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殷商古国——覃国,出自伯益,历经夏商,春秋谭国的前身

上回说到商代雍方,在今河南焦作境内,作为商的田猎地。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国同属沁阳一带的田猎区域,卜辞中与雍方同版出现过,它是商代覃(qin)方。覃方在卜辞中记载的也不少,其中「 ”王戈于覃”次数最多,主要在于商王的巡游或狩猎活动。那么覃方的确切位置在哪?《尚书·禹贡》记载:「 ”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衡漳,即横漳,古水名,黄河自南而北至河北南部,漳水自西而东横注入河,故称横漳;覃怀,清代《姓氏考略》说:「 ”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夏朝地名,因覃氏居住于此而得名,唐兰考证认为在今河南焦作西南沁阳一带。覃怀也称河内,《史记·货殖列传》中有「 ”殷人都河内”的记载,表明覃怀为殷畿重地。古文大意是覃怀之地的水患治理成功,直到输通衡漳。姓氏古籍普遍认为,覃姓的始祖为大禹助手伯益,覃方为伯益后裔所建方国。商代覃方应该就在夏之覃怀之地,相关晚商覃方铜器有「 ”覃父已卤”、「 ”覃父已爵”、「 ”亚中覃父乙”、「 ”亚共覃父乙簋”等。 晚商亚覃父乙卣 「 ”覃”的甲骨文带酒坛子,是一种小口尖底的盛器,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有出土。它是古代一种盛酒器,其典型特征是口小底尖、颈细腹深,容量大,酒水不易溢出,搬运方便,而且尖底便以插入土中,用以固定。《说文解字》:「 ”覃,长味也。”由于「 ”覃”的外形颈细腹深,故引申出一层「 ”深不可测”之意。凡带「 ”覃”家族系列汉字基本都有这一层意义,如从「 ”水”变「 ”潭”,意为水面狭窄的深水,从「 ”言”为「 ”谭”便是深入交谈的意思,加「 ”酉”为「 ”醰”即是幽香长味之意。早期覃地族人可能擅长制酒,并习惯用这种器具来装盛酒水。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尖底瓶 覃方是商王朝重要田猎区,卜辞中对它的记载大多是关于田猎以及商王往来覃地的情况。比如「 ”甲辰卜翌日乙,王其戈于覃,无灾?吉。”戈,卜辞中还要加上「 ”辶”,是指巡视,商王视察覃地。「 ”丁未王卜:贞田覃往来无灾?王占日:吉。戊申王卜:贞田梌往来无灾?王占曰:吉。兹御,获□二。”卜辞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地名:梌(tú ),据程峰《商王田猎区地名确认的重要坐标》认为在今河南温县徐堡镇,覃、梌紧邻,商王连续在这两个地方进行巡视和狩猎,还获得了两只猎物。 覃的甲骨文 商末覃方去向不明,不过《左传》中记载着一个叫「 ”谭”的春秋小国,在今山东济南章丘一带,《路史》:「 ”伯益之后有谭等十八国皆嬴姓。”谭国和覃方同为伯益之后,两则应该是承续关系,即商代覃方在周取代商后成了谭国,那么很有可能,商末覃方在时代的大变革中灭亡了。西周谭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济南章丘地处黄河中下游,其境内有著名龙山文化遗存,章丘市龙山镇以东有「 ”城子崖遗址”,即为春秋古谭国故地。根据考古分析,城子崖遗址早在夏朝时即为覃氏族人的居住地,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西迁至覃怀,成为商代覃方,那么很有可能,覃族的发源地就在山东。西周时覃人得到周室的认可,在覃氏故地受封立国,改覃为谭。 西周谭国国力并不弱,据说政治经济、文化礼仪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谭族人的生活也较为富庶殷实。不幸的是后来「 ”周公东征”三年打破了这种无忧无虑的局面,谭国虽未参与叛乱,却也经历了战火的洗涤,国人的生活条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国力大损。东夷和淮夷地区是周朝政权的最大潜在危胁,周王朝不惜资本对这两地区加强防御和戒备,除了不断封建姬姓诸侯「 ”以蕃屏周”,还大肆压缩打击东方各国的残余势力。《诗经·大东》一诗就是当时谭国的一位大夫所写,详细描述了被征服的东方诸国对周王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揭露了包括谭国在内的东夷各国在周王朝统治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所谓「 ”大东”就是对距离周都镐京较远的东方各国的统称,「 ”小东”就是对距离镐京较近的东方各国的统称。 晚商亚共覃父乙簋 进入东周,谭国已显得非常弱小,要生存下去必须得靠依附周边大国。一开始谭国还以联姻的方式与周边国家建交,根据《诗经·硕人》记载,谭国与齐国、卫国、刑国有连襟关系,估计四国之间有过通婚。但联姻毕竟得益于一时,当不了永远的保护伞,弱势的谭国还是在时代的角逐中被彻底孤立了。可能谭国觉得自己祖上血统高贵,有点自视清高,不愿向大国称臣,从而导致政治上的被动。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 ”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公元前686年,齐国公孙无知叛乱, ... 齐襄公自立,齐国公子小白出逃莒国之前曾路过谭国,但是鼠目寸光的谭国国君并不看好他。一年后小白回国即位,为齐桓公,诸侯都去朝贺,又唯独谭国未到。旧恨未了又添新怨,齐桓公一气之下于当年冬天灭了谭国。左史官说,这是因为谭国无礼在先。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谭国觉得齐桓公抢了他哥哥公子纠的君位,重视礼仪的谭国不看好,从中可见谭国执政者的短视和偏见。 谭国夹于齐鲁之间,紧依齐国,却在齐桓公即位时冷眼漠视,不见任何友好之态,确实是外交政治上的一大失误,亡国也是必然了。谭国亡后,谭国国君溜之大吉,逃往莒国,估计最后在莒国孤老终身。商代覃方之后有覃姓,是现在覃姓的来源;而谭国国人以国名为氏,形成谭姓,今谭姓后人皆尊以谭国故地龙山镇为其发源地。 文/堰风 殷商古国——雍国,一个从容不迫的民族,「 ”雍容”是这么来的

