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品三国:浅析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

《隆中对》的提出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前一年。《隆中对》的提出无疑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基本正确的政治选择,改变了刘备东奔西走,没有明确战略方针,颠沛流离没有主攻方向的尴尬处境。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隆中对》预见的正确性。 《隆中对》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是依据事实基础的预见,而不是凭空的想象和臆断。具体来讲,《隆中对》的事实基础有两个: 一、曹操在北方的统治基础已经十分牢固,其凭借「 ”挟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天下已经无人能与之争锋,也没有人能够拥有与之妥协的资本,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二、曹操凭借其具有的优势,准备向南方用兵,而此时南方有三股割据势力,分别是荆州刘表、江东孙权和益州刘璋。但这三股割据势力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还有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如何更好的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曹操,是时下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刘备能够借此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次错过这个机会,刘备将再也没有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 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基本估计,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作为近期的目标: 一、取刘表,取荆襄九郡为基业,这是可行的一步棋,但是刘备不敢这么做。 因为刘表尽管没有大的作为,但是平常情况下,在荆州地界也做到了保境安民,刘备如惊弓之鸟、寄人篱下,在荆州当地缺少足够的根基,凭借手下的几千人马就像吞并刘表,如果没有非凡的才干和胆略,是无法获得成功的,而刘备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当曹操的部队大兵压境的时候,刘备从新野赶紧赶往襄阳,这个时候刘表已经死了,幼子刘琮继位。 诸葛亮劝刘备借此机会夺取襄阳,自己做荆州之主,但是刘备回答说自己不忍这么做。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就说刘备仁德高义,从刘备之前的作为和之后的表现来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如果仔细看一下刘备之前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刘备的做法和所谓的仁义相距甚远,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做派并不比吕布上多少,因此恪守政治信义并非刘备的特点。当孙权准备向刘备借道入蜀的时候,刘备又说出了下面的话: 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备的态度很坚决,你孙权要是灭蜀,我就隐居山林不过问世事,以免失信于天下人。听到刘备的说辞,孙权和周瑜也就只好暂时放弃了攻取西川的想法,因为刘备当时具有荆襄之地,他不借道孙权只能放弃,否则就要和刘备刀兵相见,这是当时的孙权并不想做的事。但不久之后,刘备借着入蜀帮助刘璋对抗张鲁的机会,就借此机会把刘璋取而代之了。当让刘备最开始还是「 ”不忍”,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刘璋对他还心存芥蒂,还不到下手的最佳时机。 备自江陵驰至涪城,璋率步骑数万与备会。张松劝备于会袭璋,备不忍。——《后汉书》 请注意,这里最关键的原因是刘璋和刘备会面带了步骑兵数万,也算是有备而来,并非毫无防备,如果刘璋带几百人就来迎接刘备,恐怕刘备就要兵不血刃的夺得益州之地了。 别人取蜀是不行的,因为那是我的囊中之物,你们取了是不仁,我取而代之是因为刘璋薄弱无能,为了救益州百姓出水火,我才勉为其难接替刘璋的,在双重标准下,刘备根本就不顾及政治信义。因此刘备不取襄阳不是因为「 ”不忍”,而是因为「 ”不敢”。 二、取刘璋。占据益州之地,对于当时还没有立足之地,寄居于刘表手下的刘备而言,似乎有点遥不可及。 对于仅有几千人马的刘备而言,这个似乎并不是当前的紧要之事,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坚持认为刘备应当取益州为基业,并植根于此,利用益州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割据一方、静待时变。 三、承认东吴孙权的割据势力,并与之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孙刘结盟的主动权,并不在刘备和诸葛亮手里,而在孙权和鲁肃的手里。当时的情况下,曹操占据荆州之后,下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孙权。对于曹操或战或和是个问题,江东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江东的世家大族很多主张投降,因为这样他们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受损失的只不过是孙权这个外来户。 但是孙权和鲁肃、周瑜等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认为必须坚决抗曹,鲁肃更是提出了必须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以增加赤壁之战的胜算。对于孙权来讲,排在第一位的是要保住江东的基业,因此必须和曹操一战,不战而降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决定了为了增加战胜曹操的砝码,他必须救援刘备,因此刘备是求救,孙权则是不得不救。孙刘联盟对于双方都有利,这时候双方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因为他们首先要面对共同的敌人——踌躇满志、气势汹汹,意图一统天下的曹操。 《隆中对》针对刘备当时的处境,提出的近期方略就是以上的三个,其目的是让刘备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并和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成三足鼎立之势。 四、至于《隆中对》的远期方略,则是关于入蜀、治蜀和通过秦川和宛洛北伐中原,最后达到天下一统目的的战略规划。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隆中对》似乎是一个开拓进取的方略,对于缺少战略规划的刘备来说似乎十分合适。这个方略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客观条件;二是刘备自身坚定的信念。那么刘备是不是坚定的执行了诸葛亮《隆中对》里面的谋划了呢?显然没有,否则就没有刘备的夷陵猇亭之败了。尽管如此,历史还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里的方向向前发展,这证明《隆中对》总体上符合客观条件,具有无形的力量。 刘备并没有坚定的执行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略,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才得到了彻底贯彻的机会。 很多人愿意提刘备得诸葛亮后如鱼得水,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以说明诸葛亮多么得到刘备的赏识和重用,多么推崇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但事实上,直到刘备生命的最后时刻,蜀汉的基业才正式交到诸葛亮的手里。可以说刘备得诸葛亮后,也没有带在身边形影不离,刘备的谋主是法正,智囊是庞统,诸葛亮最开始的角色不过是辅政之臣。 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准备兴兵讨伐东吴的时候,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但正史里没有记载诸葛亮的意见。如果从夷陵猇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的说法来看,他的内心是不支持伐吴的,否则就没有下面的话了。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这段话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是诸葛亮认为法正能够影响刘备的决策;第二以法正之能,伐吴就算不胜也必然不会全军覆没。可见当时诸葛亮在刘备的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重要,至少在 ... 方面,刘备是不认可诸葛亮的能力的,蜀汉的谋主是法正。 直到刘备夷陵猇亭之败后,蜀 ... 才凋零,面临随时倾覆的危险时,刘备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可以托付之人了,这个时候诸葛亮是唯一的选择。在诸葛亮正式辅佐刘禅,开始正式领国主政的时候,他的《隆中对》方略才开始彻底按步骤和计划的执行起来。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品三国:浅析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世尊细说世间、出世间的区别

