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被故宫开除,但是鉴定大家!

他被故宫开除,但是鉴定大家!

  今年,关于故宫的新闻很多,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及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水泡,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神圣、神秘的故宫正在失去往日的光环。人们追问,现在打理故宫的都是些什么人?而我想起的却是一位多年前被故宫开除的人——王世襄。

  记得上个世纪末,刘廼中先生向我推荐两位文博大家写的书: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王世襄先生的《锦灰堆》。前一套我读的很溜,它有故事性;第二套读的很诌,许多领域是我陌生的。我喜爱收藏有年,凡是与收藏沾边的都要认真去学,我在认真梳理两位先生的人生轨迹时发现,两位文博大家都被中国第一大文博单位——故宫博物院开除过,只不过朱家溍后来被请了回去,而王世襄却拒绝了邀请。

  那么,王世襄与故宫之间有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王世襄与故宫的关联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1941年11月,刚刚从燕京大学毕业不就的王世襄,辗转到了战时陪都重庆,他首先来到重庆南岸海棠溪的故宫博物院办事处,求见父亲的老同学、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表达自己想为故宫工作的愿望。可当时的南迁文物分别藏在四川乐山、峨眉山和贵州安顺的山洞里,无法进行正常的整理、研究工作,而王世襄又不愿坐在办公室应酬,所以他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抗日战争胜利后,经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跟随故宫博物院原文献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

  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首先抓住了这个重点。1946年2月25日,王世襄在中山公园董事会宴请了当时北平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当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父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据王世襄后来撰文回忆,一年中,他在平津地区经手清理的文物主要有:没收德国人杨宁史青铜器二百余件;收购郭禅斋藏瓷二百余件;追回美军德士嘉定少尉非法接受日本人的宋元瓷器一批;抢救面临战火威胁的长春存素堂丝绣约二百件;接收溥仪留在天津张园保险柜中的珍贵文物一千八百余件;收回海关移交的德孚银行的一批文物。这些文物绝大部分都移交给了故宫。他还被派往日本,费尽周折追讨回107箱被劫掠的善本图书。在450个日日夜夜里,他为追回文物奔波忙碌,可后来,他不但没有因为这份历史功绩受到表彰,反而蒙受不白之冤25年之久。

  1946年7月10日,王世襄开始兼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其后,受故宫委派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一年,记录下诸多重要流失文物。1948年8月回国,1951年任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

  在1952年开始的“三反”运动中,王世襄与马衡院长和朱家溍先生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由于他有抗战胜利后作为清损会平津区助理代表追回大量国宝的“特殊经历”,成了运动中要打的“大老虎”。在办案人员眼里,作为“接收大员”,难道还有不 ... 的?

  他先是被关在故宫东岳庙,然后又关到公安局看守所,审查进行了一年多,最后证明了他的清白无辜。王世襄在关押期间得了肺病,“取保释放”后,故宫却开除了他的公职。后来他进了民族音乐研究所,1954年,故宫想调回王世襄,被拒绝。我没有听到过王世襄诋毁故宫的话,但可以想象得出,一个视文物为第二生命,对故宫曾以终身相许的人被无端猜疑、审查,最后撵出故宫,内心会是多么的悲凉,你爱故宫,故宫爱你吗?

  故宫开除了王世襄,使故宫失去了一位学贯中西、精力充沛、业务娴熟、甘愿奉献的领军人物;故宫开除了王世襄,却给中国、给世界逼出一位独一无二、百科全书式的民俗文物、文博大家。

  人们都说王世襄爱玩,并送给他“京城第一玩家”之美誉。少年时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弄鸽子、耍大鹰、捉兔、逮獾;成年后玩书画、雕塑、金石、建筑、家具、乐器、漆器、匏器、竹刻、铜炉、金石牙角雕刻、匠作则例等等,由“玩”而成“学”,最后成为一代大家。黄苗子先生说他是“玩物成家”,启功先生则称赞他是“玩物壮志”。马未都先生说他:“王世襄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出身上层社会,却关注社会底层的乐趣,这在中国文人里是不多见的。”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我觉得,他的这些“玩”是被逼无奈之举,是离开故宫之后内心痛苦的一种释放。