殷商古国——覃国,出自伯益,历经夏商,春秋谭国的前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殷商古国——吕国,商的铁粉,商末反水,西周鼎盛时吕侯称王

    古籍记载吕族起源于姜水流域,故为姜姓,姜族后裔逐渐分化出四支族氏,被称为「”四岳”,吕族为其中一个大族。宋代《通志》记载:「”吕,炎帝之后,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吕国至少在夏朝时就已受封,进入商代,吕国又臣服于商,成为商王西部或西北部的边服之国。那么商代吕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卜辞中有「”(上工下口)方以敦吕”的记载,敦,即敦伐,(上工下口)方入侵吕国,(上工下口)方在

  2.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3. 殷商古国——刚国,刚器证明周初东夷叛乱时曾受到成王的奖赏

    《殷周金文集成》录有周初铜器「”刚劫尊”和「”刚劫卣”,证明西周初期有一个古刚国。古刚国则承续于商代刚方,卜辞中有提到。「”甲戌贞,王令刚裒(póu)田于赢。”意思是商王令刚去开发嬴地的农业。刚即为刚方,嬴地在哪?根据《左传·桓公三年》记载:「”公会齐侯于嬴。”公元前709年,齐鲁通婚,在嬴邑会盟。嬴邑在今山东济南莱芜区境内,春秋时是齐国边邑,历代为...重镇,汉初时韩信破齐曾在此激烈一战。陈絜《

  4. 殷墟卜辞为何那么重视上甲微?郭沫若指出:上甲以上皆为神话传说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前文讲了商灭夏之前的六世,从上甲到示癸,是商汤的直系先祖。商人祭祀的以十日为名的祖先,分为先公时期和先王时期两个阶段。在上甲之前的先公,则尚未以日为名。从卜辞来看,上甲无疑是商王最为重视的先祖。他做了些什么事?跟随真知堂来看看吧。

  5. 大发现!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商代是世界历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大约公元前1600年前,商国首领天乙汤,在战胜韦、顾、昆吾等国后,把矛头指向大夏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商建国之前的商公世系了。关于商朝的事迹,史料记载可靠的,首推《史记殷本纪》。在早于《史记》的战国史书《竹书纪年》里,商朝被称为商,而《史记》则称为殷。商朝到底是叫做殷还是商,历来存在争议。

  6. 殷商古国——画国,临淄西南部门户,商王朝东部田猎区

    上次在商代丧国中讲到,画方和丧方一样都是商王朝殷东重要田猎区,商王曾在丧地贞问将去画地狩猎是否顺利。

  7. 殷商古国——成国,春秋郕国的前身,「 ”成”来自武器

    成国,也叫盛国、郕国。我们对郕国并不陌生,《左传》中经常出场,周旋在当时的鲁、卫、齐等大国之间。其实成国最早见于商代甲骨卜辞,是商王朝的田猎区。商代成方的地理位置有东西两种说法,春秋后期的郕国,可以确定在今山东济宁市汶上县境内,但对于西周重封后以及春秋早期的郕国则有点复杂。一般来说,春秋郕国是商代成方的延续。但春秋郕国的最早故地可能不在山东,而在陕西。

  8. 殷商古国——覃国,出自伯益,历经夏商,春秋谭国的前身

    上回说到商代雍方,在今河南焦作境内,作为商的田猎地。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国同属沁阳一带的田猎区域,卜辞中与雍方同版出现过,它是商代覃方。

  9. 面对日益强大的周国,商王国为什么不出兵征讨?

