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而对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对温和的谈判?在1899年,清朝正式建立武卫军,武卫军一共是5个军,最强的是淮军精锐编成的武卫前军,司令官聂士成。其他3个军,分别是武卫中军,司令官荣禄,兵源都是八旗军。如果是这种状态,清朝的裕隆太后肯定不会退位,而是出动大军南下镇压到底。由此可见,清朝对天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态度差别如此之大,其实就是三个字:大势已去。

有不少网友问:为什么清 ... 对太平天国起义进行惨烈的镇压?而对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对温和的谈判?内中有何隐情呢? 清朝的早期武装八旗劲旅已经乌烟瘴气。如果没有爆发八国联军战争,按照清朝的计划,新军建设是五个标本。在1899年,清朝正式建立武卫军,武卫军一共是5个军,最强的是淮军精锐编成的武卫前军,司令官聂士成。拥有2万人,武器最好,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 战斗力第2个的是,武卫右军,司令官袁世凯,但是人数只有7千人。其他3个军,分别是武卫中军,司令官荣禄,兵源都是八旗军。武卫后军是甘军精锐改编,司令官是董福祥,最好一个是武卫左军,是宋庆毅军遗留下来的精锐部队。 八国联军在天津发现的巨大武器库,实际上就是刚刚运输过来,准备给武卫中军,左军和后军换装的武器。如果不是八国联军战争,5万八国联军摧毁了武卫军4个军,只有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幸存下来。 那么,在1911年的清朝新军,就是以武卫军的5个军为基干训练出来的武装。那么,袁世凯也无法得到全部军权,袁世凯本人的权限将被极大的压缩,只能指挥五分之一的北洋新军。 而且,如果没有庚子之变,武卫军全部保存,那么在1911年,北洋军也绝不止只有六镇,规模还会更大。如果是这种状态,清朝的裕隆太后肯定不会退位,而是出动大军南下镇压到底。但是,真正的历史是武卫军4个军全灭,现在就只剩下了总领北洋军的袁世凯,袁世凯不想打了,裕隆太后毫无可以制约的 ... ,只能退位。 由此可见,清朝对天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态度差别如此之大,其实就是三个字:大势已去。
本文标签:辛亥革命清朝中国近代史清朝历史历史袁世凯八国联军中国革命北洋军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