饰细密化,多作隐起处理,艺术手法仍是象征主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尤其在晚期,玉器在艺术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是在玉器装饰上出现了现实主义的萌芽。

  战国时期人们佩玉有很多讲究,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所佩之玉是不同的,有着严格的礼制规范,如“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子佩瑜玉,士佩(王需)玫”;另一方面,佩玉的形式也很重要,特别是佩玉的系列组合是相当复杂的。一般来说,佩玉多为成串的组合。有时一串佩玉会有十件乃至几十件玉器组成,这种被编串在一起的玉器佩在身上,走起路来铿锵有声。

  1、玉多节佩

  战国时期的佩玉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其中较为重要的出土墓葬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河北平山中山国墓等,出土的佩饰玉器品类有环、瑗、璜、块、槲以及各种动物形和几何形佩饰,从考古发现中可以了解到,这个时代的佩玉不仅数量多选材讲究,而且其生动的艺术处理和精妙的琢玉工艺等都可谓是空前的,战国时期和阗玉的使用明显增多。尤其是王侯望族们的佩玉多使用和阗玉,玉质温润光泽,以青白色为多,如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一件大玉璜就是由七块标准的和田玉制成,玉色白而泛浅浅的灰,玉质细膩,光泽晶莹,被誉为“玉器冠冕”,当然,那些中小贵族所用的玉材则多为一些价格较低的地方玉,战国佩玉 ... 王艺的精湛既体现在器物的造型设计上,同时也反映在装饰纹样的琢刻上,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约三百余件玉器,其中“玉多节佩”堪称精美绝伦之作。是迄今发现的 ... 工艺难度最大的战国玉器,这件玉佩分为五组,分别由五块不同形状的白玉雕琢而成。并采用镂空套环榫头和铜插销等配件连接成一串,全长达四十八厘米,更具匠心的是琢玉者还把这些连接件设计成可拆卸的活环,必要时可以分成五个小型玉佩来使用。在造型上以夔龙,夔凤的形象为主,精致华美,每一细节的设计都很周密,镂空的分布匀称和谐,一丝不苟,不失为一件战国玉器之瑰宝。

  2、玉镂空龙凤纹佩

  在战国佩玉装饰中,从外形到纹饰最多见的主题是龙,其次是凤,虎和蛇等,龙和风作为中国人创造出来的神瑞动物在这时常常同时出现,而且组合的相当巧妙,如1977年安徽 ... 丰县杨公乡出土的“玉镂空龙凤纹佩”,器扁平,形似璜的变异,左右对称,两端各雕一侧身挺胸之龙,双龙共一身;弓形腹下安排了一对透雕立凤,长冠卷尾,相背而立,这种龙与凤的组合显得十分巧妙适合。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它的本来意义已变得神秘而难以准确解释,但其艺术处理的效果却是一望而知的:疏与密、实与透、面与线等形式的处理都可谓是无瑕可击,因此使人赏心 悅目,获得美感。

  3、玉带钩

  玉带钩最早见于良渚文化时期,战国时期,玉带钩的器形已经基本确立,即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并且普遍使用,这时玉带钩已进入了发展期,此时虽然带钩纹饰内容变化比较丰富,但形制基本相同,时代特征明显,其器型多为长条形,琵琶形,长度一般在4~8厘米之间,日厘米以上较少,通体感觉简洁明快,棱角分明,光泽度强,钩首一般高昂,常见雕有龙首,兽首,鸟首等,头形较小,钩身较宽,大多素面或阴刻细线纹饰,多数带钧在钩面两侧的边沿和钩首颈背两侧的边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对称得体,又平整美观,钩背有方形钮或圆形钮,一般情况下,钩身的侧面与钩钮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钩身与钧钮同宽。

