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物保护,怎样面向未来?

文物保护,怎样面向未来?

  文物非城市发展包袱  ... 支持不可或缺

  【百姓关注】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新发现550283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同时,调查登记已消失文物达30955处,一些文物消失在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城乡建设中。在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

  “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目前也正在经历着这一严峻考验。”单霁翔说,“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国家的城市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保护工作到位的,今天已经收获了文化遗产带来的无尽财富;与之相反,也有一些历史性城市沦为“千城一面“的平庸之地。”单霁翔指出,新时期应该使文化遗产拥有尊严,“当文化遗产拥有尊严的时候,她们就会成为美好的事物、美丽的地方,就不会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当各地 ... 和广大民众切实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人们才能倾心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获得应有的尊严。”

  “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 ... 的支持不可或缺。”张锦秋说。

   ... 正认为,文物保护涉及许多领域和方面,“应建立一个文物部门牵头,民政、文化、宗教、建设、林业等部门协调参与的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给文化遗产带来的伤害让人痛心疾首,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郑欣淼说,文物保护要见实效,必须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重“申遗”更要重保护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百姓关注】重“申遗”,轻保护,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经不是新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非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些地方在申遗过程中不惜一掷千金,申遗成功后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过度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严重伤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

  “我们不能只把文物当“摇钱树“。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带来经济效益,有的甚至需要我们大力投入。”郑欣淼说,要建立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避免领导换届、管理思路更迭对文化遗产造成伤害。

  张锦秋表示,联合国每隔6年都要对世界遗产进行一次检查,如果遗产原状受到破坏或被改变,将可能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如果遗产原貌不能按期恢复,将遭到除名的惩罚。“与此相应,我国 ... 部门应该对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情况制定更明确的处罚措施,加大惩治力度,建立严格的“黄牌警告“甚至“红牌出局“机制。”

  “现在国家文物局设有世界遗产处,建设部下设风景名胜处,教育部还有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 ... 会。管理的部门多,反而容易造成管理真空。” ... 正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单霁翔表示,为了纠正重“申遗”轻保护的倾向,国家文物局正在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建立并不断完善监测巡视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设立更加合理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确保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全社会都应树立这样的理念,即“申遗“只是目标,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把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传向未来,直到永远。”

  提升干部人文素养 培养公众保护意识

  【百姓关注】在中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区,几乎都可以看到“到此一游”的痕迹。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更多老百姓得以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对文物造成了很大伤害。怎样才能调动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培育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首先领导干部要提升人文素养,并培养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郑欣淼说,“如果没有树立起这个意识,文物保护就很难进行下去。”

  “随着时光流逝,一些文化遗产对于民众来说渐渐难以理解,而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疏远“、“情感淡漠“,往往会造成距离感的加大,这将严重地影响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单霁翔说,“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事业中,还是在考古发掘和文物建筑修缮等工程中,以及在博物馆建设和陈列展示等工作中,都应该积极取得广大群众,特别是当地居民的理解和参与。”

  “遗产所在地的居民对遗产保护具有重要责任。”郑欣淼说,“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就要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张锦秋认为,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培养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二是严格执法,加大对破坏文物行为的执法力度;三是培养文物保护志愿者。“现在有些青年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 ... 破坏文物的行为,这是很好的”,张锦秋建议,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如果一个小朋友对一个成年人说,请不要乱涂乱画,效果一定要比相关管理人员制止要好得多。”

  单霁翔 ... (国家文物局局长)

  张锦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正代表(陕西省旅游局副局长)

  郑欣淼 ... (故宫博物院院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物保护,怎样面向未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4.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5.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6.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7.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8.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9. 古墓发现蒙面女尸,忽然涌出大量液体,老专家大喊:危险,退后

    内蒙古的一个通辽墓室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离奇事件,这起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作业人员立马上报当地的考古专家,专家听闻这个消息后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勘测。考古专家打开棺椁时,发现墓室主人穿着极为华美的丝绸服装,脸上盖着厚厚的蒙面黄纱,在发掘蒙面女尸衣物时,女尸身体里突然冒出了大量不明液体。这个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立马喊到:危险,退后,大家停止发掘,快去穿上防护服!

