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章太炎先生轶事

我遇见章太炎先生只有一次,而这一次也正是最后的一次。晤见的日子我记得很牢,是计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而且是十一时的光景。何以能见到他呢,说起来也有趣,那时林语堂先生正在替《天下月刊》翻译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他深深中了三白芸娘的迷,一定要寻着他俩的遗址遗物,我对于《六记》也是一样爱好,而且适在苏州,于是他约定要来苏,到仓米巷沧浪亭访芸的旧居,到福寿山寻三自的坟墓,到护龙街找三白的遗画。十一月九日他偕海戈先生来了,整整访了二天,了无所得,从仓米巷出来,肚子饿极了,大家嚷着找饭馆,可是这一带地方连小店也没有的,猛地看见一座整齐的洋房,旁边还有几座“国房”,大门上写着“章氏讲学会”“制言半月刊”等字样。语堂是听过章氏演讲的,我和海戈都是闻名而未识面,觉得此次苏行,如人宝山空手而回,非常扫兴,不如顺便访一访章氏,似乎还上算,语堂虽然反对,却二对一否决了;于是我们便见了不久便作古人的国学大师,记得语堂和海戈还化了名,他俩算是某中学校的教员,我虽未更名,却也顶上一个什么头衔了。 关于这一次的访章,还写有一篇文章(《论语》七十八期),当时给章拍了一张照片,可惜光线不行,未能制版刊出来;倘使章氏这几个月来不曾摄影的话,则我所藏的照片,要算他最后的遗照了。 >关于章氏的文章功业,不配也不必谈,这里只记载他的轶事,而这些轶事,大都是关于他的私生活,是他一位内侄告诉我的。他零零碎碎讲来,只得拉拉杂杂写上去,虽是琐事,却与他的文章学术有关,似乎颇有记录的价值。 >章氏个性极强,可与康 ... 辜汤生鼎足而三,他简直满身都是傲骨,什么人都不放在眼中,因此得了“章疯子”的雅号,其实他并不疯,只是狂,不过到了晚年,除专心治学外,其他知觉已一概失去,简直不知人事,狂也狂不得了。关于他的轶事,为便利起见,分段叙之如次: >嫁女章有二女,年龄相去甚远,长婿在北京,章送女往嫁,嫁日不动声色,用蓝布包袱包衣数件,令婿用黄包车二辆送归。人或责之,章谓遵牛车送亲古礼。后女以郁郁自缢死,章有悼篇,传诵一时。女之死甚冤,盖夜半自缢时,其妹同室,见姊自缢,乃为解下,竟不告家人而先睡,至二次再缢遂无能为力矣。 >拒吴击张吴敬恒张溥泉(继)两先生皆为章氏挈友,十七年后章即作《北山移文》,宣告交绝,吴张知其傲慢,亲往其家请解,吴老杖往,章氏掷刺拒见;溥泉先生则迳入其室,章氏适持杖,一见张即掷杖击之,张抱头而逃,始终不获交一语。 >治学精神章氏晚年,患鼻疾甚剧,时发时愈,京粤讲学之行,均以此作罢,其致疾之由,皆努力于学术之故。章氏居处有一大室,四壁琳瑯皆是书籍,除窗户外,一无隙地,即窗户之上下亦设书架。室中除书外,了无陈设,中置一床,即为章氏独睡之处。每中夜睡醒,忽忆及某书某事,即起床诣书架翻阅之,往往自中宵达旦,虽在严冬,亦不知加衣。翌晨其仆役进室洒扫,见章持卷呆立,形如木鸡,必惊呼“老爷,你没有着衣呢!”章始惊醒,则必患重伤风,伤风必患鼻疾,其家人虽欲禁之,不可能也。章氏治学精神,可见一般。