  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固围村1号墓的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是战国•;魏(公元前475年~前225年)的饰品,这件带钩质地为白银,器形较大,通体鎏金,钩身铸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兽首分列钩前后两端,长尾鸟居钩左右两侧,钩身正面嵌饰白玉块3枚。玉块中心各镶一粒半球形蜻蜒眼式的琉璃彩珠,钩身前端镶入用白玉琢成的大雁头形的弯钩作为钩首,带钩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采用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 ... ,将不同质地,不同色泽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产生了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它是战国带钩中的精品,极为奢华,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4、玉龙首璜

  连体双龙首璜是战国新兴的玉璜,龙首口微张、露齿、桃形眼、前眼角尖、后眼角细长、炯炯有神。身作上弧拱形,内碾勾连谷纹。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它的形状很像璧或环的一部分,所以在《说文解字》中它的解释为“半璧”。

  云纹兽纹青玉璜是魏国王室贵族生前使用的佩饰,由七块标准的和田王和两个馏金铜兽面组成。玉质细腻,光泽晶莹,中部五块玉的内心穿空以铜片缀连,两端兽首衔透雕椭圆形玉,中间一块玉上有卧状回首的神兽造型,其琢王之精美,器形之大都属罕见。因此被誉为“古玉之巨擘”、“玉器之冠冕”,代表了战国时代玉器 ... 的最高水平。

  秦汉玉饰气韵生动

  萌芽于战国玉器之中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至秦、西汉有了巨大发展,完成了以气韵生动为特点的玉雕艺术品的创作,它的盛期大约200余年(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汉成帝公元年前7年)。是玉器史上罕见的,秦代玉雕目前尚未发现典型的作品,但从零星的玉雕残件判断,它在体量上远不能与秦武士陶俑相较量,但其艺术含量则堪与秦俑相媲美,汉承秦制,在玉雕上也构筑了中国玉雕史上一座光辉灿烂的丰碑,为唐宋玉雕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汉代人崇尚道教,玄学,王公贵族祈求长生不死,渴望得道成仙,玉器的社会功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成了联系超越生死,联系神仙与现实人间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讲,玉器在汉代被神化到了顶峰,其社会功用也进一步扩大延伸,并在理论思维上日趋迷信,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是战乱与安定并存的时期,佛教传人,百姓皈依,大兴造像,秦汉现实主义玉雕艺术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

  西汉前期的佩玉多讲究组合,从考古出土的情况看,有的佩玉组合数量较多,这当属先秦风尚的延续,自西汉中期以后,成组的玉佩逐渐减少,组合的形式也趋简化,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壁、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玉艄等。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黄玉镂雕玉舞人个佩饰,高10.0厘米,宽4.0厘米,厚0.3厘米,黄玉器成片状,有褐色沁,局部有白色花斑。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县汉墓的一件玉舞人佩饰,该玉呈乳白色,双面透雕,并以阴线刻出五官表情和服饰结构。姿态婀娜优美的 ... 身着开衿长袖衣裙。一袖高扬于头顶,另一袖下垂,手置于腰间,长裙曳地。面部五官雕刻秀美淡雅,舞人身形毕肖,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汉代舞蹈人物题材的玉佩十分流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汉代的乐舞十分发达,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的音乐管理机构,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的歌舞也相当流行,甚至皇帝的宠妃爱姬也大多能歌善舞。

  南越国立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 ,亡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前后共92年,第二代南越王文帝在位15年(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22年),死后葬于广州象山,1983年象山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仅玉器就有200余件,器型有环,璜、佩、玉具剑饰等饰品,其中有不少是首次问世者、非常珍贵,碾工精美细腻。堪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相媲美。

