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者:李大奎 一、《三国演义》有意丑化 民间有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小名。这句俗语讲的是刘禅尽管有诸葛亮、姜维这样优秀的人忠心耿耿地辅佐,但最后还是把蜀国给弄丢了,意思是他不思进取,昏庸无能,再怎么扶也扶不起来。其实,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后而带来的民间效果。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从出场到最后离世,印象都不怎么好,还造就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原本是刘备的作,过错似乎却记在了儿子刘禅身上。故事讲的是建安十三年的长坂坡之战,五虎上将赵云为找寻在乱军中走散的刘禅,七进七出长坂,斩 ... 魏军大将五十余名,终于救出了刘禅,报给主公刘备时,刘备却掷之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禅当时尚属襁褓,平白无故受此冤屈,这也有错? (长坂坡,糜夫人紧抱阿斗) 后来,刘备为报二弟关羽三弟张飞被害之仇,一意孤行亲率七十万大军 ... 向东吴,被陆逊用火攻大败于夷陵,被迫返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辛辛苦苦打下的"三分天下"从此衰落。

不得已"白帝城托孤",为了让孔明全心全意辅佐"复兴汉室",又拿刘禅做文章,假意对孔明说,你可辅佐就辅佐,若这个不成器的小子不能辅佐,你就取代自立。逼得孔明感激涕零,不得不年年劳师北伐以报"先帝之恩"。这在《出师表》中可以印证。由此一来,刘禅给人的印象就更不好了,似乎他真就是纨绔子弟一样。

再后来,《三国演义》继续把刘禅写得碌碌无为。在位的前十四年,主要是孔明操持国政,刘禅除了拖后腿以外,没有任何建树;后二十七年,蒋琬、费祎、姜维接着理政,刘禅只知道宠信宦官黄皓,导致蜀汉破亡,投降司马昭后又"乐不思蜀",一派公子哥的模样,似乎应对了他原本"纨绔子弟"的样子。于是,刘禅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这不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有意虚构,出于尊崇刘皇叔,神话诸葛亮的需要,丑化刘禅罢了。

这在《三国演义》中类似的情形还有,一代枭雄曹操就被丑化成大反派、乱世奸雄。(长坂坡,赵云紧抱阿斗) 二、少年时期的刘禅:聪慧好学 刘禅出生于207年,卒于271年,活了64岁,在位时间是223年至264年,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从刘禅的经历而言,他并不是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自小随刘备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明白社情,了解民间疾苦;受诸葛亮 ... ,学习《韩非子》、《六韬》等各类典籍及治国之术,又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还曾学射练武。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就曾这样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足以说明刘禅功底不差,有学识,也有智慧。只是刘禅个性平和,不热衷于打打 ... ... ,对帝业不是那么感兴趣,喜欢过平静的生活。尽管如此,刘禅也继承了刘备善于识人的特长,且富有仁人之心,善待老百姓,并不昏庸、残暴。

(刘备托孤) 三、诸葛亮理政时期的刘禅:韬光养晦 公元223年,刘备举国之力发动的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元气大伤,自己也"病来如山倒",在没有几天活法后,只好"死不瞑目地"白帝城托孤",16岁的刘禅就在这样风雨飘摇的境遇下临危受命接手艰难困苦的蜀汉基业。辅佐重臣诸葛亮为报"先帝之恩",年年劳师北伐,一心一意期盼有生之年能实现"复兴汉室"。"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望;不宜妄自菲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 ... ……" (龙吟虎啸,刘禅与诸葛亮) 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诸葛亮在先帝"辅佐之托"下,仍把20岁的刘禅当作孩子,北伐时始终不放心,像"婆婆妈似的"一直敦敦教诲,还指定了他认为的靠谱大臣监国。这充分说明"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擅于放权也不擅于培养使用人才的缺点,导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凋零的局面,也导致了刘禅长期缺位,孔明事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劳而无功,最终北伐失败,自己也病死在五丈原。但就在诸葛亮理政的这十四年,刘禅只有按相父意见行令的情形下,刘禅也见缝插针地提出不宜劳师应休养生息等等见解独到的话,"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但大权在握的相父诸葛亮一心一意北伐以报"先帝之恩",哪里听得进这些原本符合实际的异见呢? 还有一个事例也可以证实后主刘禅其实是一个明白人,他傀儡似的执政不过是韬光养晦之举。公元234年,诸葛亮临终前,大臣李福受刘禅口谕问他,丞相去世以后,你的儿子诸葛瞻怎么安排呢?这一问才让诸葛亮明白,刘禅并不是一个傻子,他明白诸葛亮的忠诚,但诸葛亮一直把刘禅当作孩子管又管得太死板,刘禅其实是有想法的,只因为诸葛亮太优秀,位高权重,又是父亲钦命辅佐重臣,不得不敬重,兼之他温和的个性,懒得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只好"示弱",韬光养晦地等待时机。

