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南方的胡氏则开始慢慢崛起,其中以江西的华林胡氏最为典型。华林胡氏是发源于今江西奉新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刘宋政权时的壮侯胡藩,他被华林胡氏尊为开基祖先。后又经过25代到胡城,胡城被尊为华林胡氏一世祖。到魏晋南北朝时,胡姓已与罗、邓、熊姓并称为豫章郡四大姓。到南北朝刘宋政权时,一个叫胡藩的胡姓人来到豫章郡新吴县华林山,开创了江西华林胡氏的基业。

黄勇/文 胡姓(19)|胡颖:长得帅气能力又强,与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交情深厚 地处北方的安定胡氏,在经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兴盛发展后,进入唐朝后日渐式微。南方的胡氏则开始慢慢崛起,其中以江西的华林胡氏最为典型。华林胡氏源自安定胡氏,可以说是安定胡氏的一个分支。 华林胡氏是发源于今江西奉新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刘宋政权时的壮侯胡藩,他被华林胡氏尊为开基祖先。后又经过25代到胡城,胡城被尊为华林胡氏一世祖。 华林胡氏分布广泛,人才辈出,历世不衰。宋朝时,华林胡氏考取了3个状元、2个榜眼、6个探花,进士及官至知州(知府)、尚书、三公、大学士等的,难以计数。华林胡氏子孙繁衍茂盛,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包括四川乃至海外,都有华林胡氏族人的足迹。 江西奉新县华林胡氏宗祠(资料图片) 胡藩:为人看重义气,通诗书善骑射 魏晋以前,江西境内的胡姓,主要集中在以南昌为中心的赣北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胡姓已与罗、邓、熊姓并称为豫章郡四大姓。 《晋书》记载,范宁出任豫章郡太守时,设庠序(学校的雅称,殷朝叫序,周朝叫庠),选取郡内四大姓的子弟充当学生。 《梁书》记载,张绾在任豫章郡内史时,在郡学讲授《礼记》,郡内四大姓子弟有数百人去听课。 由此可见,当时江西的胡姓已非常壮大了。 到南北朝刘宋政权时,一个叫胡藩的胡姓人来到豫章郡新吴县(今江西奉新县)华林山,开创了江西华林胡氏的基业。 据胡氏有关族谱记载,胡藩的远祖可追溯到三国时魏国的卫将军、安定胡氏胡遵。 胡藩的祖父胡随(一说胡隋),官至散骑常侍,父亲胡仲任官至治书侍御史。 胡藩,字道序,号永维,豫章郡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县;有的胡氏族谱说是宿豫县,即今江苏宿迁市)人,生于东晋简文帝2年(372)。 胡藩为人看重义气,性情刚直,虽然生在书香世家,却「 ”通武善射”,足智多谋,可谓文武双全。 当时的豫章郡太守韩伯看见胡藩后,对他的叔父、时任尚书的胡少广说:「 ”你的这个侄儿,今后一定会以义气成名。” 胡藩年少时,就遭遇家庭不幸:父母双亡。胡藩悲痛不已,在以孝为美德的时代,他的孝行被广为传颂。 长大后,州府都征调他去为官,但他都没有答应。等到两个弟弟都成年结婚后,他才在东晋将领、征虏将军郗恢手下担任 ... 参谋。 胡藩先为桓玄效力,后追随刘裕建功立业 胡藩身在东晋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时期,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攻打荆州刺史殷仲堪,胡藩担任桓玄的参后军 ... 。 殷仲堪被打败 ... ,桓玄在大亨元年(403)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立桓楚政权,改元永始,胡藩出任参太尉、大将军和相国 ... 。 元兴3年(404),东晋精锐部队北府军原参军刘裕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反抗桓玄,桓玄被打败,挟持晋安帝准备出逃。 胡藩拉住桓玄的坐骑缰绳说:「 ”现在羽林射箭能手还有800人,都是桓家的老部下,又是西楚人。如果把他们丢下不管,今后回来还能让他们忠心效力么?” 桓玄用马鞭指着天说:「 ”天命而已。”挟持着晋安帝逃到荆州。 在桑落州战役中,胡藩乘坐的船被烧,他穿着一身铠甲潜入水中,在水底走了30多步后才得以登岸。 刘裕军队逼近,胡藩不能去追随桓玄,只得回到家乡。 桓玄被 ... 后,刘裕久闻胡藩大名,征召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 ... ,胡藩开始了追随刘裕建功立业的岁月。 刘裕消灭几大割据势力,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然后开始对外征伐,攻打南燕政权。 胡藩随同刘裕征讨南燕,燕军屯驻在临朐城(今山东临朐县)。 胡藩对刘裕献计说:「 ”燕军屯兵在城外,城里的守兵必然很少。我们现在出奇兵把城池攻下,城外的燕军看见城池陷落,必定逃散。” 刘裕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派大将檀韶和胡藩带领50人悄悄前进,出其不意地攻下了临朐城。 城外的燕军果然如胡藩所说,逃到了广固城(今山东青州市尧王山附近)。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21)。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本文标签:胡藩胡姓华林中国古代史南朝历史汉朝刘裕桓玄西汉鲜卑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