  南越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原本覆盖在墓主头罩的右眼位置,由青白玉雕刻而成,土沁呈黄白色,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玉佩呈圆璧形,以圆圈分隔内外两團,所以被称为“重环”,内圈中央为一条游龙,两爪及尾伸向外圈,游龙张开的前爪上站立了一只凤鸟,回眸凝望游龙,二者似一应一合。游龙的冠、尾羽和后爪也伸出外圈,冠及尾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把外圈顶端空间填满,后爪为了不破坏与卷云纹“呼应”的效果。不表现其尖锐的爪子。因此形成了整体的和谐感。这块玉佩玉质圆润,工艺 ... 精美,甚至完美,龙凤造型简约又符合美学标准,运用的卷云纹是当时的“流行”纹饰,龙居中、凤居侧的安排又表现出汉代开始以龙为主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件玉佩采用镂雕工艺,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细节精美,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足以代表西汉玉器工艺的巅峰水平。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图案中,都含有吉祥和驱邪的寓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高祖刘邦在出生之前 其母刘媪曾梦与神游,是时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在闪电光中见一蛟龙伏于妻身上,后刘媼有孕生刘邦。刘邦当皇帝后,国号称“汉”,说自己是龙的儿子,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就附会于此说,因此,汉代出土的玉雕龙凤呈祥也比较多。

  隋唐宋形神兼备

  隋唐(公元581年~907年)是中国中世纪统一的大帝国,它的玉文化和玉器艺术,在秦汉现实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了非常繁荣的局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艺术上注意内心精神的刻画,以突出神似为己任,而又区别于汉,于阗国玉器工艺也是高度发达,在艺术上、形式上都有所发明,非同凡响,经常向唐帝国进贡玉团和玉器。宋代(公元960~1279年)玉器在继承唐代重体量,重神似的玉雕艺术基础上又有所前进。

  玉带饰是装饰于腰带上的玉饰件,它既是装饰品,又是实用器,同时代表着佩带者的身份,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八环蹀躞玉带,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玉带。

  隋、唐、五代玉带有蹀躞带、玉革带,玉梁宝钿带、大带等,天子玉带二十四跨(鎊是指嵌钉在革带上的方形或椭圆形玉板),二品以上的诸侯王,将相许用十三跨而加两尾,但从出土唐玉带来看,有十六跨,十五鎊,十四錡,十三鎊,十二銬不等,似十三銬居多。唐代玉带鎊多用下弧地,图象隐起,称为池面带銬,这是玉雕上的新手法。疑其来自于阗玉銬,延续到元代。

  宋代玉带板承继唐代制度,但在图案上有所变化,在艺术风格上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唐伎乐狮纹白玉带,带板碾内斜框,平地,隐起作工,腰圆鎊中9件碾伎乐胡人;1件碾蹲狮,正方鎊与獭尾均饰胡人纹。从作工看,当为唐代玉王仿于阗胡人池面玉带板所碾,为突出主体量感而用铊简括,只是略嫌粗犷。

  宋青玉池面人物带板仅存方銬7,獭尾1,共8鎊,但从此残玉带板仍可看到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其池面作工与于阗白玉“蕃人进宝”带板地子处理上极为相似,可知是仿于阗池面作工而成。

  唐宋时期玉器某些初露端倪的吉祥图案,尤其是玉雕童子和花鸟图案的广泛出现,为以后吉祥类玉雕的盛行铺垫了基础,莲花和童子合在一起,恰好表示“连连得子”的吉祥语,喜庆,祥和的玉器吉祥图案获得上自帝王,下至普通市民阶层的普遍青睐。辽、金、元时期各地出土的各种龟莲题材的玉雕制品就是雕龟于莲叶之上,龟有长寿之意也是一种重要的祥瑞之物。

  元朝玉器艺术仍在形神兼备的创作道路上前进,仅在作工上较为粗放,至明清时期,我国玉雕 ... 王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些玉佩饰上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寓意字样 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乾隆年间。更有新的发展,这时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更加讲究,雕琢得更为精细玲珑,令人喜爱。

  来源:《中国黄金珠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国古代玉饰文化的演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4.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5.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6.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7.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8.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9.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10.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随机推荐