(新三国,刘禅与诸葛亮) 四、蒋琬、费祎、姜维理政时期的刘禅:显露过人才智,且有独掌朝政的亮点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开始显露自己过人的才智,任命蒋琬为大司马,姜维为卫将军,主管 ... ;费祎为尚书令,主管政务,彼此之间互相制衡。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废除了丞相制度,开始独掌朝政。在蒋琬、费祎、姜维理政时期,刘禅其实是有作为的。名将魏延于公元234年被长史杨仪设计斩 ... 后,蜀后主刘禅并没有因诸葛亮生前认定的"反骨"论而对魏延斩尽 ... 绝,降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来还找了一个理由直接把杨仪贬为庶民,可以说很智慧地大大笼络了武将为蜀汉效力。

(老版三国演义,刘禅) 公元242年,越隽郡夷人作乱,蒋琬提出水路出兵平叛,朝议形成"不可行"的一致意见后,刘禅马上派费祎、姜维劝说蒋琬暂勿出兵;后来姜维、费祎、蒋琬等大臣共商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结交。后主刘禅当即同意,立即任命马忠为镇南大将军,姜维为凉州刺史专司此事。后主刘禅的这一水平体现了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善于倾听建议,果断作出处理。这哪是昏庸? 公元249年,后主刘禅对魏将夏候霸真心来降,当即封他为车骑将军,并动情地安抚说: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

巧妙地化解了上辈之间的恩怨。这种用人手段岂是"无能"? 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蜀后主刘禅并不是庸主,他是有作为的。他能在诸葛亮死后,还维持了蜀汉27年的统治,若没有智慧和能力,这在波谲云诡、战争频发的的后三国时代可能实现吗? 五、宠信黄皓及"乐不思蜀"的背后 《三国演义》中记载,刘禅晚年专宠宦官黄皓,后来受降封安乐公后又"乐不思蜀"。这体现了刘禅昏庸,根本不想念蜀国基业,一心追求玩乐,属"扶不起的阿斗"。

这两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宦官黄皓在诸葛亮理政时期,还只是一个"小黄门",因与年轻的刘禅玩得来而受信任。后来到了姜维接掌军政后,刘禅开始重用黄皓,意欲培养自己的势力与姜维相互牵制,姜维发现事情不对劲后,见黄皓根基已深,且善钻营,难以对付,怕受害选择了屯田沓中避祸。刘禅的帝王术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后来黄皓专权干政,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司马昭攻破蜀国后,原本还有势力的刘禅选择了受俘投降,受封为安乐公。

司马昭为测试刘禅是否真心归顺,有没有野心?就找来一些歌女天天为他跳舞取乐,问刘禅这样的生活过得可好? 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一回复让刘禅的随从大臣却正很是摇头,劝道,主公啊,下次司马昭若还是这样问,你以泪洗面大哭着说,过得不好,希望回到蜀地。这样的话就可以被放回去了。果然到了第二天,司马昭还是这样问,刘禅就按郤正所教原汁原味地说了那样的话,引得司马昭哈哈大笑,说这是却正的话吧?刘禅答,是。

从此,司马昭不再怀疑刘禅,刘禅也平平安安生活,直到64岁时病逝。后来"乐不思蜀"就流传下来,嘲讽刘禅没有气节,一心玩乐,不思帝业。这两个史实,其实不能说明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反而展示了刘禅的过人之处。刘禅专宠黄皓,除了因受诸葛亮管制太死想任性一把外,其实内心里他是考虑着用帝王之术制约朝臣,这是有心机的,只是姜维太怯,兼之后来"后三国"形势已逆转,司马昭的力量如日中天,"三国"归晋已是必然。

黄皓专不专权,姜维躲不躲避,蜀国灭亡都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因为黄皓专权让人反感,兼之误国,责任就一并算在了刘禅头上。刘禅的"乐不思蜀",其实是无奈之举。既以投降,让老姓免受生灵涂炭之苦,又何必再生事端。

在这样的心境下,刘禅选择了娱乐的心态麻痹敌人也麻痹自己,避免了被残 ... 的悲惨结局。这,也正反衬了刘禅的"大智如愚"吗? 显然,蜀后主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作为君主,他维持了41年的蜀汉基业,纵然谈不上优秀,这份"守成"已经不易;作为普通人,他不是天纵英才,但也超出常人,算出类拨萃了。只不过因为刘禅投生于帝王家,对他的期望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行政工作人员,文学爱好者。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三国演义》为了神话诸葛亮而刻意对刘禅进行了丑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板栗、大栗、栗子

    周公解梦梦见板栗、大栗、栗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板栗、大栗、栗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黑色大老鼠