    到姬昌在位的中期,随着姬昌的儿子们逐渐成年,封建采邑在周国本部逐渐普及,周国的实力迅速增强。帝辛继位时,商王国西部的边患基本上被肃清了。到帝辛的父亲帝乙时期,又打败周国,并征讨盂国(邘国)、四邦方。这种大型阅兵仪式,往往出现在的战争胜利之后,或者开始征讨某地之前。夷方的入侵让帝辛放弃了震慑甚至攻打周国的计划,转而筹划反击夷方。

  10. 从甲骨文「 ”族”字的含义入手,来看商周王朝的邑制国家形态

    前文说到商朝王权、族权、神权三足鼎立的模式,商王的祖甲改革目的是加强王权,但却激化了王权与族权的矛盾,反过来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随机推荐

  1. 八路军新四军是国军吗 八路军新四军简介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可以说,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国军。八路军新四军简介八路军八路军番号的来由是这样的——西安事变结束了10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介石认可“新四军”,是他任总司令的北伐军中有个第四军。叶挺提议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就是希望继承“铁军”和红四军的优良传统。说八路军新四军是国军,除了因为他们在名称上完全国军化外,在军衔军饷乃至服装上也都跟国军别无二致。

  2. 培养孩子五个学习好习惯

    培养孩子五个学习好习惯1、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完成,不拖拉。>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3、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读”姿、保护视力:养成只要阅读,就端座于书桌前。读书30分钟后,眺望远方5分钟。>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家长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

  3. 「 ”印度支那联邦”的两次覆灭:中国将这个老牌帝国一脚踢翻

    印度支那联邦又称为法属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是个很粗糙的殖民地理概念,就是指中南半岛,原始出处来自于法属印度支那,法兰西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领土,由老挝,柬埔寨和三个居民以越南人为主的地区,以及位于中国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租借地组成。法国也是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列强。

  4. 带有邑字的成语

    包含有“邑”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涂歌邑诵——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通邑大都——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5. 带有粱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粱”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纨袴膏粱——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黄粱美梦——黄粱:小米。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炊粱跨卫——卫,驴的别名。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

  6. 小女孩的白日梦(图文)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除妄想,才能认清周围的境界。在市集里她边走边看,心想:有钱人真好命!因为想得太高兴了,忘了头上还有一篮水果,忽然一摇头,整篮成熟的水果都掉落在地上、摔烂了!这时她才懊悔地说:「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妄想!」>每个人都有理想、对未来也有一些蓝图;未来的境界总是在心里不断地产生。所以,「想」有时真的会扰乱了人心。若不断地追求妄想,这种「相」就会遮盖我们清净无邪的本性。

  7. 梦见吃驴肉 梦见吃驴肉什么意思

    梦见吃驴肉是什么意思?梦见吃驴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吃驴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驴,通常表示将逐渐摆脱困境。梦见自己骑在驴背上,表示恋爱顺利。梦见别人送孩子给自己梦见别人送孩子给自己什么意思梦见白色的驴,预示性能力增强,个人生活幸福和伴侣忠诚。梦见驴的尸体,不用担心,是好事,表示你通过努力即将取得成功。梦见驴穿着衣服和鞋子,表示你会受到朋友的捉弄。

  8. 螺丝

    七岁的儿子看完机械战警以后,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了.连走路的样子也模仿机器人生硬的动作,有一天他拿着一颗掉下来的牙齿走到他爸爸根前说道:“爸,你看我身上有一颗螺丝掉了。”

  9. 男人观察身体的这4处,或许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老了

    对许多女人来说,年龄都是件比较隐晦的事情,其实男人也同样怕老。其实,男人观察4个地方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老了。的确,在三十岁以前男性的身材是比较偏瘦的,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轻易变胖。但是,在年龄逐渐增长之后,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稍微晚睡一会儿就容易觉得头痛、眼花。不仅是在日常的精力上,在夫妻生活上也会有体力不支的表现,这点在四十岁后尤为明显。如果有这种迹象,就说明你已经变老了。

  10. 带有牺字的成语

    包含有“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自我牺牲——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