  1. 基辛格三“戏”记者

    1972年5月27日凌晨一时,刚刚结束了美苏最高级会谈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博士,在莫斯科一家高级宾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了美苏关于签署限制战略武器等四个协定的会谈情况。>基辛格嘿嘿一笑,反诘道:“不是保密?那你说是多少?”>面对此景,基辛格不慌不忙继续说:“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最有趣的是基辛格对付那些专门“钻研”别人隐私的记者的一番答话。

  2. 趁热吃更健康是真的吗?这些坑你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都听自己的父母长辈说过一句话「”东西要趁热吃,放凉了不健康”或者是「”趁热吃更好吃,更新鲜”,或许你也认为在冬天里喝一口热汤,然后涮火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其实,趁热吃就像夏天吃太冰一样,都是是一种并不健康的吃法。当你以为自己是在享受热乎乎的美味佳肴的时候,其实你不知道你的食道正在受着煎熬。吃过烫的食物容易引起急性胃炎、食道穿孔甚至食道癌等疾病。在人体食管的表面,覆蓋着一层薄薄的黏膜。这

  3. 梦见使用避孕套

    周公解梦梦见使用避孕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使用避孕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介之推 什么人 介推拒禄(原文 译文

    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

  5. 别吃钙片补钙了,吃再多也不如吃这道菜,腿脚灵活还能抗衰老

    如果你只是近期出现这种现象,就别吃钙片补钙了。除了这种方式以外,今天还给大家介绍一道菜苋菜,苋菜的钙含量很高,每百克的苋菜中能够含有187mg的钙、90%的水分、30千卡的热量、0.3g的脂肪。但要提醒大家,在食用苋菜时要注意两点。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苋菜并不补血,你别看它的红色比较多,但它的铁含量不仅少,还属于植物性铁,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苋菜用来补钙是最好的方式,适合缺钙的人群食用。

  6. 以下是研究人员用两个爸爸做老鼠的 ...

    “KDSPs”第一次,研究人员直接创建了两个爸爸的“KdSPE”“KDSPs”。小鼠出生后不能存活超过一天左右,但通过胚胎发育来哄骗两个爸爸的胚胎所做的胚胎并不是什么小壮举。研究人员发现,这比制造有两个妈妈的老鼠要困难得多。在有性生殖中,每一个后代的一半DNA来自其母亲,一半来自其父亲。他们利用小鼠干细胞,将其改造成只有一套母体染色体,如卵子,然后将其注射到正常的卵细胞中,产生一个含有两套母体DNA的胚胎。

  7. 当年16万八路军的战时物资,到底从哪儿来的?

    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华。但16万人的部队,需要大量的军备和补给。这些东西,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然而,这20亿中,最终只有80多万,送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手中。香港与内地之间最重要的交通线,被彻底切断。十辆装满军需物资的大卡车,终于开进延安。著名的滇缅公路,就是这一时期为运送货物抢修出来的。同胞的丧生令我们心痛,但滇缅公路是唯一的对外通道。这条滇缅公路,见证了杨廉安将30多辆卡车的物资,送往昆明,送往延安。

  8. 梦见烂瓜 腐烂的瓜类

    周公解梦梦见烂瓜 腐烂的瓜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烂瓜 腐烂的瓜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祝福语_感恩节祝福语寄语大全

    感恩节祝福语|感恩节微信祝福语|感恩寄语|感恩的名言假如有一天,我迷失在风雨中,我知道你会为我疗伤止痛。小编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感恩节祝福语寄语大全,仅供参考。感恩节祝福语寄语大全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恩不报非君子,收到我的信息吧,里面包含着我的情谊,我的挂念,我的祝愿,怎么样?感恩节马上就要到,愿我们都心存感恩,感恩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和你做朋友让我感受了有情有义的温馨,祝感恩节快乐!

  10. 冷冷冷冷!全国多地断崖式降温,流感肺炎比流感严重在哪儿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气温骤降。18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局部降温幅度达12~16℃,东北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