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证严法师:两百岁出家的老人

佛在世时,一次行脚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那天精舍里聚集了很多比丘弟子,佛陀在开示说道时,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去外面看一下,到底外面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阿难出去后,看到一位很老的老人家,一问之下竟有两百岁了。这位两百岁的老人家,驼背得很严重,拄着一根拐杖,站在精舍外面一直吵着要见佛陀一面。外面的人阻止他,告诉他:「佛陀正在讲经,您老人家重听,佛陀讲经您听不懂,而且您走路那么不方便,现在进去会引起骚动。」但是这位老人还是一直要求,他说:「我的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我今天没见到佛陀,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阿难就把这件事禀告佛陀。佛陀听了慈悲的说:「赶快扶老人家进来。」阿难就很恭敬地扶着老人家进来见佛。老人驼着背,拄着拐杖,慢慢走到佛陀座前,他见到佛陀很高兴,泪流满面,跪在佛陀面前一直叩拜磕头。佛陀就问:「老人家,你几岁了?」这位老人伸手比出两个指头,手还一边颤抖个不停,原来老人已经两百岁了。佛陀说:「你年纪这么大了,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呢?」老人家悲苦的说:「我到底是造了什么业,为什么要活这么久?死也死不了,从年幼一直到现在都是那么贫穷困苦,受尽了风霜折磨。怎么样才能解脱?生死事大,我要怎么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活得这么久,家人都离我而去了。」佛陀告诉他说:「老人家,你知道吗?一切都是因缘啊!你在过去生中,本来是一位很富有的人,只是你的心很执着,嗜财如命,有贫穷的人向你乞讨,你总是分毫不舍,忍心看着穷人受苦而不救。就是因为你前世悭贪,所以今生虽然长寿,却在生活中受尽折磨。」老人听了猛然醒觉:「原来如此!我相信佛陀所说的因果,如今对于这么多的坎坷磨难,我已经心甘情愿接受。」接着,老人又说:「佛陀啊!我想请求您收我为弟子,让我尽此一生诚心忏悔,希望来生在年少时就能听闻佛法,顺利依止佛陀的教法修行。」佛陀微笑回答:「修行当然不分年龄大小,年轻人能修行,老人也能修行。但是你要发愿舍去悭贪,培养喜舍之心,从今以后以至来生来世广结善缘,度苦解难。」老人虔诚的双手合十:「佛陀啊!我一定依教奉行。」就在那一天,佛陀为他圆顶,成为两百岁出家的老比丘。本文摘自:《生死皆自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证严法师:两百岁出家的老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老虎扑向自己

    周公解梦梦见老虎扑向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虎扑向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下石头雨

    梦见下石头雨,及时和两个朋友冲进一园形筑物像是有热饮卖的地方。后面有人开着车在石雨中逃命似的要进入。可有一机器人样的东西就是把他们阻止,他们只有强行可其中一个的小腿上被...了一刀,为了保命只好把小腿切去。另一个心口处被划开。他们出了很多血。工作人员喝斥机器人也不能制止它。工作人员好心抱着躺在地上的受伤者作临终安慰。我在梦境里很怕,两个朋友他们是一对夫妇还说说笑笑。说若是他们的车一定能抗得住这石头雨。

  3. 重垣迭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óngyuándiésuǒ【解释】重复的垣墙,重迭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重垣迭锁”

  4. 挂面小常识

    试筋力:质量好的挂面,用手捏著一根面条的两端,轻轻弯曲,其弯度达到5cm以上。优质的挂面煮熟后不糊,不浑汤,口感不粘,不牙碜,柔软爽口。

  5. 哪些儿童疾病跟不良饮食有关

    一份来自某省级肿瘤医院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不仅常见的儿童肿瘤发病率上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而且一些中年老人多发的鼻咽癌、食道癌、肝癌、肺癌、脑癌等在14岁以下的孩子中也屡见不鲜。但医学专家发现,这些病儿的疾病发生和他们的饮食关系密切。可是问题就来了,不少儿童因为体重超标,成了“小胖墩儿”。而“小胖墩儿”又易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脑等多种“文明病”结缘,严重危害其身体与智力发育。

  6. 有意义名字_姓名测试

    有意义名字所谓人名的寓意性,是指人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起名时所被赋予的功能。其中用“绍先”、“敬祖”作名字,有缅怀祖先功业、继承先辈遗志之意,是起名人“承先”期望的反映;用“广宗”、“延嗣”作名字,有希望子孙发扬光大自己的事业、宗族昌盛之意,是起名人“启后”、“兴宗”愿望的反映;用“荫孙”作名字,是希望自己的福禄能荫庇子孙,也是起名人“启后”愿望的反映。

  7. 2017伤感的一句话心情说说句子-感人的情话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十六、真正的深爱不易说出口。有时我们是由於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8. 君王自由他生约 一个让顺治帝为其殉情的女人

    顺治的爱妃是不是董小宛,从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我赞成台湾历史小说泰斗高阳先生的在《再生香、醉蓬莱》里的说法,董妃就是董小宛。电视剧《少年天子》也是持这种观点。写这篇文字的重点,不在纠缠一个具体的名相,而是解读一个女人罕见的高贵气。也见识见识中国第一情种顺治的作为。说这个故...

  9. 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篇章

    她经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人像邻居、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过得既美满又幸福。人和动物也能和睦相处。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人和动物,猪突狼奔,四下流窜,发疯似地寻找可以躲避灾难的地方和能救命的水和食物。

  10. 为什么外国人主动为康熙皇帝服务?康熙是怎么对待洋人的?

    1690年山东发起一场针对信徒和汪儒望神父的迫害,徐日升得知消息后,请求康熙帝帮忙,康熙“立即派一些人到山东去平息这场对天主教徒的迫害”。也正是因为他的请求,康熙颁布了容教令,特别允许国人自由信奉天主教,并宣布对此前修建的各地教堂一律加以保护。而徐日升能殚精竭虑为康熙帝效力,与康熙帝以仁德之心待之有着必然的联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