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法华经简介

  【释经】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和《正法华经》的简称。梵语是Saddharmapuṇḍarīka-sūtram,saddharma意译为「妙法」或「正法」,puṇḍarīka意译为「白莲花」,古代「花」字为「华」,故译为「莲花」。Sūtra古译为「修多罗」[ [1] ],或「素怛览」,意译为「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有法、常之义。即贯穿诸法深义,摄持所化众生,谓之经。在九分教与十二分教中[ [2] ],修多罗包括经与律,后世则专指三藏中的经藏。此经共7卷,计28品,品依经故,前四字为别题,后一字为通题。具足之名为《妙法莲华经》,凡经依「七种立名」[ [3] ]。

  「妙法」:赞叹其法微妙,不可思议。此法是一乘实相妙理。「法」,即一心之法,生佛同,具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此法为诸佛本源,众生慧命,诸佛悟,此成等正觉,众生迷此,枉受轮回。

  「莲花」,是以喻显,法以喻迹,本二门,各有三义:

  一、为莲故花,喻迹门,为实施权。为显一乘,故有三乘之名。又谓从本垂迹。

  二、华开莲现:喻迹门开权显实。唯一乘法,无二无三。又喻本门,开迹显本。谓释迦早已成也。

  三、华落莲成:喻迹门,废权立实。废方便权教,但归一乘实道。(www.lishirenzhi.com)又喻本门,废迹立本。如来实不生不灭,而言灭度。不灭现灭,既不生灭,唯本无迹。

  【译本】

  据释素闻《法华经导读》「法华的传本」,历来有关本经凡六译,其中唯有三本流传:

  一、西晋太康7年(公元286年)竺法护(239-316)后译《正法华经》 10卷。

  二、姚秦弘治8年(公元406年)鸠摩罗什(334-413)译《妙法莲华经》7卷。

  三、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闍那崛多(527-604)和达摩笈多(?-619)共译《添品妙莲华经》7卷。

  其中尤以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文笔优美畅达,最便诵持,流传最广,迄今为一般人所喜诵弗衰,历久弥新。

  至于《法华经》的注解本,不下六十余家。而最具代表性,且为人所重视者,有如下诸家:

  隋‧智者(538-597)《法华玄义》、《法华文句》为「法华三大部」之二(另一为《摩诃止观》),是天台宗的核心论典。前者建立本书以「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等「五重玄义」[ [4] ]为建构佛教解释经典的结构与型态,具有汉传创发性的特殊解经方式,其影响及于华严宗的「十门玄谈」等。

  我国自鸠摩罗什后,注释者亦历代不乏其人。本经在两晋及南北朝时,读诵、宣讲和注疏即非常盛行。其〈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熟知。即便未常读《法华经》者,未尝不习闻此品经文。智顗且基于本经创立天台宗,创发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体系。

  【内容价值与特色】

  《法华经》号称「经中之王」,是集大乘经论之大成,经中以「诸法实相」为佛法本体的揭示。谓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要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令缘熟众生都能成佛;故有「成佛的法华」之说。天台宗的核心思想都依据此经而来,而判本经为「纯圆独妙」的最高法义。但成佛非一蹴可几,故又有三乘之说:以羊车、鹿车、牛车喻声闻、缘觉与菩萨乘为「三乘教」,以大白牛车喻「一乘实教」。前三者为权,后一者为实。故有「开权显实」及「会权归实」之说。

  此经全名《妙法莲华经》,因其理直契「实相」,可以直了成佛,故曰「纯圆独『妙』」。而「莲花」者,所以喻妙法,其义有三:一、「为莲(因)故华(果)」:喻「为权(因)显实(果)」;二、「华开莲现」:喻「开权显实」;三、「华落莲成」:喻「废权立实」,唯一佛乘。一个经题,则其权实思想即已含盖了。

  法华经的殊胜,在「五浊恶世」[ [5] ]中,佛陀出现于世而说此一乘法,即便「末法」众生,亦多在摄受之内;尤为难得中之难得。说明如下:

  《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一段,说明以下诸问题:一、十方世界中(非仅指娑婆世界而言),只有一乘法;无有二乘、三乘法,只以方便故说三。二、此一乘法出于「五浊恶世」,正见佛的度众的慈心。三、盖以众生劫浊垢重,弥见菩萨之慈悲善巧。于一乘中,别说三乘。四、明指阿罗汉、辟支佛,非究竟涅槃;当「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五、佛出世难值遇,且无量劫难遇,即便佛出世,是法亦难遇。六、佛灭度后,即便是受持、读诵、解义是经,是人即为难得。

  而「五浊恶世」说,佛教诸经多有之。且多就「末法」时而发的,均能得成佛。如:《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如来灭后,于末法[ [6] ]中欲说是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7] ]。」据本经〈如来寿量品〉称释迦之「法身」本属寿命无限,久远劫前已经成佛,显现各种「化身」,只是权现垂迹,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经中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主旨则契入佛陀教说之本怀。

  在诸大乘经典中,都有十方三世诸佛同时宣化,各由因缘而出现于世之说的「缘起观」,而以大乘「实相」的教理,为究竟了义。近代学术或有以「原始佛教」乃佛陀的根本教义者,乃属「世俗」知见,为「历史进化论」。本经谓凡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悉具无量功德,必当成佛。若从本经的「譬喻」[ [8] ]中,当可得知其中要义。

法华经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女性生殖器

    女性生殖器包括生殖腺(卵巢)、输卵管道、附属腺体及外生殖器。它的功能是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繁殖生育后代。

  2. 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

    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鸡肠的人,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因为他的杯子小,装的水少。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里的“物”是指你的财富、你的福报、你的官位、你的学历等等。

  3. [名家名品] 邵增虎油画艺术欣赏第一期

    [名家名品]邵增虎油画艺术欣赏第一期邵增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政治部文艺创作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因在美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绩,共七次荣立三等军功、一次荣立二等军功。

  4. 将规划240多米高写字楼!庆盛枢纽综合体设连桥接地铁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庆盛枢纽综合体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后公示。设计242.6米高54层写字楼庆盛枢纽综合体设计方案显示,该项目由2019NJY-1地块、2018NJY-4地块组成,用地面积分别为69630平方米和31974平方米。综合体将采用TOD模式开发项目建设单位为广州南沙区庆盛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5. 香港海员 ... 尾声:“顶硬上,米俾人睇小”实现全市工人总 ...

    “顶硬上,米俾人睇小”这是一句在...工人中广为流传的广东话,意即坚持到底,别被他人看轻。大家相互鼓励着:“顶硬上,兄弟,米俾人睇小。”香港海员...后,全国各地工人都热情支持。香港各行业...开过联席会议,为了援助海员...,决定运输工人先行同情...,如果仍不能胜利,则一致举行同情总...。海员...根据这一决议,向香港各行业...呼吁,争取全港性总同盟...。

  6. 慈明无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ímíngwúshuāng【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例子】【相关】百度“慈明无双”

  7. 梦见别人 ... 我 梦见别人 ... 我什么意思

    梦见别人...我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别人...我好不好?梦见别人...我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别人...我的详细解说吧。...人代表着福祸,...人不会解决矛盾,只会增加仇恨,梦见...人就意味着仇恨的增加。梦见有人拿刀捅我梦见有人拿刀捅我什么意思如果梦见自己被...,注意回想整个过程中你的感受。

  8. 是非口舌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ìfēikǒushé【解释】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例子】这是哪里的晦气!事情不曾办成,倒弄了一窝子的是非口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五回【相关】百度“是非口舌”

  9. 生日祝福语_生日祝福语简短4字词_生日语录

    时光飞转,一晃眼,朋友的生日要到了。对此,你会有怎样的祝福呢?

  10. 最唯美的情感 ... 空间说说大全 宁可笑着累,也不要哭着享受-感人的情话

    喜欢雨里飘渺温馨的感觉,哪怕会湿了...净的衣衫。一直让你流泪的,条件再好也不能要。宁可笑着累,也不要哭着享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