    一位优婆夷走进祗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世尊,我常听您说世间、出世间,但未真正明了其义,请世尊为我说。”>世尊看出她的欢喜,随后又说:“优婆夷,所谓世间就是因果,相信你的念头是因,所产生的情绪与反应是果,身心烦恼即是世间。优婆夷,不相信你的念头就是出世间,不被自己的念头所编织故事套住,你即是出世间的人。”多么好的世尊,多么美的优婆夷,多么生动的一次法的洗礼。

  2. 夏季喝茶可消暑还助消化 怎么喝茶你真的知道吗?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喝茶是中国人的传统,喝好茶、喝对茶也有诸多好处。对不少人来说,在夏日喝上一杯上茶,也令人身心愉悦。夏季适合喝些什么茶?夏季喝茶可避免中暑,并且助消化。常常出现消化功能相对减弱,吃油腻的东西容易积食、不消化,失水过多,容易燥热、中暑、肠胃不适以及感冒、空调病等其它问题。因此,在夏季应注意避暑,休养身心,喝茶恰恰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

  3. 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胸前荡起层层的波-感人的情话

    十三、贱也是一种艺术,让我们一起将这门艺术搞好吧!

  4. 梦见佛仙僧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 周公解梦

    梦见与仙女同睡。梦见佛道与已讲经论说者。梦见佛仙告吉凶者。梦见佛仙道与花果。《梦林玄解》梦佛僧仙道与药食。《梦林玄解》梦佛仙僧道授经册传道。《梦林玄解》梦佛仙僧道诵作、赐授诗词歌赋文字。《梦林玄解》梦见仙佛僧道群集者,主喜气临门,子嗣大贵。《梦林玄解》梦与佛仙僧道言语。《梦林玄解》梦佛仙等像未成而形动者,不祥之梦。梦见冰霜降落的寓意是什么–周公解梦

  5. 毛主席名言名句

    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6. 信念即命运

    力量的源泉就来自于坚强的信念。信念,是精神上的一种特殊能力。真正意义上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以下的事例就是信念的颂歌。这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渡过难关。于是,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但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7. 一休的原型竟是位超级淫僧 一生花天酒地

    而一休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日本的日本室町时期禅宗僧人一休宗纯。真实的一休一生十分传奇。一休的身上至今仍存有许多谜,是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一休生平中最大的争议,是其「淫」。一切皆休,一切放下。>一休位列日本三大奇僧,并非浪得虚名。大约是要借一休的名声以重建被战火烧毁的大德寺。一休虽尽心于修缮大德寺,却不安于高位,几次辞任未果,依旧住在荒僻小庵中。当年11月21日,一休圆寂于酬恩庵,享年88岁。

  8. 大张挞伐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zhāngtàfá【解释】张:施展;挞伐:讨伐。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出处】《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例子】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近义词】口诛笔伐,大动干戈【相关】百度“大张挞伐”

  9. 前田利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前田利家的轶事有哪些

    人物评价>《丰臣秀吉遗言觉书》中秀吉称利家为”律义者“(正直者)。>《陈善录》之评语:”日本无双之枪“>《藩翰谱》之评语:“前田又左卫门的春日井堤之枪”。>《亚相公御夜话》中记载织田信长言:”利家是我的秘藏之宝“。>>《亚相公御夜话》中记载,有一次柴田胜家与利家交谈时说道:“那个明智光秀自从出仕以来,极受信长公的优遇。而即便是我,曾立下26次大功,也不至如此。又左你曾立过多少功劳,不妨说来听听”。

  10. 揭秘真实的程咬金,一个能让吕布羡慕嫉妒恨的顶级“福将”

    程咬金,是一位耳熟能详的人物,而提起他,小编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郭冬临饰演的程咬金,一个本性善良却又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在各种演义小说中,程咬金都是出身草根,孝敬母亲,背着老母亲到处跑的一个形象,而事实上他虽不是出自顶级豪门,但也是世家大族。要说程咬金有意思么,人们都会说有意思,再问如何有意思,人们肯定想到的就是他最著名的三招半。>>程咬金的一生,用“福将”一词来形容绝不为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