吾知其于持卷呆立,形如木鸡之时,心神领会,此种精神,真吾辈之万分景仰者,惜天不假年,惜哉! >烟癖章氏烟户之宏,一时无两,虽演说讲学,口未尝停抽。(按:纸烟也)初所抽烟甚名贵,后则不能辨别,其友人李印泉(根源)先生屡以大长城馈之。然章氏抽烟并不高明,以于思于思之故,烟尾皆湿,未及三之二,即行弃去,余亲见其如此云。 >不识途章氏晚年居上海时,尝自行出门外购烟,离家五六十步,便不识归途,又不忆门牌,只得沿途问人,其问路之词甚幽默,为“我的家在哪里?” 六字,闻者莫不目为疯子。又章氏某次由南京返沪,其家人误记班次,章氏遂一人下车,不知如何雇一马车,车夫问其到何处,章答以到“我的家里”,车夫无办法,只得在市内兜圈子。其家入接章不着,焦急万分,派二十余人在市内寻找,卒在大世界畔寻到,盖兜圈子已半天矣。近年章氏行动,即室内亦有侍役追随,不然,即累其夫人麻烦云。 >饮食章氏晚年,舌已不能辨味,出外酢酬,必携其内侄为陪。其所食只限于面前一菜,故必须人布菜其前,如鱼则必须去骨,不然,必连骨咽下,又累主人麻烦矣。章氏能饮酒,如无人禁止,可自暮达旦,自旦达暮。盖章氏晚年除治学外,一切均由其夫人汤国黎女士经理,夫人实奇才,两人以诗合者也。 >师生笑史去岁逝世之中大教授黄季刚先生,为章氏最得意弟子,季刚先生事章氏恭谨又倍于他人,黄有弟子陈君,亦能传其衣钵,主章家为西席,章氏以西席礼待之。每逢新年,季刚先生必诣章宅叩贺,至必行跪拜礼,黄叩章,陈又叩黄,章又向陈行札。坐定,陈举茶敬黄, ... 章,章又敬其西席,如此循环不绝,家人传为笑谈。季刚先生死,章氏哭之甚哀,师生之谊,老而益笃。 >不知钱章氏晚年,不知钱为何物,更不明钞票之用途。嘱仆役购烟一包,便界洋五元,其子欲做大衣,亦与洋五元,甚至在苏州建屋时,亦拨洋五元,盖章氏仅知钞票一张,可有一次用途也。其子导,肄业复旦附中,习建筑学,未半年,建屋时,章即欲其为工程师,其子瞠目莫名其妙。 >傲慢章氏通古今经学,睥睨一世,目无余子,与康梁以政见学术不同,诋之最力,然得章氏之一 ... 者,正亦不易,去年拜谒时,曾询其对于胡适之之意见,章氏以“不配谈”答之。然章氏独畏《知圣编》作者蜀人廖平,章入川时,廖在成都,扬言章若至者,必面折之,章遂不敢入成都。章个性最强,不为任何所动,中央任以国史馆及中山先生墓志,皆以故不就。某年居上海南阳桥时,适被通缉,侦者已知其处,友人多劝其移住,章不为动,后诳以友人死,章往吊,遂得移居,不一时而捕者至矣。 >关于章氏的轶事,随想随写已经不少,看来大都有些幽默的意味,但亦可见一个学者的态度。大概章氏自遭袁氏禁闭后,神经大受 ... ,除学术之外,遂失去一切知觉。去年拜谒他的时候,他的身体看来不大好,据说是患病初愈,我们只着夹衣,他已披重裘了。谈了半小时,已气喘得厉害,走路时候虽不需人扶,然已龙钟异常,当我们恭立等他进内室时,谁料得到这是最后的一瞥呢。章氏的学术功业不必言,最令人心折的是他的傲慢和气节,似这样的一位能说话不屈节大师死去,看后来者滔滔都是打拱作揖奴颜婢膝一流家伙,于追念章氏悲哀空气中,又有些愤世嫉俗的态度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章太炎先生轶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说名道姓:二十三、外国姓氏谈趣_姓名测试

