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美苏争夺德国火箭技术,只得到烂摊子的苏联是如何复原V2导弹的?

一、前言 20世纪30年代,德国是世界上开展火箭技术研究的重要国家。不过当时人们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实现宇宙航行。随着一系列的实验,以及理论基础的逐渐完备,在德国1930年成功试验液氧和石油燃料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之后,火箭研究逐渐升温。1933年纳粹势力夺取政权后,为避开《凡尔赛条约》进一步发展 ... 装备力量,看重了以火箭技术为基础的导弹武器。并组织了以布劳恩为首的一大批专家,建立了佩内明德导弹研究中心,进行导弹的研制。最终研制出了弹道式导弹V-2,与飞航式导弹V-1。 V-2导弹 其中V-2导弹是现代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鼻祖。这种武器目标小,飞行时间短,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就做不到去拦截。因此虽然当时研制的并不是很成熟,但在战争期间,德军发射了4000枚左右的V-2导弹,对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一度造成极大的恐慌。V-2这种武器巨大的 ... 潜力与战略价值引起了苏联与美国的注意。随着德国的败落,美国与苏联竞相搜刮争夺德国的火箭技术。 二、苏联面对的困境 然而在这场争夺中,苏联一直处于下风。先是V-2导弹的设计负责人布劳恩带着带着火箭设计专家们对美国投了降,接着没过多久,美军又抢先攻占了原来约定由苏军去占领的诺德豪森地区,俘获了德国火箭工厂的四百多名技术专家。并用火车将火箭专家以及100多枚V-2火箭成品,大批的设计资料,和重要的仪器设备转移走了。时隔两三个月,苏军才按照雅尔塔协议从美军手中接管此地区。此时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已经让美国搜刮了一遍,然后打包带走了。留下的是乱七八糟的试验台、控制台、操纵装置,机床和其他设备,以及散落的的尾翼、燃料室等火箭零部件。 苏军虽然最终占领了德国,但最终却是一个烂摊子,这直接导致了苏联人在复原V-2火箭的工作中陷入了困难的局面。佩内明德火箭研究中心留给苏联人的是沉重的大型实验台,各种燃料和氧化剂的储存车,两座大型的氧工厂、可运行的发电站,以及各种火箭零件。在诺德豪森的米尔维克地下火箭工厂能找到的也只是零散的火箭部件,以及为数不多的技术文件。在1945年7月的系统性收集工作中,苏联人又找到可一些有价值的V-2火箭的零部件和图纸。不过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完整的V-2火箭的技术文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人决定从人才、设备和资料三个方面着手开始V-2火箭技术的复原。 三、苏联另辟蹊径原地复原 为了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1945年9月,拉贝研究所通过提供良好的生活物质保障,在占领区积极的招募德国人才,特别是与火箭技术相关或相近的专家。虽说绝大部分火箭研究人员都被美国打包带走了,但也还是有一些留在德国没走的。因此在重金之下,苏联也还是零零散散的招募到了不少专家。此外,苏联人也积极的建设本国的人才队伍。到1946年,从事火箭技术复原工作的德国人达到5870人,其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840人。苏联人一共733人,其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490人。 在设备方面苏联人总算是有点优势了。因为他们决定就利用德国诺德豪森地区原有的火箭工厂开展工作。在招募的一些德国专家的帮助下,苏联人逐渐修复了德国火箭工厂的大部分设备。并开始尝试用找到的零部件去组装出V-2火箭的主要部分。让苏联人喜出望外的是:经过组装出来的火箭头部,中断以及尾端部分的数量,竟然还有希望组装出15~20可火箭整体。 收集和复原V-2火箭的工艺文件和图纸资料是火箭生产中各个部门的首要任务。不过由于只有零零散散的零部件,以及为数不多的技术资料。缺少总体图,线路图,计算与说明等等。完成V-2火箭的技术资料的复原一度陷入困境。