  10. 九千年前的古笛被发掘出,可吹奏现代曲调,中华文明史是否提前?

    但是,1961年,舞阳县博物馆馆长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时,他发现了这个村落与众不同,认为其历史沉淀极其深厚。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这样,从1983开始,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式对贾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截止到2001年,一共进行了7次科学发掘。贾湖古笛的发现,发生在1986年5月初的那次发掘。那是第4次发掘,主要负责人是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张居中。

随机推荐

  1. 梦见孕妇苹果_周公解梦梦到孕妇苹果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孕妇苹果好不好

    孕妇梦见苹果,暗示会生下漂亮的女儿。孕妇梦见吃腐烂的苹果,暗示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做生意的孕妇梦见吃腐烂的苹果,预示生意会有波折。孕妇梦见吃苹果有虫子,要多关注宝宝的健康发育。孕妇梦见摘苹果,有得子的预兆。孕妇梦见买苹果,会怀孕。孕妇梦见青苹果则要多加注意自身及胎儿的健康,避免不要的危险发生。孕妇梦见摘青苹果,多不吉利,胎儿健康需多留意。孕妇梦见老公送自己两个苹果,有可能会怀上双胞胎。

  2. 再读盛京!沈阳城也是一个吃货的天堂

    它就是现在的沈阳,又称"盛京"、"奉天",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历史名城。但是建国至今已经70年了,沈阳早已不单纯是原来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发展之快,日新月异。辽宁大学简称辽大,有三个校区,在沈阳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崇山校区,一个是蒲河校区。整个夜市全长1.8公里左右,以小吃为主,卖衣服饰品的占少数。在沈阳的第三天,

  3. 梦见车轱辘

    周公解梦梦见车轱辘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轱辘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托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金钱的魔力课文中托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金钱的魔力课文中托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托德是个以衣取人、看不起穷人、尖酸刻薄的人。“笑容遍布满脸”,托德的见钱眼开,表现出了托德对金钱的贪婪。本册教材中描写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后来,叔叔托德·内尔森成为了埃米纳姆的养父,而埃米纳姆则一直将托德视作亲生父亲。2006年1月14日,埃米纳姆与金复婚,于同年4月5日再度离婚,二人共同承担抚养女儿海莉的义务。

  5. 古代神童故事 二十九、孟尝君以语启父

    孟尝君年仅五岁的时候,有一个以语启父的故事,至今为人们传诵。孟尝君,小时名田文。>由于田文是五月五日生的,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命令他的母亲将其扔掉。>事情发生在田文刚满五周岁的这一天。田婴外出未回,母亲决定给田文过一个生日,让平时侍奉田文的侍女们一块参加,热闹一番。田文的母亲见事情再也隐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并叫田文上前认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6. “铁血宰相”俾斯麦诞辰

    1815年4月1日,普鲁士和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出生。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他立即推行代表容克地主利益的“铁血政策”。1864年,俾斯麦联合奥国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放弃两个公国。这时,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国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宣布为德意志皇帝,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

  7. 司汤达是谁?法国作家司汤达生平简介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在这种形势下,司汤达觉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么”,便离开祖国,侨居意大利的米兰。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在巴黎中风死去。此后,司汤达开始转入小说创作。>1842年3月22日傍晚司汤达在巴黎街上行走时突然患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3日清晨2时去世。

  8. 析疑匡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yíkuāngmiù【解释】解析疑义,纠正谬误。【出处】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例子】无【相关】百度“析疑匡谬”

  9. 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来意不诚退回原处到了大香会期间,前寺香客进香献烛者之多,真可以开设一间香烛店。于是当面教人把棺材打开来一看,那知棺材里已经不是放着孩子的死尸,竟变成一对大蜡烛,这好象变戏法一样的有趣,在那对蜡烛上还出现八个大字:﹁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10. 川军的战斗力有多低?他用两个连的红军打败了川军两个旅

    红军入川的最大敌人就是刘湘,他联合蒋介石从六个方向围攻红军,好在徐向前用兵如神,多次化解危机。后来张才千用利用滚木擂石来来弥补装备上的劣势,最终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进攻。

返回
顶部