    周公解梦梦见黑色大老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黑色大老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给别人吃橘子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吃橘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吃橘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听鬼魂倾诉

    周公解梦梦见听鬼魂倾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听鬼魂倾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红油豆瓣酱

    周公解梦梦见红油豆瓣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油豆瓣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孕妇梦见买面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买面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买面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蛇壳

    周公解梦梦见蛇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大便夹在肛门处

    周公解梦梦见大便夹在肛门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便夹在肛门处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全身是泥

    周公解梦梦见全身是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全身是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使心作倖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ǐxīnzuòxìng【解释】用心机。亦作“使心用倖”。【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使心作倖”

随机推荐

  1. 早落牙象征著什么?_看相大全

    如果门牙在五十岁以前脱落,则五十岁以后运程不顺,常会为亲骨肉操心,但如果五十岁以后才掉,就没有禁忌了。牙齿小预示著什么_看相大全

  2. 净空法师:能不能开悟?能不能往生?

    「为我等与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以度生死而喜。」不但我的问题解决了,这个法门流传到后世,后世的众生听到这个法门统统都能得度。我们发愿,下定决心,这一生决定求往生,六道轮回舍得干干净净。哪里都是道场,心在阿弥陀佛,念念是清净道场,念念是极乐国土,再不要分别,再不要有执着了。修而不能去的,那是他修得不如法,虽然修学,没放下,没有真的放下。所以能不能开悟?

  3. 周贞定王姬介简介 除了名字称号历史无任何记载

    周贞定王,姓姬,名介,中国东周君主,周元王子,在位28年,谥号贞定王。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他指出,《史记·周本纪》中周王介被称为定王,与姬瑜同谥,黄式三认为此处史记是沿袭了《国语》的错误记载。黄式三认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按照《世本》和《史记》等称周王介为贞王或定王的记载,臆造了周贞定王的称谓,司马贞《史记索隐》就对皇甫谧的做法提出批评。

  4. 人间福报 善语之德

    不揭人隐私,不自赞毁他,这都是善德之语。

  5. 这个感恩节,让我们回到17世纪的普利茅斯殖民地

    年是1627年。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港登陆后的七年是艰难的。一半以上的原乘客已经死亡,许多幸存者忍受着与旧大陆留守家庭成员长期分离的痛苦。但事情正在好转,殖民者会告诉你的。收成很好,人口也在增长。今天太阳出来了,是一个晒衣服的好早晨。相关内容你的感恩节火鸡是一只典型的美国鸟:一只...在现代普利茅斯以南三英里,马州,游客被邀请回到过去的时间,进入17世纪的农业和海上社区建设的朝圣者。虽然比原来的定居

  6. 古代第一酷吏来俊臣到底有多狠?让武则天感叹“朕不如也”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古代第一酷吏来俊臣到底有多狠?让武则天感叹“朕不如也””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所谓酷吏是指一些甘作皇帝鹰犬爪牙,帮皇帝抓捕陷害不听话的臣子、并残忍对付政敌的贴身佞臣,史上最有名的酷吏当属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来俊臣和周兴等人。话说当时还有个与来俊臣齐名的酷吏名唤周兴,被人暗中告发谋反,武则天叫来俊臣取其供词,令其伏法。来俊臣坏事做尽,报应自然也就来了。

  7. 最大的远见,是为健康投资:这3类人,请定期做癌症筛查

    国人普遍认为,医院是给有病的人去的,没有症状、没有病一般不会去医院,因此癌症筛查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医疗浪费,甚至认为这是医院在变相创收的办法,癌症筛查是否为过度医疗,其实这是对癌症筛查的一种误解。

  8. 明察秋毫造句

    明察秋毫造句一:这件案子亏得法官明察秋毫,终于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

  9.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

    人们对古人追求雅致的「”慢生活”愈加向往。尽管时过境迁,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却可以通过一件件器物传承至今。「”长物”一词,典出《世说新语:德行》篇中王恭的故事,相传其为人「”清廉贵峻,志存格正”,故一身之外,别无「”长物”。是以「”长物”之称,意指「”多余之物”。但常常,无用而有大用,极其精致的往往就是为世所珍的,它们投射和沉积了一个时代文人的选择和品格意志,是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凭借。在儒

  10. 石达开外出单干,李秀成为什么不愿意跟随他?

    历史新知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石达开外出单干,其部将陈玉成、李秀成,为何不愿追随?为此,石达开在安庆大本营起兵“靖难”,逼迫洪秀全捉拿“北逆”,并将其首级送往安庆,以消心头之恨。如果说陈玉成因与翼王石达开有着血海深仇而不愿意追随他单干的话,那李秀成则是因为效忠于天国,效忠于洪秀全,而不愿意带兵出走,做“贰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