这时,幸运的是研究小组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发现了一些德军的档案。其中有一些V-2火箭的重要技术资料,尽管不完整,但是也也还是极大的推进了技术资料的复原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苏德专家基本复原并编写出了V-2的技术文件。其中图纸发18568张,工艺规程6338份,技术规程314种,说明和报告细则492种。 复原并编写的V-2导弹的技术文件 在所有的复原工作种,火箭发动机的复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苏联人原来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不超过 1 200 kg,而 V-2 火箭的发动机推力达 25 t。要达到这样的性能跨越,并不仅仅是增大燃烧室尺寸那么简单,还需深入解决发动机制造、涡轮制造等许多复杂问题,以及燃烧室喷嘴及其布局、喷注、混合气形成、温度场和冷却等技术问题。苏联人缺乏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技术经验和理论积累,借鉴德国人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联人像战时的德国人那样,进行了大量 V-2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对其性能与调试工艺做了大胆的探索,消耗了一些发动机成品。1945 年 7-9 月,帕洛等苏联发动机专家集中学习并掌握V-2 火箭发动机的测试与调整技术。他们将发动机置于不同状态下,进行了40 多次地面试车。通过远超出推力设计极限的试验,他们发现发动机的推力可从原本的 25 吨增加至35吨 。 ​苏联人还与德国魏达的物理研究所取得联系,在这里招募了德国计量专家乌姆芬巴赫。在乌姆芬巴赫的带领下,苏德专家对发动机技术的测定工艺做了许多探索,完成了推力特性的计量工艺、液氧喷嘴和酒精喷嘴的溢出、燃料管路中节流阀门的计算与选择,以及对燃烧室和气体发生器燃料组元的理化特性快速分析等研究。最终,苏联人在发动机及其测试工艺,以及推力、温度、流量特性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 22 份试验报告,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1946 年 10 月,苏联人在德国的火箭生产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所有在德国组装、生产的火箭、仪器和设备等全部被运回苏联。在德国专家参与下,1947 年 10 月 16 日至 11月 13 日在卡普斯京亚尔发射场进行了 V-2 火箭的飞行试验。通过分析这次试验结果,苏联专家证实:对V-2 火箭技术文件的复原,以及对火箭本身的复原、加工和组装都是正确的。 四、结语 实践证明,苏联采取就地复原德国火箭技术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德国为苏联专家开展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源,这不仅包括与 V-2 火箭研究直接有关的各种火箭零部件、仪器、设备、试验台、试验室和厂房等,还包括充足的燃料供给、便捷的运输线路、众多火箭技术生产协作工厂、大学与研究所,以及适宜火箭试验发射的各项条件等。而德国专家和工人的技术能力的示范作用对于苏联专家掌握火箭技术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V-2与P-2的结构外形对比 V-2 火箭技术复原工作的成功显著提升了苏联火箭技术的起点。在大型火箭的设计方面,形成了苏联人自己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苏联人进而研发出了自己的P-2导弹,其实也就是V-2的改进与放大版。 P-2与V-2导弹主要参数对比 相比于美国直接将V-2的整个研究团队,以及技术资料,重要设备等都打包走而言,苏联在美国搜刮过的一堆烂摊子上复制V-2导弹无疑是无比艰难的。不过,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的,在这一段无比艰难的复原工作中,苏联培养了许多具有创新能力与精神的专家。以至于在之后的很多项航天活动中甚至走在了美国的前列。