    妇女婚后改姓与否从一个侧重昭示了中外姓氏的重视程序的大小差别。这种类同现象反映了一种类同的文化内涵:姓氏与原始图腾密切相关。人类的最初姓氏多源于图腾崇拜,这是外姓与华夏姓氏共有的一个特点。以居住地和职业为姓氏,是人类寻根意识的形象显示。中国人的姓名,结构是清一色的“姓+名”式。

  2. 洛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洛靖文洛秀蓉洛宗琴洛赛红洛涵雪洛燕霞洛婧怡洛莎莉洛妍琪洛曦冉洛超燕洛东洁洛逢琳洛君芬洛睿文洛妍妍洛乐颖洛旭怡洛泽玲洛慕怡洛怡倩洛怡超洛瑜洁洛启婷洛俊花洛伊妍洛妍婕洛怡颜洛治燕洛映萍洛新倩洛丹文洛琳喹洛秀歆洛娥洛阿雪洛洁丽洛梅洛月茹洛筱茹洛继红洛明娥洛燕云洛宋雪洛仪芳洛晓婷洛显茹洛建媛洛菥瑶洛玉文洛玲霞洛妍雯洛婧秋洛庆英洛絮红洛智丽洛欣倩洛荷英洛佳莉洛朝妍洛泰文洛筱红洛越婷洛淑英洛倩媛洛晗文洛兮媛洛

  3. 历史上真的有杨林吗? 隋朝靠山王杨林资料简介

    杨林简介: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史实中并无此人。小说描绘,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杨林,就其个人武艺来说,十三杰中排名第八,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驰骋沙场数十载。为了维护大隋朝的安危,靠山王当然要领

  4. 时尚婚礼上的歌曲推荐 喜庆中式婚礼

    音乐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音乐会烘托婚礼现场气氛,调动新人和来宾们的情绪。下面是时尚婚礼上的歌曲推荐,来看看吧!

  5. 萧克上将不费一枪一弹率红军攻下何地 震惊南京 ...

    “在酉阳,红军没费一枪一弹”。据说,这一消息就连南京...也感到震惊。酉阳县南腰界乡党委书记王技表示,将于11月4日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萧克将军曾经住过的地方,举行全乡追悼大会,为将军“送行”。与此同时,王明友还带回了萧克将军欣然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南腰界会师大会纪念亭”的题词。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6. 快速鉴定铜元的有效 ... (或技巧)

    快速鉴定铜元的有效...(或技巧)我国的铜元诞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它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阶段进入了一个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一般来说,真币的内外珠圆与外边轮内齿圈上的小圆点、细齿,大小一致,间距均匀;伪币内外珠圆与外轮内齿圈上的小圆点多数深浅不一,间距不一致,细齿大小不一,齿圈有粘连现象。

  7. 诗经——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①,宛丘之栩②。子仲之子③,婆娑其下④。谷旦于差⑤,南方之原⑥。东门白榆好挺拔,宛丘栎树真高大。女子不再忙织麻,市集赶场独逍遥。诗中提到的姑娘,是子仲家的女儿。在秋日祭社盛会上,青年男女也是载歌载舞,各种欢乐多,男子夸奖女子貌美似锦葵,女子送男子一把花椒以示答谢。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8. 成语典故_初出茅庐故事的历史人物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初出茅庐故事的历史人物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初出茅庐的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

  9. 快绝望了,但只有忏悔改过才有用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从此三年中我没谈过一个,虽然有个结过婚的对我很好,我没有同意,他跳槽了。回来后一年,我经同事介绍认识了我的丈夫。

  10. 历史上最惨烈、最有血性、最壮观的鏖战,最后皇帝百姓一起殉国

    宋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正所谓唐宗宋祖,这里面的宋祖说的就是赵匡胤。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在治理朝政方面是非常厉害的。可是宋朝制定了崇文抑武的国策,这就导致了问题不断出现。重文轻武的情况下,武将地位远不如文官。历朝历代中,武将的地位都不会比文官低,但是偏偏宋朝是个例外。宋太祖赵匡胤当初发动陈桥兵变,于是篡位称帝,在这时候宋朝建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