  王世襄离开了故宫博物院,甚至远离了主流意义上的文博界,他不再有机会接近那些他钟爱的文物,但他却割舍不了自儿时开始的爱好。王世襄出身豪门,他的祖父是前清官员,官至工部尚书,是收录于《清史稿》的人物;他的伯祖是光绪三年的状元,徐世昌和梁启超都是其门生;他的父亲王继增曾留学巴黎政法大学,后在前清和民国 ... 里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过北洋 ... 的 ... 秘书长;他的母亲金章1902年留学英国,学习西洋美术,后成为著名的花鸟画家;的大舅金城是20世纪初北方画坛的领袖,四舅金西厓虽然大学学的是建筑,但最终却成为一代竹刻大师,“海上画派”的吴昌硕、吴湖帆等名家对他赞许有加。可以说,王世襄的家族为他在儒学礼教方面提供了精神出处,而母亲家族中则为他提供了巨大的艺术基因。

  儿时的王世襄调皮好动,喜欢的是养鸽子斗蟋蟀,为了锻炼身体,也拜前清宫廷里的“扑户”学摔跤。而这些人又喜欢养鹰捉兔挈狗捉獾,于是他又爱上了 ... 鹰狗的游艺。他的父亲曾是外交使节,很早就知晓了外语的重要,因此王世襄被送到美国人在北京办的美侨学校读书,学成了一口流利的英语。童年是无敌的,他日后的研究多来自小时候的积累。在燕京大学读国文专业的时候他是尖子生,所以于鹰犬蟋蟀的玩性就更大了,揣着蝈蝈进课堂是他最有名的段子。而和一个异常迷恋中国古典家具的德国医生的来往,为后来研究明清家具埋下伏笔。

  离开故宫之后,他每天起早贪黑,钻研自称“偏门”的学问,开始收藏、研究明清家具、鸽哨、竹刻、葫芦等。在风起云涌的时期,“不问政治”的他常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与工匠、民俗艺人混在一起。他待人谦恭,跟底层人打交道非常多,因此许多民间的工匠也愿意跟他交流,把技巧告诉他。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艰辛劳动,刻蜡版、油印,整理成册,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著述:《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雕刻集影》等。在离开文物岗位的整整十年中,王世襄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坚持文物研究。诸如《髹饰录解说》一书的撰写,明式家具实物、技法、文献材料的收集,清代匠作则例的访求、整理、汇编等,都是这十年中惨淡经营、点滴积累而成的。

  王世襄觉得离开了故宫,离开了这是非之地,自己就可以安宁了,可以研究自己的藏品,专研自己的“偏门”。可是不久,“文革”开始了,红卫兵冲进他家的四合院,推倒葫芦架,拔起葫芦秧,砸碎盆栽花卉,临走在他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王世襄站在一片狼藉的院子当中,他知道自己手中的家传之物和平素收藏是躲不过劫难的了,于是“自我革命”,主动向自己单位“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提出了“抄家”申请,1966年9月2日,古玩、字画、图书、家具等大批财物都被抄走。我在《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中见到过这些查抄清单和后来的返还清单,清晰而详细。正是这个“自觉行动”挽救了他的绝大部分收藏,使大批宝物得以整体保存下来。

  在他下放湖北改造之时,被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文人雅士雅集之地芳嘉园,一下子拥进了八户人家,私家小院顿时成了一座大杂院。改革开放以后,他用十年时间跑房管所和“落实政策”办公室,让小院里住户减少到三家人,但最后还是因为不堪其他住户敲铁皮噪音之苦,被迫搬离。1998年,香港友人庄贵伥为纪念父辈,愿出资购买王世襄将珍藏的明清家具,捐赠上海博物馆。王世襄开出的条件只有一个:这《明式家具图录》上的80件家具,要一件不留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而自己只要十分之一的钱——够在北京城买得起一套公寓就行。随后,王世襄便从芳嘉园搬迁到了迪阳公寓。不久,芳嘉园先于它的主人在京城消失。

  王世襄先生在传媒与大众里走红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而后来的收藏热、传统文化热更是将先生的声望推向又一个高峰。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但王世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学者,他的著作专业性都非常强,但是,他研究的基础是兴趣。他的专业水准是在常年的兴趣中、在不断赏玩的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王世襄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他注重长期的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迄今为止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

  2000年,86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历史认知网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这套奇书出版后一纸风行,成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4次。“名士风流天下闻,方言苍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称玩主,老大京华辑逸文。”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曾经为这位多年至交赋诗一首,短短四句,道出了王世襄最精髓的人生故事。

王世襄先生墨宝

  2003年10月29日,王世襄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几近60年的夫人袁荃猷因病故去。同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开槌拍卖“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所拍都是王世襄将夫妇倾半生精力孜孜以求、精心收藏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文物精品。王世襄在收藏这些藏品时,既无显赫的社会地位,又无雄厚的资金支持,全凭自己的学识与眼力,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其间付出的心血与精力非“甘苦”二字可以道出。这些藏品几乎每件都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动人经历,王世襄把它们一一著录于《自珍集》中,取敝帚自珍之意,将其中故事娓娓道来,令读者观之心动。有收藏家说,俪松居藏品如到了常人手中,如无《自珍集》的诠释,其市场表现定会大打折扣。当然,收藏家们收藏的还有一份王世襄、袁荃猷在文物界、收藏界特有的人格魅力。