美苏争夺德国火箭技术,只得到烂摊子的苏联是如何复原V2导弹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3. 炸弹也能打水漂?炸毁了德国水坝,死了1000多个苏联人

    1943年5月16日夜里,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分成两个编队和一个预备编队,以莫恩水坝和埃德尔水坝为主要目标,其余三个小水坝为次要目标。随后5架中的两架成功的将水漂炸弹投放并在水坝预定位置爆炸,成功将莫恩水坝炸出了一个大缺口。但航空队也付出了8架飞机的代价,死亡3名机组人员,其余53名迫降或者跳伞后沦为德军俘虏。而德国人方面直接损失两台主要水坝,电力中断。

  4. 汉朝的5种武器中,其中一种利用的最多,打败匈奴功不可没

    列举五种汉朝时期的武器,各有各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汉朝里的大黄弩需要十石弩才能发射,汉朝一石约30公斤,也就是说需要大约300公斤才能发射,可见这是多人操作的武器。

  5. 为啥冷兵器和热兵器都叫「 ”枪”?为何不继续用「 ”铳”称呼火器?

    说到「”枪”字,现在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绝大多数人应该会想到现代最普遍的轻武器,什么...,...,机枪…同时,也有一些人会想到古代一种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于戳刺。那这就有些意思了,汉字那么多,为啥一个「”枪”字同时会用来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兵器呢?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咱们先说说两种枪是谁更早出现吧,这地球人都知道,肯定是冷兵器最早出现啊,其实对于这种戳刺类的兵器中国古代有很多称呼,比如「”矛”、

  6. 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强盛的西班牙帝国领地横跨欧、亚、非、美、大洋五大洲,殖民地遍布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而正是这样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随着本土工商业的凋亡,债务滚雪球般增长,以及在与敌国的战争中越陷越深,这一切都在渐

  7.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8. 古巴导弹危机中,为什么是苏联先退出?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四次核战边缘,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众所周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9. 二战德军「 ”空降猎兵”专用,精密而昂贵的「 ”FG42”式自动 ...

    纳粹帝国的世界很难懂,冲突与竞争无处不在,德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争斗甚至更为激烈,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当德国陆军计划列装自动...时,德国空军也想装备同类武器。

  10. 古代最罕见的五种守城兵器,个个让你大开眼界

    中国古代战争里,冷兵器是对敌的极为重要的器物,纵观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以及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各类的兵器层出不穷。虽有十八般兵刃之说,但是其研制的兵器种类,绝对是举不胜数。其中不乏艺高力大之人,从而研制出一些冷门的兵器,在比斗与战争中都发挥出不同的功效。现在我们看看这五大罕见的守城兵器!

随机推荐

  1. 评估验收欢迎晚宴祝酒词

    评估验收欢迎晚宴祝酒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满怀喜悦之情,迎来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来宾。这次评估验收,必将对我县语言文字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我提议:为本次评估验收的顺利通过,为太白语言文字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与会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身体健康,干杯!

  2. 【镣琫】的意思是什么?【镣琫】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镣琫liàoběng古代佩刀鞘上近口处银制的装饰物。

  3. 梦见红柿子

    周公解梦梦见红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向日葵盛开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梦见向日葵花开,选举运特别好。梦见向日葵盛开预示什么梦见向日葵,吉兆,会得到幸福。梦见向日蔡,预示在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要提高信心和树立坚定信念。女人梦向日蔡,有可能预示会生个儿子。梦中嗑向日葵子,那你应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一位久别的老友。原版周公解梦梦向日葵。主凡事遇贵人提拔,吉利之征也。《断梦秘书》梦日照葵花,吉,诸事必得忠心扶助。梦见雷电击中房子预示什么-周公解梦

  5. 赵四小姐去世,张学良悲痛不已只说出三个字

    >赵一荻的出现,更是让张学良无法割舍。>尽管两人感情很好,赵一荻却一直没有名分,在外人眼中,张学良的夫人始终是于凤至,经过一番抉择,张学良最终选择了赵一荻。这对于凤至真的很不公平,但是,张学良还是那么做了,只能说他对赵一荻是真爱。得妻如此,张学良真的非常的幸运。张学良悲痛不已,握着赵一荻的手久久不说话,静静地坐了两小时,近乎绝望地说了三个字:她死了。

  6. 扭头别项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扭转头颅表示不悦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别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7. 展示兰花花盆图片 分享三种选购 ...

    兰花花盆凡是盆栽养兰最好用泥盆,即素烧瓦盆,它透气性良好,能滤水,而且价格便宜。种植花卉的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精巧,古朴大方,多为紫色,规格齐全,但其透水、透气性能不及瓦盆。

  8. 视死如生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sǐrúshēng【解释】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视死如生”

  9. 印汾安人的墻

    沙漠的气候非常特殊。尽管沙漠气候如此可怕,美国印第安人,却能颇觉安适地住在那里,因为他们的建筑有逢兇化吉的功用。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墻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墻壁,正将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临。如同印第安人将那焚人的日光,留给寒冷的夜晚一般。

  10. 唐太宗的“洋”贵妃,因擅长跳舞受宠,结局却出人意料

    中国人都知道,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是体态微丰,貌美羞花,以霓裳羽衣舞名动天下的杨贵妃,殊不知,他身边还有一个同样能歌善舞,充满异域风情的“洋贵妃”。因为大月氏的贵族都以昭武为姓,所以这些国家在中国史书中被称为昭武九国。从曹野那姬这个称谓和当时的文化风尚来看,这位“洋贵妃”的最初身份应该是擅长胡旋舞的舞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