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教历史源流简表一北传佛教1.中国汉传佛教公元前2年:佛教由西域大月氏国传入当时的汉朝,这是中国佛教之始。这一时期,支持佛教的是广大居士,他们提出了复兴佛教的口号。他在位五年,大事灭佛,给佛教以毁灭性打击。14世纪中:柬埔寨的两位著名僧人摩诃波沙曼多和摩诃提婆楞伽播上座部佛教,这是老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佛教发展时期。19世纪:马来西亚的佛教有所恢复,主要在华人...中流行。
佛教历史源流简表
一 北传佛教
1.中国汉传佛教
公元前2年:佛教由西域大月氏国传入当时的汉朝,这是中国佛教之始。 三国时期至西晋时期: 这是佛教在中国的初步发展时期,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是许多来华的外国侩人,他们翻译了大量的、高质量的佛教典籍。 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是佛教在中国的大发展时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六家七宗"的出现,这代表了中国人对佛教义理的独特理解。 隋唐时期 :此时期是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产生了所谓的"八大宗派"。 "八大宗派"标志着中国最终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宋代至清代 :佛教自宋代开始就逐渐衰落。唐代的八个宗派中也只有禅宗和净土两宗还有一定活力。尤其是元代的统治者信奉藏傅佛教,使得汉传佛教受到了很大影响。明、清两朝采用严格的思想控制,这也不利于佛教的发展。这一时期,支持佛教的是广大居士,他们提出了复兴佛教的口号。
2.中国藏传佛教
公元7世纪:佛教由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分别传入 ... 地区。 公元8世纪:莲花生入藏弘法,鶸教在 ... 地区正式开始传播,并产生很大影响,这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敌弘期"。故而莲花生才是藏传佛教的正式创始人。
公元838年:朗达玛继位为藏王。他在位五年,大事灭佛,给佛教以毁灭性打击。
10世纪至今:佛教再度兴盛,称为'后弘期"。陆续产生许多本土化的佛教派别,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
3. ...
公元4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 ... 半岛。
新罗王朝时期:受汉传佛教影响,直接产生了汉传佛教四宗。在禅宗的基础上分出了九个流派,统称为"禅门九山"。
高丽王朝时期:此时佛教宗派被统称为"五教二宗"。其中"二宗"是指禅宗系统的禅寂宗和曹溪宗。
李朝时期:世宗时,形成七个宗派。它们又被分为禅、教两大系统。 近现代时期: ... 半岛南方相对来说佛教发展较快,可以说宗派林立。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曹溪宗和太古宗。
公元6世纪:佛教以"私传"和"公传"两种方式分别由中国和 ... 传入日本。
推古朝时期佛教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
奈良时期:受到中国汉佛教的影响,产生了所谓的"奈良穴宗"。
平安时期:代表有:日本天台宗和日本真言宗。
镰仓时期:创立了一些民族特色较强的佛教宗派,主要有日本净土宗、日莲宗、日本临济宗,日本曹洞宗等。
江户时期:佛教各宗没有多大的发展。
近现代:产生许多新的教派。
4.越南:
公元2世纪:佛教传入越南
丁朝和前黎朝(公元968-1009年):国王重用僧人,佛教势力很大。
李朝(1010-1224年):佛教成为国教。
陈朝(1226-1400年):创立了一些越南禅宗派别,主要有减喜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竹林禅派。
17世纪末:产生了运宗派、绍禅派、观禅派和宝山奇香教等一些新的佛教派别。
近现代:目前越南流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而上座部佛教则较少。
二、南传佛教
1.缅甸:
公元5世纪:相传是斯裹兰卡僧人觉音首次来缅甸传播佛法。
公元8世纪:佛教密宗盛行,并兴当地本土信仰结合形成阿利教。
11世纪:缅甸蒲甘王朝废除阿利教,尊上座部佛教为国教。
12世纪:缅甸佛教分成两派"后部教"和"前部教"。
17世纪:缅甸佛教发生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全禅派"和"偏袒派"。
近现代:缅甸佛教主要分为三派:善法派、瑞琴派、门派。
2.斯裹兰卡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之子摩硒陀长老率领的7人传教团来到斯裹兰卡传播佛教。
公元前3-公元12世纪:先后产生了三个派别:大寺派、无畏山寺派和袛陀林派。
12世纪:当时的国王波洛罗摩婆诃一世将三派归于大寺派一个系统之内。
16-19世纪:斯裹兰卡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地,佛教逐渐衰落。
近现代:斯裹兰卡独立后,佛教开始复兴,现代该国佛教主要分为三派:逞罗派、缅族派、孟族派。
3.柬埔寨
公元前5世纪:佛教兴婆罗门教相继传入古筏柬埔寨。
公元6世纪-1 3世纪:以大乘佛教为主。 14-19世纪:泰国势力强大,在泰国流行的上座部佛教开始;逐步影响柬埔寨,并最终在这一地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佛教体系。
19-20世纪:法国控制柬埔寨,佛教受到冲击,但佛教依然保持有重要的影响。
近现代:独立后,柬埔寨佛教数受泰国影响;分为两大派别:"法相应部派'和"大部派"。
4.泰国
公元前3世纪:传说此时泰国已有佛教,主要诠上座部佛教为主。 公元前7-13世纪:泰国先后被印度尼西亚的室利佛逝王朝和柬埔霎藉譬吴哥王朝所统治,主要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和密宗。
13世纪之后:泰国人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尊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幷一直延续至今。
近现代:泰国佛教分为"法相应部派"和"大部派"。
5.老挝
公元前14世纪:此一时期,老挝已有佛教流传,但佛教具体于何时传入该国,则不清楚。
14世纪中:柬埔寨的两位著名僧人摩诃波沙曼多和摩诃提婆楞伽播上座部佛教,这是老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佛教发展时期。从此,上座部佛教就在老挝占据了统治地位。
近现代:老挝佛教受到泰国很大的影响,主要分为“大部派”和“法相应部派”两派。
三、印度佛教流传演变
印度
公元前6世纪:佛祖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在此期间,佛教陆续发生了许多次分裂,形成了所谓的"部派佛教"时期。
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流派后来形成了大乘佛教,幷逐渐取得了主流的地位。大乘佛教分为三个阶段:早起中观派,中期瑜伽行派,晚期瑜伽中观派。
公元7-13世纪:佛教发展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密宗(密宗是佛教和印度教结合的产物)。之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
四、其它
1.印度尼西亚
公元5世纪之前:印度尼西亚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 公元7-8世纪:室利佛逝王朝建立,佛教开始传入该国。最初传入的是上座部佛教,后来也传入了大乘佛教。
公元9-15世纪:佛教与婆罗门教幷行发展。
16世纪: ... 教逐渐在印度尼西亚占据了主要地位,佛教的影响变小。
2.马来西亚:
公元8世纪:曾流行大乘佛教和密宗。
15世纪 : ... 教在马来西亚占据主导地位,佛教势力衰落。 19世纪:马来西亚的佛教有所恢复,主要在华人 ... 中流行。
3.新加坡
19世纪末:1898年,中国僧人贤惠,会辉等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座寺院——莲山双林寺。从此,不断有中国僧人去新加坡,极大地促进了该国佛教的发展。
近现代:新加坡目前有人口390万,佛教徒约占26%左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