  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对待文物的看法都是聚散有时的,而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 记得王先生曾坦言:“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物归其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这可谓是一个文物家、收藏家的大开悟、大智慧和大境界。也正是因为王世襄的豁达,这些藏品也有了更多的前世今生。

  2009年6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王世襄先生“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而此时,先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无法接受任何荣誉了。

  2009年11月28日,这位被故宫开除、自学成才的文博大家,这位穷其一生玩得专心致志、玩得痴迷不悟、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尽兴而去。

  “不论我受到何种冲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污蔑,我坚决要求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只要活得长一定能笑到最后。”

  “我很坚强,蒸不熟、煮不烂,我就是我。我有一定之规,一不自寻短见,二不铤而走险,全力著书立说,做对祖国文化有益的工作。我按照我的道路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应该得到公正的认识,我能做到,这就是我的胜利。”

  先生的话语在每一个爱他的人心中回响。

  闻听噩耗的香港作家董桥连连摇头,“这样的老人,以后没有啦,没有啦”。

  王世襄先生离去两年了,带走了他的故宫复杂的感情。先生决不会想到,在他离去后,故宫接二连三出丑,名誉扫地,颜面尽失,多年的管理弊端一一显现。我想问九泉之下的先生,您还爱故宫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他被故宫开除,但是鉴定大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9.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10.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随机推荐

  1. 缓急相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ǎnjíxiāngjì【解释】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出处】【例子】朋友本来有通财方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相关】百度“缓急相济”

  2. 梦见看新房子

    周公解梦梦见看新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看新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来自内心深处的忏悔之音

    来自内心深处的忏悔之音>我是一名80后女孩,而却没有多数80后女孩的好福气,之前一直觉得是自己命运不佳,从未想过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最近因冲动离职,导致再次失业,去寺院许愿时偶得《了凡四训》,仔细拜读后,思考了很多,对自己生活境况不佳之因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把自己所有的罪恶及内心的不安倾诉出来,一是对自己以往不齿的行为表示忏悔,发愿真心悔改,祈求佛的救度,佑我早日走出人生阴霾,拥有阳光、幸福的人生。

  4. 梦见大葱、洋葱

    周公解梦梦见大葱、洋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葱、洋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平原易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íngyuányìyě【解释】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平原易野”

  6. 学佛让我没有烦恼,并且很快乐

    我从今年的二月份开始学佛,感觉原先的烦恼好象没有了,开心快乐每天伴随着我。在佛教故事里看到说学佛的人时间长了,会身轻体健,我真的感觉到了在没有念佛学佛时,上楼梯感觉真是太累了,可如今上楼梯,我是俩个俩个特别快,而且一点也不累,这是我学佛以来自己的真实感应,同修们,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佛吧。

  7. 梦见丑女梦到丑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丑女好不好

    梦见丑女,则表示要小心被丑女缠身。年轻女人在梦中认为自己是丑陋的,预示她对爱人表现出的不友好的行为和态度可能导致两人关系破裂。梦见烧香的人梦到烧香的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烧香的人好不好梦到自己脸变丑,表示在未来的感情中充满艰苦,你的情人会对你很冷淡,让你痛苦难挨。梦见自己的鼻子十分丑陋,表示这是不祥之兆。梦见脸上生疮,表示在运动方面将有乐事发生。

  8. 祝福语_520表白的说说

    520祝福语|520表白语|情人节告白语|情人节短信|情人节微信|情人节礼物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爱上你,是我一生的快乐;失去你,是我一生的遗憾;没有你,无法感受心灵的震撼。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520表白的说说,希望大家喜欢。

  9. 【良规】的意思是什么?【良规】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良规」在《汉语大词典》第12781页第9卷264良规liángguī1.有益的规谏。《再生缘》第二十回:「愿君王,礼贤下士守良规。」郑观应《盛世危言农功》:「尤其妙者,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何国有良规,则互相仿效,必底于成而后已。」良规的拼音liángguī良规是什么意思★「良规」在《汉语大词典》第12781页第9卷264良规liángguī1.有益的规谏。

  10. 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时,张幼仪为何不要赡养费?

    1922年,徐志摩在邂逅林徽因后,疯狂地爱上了这个民国大美女,随即与结婚7年的妻子张幼仪离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